违令十三杀,倚天屠龙记里面在张无忌以前有个人练过完整的九阳神功?

2023-07-22 08:45:04 33阅读

违令十三杀,倚天屠龙记里面在张无忌以前有个人练过完整的九阳神功?

李连杰版《倚天屠龙记》这部电影,被许多影迷奉为经典,可谓深入人心。不过这部电影的剧情,并非完全遵循原著,编剧结合电影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剧情快速进展的需要,做了不少改编,也呈现出了许多与原著并不一致的设定。比如张无忌练就“九阳神功”的来源,编剧选取了原著中一个只出场于回忆片段的人物火工头陀,加工成传授张无忌“九阳神功”之人。这个改编达到了电影故事讲述想要的目的,却也给不少观众带来了“九阳神功”就是出自火工头陀的误解。火工头陀这个人物在电影与原著中的区别

原著中的火工头陀,并未在小说中真正出场,而是一个存在于回忆中的人物。当年的张君宝(少年张三丰)在少林用自己在一对铁罗汉中学来的“罗汉拳”击退了“昆仑三圣”何足道,却被少林高僧误认为他偷练武学,触犯了少林不得私自偷学武功的寺规,要将张君宝捉拿用刑。少林有此门规,便是因为在此之前的七十多年前,少林发生过一件影响十分恶劣的“火工头陀事件”。

这个火工头陀,本是少林“香积厨”中烧火的一名服事僧,因为不堪掌管“香积厨”僧人的暴打而暗自偷学武功。苦练“大力金刚指”和“金刚般若掌”,二十年后终至大成,在少林寺一年一度的“达摩堂”大校中,重创两堂高手,还击杀了“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最终逃下山去,逃亡西域之后开创了“金刚门”一派。而少林也因此元气大伤,武学一道竟然自此八十年不振。因而立下重规,凡寺中服事僧人,未得师传,不得偷学武功,违令者用以重刑。

违令十三杀,倚天屠龙记里面在张无忌以前有个人练过完整的九阳神功?

电影里借助火工头陀这个人物,作为传功张无忌之人,第一个原因是为了电影剧情的快速进展,毕竟原著里从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的寒毒到他在际遇之下练成“九阳神功”,这中间发生了许多事,受限于电影时间,不可能照搬原著的这些剧情。第二个原因则大概是因为头陀这个人物在小说中阴鸷毒辣的性格,借助这样性格的人物,能够更加从侧面展现出编剧对张无忌这个人物,另类的性格解读。看过电影的我们都知道,电影里的张无忌与原著中的形象相比,显得腹黑得多。

这样的改编之后,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确实很理想,剧情讲述流畅而不拖滞,也将江湖中的快意恩仇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剧中张无忌表现出来的那种狠劲和有心计,也带给了观众更多的快感,毕竟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他都是个身负血海深仇之人。不过电影的目的达到了,影片经典,深入人心,但火工头陀是练就“九阳神功”第一人的设定,也被许多未读原著的观众刻入了脑海。

原著中关于“九阳神功”的设定

原著中,张无忌练就“九阳神功”,来源于一部武学宝典《九阳真经》。这部武学典籍,从其诞生之后,也是命途多舛,张无忌最终能得到它,可谓机缘太深。

《九阳真经》在《倚天屠龙记》不同的版本中,其作者也一样。最初的连载版中,《九阳真经》和《九阴真经》的创作者都是禅宗始祖的达摩祖师,一阴一阳,相互相生的两部宝典。后来受“泱泱中华,本土武功不及西来”言论的影响,金庸先生在修订版时将《九阴真经》改成了黄裳所创,新修版时再把《九阳真经》的创作者,改成了一位与王重阳斗酒的神僧。但无论如何改变,《九阳真经》这部宝典自问世之后,都没有作为单独的经书,而是附在四卷梵文版《楞伽经》的行缝之中,随着这部经文淹没在少林藏经阁的无数典籍里,不为人所熟知。

后来藏经阁中的一位服事僧,在整理经书时,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经文,才让这部武学宝典开始现世,这个僧人便是张三丰的师傅觉远大师。觉远作为一名服事僧,未得师传没有学武,因此不懂武理。他没将《九阳真经》当成武功之学,而是看作强身健体之法,依其法而练习,经积年累月之功,竟练就一身高深内功。

