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雁门关,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2023-07-19 02:25:03 41阅读

血战雁门关,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其实这个事未必是真的,但是蓝玉绝对是有机会的,因为在第七次北伐中,蓝玉就直捣北元皇帝的老巢,虽然没有抓到北元皇帝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但是他的很多妃子都被蓝玉被俘虏了。

蓝玉早年跟着常遇春,不过这哥俩关系可不简单,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老婆,所以在常遇春的培养下,蓝玉逐渐成长为一员大将。

血战雁门关,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但是比较悲催的是,常遇春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所以蓝玉算是失去了一个大靠山。不过蓝玉也是幸运的,因为明朝虽然建立了,但是北元的势力很大,所以朱元璋决定大举北伐,蓝玉就又有了立功的机会。

大约是在明朝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当时明朝有三路大军,冯胜的西路军取得大胜,李文忠的东路军有收获也有败绩,得失相当,只有徐达的中路军是惨败。

徐达虽然败了,但是蓝玉的表现很不错,在与王保保骑兵对战中取得胜利,为中路军挽回了些许颜面,因此得到了朱元璋的奖赏。

第六次北伐的时候,冯胜作为明军主将,蓝玉作为副将,率兵出征辽东。这一场战争打得很痛快,元朝太师纳哈出拥兵数十万军队占领松花江以北的土地,最后却被冯胜和蓝玉打得丢盔卸甲,明朝因此得到了辽东大片土地和二十余万军民。

冯胜作第六次北伐最大的功臣,被封为宋国公,但是他不久之后就出事了。冯胜有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橚,但是冯胜却秘密跟朱橚见了面。

朱元璋那时候很忌讳自己的儿子私自与武将会面,所以就开始猜忌冯胜,后来还将他召回京城,第二年就把他给赐死了。

冯胜的离开,给了原本只是副将的蓝玉以机会。

1388年,第七次北伐开始,蓝玉被任命为征虏大将军,唐胜宗和郭英为副将,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塞北寻求北元朝廷并将其消灭。

蓝玉率领部队来到内蒙古境内巴林左旗的时候,听说北元天元帝驻扎在捕鱼儿海,便率领大军快速赶到捕鱼儿海,但是却不见天元帝的踪影。

既然没找到敌人,蓝玉就准备班师回朝,这个时候唐胜宗却对他说,我们现在搜索的范围太小了,何不再往前搜搜看呢?要是我们空手而归的话,也不好向皇帝交差啊。

蓝玉觉得有理,随即就带领大军继续前行。果不其然,明军的骑兵探子还真的找到了天元帝的驻扎地,距离明朝大军不到八十里。

蓝玉大喜过望,于是率领部队快速前进。那时候刚好起了大风,黄沙满天飞,所以蓝玉在靠近北元军营的时候,北元军队竟然没有发现。

最后北元军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蓝玉洗劫,除了天元帝与他的太子天保奴以及丞相失烈门等数人逃走之外,留下来的人是死的死,伤的伤,被俘的被俘。

最后明军在盘点的时候发现,天元帝的数名妃子,次子地保奴,太子妃,吴王朵里只和代王达里麻等三千多宗室贵族被俘虏,另外还有将近八万兵民被俘虏。明军还得到了二十多万头牛羊,还有许多书籍,印玺和印章,等等。

第七次北伐给了北元沉重的打击,北元的官职体系基本上被摧毁,天元帝自此失去了立国的根本,只能到处逃窜。

蓝玉在班师回朝之后,受到了朱元璋的格外看重,被封为凉国公。

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是凉国公而不是梁国公呢?这个凉字是不是不太好听?确实是这样的,因为蓝玉虽然功劳大,但是朱元璋也开始对他不满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蓝玉回到京城之后,有人就向朱元璋报告了一件事,说蓝玉霸占了天元帝的妃子,致使那名妃子羞愧自杀!

