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心得,有没有哪首绕梁三日?

2023-07-17 02:10:04 60阅读

轩辕传奇心得,有没有哪首绕梁三日?

《生僻字》

歌曲《生僻字》是由陈柯宇填词,陈柯宇谱曲,陈柯宇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于2017年11月16日在哔哩哔哩发布。个人觉得挺不错的,唱出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壮志豪情!

轩辕传奇心得,有没有哪首绕梁三日?

有哪些你听过气势磅礴又荡气回肠的句子?

看完题目,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光未然的《黄河颂》,耳边立刻回荡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旋律,眼前仿佛呈现出黄河波澜壮阔、奔流不息的场景。在我的印象里,我还找不出比之更加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语句,全词每一句都很精彩,让人想精简却不能,现全文摘抄如下:

一、《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二、《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气韵高华,词采明丽,读后无人不拍案叫绝,非伟人胸襟和气魄任谁也写不出来,特别是词中的第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将二干年来所有关于写“雪”的场景给打破,江山如此多娇,景写完后写人,人写完后写志,一气呵成气势如虹,荡气回肠。

三、《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每当民族危亡之时,激励华夏儿女英勇抗敌,保家卫国的不二佳作。开头也是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接着写词人半生悲绪和寄语,再后是壮怀,文笔斐然,刚柔相济,通篇读完不禁让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不愧为传诵千古的爱国壮歌。

四、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借古抒怀,借对周瑜“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仰慕,抒发自已心中的无限惆怅。文笔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景境相依,一句脱口而出的“江山如画”,将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与“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的情感相融,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不愧为怀古伤今的“古今绝唱”。

五、《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是一首先秦时期荆轲欲刺秦王,路过易水河(河北省易县,战国时期易水以北为燕国、易水以南为赵国)边与为他饯行之人阔别时的一首悲歌。这是一种肩负着国家的希寄和重托,踏入茫茫不归路的壮举。荆轲刺杀秦王虽未成功,且身中八刀而亡,但他的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却常驻人心,并感染了无数后人,而他的这首《易水歌》也就成了真正的千古绝唱。

六、《将进酒.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后面略)

李白的《将进酒》是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对前途困顿的愤激情绪。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这次的酒真没少喝,而且所受的刺激还不小,否则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鲜明基调很难抒发出来,这种大气磅礴,雄壮豪迈的诗在李白所有作品中也是少见的。仅单凭这首诗就足于让李白流芳百世。

七、《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篇幅很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既有一生征战的自信又有难于堪言的悲壮,每阅此词,必生概叹,虽力拨山河却无力回天,在宏大与渺小中让人荡气回肠,无以言表。

八、《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看上去并非气势磅礴,但细读细思却让人极恐,仅仅20个字却富含的人物之多,场境之大,寓意之深令人咋舌,如果展开来说就应是波澜壮阔。上句中人杰,乃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是也!鬼雄,乃屈原在《国殇》篇中说“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下句中有项羽,就会有刘邦,有楚汉之争,有垓下之战。再加上所抒发的爱国热情及对朝庭弃民不顾而贪生的不满,整个意念中的画面怎不让人荡气回肠。

九、《欲悲闻鬼叫》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是一首纪念周恩来总理、表达抗击四人帮情怀的诗词,因历史原因,此处不便多言。但此诗绝对是标准的令人荡气回肠之诗。

十、《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此诗出自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翰,这首诗将边陲战争的残酷与笑对生死的情感相互交融,既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乐观,又有“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慨叹,这种只有在残酷与恶劣面前才能焕发出来的感悟之诗,没有亲身体会是写不出来的,也正是这种简易的生活和真挚的情感流露,才让人感到荡气回肠。

像以上这种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五千年的文化如浩瀚之海,逐一道来也不现实,所以仅选十首阅已阅人,欢迎笔友们关注点评,共同学习,共同开心。谢谢阅读!

从黄帝造船和造车得出什么启示?