不久之后,这部经文被尹克西和潇湘子盗走,觉远大师带着张君宝一路追讨。尹克西和潇湘子两人被追至华山,将此经书缝进一只苍猿的腹中,以此避过了他们的继续追查。觉远大师寻经未果,只得回少林接受惩罚。而尹克西和潇湘子返回西域后,两人相互暗算,都未再取出那只苍猿腹中的经书,便互斗身亡。尹克西临死之前良心发现,托付昆仑三圣何足道转告觉远“经在猴中”,但因口齿不清,何足道误听成“经在油中”。之后赴少林转达与觉远,但觉远至死参透不出其中缘由。

就这样,《九阳真经》就自此藏在了那只苍猿腹中,随它留在昆仑山中,而觉远就成了世上,除了创此武学者之外唯一修炼过完整版“九阳神功”之人。不过,觉远大师的“九阳神功”虽是完整版,但却不是大成版。练就“九阳神功”大成版的人就只有后来的张无忌一个人。

这两者其中的区别,就在有否通过最后的大关。所谓的大关就是要冲破周身玄关,打通奇经八脉,方能功行圆满。大功告成的“九阳神功”,内力能够自生不息,源源不竭,而且还自带自我修复的功能。觉远大师不通武理,又无名师指点,因此他并未完成最后的通关。而张无忌在昆仑谷中,从那只苍猿腹中取出《九阳真经》之后,修炼了五年,其实也并未功行圆满。

他自十岁那年身中“玄冥神掌”阴毒,直至十七岁上方才去净,七年之间,日曰夜夜均在与体内寒毒相抗,运气御寒已和呼吸、眨眼一般,不须意念,自然而生。何况他修练九阳神功虽未功行圆满,最后的大关未过,但体内阳气已充旺之极,过不多时,早已将阴毒驱除干净。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六回》

他真正冲破玄关,练就大成版“九阳神功”,要到他被说不得装进他的“乾坤一气袋”中。他在光明顶,在布袋中听到成昆便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为他义父报仇之心顿起的他,袋中运功欲破袋而出,致使“乾坤一气袋”真气荡漾。这袋子充满了真气,但却鼓荡不泄,反过来竟促使袋中的张无忌冲破了玄关,张无忌由此功行圆满,成为唯一练成大成版“九阳神功”之人。

原来便在这顷刻之间,张无忌所练的九阳神功已然大功告成,水火相济,龙虎交会。须知大布袋内真气充沛,等于是数十位高手各出真力,同时按摩挤逼他周身数百处穴道。他内内外外真气激荡,身上数十处玄关一一冲破,只觉全身脉络之中,有如一条条水银在到处流转,舒适无比。这等机缘自来无人能遇,而这宝袋一碎,此后也再无人有此巧遇。新修版《倚天屠龙记•第十九回》觉远大师当日在少林救出张君宝和郭襄之后,便真气耗尽心脉即衰,继而就圆寂了。究其根源,便是他的“九阳神功”并未真正功行圆满。他的内力不能自生不息,虽修有一身深厚内力,却终有耗尽之时。他的“九阳神功”,也没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真气耗尽,便无法再护住心脉。而后来的张无忌被周芷若用倚天剑一剑穿心,却还能捡回一命,便是得益于“九阳神功”这种自我修复的能力。这其中差异,可见高低。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古代形容酒的别称有哪些?