有人就要说了,汉人那么痛恨元朝,不就是一名元朝妃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那时候朱元璋对待蒙古人的政策可不是这样的,朱元璋采取的是恩威并济的政策和方针,对那些顽强的抵抗的军队,明军可以毫不手软地打击;但是对于元朝俘虏,朱元璋要求优待,特别是元朝皇室贵族,必须要好好安置,这么做就是为了争取更多投降的人过来,以减小军事上的难度。

其实对于当时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朱元璋采取的策略也是安抚为主,再实施民族同化政策,这样可以减少了汉人和蒙古人之间的矛盾,也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人口。

所以说,蓝玉霸占天元帝的妃子,不但属于是私自处置战俘,而且还违背了朱元璋对待元朝俘虏的政策,性质是很恶劣的。

朱元璋那时候就把蓝玉叫来,将他给狠狠训斥了一顿,把封给他的梁国公中的梁字改为凉字,还将他的一些过错刻在了颁发给他的世袭凭证上。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蓝玉可以经常想起自己的过错,好好改正自己。

当然了,朱元璋不会仅仅因为一名元朝妃子就对蓝玉怎么样,实际上蓝玉还有很多事情做得过火,朱元璋没有说明而已。

第一件事,蓝玉自恃功高,开始目无君上和国家王法,私自豢养了许多家奴,还收了很多义子。这些家奴和义子都只忠心于蓝玉,他们依仗蓝玉的势力横行不法,还强占了大片良田。御史去找蓝玉商量这件事,但是蓝玉却将御史给赶走了。后来朱元璋知道了此事,但是那时候蓝玉正带兵在外,所以朱元璋就把这事暂时搁浅了;

第二件事,蓝玉在第七次北伐班师回朝的时候,在路过喜峰关的时候,因为守关将士开门慢了一点,蓝玉觉得他们看不起自己,竟然下令向守城将士开炮,结果打死了很多守关将士。这件事性质很严重,朱元璋也很快就知道了,但是蓝玉那时候得胜归来,光芒四射,朱元璋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隐忍了下来。

第三件事,蓝玉在军中只手遮天,把将士的升迁和生杀大权掌握在手里,而且从不在事前向朝廷禀报,朱元璋对此十分不满;

第四件事,蓝玉被朱元璋封为太子太傅,但是蓝玉十分嫌弃,多次问朱元璋为什么不封自己为太师,还把自己跟常遇春和徐达比较,意思是自己一点也不比他们差。朱元璋没有同意蓝玉的请求,而且对蓝玉这种索取官职的行为很反感。

再后来,就发生了有人告发蓝玉霸占天元帝妃子的事情,朱元璋就变相地处罚了蓝玉。

蓝玉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藐视皇权,还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大,开始变得有些骄纵了。

而更为重要的是,蓝玉跟朱标的关系不一般。因为朱标的老婆是蓝玉姐姐的女儿,也就是常遇春的女儿,所以蓝玉是朱标的舅舅。

而朱标又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和太子。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为朱标安排了强大的后援团,包括一大帮文臣武将,里面就有蓝玉。

再加上蓝玉跟朱元璋也是儿女亲家,所以蓝玉其实是在现任皇帝和下一任皇帝那里都有很深的根基的,也是皇亲国戚中比较显赫的一个人。

蓝玉身份尊贵,功劳又大,而且性格桀骜不驯,所以他如果干出一些超常规的事情,比如说霸占天元帝的妃子这样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为朱元璋把他封为凉国公,所以蓝玉十分不满,经常在与人喝酒的时候,对朱元璋出言不逊。

朱元璋利用锦衣卫对百官的监视,那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所以蓝玉的一言一行,朱元璋都很清楚地知道。

但是朱元璋不打算动蓝玉,因为蓝玉是他为朱标留的辅佐之臣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蓝玉的。

但是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太祖就不一样了。因为如果是朱标继位,那么他肯定可以镇得住蓝玉,但是朱元璋决定让朱允炆当皇太孙,情况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知道,朱允炆年纪太小,又没有威望,他如果继位,不但镇不住蓝玉,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被蓝玉控制,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朱标不死,蓝玉就可以不死;朱标一死,蓝玉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和身份显赫的皇亲国戚,必死无疑。

但是朱元璋的做法很值得玩味,居然是让锦衣卫举报蓝玉谋反,而且还有证据,只不过这些所谓的证据,《明太祖实录》上没有讲清楚,《明史》上也含糊不清,没有什么说服力。

不过也有事后诸葛亮列举了蓝玉谋反的理由,一是他对自己的地位不满意;二是因为他的另外一个亲家被朱元璋杀了,蓝玉担心下一个是自己;三是很多跟蓝玉一同被诛杀的功臣,他们的供词中说蓝玉要谋反。