黄帝造车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并不一定是指发明出完全新的东西,它更多的是指把已有的事物重新组合、联结起来,产生新的效益。在现代企业中,创新更多时候意味着不断学习、发掘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在创新过程中,团队合作、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在造车过程中,通过与他的助手们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也告诉我们,在现代企业中,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团队协作,可以产生更好的创意、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好的结果。

此外,黄帝造车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创新需要勇气和决心。在面对未知的挑战和困难时,我们需要勇气去尝试、去冒险,同时也要有决心去坚持、去克服困难。在现代企业中,创新往往意味着要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利益。

总之,黄帝造车的故事告诉我们,创新不仅仅是发明新东西,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发掘和改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同时,团队合作、沟通和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利益。

如何评价苏曼殊?

民国传奇僧人苏曼殊,一生贪吃,嗜糖如命,最后却因暴饮暴食去世。

他曾三次出家,三次还俗,最抵不过食物的诱惑。无论吃什么,苏曼殊都要尽兴吃个够。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让他每次大吃大喝后,都要病一场。

有一次,苏曼殊到朋友家里做客,一个人就吃了四个人的食量,因为撑得不行,临走时他这样跟朋友说:我三天后再来。

一、做客吃四人份食量

对于吃这件事,苏曼殊是十分痴迷的,如果他称吃货第二,应该没人敢称第一。另外,苏曼殊要不暴饮暴食,要不就几天不吃,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有一次,苏曼殊应邀去朋友易白沙家里做客,用餐的时候,他一共吃了一碗炒面,两盘虾脍,还吃了十个春卷,外加一些糖果等小零食。

由于苏曼殊吃东西时狼头虎咽,让易白沙觉得他肯定是生活艰难,没钱吃饭,便再次邀请他第二天也来做客。

只是平时暴食惯了的苏曼殊,知道自己身体肯定会不舒服,便说:“不行,吃多了!明日须病,后日须病,三日后当再来打扰。”

无独有偶,苏曼殊有一次去帮人写条幅,主人留他吃饭,还准备了鲍鱼招待他。只是这家人不了解他的习惯,只准备了一盘。

苏曼殊吃完这一盘的鲍鱼后,心里还想吃,却又不好意思直说,便自己跑去买了三盘,吃得干干净净。

晚上回家后,他肚子疼痛难忍,拉了一晚上的肚子不说,愣是休息了好几天才恢复。

实际上,苏曼殊也知道如此暴饮暴食对身体不好,只是他悲观厌世,不知何去何从,只能借吃来自暴自弃,自我折磨。

二、日食冰水五六斤

鲁迅曾说过:“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古怪的人,一有了钱就喝酒用光,没有了钱就到寺里老老实实过活。”

此人,便是苏曼殊。

苏曼殊贪吃起来,连冰水都不放过。当时他在日本留学,十分沉迷于吃冰水。只要一有时间,便会去周边的冰店里,喝上个五六斤的冰水。

有一次,苏曼殊因为喝了太多的冰水,导致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人们担心他,便去房间看他,看到他还有呼吸,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然而,无论头一天喝冰水多么不舒服,第二天苏曼殊还是会去冰店里接着喝。因为吃冰太多,他的肠胃也是被搞得一团糟。

苏曼殊吃东西是不加节制的,喜欢吃的东西,一次性要吃个够。在日本期间,他还喜欢吃生鱼片,并且自创新吃法,用糖和醋拌起来一起吃。

有一次,苏曼殊的一个日本朋友请他吃生鱼片,他一次性吃了三斤多,仍然意犹未尽。

有人听说苏曼殊食量惊人,便跟他打赌要吃完六十个包子。结果他不但不拒绝,还真的吃完了。

当时,苏曼殊吃到第五十个的时候,已经有些吃力了,朋友担心他的身体,就劝他不要吃了,让他认输,没想到他不愿意停下来,因此还跟朋友吵了起来。

三、消极厌世,用食物逃避

苏曼殊最爱吃的食物,还是糖。

他自称“糖僧”,可以一天吃酥糖三十包,为了吃糖,甚至把自己的金牙齿敲下来去换钱买糖。

因为暴饮暴食的生活习惯,苏曼殊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病,住院期间,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不要在吃糖了。

只是,对于嗜糖如命的苏曼殊来说,不让他吃糖,比让他死还难受。他总是背着医生跑出去,买各种各样的甜食吃,他的肠胃病,在这样的折腾下越来越严重。

最后,苏曼殊也是死于肠胃病。

他去世后,床下面藏着许多糖纸,还有一些没吃的糖。

事实上,苏曼殊的暴饮暴食,只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当时的陈独秀,看懂了苏曼殊的厌世情绪,曾说:“他眼见举世污浊,厌世的心肠很热烈,但又找不到其它出路,于是便乱吃乱喝起来,以求速死。在许多的朋友中间,像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

正是因为长期处在挣扎的边缘,苏曼殊才会三次出家又三次还俗。他深陷红尘的泥沼,一次次想要拜托俗世遁入空门,最后又斩不断情缘,选择还俗。

正是这种巨大的孤独和空虚,让苏曼殊不得不以食物来逃避现实,获得短暂的满足。对于他而言,最后的离开,也是一种解脱吧。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如何解释?