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3、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座右铭。”(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4、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5、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6、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7、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8、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9、黄醅:“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陆游《山园杂赋之二》)此以“黄醅”为酒的代称。

10、白堕:“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得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馈赠。见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后因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11、冻醪:“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宋朱翼中《酒经》:“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12、流霞、霞液:“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事见王充《论衡·道虚》。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13、壶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潜《归去来辞》)“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14、欢伯:“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金代元好问《留月轩》)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故酒有“欢伯”之别称,最早见于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15、醇酎:“醇酎中山,流湎千日。”(左思《魏都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张载《酃酒赋》)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

16、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17、醑:“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李白《送别》)“餐菊为粮露为醑。”(杨万里《小蓬莱酌酒》)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18、醍醐:“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白居易《将归一绝》)醍醐,特指美酒。

19、黄封:“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黄封,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书言故事·酒类》:“御赐酒曰黄封。”

20、青州从事、平原督邮:“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齐;督邮,言在鬲上住。”“从事”、“督邮”,原为官名。后以“青州从事”作美酒的隐语。以“平原督邮”作坏酒的隐语。

21、曲生:“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陆游《初春怀成都》)“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明代清雪居士的诗句)“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清代北轩主人的诗句)“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词)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见郑《开天传信记·曲秀才》。后以“曲生”指代酒。

22、曲道士、曲居士:“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陆游《初夏幽居》)“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黄庭坚《杂诗之五》)曲道士、曲居士,是对酒的戏称。

23、曲蘖:“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杜甫《归来》)“曲蘖有毒,安能发性。”(苏轼《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本意指酒母。《尚书·说命》:“着作酒醴,尔惟曲蘖。”《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后用作酒的代称。

24、茅柴:“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茅柴,本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后亦成为市沽薄酒的特称。冯时化《酒史·酒品》:“恶酒曰茅柴。”吴聿《观林诗话》:“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着易过。”

25、香蚁、浮蚁:“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26、绿蚁、碧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吴文英《催雪》)因酒面上浮有绿色泡沫,故以“绿蚁”、“碧蚁”为酒的代称。

27、椒浆:“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唐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浆本指淡酒,后亦作为酒的代称。

28、狂药:“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唐李群玉《索曲送酒》)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唐房玄龄《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29、酒兵:“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唐张彦谦《无题》)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唐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30、清圣、浊贤:“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中圣,醉酒之意。)“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唐李适《罢相作》)“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陆游《溯溪》)东汉未年,曹操主政,禁酒甚严。有一次尚书郎徐邈违令在家狂饮,喝得酩酊大醉。

如果美国州长拒不执行总统的决策?

美国总统召集州长开会,总会有些州长不来参加,只要认为会议跟本州无关。美国总统竟然不生气……

在美国权力体系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在联邦层面、各州分别实行。而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之间实行分权,宪法写明双方各有什么职权,而事关国家利益的外交、军事专归联邦政府,主要由总统来掌握。

美国州长拒不执行总统决策,会有什么后果?这就要看美国总统有没有越权……

如果美国总统的决策,超越宪法规定的权限,那么接受命令的州长很可能不鸟他。比如,特朗普要拉斯维加斯关闭赌博行业,以促进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州长绝对可以说“NO”。因为特朗普的举动涉及到州的具体事务,而不是联邦利益层面,那就是手伸得太长了,明显超越总统职权。

如果美国总统的决策,符合宪法规定的权限,那么接受命令的州长就要乖乖配合工作。州长敢说“NO”,后果自负。著名的1957年“小石城事件”,阿肯色州州长奥维尔阻止黑人学生入读小石城中央高中,公然质疑最高法院判决。结果,艾森豪威尔总统动用101空降师,解除周国民警卫队的武装,强行让9名黑人学生入学。

还有一个过渡的情况,美国总统的决策,被州长怀疑与宪法相违背,那么州长可以提请法院来裁决。那么,在法院裁定结果之前的时间里,州长就能够不执行总统的决策。特朗普就提供过例子,他曾经发布限制某些人入境的行政命令,结果多个州发出反对声音,经过宪法法院裁定后,特朗普修改部分细节后,才被州长们接受。

美国的州长在本州拥有较大的行政权,理论上和美国总统平起平坐,但是他们心里都明白一个道理:跟联邦对着干绝没好下场。美国的历史就是总统权限扩大的历史,从南北内战以来各州的权限一直在被压缩,看似各州拥有主权,实际限制于联邦。因此,美国总统、美国州长最好的相处之道就是按照宪法规定来办事,相互制衡又保持自我。