但是有实力和有理由去谋反,并不代表蓝玉就一定会谋反,而且蓝玉也没有谋反的实际行动。

如果联系到其他的几个案件,特别是胡惟庸案,我们就可以发现,朱元璋是有意为朱允炆清除障碍,所以才大肆残杀功臣。至于说蓝玉和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这个已经不是太重要了。

而对于蓝玉而言,他的性格和所作所为,其实也是他遭到朱元璋忌惮的直接原因,要是他懂得明哲保身,低调做人,朱元璋何必非要杀他。

蓝玉的下场很惨,被剥皮实草,他的皮囊还被朱元璋拿去送给他的女儿蜀王妃收藏,一直到明朝灭亡了,农民军还在蜀王府中找到了蓝玉的那张皮。

蓝玉的家也被抄了,还被灭了三族。在整个蓝玉案中,被杀的公爵一名,侯爵十三名和伯爵三名,受到他牵连而死的人共计超过一万五千人。

所以说,霸占元朝的妃子,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蓝玉有这个胆子,他也不是因为这个而被杀的。朱元璋是站在子孙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么看的话,他也称得上是个好父亲和好爷爷了,但是他为此也妄杀了不少人,显得有些残忍了。

杨家将八大美女谁死得最惨?

公元988年,西夏和辽国串通一气,频繁袭扰宋国。当时杨家奉命抗击敌寇,但杨门男儿均战死沙场,只留下了杨家一门的孤儿寡母。面对沉重的打击,她们化悲伤为力量,毅然决然选择上战场,开始了杨家儿郎未完成的使命,最终杨家女将以身殉国,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和歌颂的巾帼英雄。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也有女英雄的身影,巾帼不让须眉。据说,杨门女将共有22位,其中佘赛花、穆桂英、杜金娥、孟金榜、马赛英、杨八妹、柴郡主、杨排风涌现出来的杨家“八大美女”,被后世称为传奇,世代歌颂。

杨家第一女将佘赛花

佘赛花是名震天下的佘太君。佘太君原不姓“余”,而是骨折的折,读如佘。佘家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武将世家,世代抗击契丹和西夏,一家子名将辈出,赫赫战功甚至不在杨家之下。

在杨家,她武艺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杨家将中最有威望的传奇女将。祖传的佘家刀法和走线钢鞭,着实让人是佩服万分。

佘赛花不光自己会打仗不算,家里的佣人、丫鬟们,比当兵的还能打,用兵有如神助,比梁红玉还厉害。

她打起仗来勇不可挡,与杨业一起,威名“如轰雷贯耳”,以至流传着“交兵若遇红白令,生死由它不由命”的说法。她教子有方,儿孙个个是英雄好汉。她之所以称作余太君,是因为她丈夫和儿子的功勋。

佘太君的生平事迹,史书中留下的记载不多,仅有关方志资料中记录有她的一些遗迹和传说。

据传,佘赛花年幼时就志坚气勇,早在十七岁那年就跟随父亲征战辽军,连挑十八阵,直杀得契丹退守黄河北。就连萧太后对她都很是忌惮。

她善于兵法韬略与排兵布阵,火塘山的第一批杨家军就是她训练出来的,由此她被称为杨门女将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在强敌环伺的环境,辽国,契丹,西夏没有哪一个是好惹的。燕云十六州是摆在宋、辽两国面前的最大问题,辽国不愿拱手让出,而宋朝则志在必得。

但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的传统,导致很多人不愿习武,致使大宋良将短缺。这时候涌现出杨家将,就有杨家男儿血洒边关、为国捐躯的故事。而这些男儿均是佘太君的儿子儿孙。

西夏达达国,对大宋早有觊觎之心,便举兵侵犯宋朝边境,镇守边关杨宗保率兵抗敌时被包围。朝廷一时之间主和派的声音盖过了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欲割地求和。

正当宋真宗为无将可派,一筹莫展时,佘太君率领杨家女将驳斥了主和派的谬论。并请缨挂帅,率军杨家女将,抗敌救国。

出发前,还为自己和杨家女将准备了后事,说明这次出征西夏她打算殒身不逊,不愧是巾帼英雄,最终她得以善终,归隐山林。

杨家巾帼女将穆桂英

穆桂英本是穆柯赛穆羽之女,年轻时,武艺超群,传说神箭飞刀之术是黎山老母传授给她的。

她与杨宗保交战,生擒杨并招亲。她归于杨家将之列后,成了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代表。以破天门阵经典战绩,被称巾帼女将。