《人生成长的启示,老子全文解说》第三十八章: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对应37岁)

自37岁开始,人生进入到与原动期、成长期、实习期、工作期相对应的管理期;但是,由于外部道的离开对于人文系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悠远的影响,我们也就不得不采用全新的模型来研究人生的下半程。比起借助道抵达人生光辉的顶点而言,人文系统通过自身对道的蓄积、使用和发挥,进而管理他人、影响社会这样的进程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具有成就感。当一个人依靠自身的德容器,再度获得无为而无不为的能力、再度站上人生新高度的时候,他对自身、对社会、对当今、对未来的影响都会比36岁时来的更为巨大、而且更为持久。

第三十八章: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在《老子•德篇》解说的开始,我们先看一看前面被称为《道篇》的三十七章是如何依照人的年龄顺序展开人生进程的。在这三十七章所代表的人生前三十七个年头中,可以较为明显地分为原动期(0至2岁)、成长期(3至12岁)、实习期(13至19岁)和工作期(20至36岁)。这几个阶段由于其发展动力源于外部的道,因此用来解释这几段人生发展历程的《老子》前三十七章就被称为《道篇》。按照这样的分段方法,我们可以将从本章所代表的37岁作为起点的阶段称为管理期。但是,当我们面临从本章开始一直到《老子》一书的结尾所代表的人生下半程时,发现一个重大的改变使得由此开始的人生阶段与前面三十七年呈现完全不同的面貌、面对完全不同的问题。

01,人生管理期开始

尽管人生已经进入到了管理他人、管理团队、管理社会的阶段,称这个阶段为管理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外部的道渐渐离开,自身的德开始接管人生的发展进程,我们需要用完全不同的眼光来观察这个新阶段;用完全不同的模型来研究人生的发展。也就是说,从整个人生发展历程的角度看,自37岁开始,人生进入到与原动期、成长期、实习期、工作期相对应的管理期;但是,由于外部道的离开对于人文系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悠远的影响,我们也就不得不采用全新的模型来研究人生的下半程。比起借助道抵达人生光辉的顶点而言,人文系统通过自身对道的蓄积、使用和发挥,进而管理他人、影响社会这样的进程更具有挑战性,也更具有成就感。当一个人依靠自身的德容器,再度获得无为而无不为的能力、再度站上人生新高度的时候,他对自身、对社会、对当今、对未来的影响都会比36岁时来的更为巨大、而且更为持久。

从本章所代表的37岁到人生的终点,有着几十年的路程,这段路程比《道篇》所代表的37年要长。如果我们用前三十七年看待人文系统的眼光来看后面这几十年的话,就会发现后面的这段人生尽管长,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相对不变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回顾一下以往几个阶段人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就能得到解答。

0至2岁的原动期,人文系统与外部的道融为一体,刚刚出生的婴儿就是天地的一部分。3至12岁的成长期,人文系统在天地之道的直接供给中逐步成长、完善。9岁时天门关闭,原本直接与人文系统相连接的道由此变成了“外部的道”。13至19岁的实习期,人文系统在“外部的道”的支持下练习独立自主地运转。而20至36岁的工作期,人文系统独立运行,但此期间,系统源源不断地获得外部道的注入。

可见,如果采用《道篇》中对人生旅程的分段方式的话。那么从本章所代表的37岁到人生的终点,就只能分成一段。我们可以将这一段称为“管理期”,用这样的名字来表达这个阶段的人文系统主要以向外输出道为主要方式。但很明显的是,这几十年的时间所面临的问题和自身的状态不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德篇》这几十年的人生也一定会依据自身及外部的状况而分为不同的阶段。尽管我们总称其为“管理期”。但如何进入到管理状态,管理的范围有多大,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些过程也会是分段进行的。于是,我们可以将《德篇》所代表的这几十年中的分段看作是“管理期”中的子分段。