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病逝于第五次巡游的路上。本来始皇留有遗诏,命公子扶苏赶回咸阳继承大统。但是很可惜,赵高、李斯等人合谋篡改了诏书,伪诏中改为由胡亥继位,并赐死了正在边军历练中的公子扶苏,史称沙丘之变。这件事给秦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强盛的帝国在短短三年后便轰然倒塌,令人唏嘘不已。

后世觉得公子扶苏死的太不值得,有蒙恬的鼎力支持,有30万边军的效忠,怎能轻易言死呢?因此不少人觉得扶苏难成大器,太过迂腐和文弱。那么事实真如大家想象吗?公子扶苏倘若立刻造反,结局又会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分析一下。

扶苏其人

历史中扶苏生母不详,但可以确定他是始皇长子,自幼被始皇寄予厚望。扶苏之名,出自《诗经.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扶苏是树木,始皇是希望这个长子能够茁壮成长,有朝一日变成参天大树。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史记.赵高列传中》司马迁借赵高之口,言公子扶苏:

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另外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了扶苏另外一个特点:

扶苏为人仁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录了公子扶苏曾经劝谏父皇不要坑杀术士,以安民心的故事: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

我们从不多的史料中可以知道,扶苏为人可刚可柔,且有非凡的政治远见,假如顺利登基,绝对是一代杰出的帝王。

父子分歧

对自己的这个长子,始皇是非常欣赏的。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扶苏与自己的理念有点大相径庭。始皇是崇尚法家的,从他礼遇韩非子,重用李斯就能看出这一点。始皇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以严刑厉法为基础,做君王要有一颗铁石心肠,杀伐果断。

而扶苏毕竟没有经历过宫廷斗争的尔虞我诈,也不用操心横扫六国诸事。所以他的性格更加仁厚一些,对儒家的王道理论也尤其推崇。

我们都知道,意识形态上的差别是不太容易调和的,所以这对父子之间也少不了摩擦。扶苏不断的劝谏,终于让始皇意识到,想让这个长子顺利继位,把自己开创的帝国推向更高的巅峰,非要好好历练他一番不可。

始皇炼金

为了将长子锻炼成才,改造成为他心目中合格的储君,始皇将扶苏一脚踢到了边关,让他与蒙恬一起修长城。

始皇这么做绝对不是为了虐待扶苏,反而是一种爱护,更是为他的将来做好深层次的铺垫。

首先是将皇家与军中的关系交到扶苏手中。大秦尚武,且始皇胸襟广阔,从不杀害有功之臣。当时军中威信最高的两股势力,一个是王翦王贲父子,另外一个就是以蒙恬为代表的蒙家军。其中王贲是扶苏岳父,两方联姻,王家自然会效忠扶苏;而始皇派扶苏去蒙恬军中,正是为了让他搞好与蒙恬的关系,这样大秦帝国的武装力量就可以随时移交到扶苏身上,免除了始皇的后顾之忧(始皇经常遭遇刺杀,假如他突然离世,必须要保证继承人能顺利得到军方支持)

其次是磨练扶苏的意志,让他变得更“男人”一些。始皇一直觉得扶苏太过文弱,书生气太重了些。把他派往边关修长城,一方面可以让他领略塞外的壮丽景色,增强自身的豪气;另一方面可以让他感受直面匈奴的压力,过一过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生活,以祈能够让扶苏身上多一份嗜血的野性;最后就是让扶苏在军中捞一些战功,团结一下大秦最精锐的部队,树立他的威信。

矫诏到

始皇病逝于沙丘,李斯担心扶苏登基后,自己会失势,所以便同意了赵高的惊天阴谋。圣旨中严厉斥责扶苏不孝,蒙恬谋反,并逼迫二人即刻自尽。

普天下任谁都能看出始皇对扶苏寄予厚望,怎么可能突然赐死呢?所以蒙恬第一个跳出来阻止扶苏自裁,因为保住扶苏,就是保住自己。

扶苏本来就十分贤明,后又在军中历练多时,早就不是吴下阿蒙。即使他一时难以察觉圣旨真假,经过蒙恬的提点,也应该能够反应过来了。那么他接下来会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呢?