穆桂英最动人心魄处,不但在于她的美艳,还在于她能打,无往而不胜。

宋朝和西夏交战,杨宗保率兵抗敌被敌军重重包围。消息传回朝廷,此时宋朝已无将可派,就在宋真宗一筹莫展时,佘老太君一声断喝,五十岁的穆桂英就挂先锋印,率领十二个寡妇出征西夏,深入沙场解救丈夫杨宗保。

然而大部队在虎狼峡遭到西夏的阻碍,前后都有重兵把守,此时正面突击或回头突围都不可能了。穆桂英救夫心切,为了刺探军情带两名女将爬上鹰嘴崖,想据险而守。

不料,西夏兵早已埋伏这里,发现后正要退出时,只听嗖嗖嗖,穆桂英遭到万箭齐射,满身窟窿,壮烈牺牲,一起两名的女将也被齐箭射死。

留在崖下的九位女将,听到穆桂英几人惨叫声,于是一起攀上鹰嘴崖企图救援她们。然而寡不敌众,最终大都被射杀,只有杨文广的女儿杨满堂得以突围,回去报信。

佘太君闻讯十一女将伤亡,便亲自攀到峡西悬崖缅怀亡灵,哭声震山岳,感动山神也哭了,泪珠化作山崖石子,沿岸滚下,滴泪崖由此得名。

穆桂英虽说是战死最难看的一个,但她英魂永垂不朽。

当然,所谓杨门女将故事,实不可能是历史的真实。只是符合中国民间心理的喜剧色彩。

杨八妹

杨八妹,名为杨延琪,佘太君大女儿,使用武器为梨花嵌金枪。金沙滩之战后成为名扬天下的杨门女将。

杨家男儿都战死在保家卫国的疆场上,只留了以佘太君为首的一门寡妇。一干女将对于佘太君言听计从,但杨八妹自幼我行我素,漠视世情,对佘太君的做法却十分不认同。

好在,后来杨八妹意识到,团结一心才能共赴难关。从最初不认同到明白了佘太君的用心,并开始肩负杨家使命,跟随杨家十二位寡妇出征西夏,保家卫国,有人说突围成功活了下来,有人说她战死沙场。

不过,据查证,因历史上并无此人,也未在战场上身亡,有的猜测和佘老太君一样善终或者归隐。

显赫家世,人生不平的柴郡主

柴郡主,真名柴金花,郡主的头衔是赵匡胤封的。父亲是后周主柴荣,世称后周世宗,柴荣虽然贵为郡王,为人却是十分的义气。正当要大展宏图时,没想到柴荣竟暴病而亡。

这时赵匡胤挺身而出,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大将,先是倾其所力为柴家安内攘外,然后通过“陈桥兵变”夺得后周的皇位,由此后周变成大宋。

不过赵匡胤信守承诺,对柴家人视如己出,特别是对柴郡主。后来,赵匡胤将柴郡主嫁给了杨六郎,也就是杨宗保的母亲。

柴郡主虽然贵为皇室,但依旧与杨家出生入死,在丈夫杨六郎失踪后,毅然上了战场,最终为国捐躯!

杜金娥

杜金娥,本是山寨王的女儿。杜金娥和受杨七郎相遇,是在虎幽州一战时杨七郎冲出重围搬救兵时,并在杜家山结为夫妻,成为了杨七郎次妻。

杨七郎还没来得及回去回杨家将此事告诉父母,就阵亡了沙场,杜金娥遵从杨七郎,回杨家,成为杨家女将一员。

传说她是天上荒星降世的仙女。据说曾向授九华仙人妙法,会灭兵接刃之术,三口飞刀也是百发百中,可惜她也战死了沙场。

最伟大的女人杨四娘

杨四娘,传说中的“神力孟四娘”。她是杨四郎的妻子,为人善解人意,一直以为自己的丈夫战死沙场,后来知道自己的丈夫并没有死,还娶了当时的辽国公主生了孩子。

她备受打击,然而依然心系国家,一直跟随杨家的军队出征,北上抗击辽人,西征西夏。她的胸襟让人钦佩和感动,也可以说,她是杨门中最伟大的女人。可惜,还是战死沙场。

马赛英(杨五娘)