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会很自然地看到所谓子分段的起点,但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人生工作期的结束,和管理期的开始。人生的前几个阶段的转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原动期发展到成长期,人的早期记忆被彻底清除;成长期结束,实习期开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缠、叛逆的所谓青春期;而作为工作期起始点的20岁有着巨大的人生风险。因此,作为人生一个新阶段的起点,这一年注定是不寻常的,注定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应对即将开始的新阶段。

02,外部的道开始退潮

《道篇》的最后一章,也就是上一章,我们就说明了为什么前三十七章被称为《道篇》。那是因为这三十七年的人生旅程是由人自身系统之外的道来推动发展的。而到达本章所代表的人生第三十八个年头,系统外部的道会像退潮一样离我们而去,我们自身的人文系统需要从系统内部找到推动人生发展的动力。不过还好,系统外部的道并不是一下子离我们而去的。也就是说,系统外部的道在上一年达到了汹涌泛流的顶峰,而后从37岁这一年开始会逐渐减少。起初的一段时间减少的速度很慢,人们还会觉得有很多的道围绕着自己。但是也就三四年的光景,道减退的速度就会加快,直至最终完全离开。这样的退潮的时间总共有十几年左右,到50岁的时候,那曾经把我们推到人生顶峰的道就已经完全离我们而去了。对应于百年之后世界将离开我们的身心和肉体,此时道的离去又称为“小别离”。

于是,眼下我们遇到一个转折的起点。好在还有时间让我们适应新状况,不要以为十几年的时间很长,实际上留给我们转型的时间并没有那样多。前面讲了,从现在开始,“外部的道”会在开始的三、四年缓慢减少,之后会加速退潮。而留给我们转型的时间就在前面的这三、四年中。随着我们讨论的展开,我们会看到那些没能成功转型的人们是如何错过原本可以把握的时机的。因此,在系统外部的道依然在我们周围、但却开始缓慢减少的这三、四年的时间里,找到人生的前进方向、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源是我们必须立即着手的任务。

在寻找道路和寻找新能源的权衡中,确认道路的方向是更为重要和紧迫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缺少粮食的旅行者,走错路往往是更为致命的。而更加需要指出的是,系统“外部的道”并不是一下子就离开了我们,在外部的道缓慢减少的这几年之中,我们还有时间了解前方的道路和可能的方向。选好方向后,再寻求替代“外部的道”的能量来源用来推动系统发展,这是一个不可颠倒的顺序。于是,在人生管理期的起点,我们需要了解人文系统在曾经推动自己发展的道逐渐退却后,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现在我们需要对自身系统的未来发展,在“外部的道”离开的情况下进行一个模拟推演,看一看会有什么样的走势。

外部道的离开对我们来说不是件好事情,就如同外部的投资离开了一个公司一样。但是,没有了外部投资,公司就不办了吗?没有了“外部的道”,人生就不发展了吗?显然不是。一个公司在外部资金撤离的时候会有许多应对手段,比如启用公司自身的现金储备;向公司的员工集资;开启能够在短期内盈利的项目;裁员;以及减少各种支出等等。尽管有许多手段可以采用,但显而易见的是,不同的方法会对公司未来的发展、甚至存活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与此类似的是,我们自身的人文系统在“外部的道”逐渐退却之后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供选择。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各种方法给系统带来的近期、及远期的影响,进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现状,能够解决系统近期需求、同时又不是以放弃远期发展为代价的方法。

03,寻找能量源

当“外部的道”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系统内部有没有可以输出“道”的单元,从而替代外部道的减少。这就如同公司在外部投资减少之际,首先想到的从公司内部找到可用资金,从而维持公司发展。好在我们自身的人文系统中有一个单元可以提供道的输出,它就是“德容器”。