扶苏死

扶苏最终的选择一点也不烧脑,没有任何的谋划,直接就认命自杀了,可谓是干净利索。他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孝顺”,父亲让儿子死,那儿子就死吧!结果他自尽后,蒙恬自己也没法硬抗了,最终也被逼死了。

扶苏为什么选择认命?

扶苏这个选择在后世看来有点摸不着头脑,明眼人一看就有问题,他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如此轻易就范呢?我总结原因有四:

1.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理念束缚

扶苏推崇儒家,曾经不惜顶撞父亲也要践行儒家精神,所以他应该算是当时的儒家死忠。而儒家恰好非常讲究“三纲五常”,即使他心中怀疑这份诏书的真实性,但是这种“君父大如天”的概念,时刻束缚着他,让他生不出一丝的忤逆之心。

2.秦始皇的威严太重

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横扫六合八荒,建立了不朽的功绩。那个时代的百姓都是用一种仰视的眼光去看待始皇,包括扶苏在内。大家甚至有一种错觉,始皇真的是神明,他是不会死的。所以谁敢去质疑始皇的旨意呢?恐怕扶苏也没这个勇气吧!

3.能有多少人跟随十分存疑

秦朝的法度是非常严苛的,谋反不但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更会殃及家人。诏书虽然看似不合理,但是所需印章、兵符等都是齐全的。扶苏能指挥多少人跟随他出生入死,不惜以家人的生命为代价随他造反,这件事本身就存在很大疑问。假如没有多少人愿意冒险跟随他,凭他自己又能翻出多大浪花呢?

4.扶苏有一个仁爱的心

我猜扶苏当时应该是有过激烈思想斗争的,如果诏书为假,他在边关起兵造反的话,或许能够自保,但是远在咸阳的家人应该是死定了;如果这道诏书真是父亲所写,自己岂不是忤逆的不孝子吗?扶苏一直都有一颗仁爱的心,他关心天下黎民的生活,希望国家少一些战争,家家能够团聚。如果他不慷慨赴死,岂不是要整个天下血流成河吗?

“死我一人,换来天下太平,也值得!”扶苏心中默念着,下定了决心。

结语

随着扶苏的自尽,胡亥成功篡位。此子年龄虽小,但却心狠手辣。始皇众多子女,几乎被他屠杀殆尽。

在胡亥和赵高等人的操纵下,秦朝政治越发腐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已成大乱之势。短短三年的时间,伟大的秦帝国便轰然坍塌。可叹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才建立的伟大功勋,竟然一夜之间被不肖子孙推倒。假如扶苏继位,大秦朝应该还有很长的国祚,但是历史从来没有假如。秦朝只能无奈的退出历史舞台,而中国也将迎来一座伟大的丰碑——大汉。

鳌拜乃武功高强的权臣?

历史记载中只是说鳌拜专权,说他“操握权柄、结党营私”,说“鳌拜当国,势甚张,以帝幼,肆行无忌”。没有说鳌拜造反。清康熙时和硕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说,“鳌拜系国家大臣、背负先帝重托。任意横行。欺君擅权。文武各官、尽出门下”。康熙帝的诛鳌拜诏也只是说:“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并没有说他造反。其下场就是“革去一切职务、没收家产、终身圈禁”,康熙八年(1669年)在禁所中死去。

鳌拜(约1610年-1669年),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著名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则操握权柄、结党营私。1669年,康熙在武英殿生擒鳌拜。同年,鳌拜死于囚牢中,后被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

鳌拜年轻时就作为清太祖皇太极的“巴牙喇壮达”(护军校)。也就是亲军小头目,跟随皇太极攻蒙古察哈尔部、征朝鲜,立下不少战功。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率军自白土厂门(今辽宁阜新黑山)出发,一路攻入广宁(今辽宁锦州北镇)。德格类(努尔哈赤第十子)、岳托(代善长子岳托)、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等率兵攻入义州(今辽宁义县)。后金与大明双方在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州凌海)附近展开大战。由于祖大寿明军兵力不足,收兵入城防守。祖大明依据袁崇焕计策,出则攻击、入则固防、重点放在埋伏打援上。后金急于攻城,祖大寿用火炮一阵猛轰,后金名将瓜尔佳·图赖在指挥攻城时被火炮击伤,双方打成僵持状态。皇太极无奈,只好在凌海城外掘壕筑垒,围困祖大寿。眼见明松山、锦州援军即到,若与守城军夹击,后金必然大败。鳌拜与亲军头目达达素商议偷袭,鳌拜身先士卒,趁夜悄悄埋伏在救援的道路两侧。一阵猛打,将明援军击溃,这一仗鳌拜受创数处、名声大噪,升为参军。