马赛英一直心高气傲,善诗九股练索。她既不算贤良淑德又算不上倾国倾城,以为丈夫杨五郎去五台山做了和尚是自己的原因。

她高声质问杨五郎是不是因为自己原因而出家,得知杨五郎出家是为皇帝还愿,她的心结也解开了。

杨五郎还说如果有来生,他还愿意娶她为妻。只为这一句话,马赛英就愿意一辈子做杨家的媳妇。可惜,最后也为国捐躯了。

烧火丫鬟杨排风

杨排风,自幼无爹无娘,投入杨家为烧火丫鬟,由于杨家家风尚武,她天生好武,久而久之也练就一身武艺,善使一条烧火棍,杀法迥异,对杨家忠心不二,也对大宋毫无保留报效,鏖战沙场,最终死于沙场,成为女儿当自强的典型巾帼英雄形象。

其实不能谁死得说惨,只能说值不值。俗话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国为家,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杨家男儿皆身死报国也好,杨家女将捐躯赴国也罢,都是功勋卓著的英雄,都是顶天立地的忠义之人。

写到最后

杨家满门忠烈,前仆后继,有着抗敌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杨家“八大美女”,她们不是深居闺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姐太太,而是驰骋疆场、不让须眉的女英雄。没有因为死了丈夫而记恨宋天子,还在保大宋,全力以赴绽放出自己的风采,可谓是“壮士从来思报国,英雄捐躯不捐泪!”

关于古代中西战争的电影?

推荐成龙电影《天将雄师》中西对决的历史想像

也许是成龙年事渐高的原因,这些年来推出的影片,功夫和动作的比例在下降,剧情和大场面增多。和以往的成龙动作片相比,《天将雄师》中的武打设计较为朴实,较少以往成龙电影中杂耍般的武打动作,更接近于实战,而这部影片的主要看点,也不在于动作的惊险,而是中西之间的碰撞,这种碰撞不仅是武术上的,更是军事与文化上的。

影片的故事讲的是汉元帝年间,武艺高强,为人正直的西域都护府将军霍安遭人陷害,被发配至丝路上的雁门关修筑要塞。恰在此时,一支西来的罗马军队来到此处,为首的是号称罗马第一勇士的卢魁斯将军。原来卢氏是保护被兄长毒瞎双眼的小王子一路逃难至此。东西双雄相遇,从大打出手到惺惺相惜,双方化敌为友,汉军收留罗马人入关,而罗马人则利用自己高超的工程技术助汉军筑城。而正在这时,一路尾追的罗马王子提比斯率大军杀到,诱捕杀害了卢魁斯和小王子,并且和汉军都护府内部的野心家勾结,试图控制整个西域。在前所未有的强敌面前,霍安联合卢魁斯的罗马残部与西域诸国的兵力,与提比斯率领的罗马军团在戈壁大漠上展开了一场生死血战。最终,霍安在安息帝国援军的帮助下,击败了强大的罗马军团,并在决斗中杀死了提比斯。

两大帝国的疆域图,其中汉朝实际控制的版图没有这么大

影片奇就奇在大胆想像了两千多年前东西方两大帝国——罗马和汉朝发生直接军事碰撞的场景。众所周知,大约两千年前,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文明分别是西方的罗马和东方的汉朝。这两大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分别拥有五六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和大约五六千万的人口(汉朝的陆地疆域比罗马略大,而罗马如果加上所控制的海域又远大于汉朝)。这两大帝国无论文治武功都非常了得,汉朝曾经痛击匈奴,开疆拓土,“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并出现过文景之治的盛世;而罗马更是频繁远征,一度并吞八荒,将地中海变为内湖,并也出现过著名的“五贤帝”时代。但是,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相距遥远,东西方这两大文明和两大帝国,在历史上似乎并没有过直接接触的证明。据史料记载,汉朝杰出的外交家班超曾派遣特使甘英出使大秦(对罗马的称呼),最终只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或黎巴嫩一带,因听当地人述说渡海的风险和艰苦而作罢(也有认为他仅到达了波斯湾)。而更加喜好军事征服的罗马也不是没有过远征东方的企图,特别是公元前53年,罗马统帅克拉苏率领大军曾经试图向东方进军,但是在今天西亚的卡莱附近,被安息帝国的军队击败,最终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杀。这次大战不仅被视为东西方军事史上一次著名的战疫,而且也直接导致罗马与汉朝的文明碰撞被中间地带所阻挡。