使用“德容器”来提供道和使用外部的道有着很大的不同,外部的道是流动的,是共享的,它可以在某个时间段集中于某个人文系统周围。外部的道就如同资金市场上的流动资金,摊到每一个公司可能不多,但集中于一个公司就非常多了。公司上市往往会获得超额认购,这就是资金汇集的典型例子。同样,流动于人文社会中的道也会在某些时候汇聚于某个人周围,《道篇》的最后几章就详细描述了“大道泛兮”的状况,以及它对人文系统的影响。现在我们面临外部的道逐渐离去,转而需要自身的德容器提供系统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容器所存储的道不再像是资金市场上的流动资金,而是一个人自己的储蓄。储蓄不一定是流动的,储蓄也不是共享的。

不仅如此,一个更大的区别在于,类似于储蓄的德容器有着很鲜明的个体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其德容器中所存储的道的多少、以及其德容器的大小尺寸都不同。于是,就有了这种情况,某个人的德容器并不是很大,里面存储的道也不多,但他在人生黄金年龄段的后几年,大道泛流之时所获取的“外部的道”的推动可能并不比别人少。这样一来,当“外部的道”像海潮一样退去的时候,他所面临的问题就会更大一些。因此,我们现在面临这样的状况,当外部的道退去的时候,每个人的德容器就如同水里的石头一样露出了它们各自的大小形状。在这个“水落石出”的时段,不同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新的起点,面临完全不同的问题。

说到每一个人自身道的存储状况,其差别相距会很大,这就如同每个人的存款状况千差万别一样。一个人存款的多少和这个人日常的财务运转组合起来,会显示这个人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同样,一个人文系统中道的储蓄量和这个人文系统的日常运转组合起来,会显示这个人文系统的状况是否良好。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人文系统处在哪种运行状态时,我们才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找到前行的方向。而更需要注意的是,也只有当“外部的道”逐渐退去的时候,了解自己的人文系统处于哪种运行状态才成为可能。当外部有着取之不尽的泛流之道的时候,我们自身的系统不会为没有道的推动而发愁,审视自身系统的状况自然比不上如何把握外部道来得更重要。然而,当那个推动我们的人生走向光辉顶点的泛流之道退却、并且永远也不会再回来的时候,审视自身,发觉自己内部系统中可以用来推动人生发展之能量的工作不仅成为了可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了。

04,“上德”与“下德”

研究系统中道的不同蓄积水平,我们还是用钱的存储来说明。如果一个人的钱存储到一定的规模,拥有这个大储蓄的人就不会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钱了。这是因为,自己所存的钱在通过利息、股息、投资回报等不停地带来收入,他的资产没有一个固定值,因为在不停地增加。这种状态的储蓄已经不像储蓄,而更像流动资金了。由于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部分超过了消耗,他的资产会不停地增加而没有固定值,这种增加是自动发生的(就如同把钱放到银行里会自动获得利息)。由于资产带来的收入总是超过自己的消耗,因此,他也不用刻意地为自己的资产做什么安排,完全可以听任自己的财务系统自动(无为)地运转。显然,这是储蓄的高级阶段,拥有这种大资产的人,从来不会发愁钱不够花,他们完全可以不用理会自己的钱在哪里,因为无论怎样,自己的钱总是一天比一天多。

比较上面这种储蓄的状态,道的蓄积也有类似的水平,我们把这种大规模的道的蓄积称为“上德”。在《道篇》的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五章,我们曾经介绍过德的不同蓄积阶段。从类似于湖泊的“下德”,进一步是类似于大海乃至星系的“上德”,再进一步是类似于黑洞的“孔德”,最终是有无不断变换的“玄德”。在目前的这个阶段,我们不会面临以上所有德的状态,而只会面对其中的“上德”和“下德”。

就像我们一直介绍的那样,“上德”是道蓄积的高级形式。就如同水的蓄积形式——大海,它不再像水的蓄积,而更像流动的水一样,道的高级蓄积形式——“上德”,也不再像是德,而更像是流动的道本身。我们将这种状况称作:“上德不德”。到达上德的这种蓄积水平有一个特点,就是尽管它是流体的蓄积,却没有边界。无论还有多少道要蓄积进来,它都是可以容纳的。就如同大海一样,十年九涝,也不见海水有所增加。这种一直拥有进一步蓄积能力的特点,我们将其简称为:“是以有德”。“是以有德”中的“德”还是蓄积的意思,只不过这里变成了动词。