鳌拜在后来作战中更是功劳不断,升授牛录章京(牛录额真)。崇德二年(1637年)春,鳌拜随皇太极攻入朝鲜。皇太极得胜返回盛京(沈阳),留鳌拜随阿济格攻皮岛(又名东江,即今椵岛。在今朝鲜西朝鲜湾内)。当时,明军在此岛修筑大量防御工事,攻打十分困难。鳌拜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对阿济格说:“我等若攻不上此岛,就不来见王爷了”。 鳌拜冒着炮火拚死冲杀,经过近身肉搏冲向明军阵地,终于拿下这个地方。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喜,以封鳌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

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鳌拜跟从郑亲王济尔哈朗进围锦州。与锦州守军祖大寿展开攻防大战,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13万大军来援,于八月初进至松山乳峰山一带。史称“松锦大战”。皇太极率15万清军在乌欣河、南山、大海一带布防。命人截断明军粮道。明总兵吴三桂等人因无粮草军饷,当时潜逃关内。在锦州至塔山路上中了鳌拜的埋伏,死伤过半,逃回山海关。鳌拜得胜回师,主动参加松山大战。鳌拜一马当先,五战皆捷,逼得洪承畴只好龟缩在松山城内。次年(1642年)三月,豪格、鳌拜以云梯攻下松山城,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明军以惨败告终。不久,明锦州守将祖大寿率军投降。自此,明朝山海关外,除仅剩下宁远一座孤城外,关宁锦防线悉数被清军摧毁。由于鳌拜在松锦大战中战功卓著,被提拔为把牙喇纛(dào)章京(皇帝亲兵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

后鳌拜在与明作战中屡获大功,比如与多尔衮、阿济格在山东、河北一带攻克3府18州67县。特别在密云击败了明总督范志完、总兵吴三桂,功劳极大。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也就是清太宗皇太极死后第六天,清大臣、八旗旗主及主要将领参加讨论皇位继承人问题,地点在盛京崇政殿。鳌拜鉴于局面紧张,严加戒备,密派兵丁守卫门禁,以防不测。主要竞争在清肃武亲王、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与和硕睿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之间进行。两黄旗大臣鳌拜、索尼、图赖、谭泰在大清门盟誓里皇子为帝。后在济尔哈朗的提议下,立皇太极第九子、年仅6岁福临为帝。由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顺治二年(1645年),鳌拜跟随阿济格效力,跟踪追杀农民起义军。鳌拜能攻善战,攻下闯王陕西老巢。后移师湖广安陆,鳌拜率先攻破坚固的安陆城,缴获战船80艘。

同年八月,鳌拜随阿济格回到北京,鳌拜没有因功受奖,反而进了监狱。原来:阿济格因为没有及时奉旨班师回朝,率军在陕西绥德、内蒙古一带逗留时间过长,而且谎报战功,丢了摄政王多尔衮的面子。第二,阿济格由于是顺治帝的叔父,为人粗暴,经常藐视小皇帝福临,私下称呼为“孺子”。多尔衮觉得同胞哥哥公开这样做更失自己脸面和形象。命令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护军统领鳌拜召集部众,将阿济格违令误事、藐视君上、谎报军情的过恶传示晓谕全军。谭泰碍于英亲王阿济格的情面,没有照办。鳌拜也因为听信了谭泰之言,没有奉行多尔衮“谕旨”。结果谭泰被革职贬为士兵。鳌拜征讨李自成的军功不准议叙,还被罚银100两。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谭泰与索尼有宿怨,谭泰被革职认为是文官索尼故意借机整自己,就与索尼互相攻击,达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多尔衮认为谭泰毕竟属于自己阵营力量,处罚他无非是立威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索尼就不同了,他们属于皇太极也就是皇家阵营,当初自己与豪格竞争皇位,索尼就不支持自己,早就想修理索尼这一帮家伙了。特别是听到谭泰控告索尼说过:“得燕京空城一座,有什么功可议论的;如今去追剿李自成,哪有值得什么论功行赏呢”的这句话,多尔衮认为索尼这是在藐视自己,将其革职、永不叙用。鳌拜因证明索尼当时是这样说的:“现在追剿流寇要紧,哪有时间论功行赏呢?还是等大军班师后一块论功罢”。多尔衮认为鳌拜、索尼同为两黄旗骨干,所以才这样庇护索尼的,鳌拜因此再次获罪,多尔衮念起鳌拜不过是一介武夫,没有什么头脑,且颇有军功,议罪难免他人不服。因此免于定罪。鳌拜这才逃过一劫!