天龙八部中玄慈为什么没能劝服叶二娘改恶扬善?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续金庸第16期:玄慈的前尘往事》。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瞎编。同人作品,请勿当真。

居士我曾经说过,《天龙八部》中的少林寺方丈玄慈,看似慈眉善目,是一位智慧通达的高僧,实则是个小人。他曾经与叶二娘有过苟且之事,结果叶二娘因失去儿子而疯狂,杀死无数婴儿,而玄慈却从不出面阻止。

玄慈为什么会与叶二娘苟且呢?此事还与鸠摩智有关。

一、吐蕃取经,梵心动摇

唐代武宗皇帝曾经打击佛教,后来经过五代十国的割据战乱,中原文化一片衰败,佛教也不能例外,佛法衰微。少室山少林寺号称禅宗祖庭,又是唐朝的皇家寺庙,本应佛法昌隆,然而到了北宋初年寺中佛经典籍也都散失了不少。

少林寺当时的方丈法号灵门,他见到少林寺的衰败,忧心不已,想重新光大佛法。当时,吐蕃佛教兴盛,保留有不少中原失传的佛经、佛典。因此灵门大师派自己的弟子玄慈远赴吐蕃,求取中原缺失的经典。

此时玄慈尚在青年,智慧过人,夙有佛缘,而且他求法之心十分坚定,因此不辞艰辛来到吐蕃大雪山大轮寺中学习佛学经论。吐蕃与宋朝关系很好,所以大轮明王一口应允下来,并叫来一位少年沙弥带玄慈参拜寺中供奉的各尊佛像。这个小沙弥便是鸠摩智。

玄慈随着鸠摩智走遍了大轮寺中各个佛殿,虔诚礼拜各尊佛像。吐蕃佛像与中原佛像大异其趣,玄慈也颇为好奇。在一佛殿内,玄慈抬眼看见了吐蕃的双身佛像,栩栩如生。玄慈虽是僧人,却已知人事,立刻面红耳赤,想仔细看又不敢看。

这一切都被机灵的鸠摩智看在眼里,他眼珠一转,便想捉弄一下这位来自中原的僧人。吐蕃佛教乃是密宗,有很多秘密法门,其中一种便是男女同修的乐空双运之法。玄慈夜以继日地研读大乘佛经,鸠摩智便把记载同修法门的典籍夹在玄慈所借的经书中。玄慈看了之后,竟然动了凡心,夜里在梦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

这本是一件小事,却引起了一连串的后果。

二、雁门血战,阿修罗场

玄慈学成归国,回到了少林寺中,给寺中群僧讲解大乘经典,为少林寺佛法重光立下功劳。而且玄慈在吐蕃阅读的佛经也对他习武有所帮助,因此他年纪尚轻便练成般若宗,成为武林中一位后起之秀,结交了不少江湖高手。

多年后的一条,玄慈好友慕容博前来传讯,说辽国欲派众多好手前来大宋抢夺少林七十二绝技,某日将经过雁门关外。玄慈一听,立刻撒下英雄帖,请来来众多武林高手,他们提前在雁门关外埋伏下了,准备打辽人一个措手不及。

没想到的是,玄慈一行人遇见的并不是盗经高手,而是护送妻子孩子回岳父家的萧远山。中原高手贸然出手,杀死萧远山族人和他的妻子、孩子。萧远山因此暴怒,力量大增,他一连杀死十七名中原武林人士,将雁门关外变成了血腥的修罗场,惨不忍睹,骇人听闻。

眼看所有人都要命丧当场,幸好萧远山逐渐恢复清醒,他见妻儿已死,再多杀人也是枉然,因此以断刀在石壁上刻下几行契丹文字,便抱着妻儿尸首跳下了悬崖。

玄慈拓下萧远山所刻字迹,找人翻译出来,才明白自己误杀好人。这件惨案虽然起于慕容博报信,然而自己并未查明真相便贸然出动,害得几十人枉死,可谓罪孽深重。而且萧远山死前的疯狂太过血腥骇人,因此玄慈常常在梦中回到雁门关外,面对一地残肢断臂,然后突然醒来,心中惊悸不已。玄慈每日在佛前念经忏悔,超度亡魂,然而收效甚微,而且玄慈武功也难以更进一步。