如果道的蓄积水平不是“上德”,而是“下德”,则情况会有所不同。“下德”也是道的蓄积,与此相类似的是水的低级蓄积形式。从水坑,到水库,再到湖泊,都属于这种蓄积。湖泊不像大海,它比较平静,它有着蓄积的水之明显特征,因此是:“下德不失德”。此外,湖水有明确的边界和容量,超过容量的水就无法再汇聚进来了。于是,“下德”的特征就是超过了它的最大容量,就没有进一步的蓄积能力了,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是以无德”。

05,“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我们还可以通过人文系统中道的蓄积方式和获取方式来审视各种不同的状态。如果人文系统所需的道由“德容器”提供,那再好不过了。就如同一个失去了外部投资的公司,如果自己的公司有留存资金以供公司发展,那就是最为简单的一个方式,从自己兜里掏钱是不用有什么顾忌的。因此,无论是处在“上德”状态还是“下德”状态的系统,其维持系统运转的道的来源是一样的,都是自身的储蓄,也就是自己的“德容器”。不用费心考虑道从哪里获取,只是简单地掏自己的兜,这种不费心就叫做“无为”。

尽管在道的来源上,这两种德是完全一致的。但如何管理“德容器”中的道,它们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差别。更像是流动的道的“上德”,没有边界,没有具体的容量,总是拥有进一步的蓄积能力。可见,“上德”的确像是资金蓄积的高级阶段。有着丰富资金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因为一直在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用为自己的钱放在哪里而操心,因为放在哪里都会获取利润,而所获取的利润总是大于他的支出。现在,对于需要道的人文系统来说,如果蓄积水平已经到了“上德”阶段,我们就完全不需要操心“德容器”里的道够不够用,因为无论如何,“德容器”中的道都会自动增加,而增加的部分要大于系统的消耗。和前面那种不用操心道从哪里来相比,这又是一种不用操心的状况,我们将这种不需要操心道够不够用的状况叫“无以为”。于是,我们就知道了,道的高级蓄积形式“上德”,既是“无为”的,也是“无以为”的。

06,“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与“上德”相比较,“下德”最主要的特征是“德容器”中所存储的道不足够多。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储蓄不足够多一样,他的储蓄所能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满足他的消耗。这样一来,如果不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他的储蓄只能是一天比一天少。如果这个人并不想通过工作等其它手段获取收入,也就是不想为道的来源操心。同时他又想在维持日常消耗的情况下不让自己的储蓄减少,那么他必须有效地管理他的储蓄资金,使其能够获取比较高的回报,从而满足他的日常需求。这就是道的蓄积处于“下德”水平的人所面临的状况。如果处在这个水平的人还像“上德”那样不去理会自己“德容器”中的道是否够用显然是不行的,他必须像刚刚提到的那个管理自己储蓄的人一样来管理自己所蓄积的道,使得它们处于可以获得更多回报的位置上。这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管理就是“有以为”。因此,处于“下德”状态的系统是在道的来源方面“无为”,而在道的管理上“有以为”的。

如果储蓄再少一些,也就是无论我们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储蓄,所能创造的增加值都不会满足自身系统之消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去考虑如何发掘收入渠道,一味地从自己的储蓄中提取,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坐吃山空。实际上,当积蓄不够多的时候,人们一定要通过创业、工作等途径来获取收入,而不能一味地消耗自己的储蓄。同理,当道的蓄积不够多的时候,人文系统实际上已经完全失去了不用考虑,只是简单地从自己的“德容器”中提取道可能。也就是说。此时的人文系统已经不能再以“上德”或“下德”来标注了。如果不能用“德”来标注系统,那我们该使用什么来标注呢?值得指出的是,当我们想使用某个名字来标注某一个事物时,所采用的名字一定是系统最为重要的特征,就如同标注为“X德”的系统,它的重要特征是维持系统运转的道来源于“德容器”。现在,我们面对“德容器”中道的存储量不够的系统。这样的系统必须通过其它方式来获取系统所需的道,通过什么方式获取道,系统就可以标注为什么名字。

07,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为了更好地介绍后面的几个状态,我们需要借助“人文系统图”:

图1:人文系统图

“人文系统图”是《玄德》第二部分构建的一个用来说明人精神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联系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理解人的精神领域是如何运转,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把以往描绘人文领域、精神领域的概念量化、形象化和科学化。从《玄德》开始,我一直在使用这个“人文系统图”来解释“礼”、“仁”、“德”等人文概念,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本《老子全文解说》的上半部分也引用了这张图。有关这张图的详细解释,请参见《玄德》。下面,还是让我们回到正在讨论的问题。