顺治三年(1646年),鳌拜随靖远大将军、肃亲王豪格攻四川张献忠。鳌拜等因得到叛徒的指点,射死了张献忠。杀数万农民军,破军营寨栅130处。次年(1647年)又与尼堪等攻克贵州遵义、四川夔州(今重庆夔门一带)、内江等处,平定四川,经历大小仗数十阵,功劳极大。顺治五年(1648年)鳌拜随大军回到北京。多尔衮此时羽毛已丰,排挤济尔哈朗,因为济尔哈朗、鳌拜、索尼、图赖等当年反对自己称帝,豪格更是自己的死敌。多尔衮一一将他们整倒、革职、定罪。这些人死的死、革的革、贬的贬、罚的罚,无一幸免。好在鳌拜军中名声太大,顺治六年(1649年),多尔衮亲征山西反叛,想起了鳌拜,鳌拜作为先锋击败大同叛军头子姜瑰。顺治七年(1650)七月,多尔衮生病,暗示贝子锡翰,请顺治皇帝亲临探视自己,锡翰遂秉承其意“请驾临幸”,多尔衮却又以“违令渎请”罪名处罚了锡翰,同时追究鳌拜包庇之罪、论死,后改为免死罚赎、降爵处罚。这年冬,多尔衮死,顺治亲政。

顺治皇帝福临亲政后,闻知鳌拜、索尼等人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遂对鳌拜、索尼等极为敬重,视为心腹、股肱重臣。从此以后,鳌拜随侍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遗诏”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鳌拜、索尼作为异姓(非皇族)辅政大臣,可见地位之高。起初,四位辅政大臣各安其事,时间久了,羽毛渐丰。特别是鳌拜,军人出身,看不起汉人,特别是“投降过来”的汉人,先在军队中洗劫汉人军事将领,换上自己的亲信。后慢慢将手插入朝政,由于索尼年高、经历丰富,鳌拜不敢造次。就在遏必隆、苏克萨哈身上打主意。鳌拜采取分化拉拢手段笼络了遏必隆等,因为这需要很多钱财。鳌拜就从圈地占田入手,侵吞了不少百姓土地。这就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旗地圈换”事件。

遏必隆(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亦都第十六子,母为清太祖之女和硕四公主,属于皇亲国戚。遏必隆当时是议政大臣,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遇事迁就,不愿多管闲事,就是喜欢贪占便宜,很快与鳌拜“结成”统一战线。鳌拜随着权利的膨胀,不再满足自己是四辅政大臣的末位。由于“拿下”了遏必隆后,年老的索尼见精明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没有动静,自己就开始“多病”了。剩下那个苏克沙哈(纳喇氏,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历官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母亲是努尔哈赤的第六女,属于皇亲国戚)虽说和鳌拜是连襟,但两人互不对付。将鳌拜等圈占土地田产之事暗地泄露给了康熙和三位满汉大臣(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保定巡抚王登联)。