三、女子浣衣,玄慈破戒

一天,玄慈出寺下山,在一条小溪旁看见一位貌美的赤足女子正在洗衣。他立时想起在大轮寺见到的佛像,一时面红耳赤,看得呆了。

女子察觉水面倒映着人影,探头一看确实一位身材高大却呆呆傻傻的僧人。这女子天真淳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看到玄慈眼神发直的模样好玩,不禁破颜一笑。玄慈顿时惊觉,立刻走了,女子又是一笑。

笑者无心,观者有意,玄慈从此对这女子起来非分之想。后来他暗中观察,知道了这女子的身世居所。这女子姓叶,尚未婚配,因为家中贫寒,替人洗衣谋生。在吐蕃大轮寺,玄慈曾动凡心,其后经过雁门关一场恶战,他的梵心悄然动摇了。于是玄慈装作无意的样子接触叶姑娘一家,经常帮助他们。因为少林寺一向是戒律谨严的佛门大寺,因此叶姑娘一家也未做他想,不知玄慈竟有非分之想。

有一天,叶姑娘的父亲突然染上重病,奄奄一息。然而叶家家贫,拿不出银钱抓药治病,而可恶的大夫见叶姑娘美貌,竟想乘人之危,逼迫叶姑娘。

好在玄慈正好登门,他也曾习过医术,见到叶老汉的样子吃了一惊,赶忙为其诊治,还逃出银两让叶姑娘抓药治病,解了燃眉之急。叶姑娘感激玄慈的恩惠,自然是当牛做马在所不辞。玄慈一念之差,竟然做下错事,不必细表。

玄慈压抑的心情得以纾解,竟神奇的化解心魔,从此不再在梦中回到雁门关了。玄慈终于放下心中大石,武功也有进益,因此玄慈舍不下叶二娘,越陷越深。玄慈还传授她武艺,特别是与她同修吐蕃密宗的“十六天魔神功”。

四、二娘发狂,玄慈自尽

时日一久,叶姑娘竟有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下一个男婴。这婴儿虽是私生,叶姑娘却视若性命,没想到一天夜晚,一位蒙面人从叶姑娘手中抢走了孩子。叶姑娘从此发狂,走火入魔,成为专杀婴儿的女魔头。后来她更是结交了段延庆,做了四大恶人中的老二,被人称为叶二娘。

叶二娘在江湖中作恶多年,不知有多少婴孩命丧她手。玄慈听说了叶二娘的所作所为,本想去制止她,让她迷途知返。但玄慈转念一想,自己出面,恐怕破戒生子之事必为人所知,自己必将身败名裂。于是玄慈昧着良心躲在少林寺内吃斋念佛,安慰自己说那只是同姓之人,叶姑娘绝不会成为无恶不作的叶二娘。时间长了,玄慈便心安理得,反而因为叶姑娘母子同时失踪,自己的丑事永远不会泄露,从而放下了心头重担。

该来的总会来,二十多年以后,江湖群豪齐聚少室山上,萧远山当众揭露了叶二娘的身世来历,少林寺百年清誉眼看就要毁于一旦。好在玄慈虽然卑鄙,却仍是条汉子,他自愿接受杖刑,然后才自绝经脉自杀,以自己的生命挽救了少林的名誉。

下期预告:《梦露居士续金庸第17期:无恶不作叶二娘的早年经历》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扯金庸前后传。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天龙八部杀乔峰父母的是谁?

是玄慈方丈。

杀乔峰父母的是带头大哥(玄慈方丈)带领的一批中原武林人士。 但是乔峰的母亲当场被杀身亡,乔峰的父亲掉下悬崖并没有死。

在2003版《天龙八部》中,这一段故事情节发生在第一集,契丹人萧远山携妻儿途经雁门关时,遭中原武林豪杰围攻,血战中萧远山妻子被杀,萧远山悲痛欲绝,在石壁上写下遗书后抱妻跳崖,抛上未死之子--乔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