为了搞清楚失去了直接从自身的储蓄中获取道,也就是失去“X德”状态后,系统究竟应该从何处获取运行所需的道,我们还是看看当外部资金撤出后,某个公司自身的储蓄资金又不够多的情况下,这个公司将以什么方式来维持公司的运转。显然,缩减开支,减小公司的规模是个办法。但这个办法过于消极,应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较为积极的方法是,这个公司需要努力寻找自己熟悉的、同时又能带来较大利润的项目。这样的项目自己熟悉,做起来得心应手。如果存在这样的项目,同时做成之后所带来的利润又能够满足公司的消耗,那么,这样的项目就应该是在系统失去了直接从储蓄中获取所需资金后的首要选择。由于这样的、自己熟悉的项目不一定正好就有,因此必须花费精力去寻找,这样的寻找是有目的的、是刻意的,因此是“为之”。同时,又是由于这样的项目自己熟悉,尽管寻找有些难度,而一旦找到了,做起来却是得心应手,是可以不用操心的。也就是说,做项目的过程是“无以为”的。因此,当一个财务系统主要依靠做自己熟悉的项目来维持运转的时候,这个系统是“为之而无以为”的。在人文系统中也有这样的、做自己熟悉的项目的状态。人文系统中有个做事的单元,就是“仁旋钮”。从《道纪》到《玄德》再到本书,我们曾经多次见到过“仁”的定义:做正确的事。于是,系统在失去了直接从“德容器”中获取运转所需的道后,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做事旋钮,也就是“仁旋钮”来获取道。当人文系统主要依靠“仁旋钮”来获取系统所需的道时,标注系统的名字就应该是“仁”。而这个“仁”是个旋钮,是旋钮就有调整得好或调整得不好等多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调整到最佳状态的“仁旋钮”称为“上仁”(关于“仁旋钮”的论述请参阅《玄德》第五部分的第三章)。通过对上述做自己熟悉项目的分析,我们得知,处于“上仁”状态的系统是“为之而无以为”的。

图2:人文系统图和财务系统图

通过图2的对比,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到财务系统中的项目选择旋钮与人文系统图中的“仁旋钮”有着相同的位置和作用。这张对比图来源于拙著《玄德》的第五部分,如果想搞清楚图中每个单元的工作方式以及各单元之间的关系,请参阅《玄德》的相关部分,在这里不再赘述。

08,“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既然“仁旋钮”可以调整,就有调整不好的状态。也就是说,处于“仁”状态的系统,不一定都是“上仁”。就如同依靠项目的公司,并非每个项目都是自己熟悉的。如果项目不那么熟悉,做起来就不会完全地“无以为”。如果再差一些,也就是没有任何自己熟悉、哪怕是一点点熟悉的项目可做。眼下只有完全不熟悉的项目可以选择,为了公司的生存,显然,不熟悉的项目也要去做。对于不熟悉的项目,不仅寻找项目需要费心(为之),而且项目做起来也是需要不停地摸索,也是需要费心的(有以为)。这种“为之而有以为”的状态在人文系统中也是存在的,那是“义状态”。前面说过,人文系统中有个做事单元,既“仁旋钮”。这个旋钮的含义是:做正确的事。当系统判断某些事情是重要的、是正确的,“仁旋钮”会主导系统自动去做,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但这种自动的行为不是一定的,当系统活力不够多时,这种自动做事的能力就失去了,从而变成判断正确和做事两部分。判断正确与否是“义”,而做事可以是“智”,也可以是“勇”。这种转变在系统中表现为“仁旋钮”的分裂,原本由“仁旋钮”完成的工作,分裂后由“义”、“智”、“勇”三个旋钮组合完成。