康熙五年(1665年),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奉鳌拜之命到蓟州、遵化等地丈量土地,为恢复两黄旗安置,同时迁走正白旗(多尔衮旧部)。惹恼三旗旧部,时值初冬,三旗兵丁及家眷跻身破庙、草棚、废窑;当地百姓则逐出家门,露宿荒野,一时间“号泣之声,闻于数里”。消息传到京城,各大臣纷纷上书弹劾三人。鳌拜大为光火,不从自身检讨,把责任全部推卸给了他们三个。鳌拜知道这三人从中作梗,有意将事态扩大,把火烧向自己。便将他们革职、缉拿京城受审、交刑部议罪。刑部认为“查律无止条”,遂付“拨地迟误”的苏纳海、“纷更妄奏”的朱昌祚、王登联各鞭打一百的拟处。鳌拜认为太轻予以驳回。刑部又以加“籍没家产”、“不准折赎”再报。然鳌拜对刑部的处罚建议仍不满意。他的目的就是杀鸡儆猴,针对就是苏克沙哈和朝廷。康熙为了避免制造新的冤案,特招辅政大臣协调商议。令康熙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苏克沙哈没有吭声外,其他三人都同意用重典。康熙表示报太皇太后后再下旨意。鳌拜却假传诏令,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处于绞刑。可怜三大臣冤赴黄泉!

此前,鳌拜就因为种种小事,杀了不少异己。比如费扬古之子倭赫是康熙贴身侍卫,曾在御前对鳌拜表现不满,鳌拜因此衔恨在心。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鳌拜以倭赫等人私骑御马、擅取御用弓矢射鹿的罪名将其处死。费扬古对鳌拜睚眦必报、痛恨不已,鳌拜又以“怨望”的罪名,将费扬古及其子尼侃、萨哈连一并处死,籍没的家产全都给了自己的弟弟都统穆里玛。鳌拜还以新历有悖旧制为由,打算将不听话的汤若望处死,好在孝庄皇太后出面才保了汤若望一命。鳌拜狂妄至极,眼中除了自己,基本没有了朝廷。资格最老的索尼见鳌拜日益骄恣,料定鳌拜将来必败,此时又摸不准朝廷、特别是孝庄皇后的意图。便以年迈养病为由、任由鳌拜胡闹惹事。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病死。鳌拜及班布尔善诬以“不欲归政”为由,列出“二十四罪”,将列在鳌拜之前的苏克沙哈处死。因此,朝廷大小事基本控制在鳌拜手中。

索尼虽然在生前没有做遏制鳌拜的势力,不过他临死前的一个小动作却为解决鳌拜的问题创造良好转机。索尼上书请小皇帝康熙遵循先帝顺治14岁亲政的先例,开始亲政。七月,康熙亲政。按理鳌拜、遏必隆两人应辞去辅政大臣之职,但他们根本就不提这事。专横的鳌拜成了康熙亲政的绊脚石,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说:“在康熙十五六岁时,四位摄政王中最有势力的宰相(即鳌拜),把持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六部的实权,任意行使康熙皇帝的权威,因此,任何人都没有勇气对他提出异议”。

康熙早就决意铲除鳌拜集团。此时不露声色,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士族子弟,整日在宫内练习布库(徒手相扑、摔跤游戏)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贪玩、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遏必隆升为太师,再将他们的亲信升职调往各地,离开了京城。又安排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这样不动声色的将鳌拜架空了。终于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这些整日练习布库的少年们一拥而上,将猝不及防的鳌拜扑倒在地,鳌拜束手被擒。将此前就收集好鳌拜的三十个大罪公布朝廷。诏令称:“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按说,按照这些罪状,理应将鳌拜革职处死。康熙毕竟是封建时代的明君,念起鳌拜此前为皇室效力颇有功劳份上。只是革去一切职务、没收家产、终身圈禁。

同年秋,也就是康熙八年(1669年),鳌拜在圈禁中死去。他的党徒穆里玛、塞本特、讷莫、班布尔善等则被处死、流放和降职处理。遏必隆则削去其太师之职,夺世爵,下狱论死。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康熙念起鳌拜旧功,赐他一等功男;雍正继位赐封他一等公。乾隆四十五年还下诏说:“鳌拜当日自恃政柄在握,辄敢擅权骫法,邀结党羽,残害大臣,罪迹多端,难以枚举”。可见鳌拜后来专权对爱新觉罗家族刺激之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曾说:“鳌拜性情刚愎,器量狭隘,势力愈张,骄横日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