图3:仁旋钮的分裂

“仁旋钮”的分裂可以通过做不熟悉的项目来形象地类比。即便是不熟悉的项目,判断项目的好坏对最终能否做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判断项目的正确与否所对应的就是“义旋钮”。“仁旋钮”分裂后的系统以“义旋钮”为主要特征。“义”也是个旋钮,也有调整得好坏之分,“义”旋钮调整到最佳状态时,系统处于“上义”状态。处于“上义”状态的系统既需要在方向选择(义旋钮)上费心,又需要对如何实施(智旋钮,勇旋钮)费心。因此,“义状态”是“为之而有以为”的。显而易见的是,调整三个旋钮比调整一个旋钮要复杂许多。因此,对于人文系统来讲,“义状态”不如“仁状态”有益。就如同对一个公司而言,做自己不熟悉的项目不如做自己熟悉的项目那样容易。

09,“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接下来就是我们在这个讨论一开始就想到的,也就是公司在外部投资撤出后,采用节省支出的方式来维持公司运转。显而易见的是,当外部投资撤出后,又没有找到可以盈利的项目时,要维持公司运转而不是关门大吉的方法自然就只剩下减少支出这一个方法了。公司减少支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减少日常消耗品的用量;可以减少员工的待遇(奖金、补贴等);当然,还可以裁员。无论什么方法,都必须在公司中树立一个观念,在这个观念指导下才能实施各种减少支出的方法。显然,这样的观念员工并不喜欢,但还是要强制执行。而所有这些应对减少支出的方法,实际达到的效果都是减少公司资金的流量,从而减少支出,以应对收入不足所带来的困境。与此相类似的是,人文系统也有这样的态。当“仁旋钮”分裂后,义、智、勇的旋钮组合又找不到适合系统获取道的事情做,那么,减少系统中道的流量就成为不得不选的方法了。

如何使得人文系统中道的流量降低呢?恐惧就有这样的功能。当人们惧怕某些东西的时候,自然会收缩自己,其效果就是减少自身人文系统中道的流量。这样一来,恐惧某种至高无上的、不能触碰的人、或事、或观念就成了这个状态的系统特征。这种不能触碰的现象,无论是人、是物、还是观念,概括来讲就是特殊的空间出现在自身的系统中。所谓特殊的、不能触碰的、至高无上的空间可以简称为绝对空间。由于礼是人文空间,礼是行为规范,因此人文系统中绝对空间的出现就是将礼绝对化。

人文系统中有个“礼旋钮”,它是一个从左至右连续调节的旋钮,调整的两端分别是“将礼绝对化”和“知礼”。我们可以把“将礼绝对化”简称为“礼”,于是“礼旋钮”就是一个可以在“礼”位置和“知礼”位置之间调整的旋钮。

图4:礼旋钮

同“仁旋钮”和“义旋钮”一样,“礼旋钮”也有被调整到极致的状态,如果我们把礼完全绝对化了,也就是将“礼旋钮”调整到最左的位置,那么这个系统中就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绝对空间。这样的系统从外面看进去,所看到的就是那个绝对空间,系统本身反而看不到了。这是一种丢失自我的状态,系统以不可触碰的人(神)或规范为标志,这种状态可以叫做:“上礼”

显然,这种“上礼”状态不是自动可以做到的,就像在公司里削减费用一定要刻意而为一样,“上礼”状态需要人刻意“为之”。这个刻意“为之”的状态,由于是减少系统中道的流量,是减少人的活力,因此,人们不会喜欢,也就是没有人会应合,既“莫之应”。没人应合怎么办,那就强塞给你,就使劲扔给你,既“攘臂而仍之”。强迫别人接纳自己的观点、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用谩骂、诅咒、暴力等方式。这是绝对空间的典型特征。所以说,具有绝对空间特征的“上礼”状态是“为之而莫之应”、“攘臂而仍之”的。

10,以上五种状态的采取顺序

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在外部的道逐渐退去的情形下,系统所采用的几种应对方案。显然,这几种状态是有采用顺序的。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就看到了,在有较为积极的方法时,我们就不采用最为消极的减少开支(减少流量)的方法。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顺序,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将前面讨论的几个状态排一排序。

就像一直以来我们做的那样,利用公司资金运转来说明人文系统道的运转会帮助我们理解。当外部投资离开一个公司时,最好的状况是这个公司有足够的储蓄资金,而且它的储蓄资金不需要刻意地去安排,这些资金所带来的增量资金就能够应对公司运营所需。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和使用外部流动资金推动公司运转时没有多大的差别,大家并不用关心系统运行的费用从何而来,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去取就可以了。如果公司的储蓄没有这么多,公司也就失去了任由资金自行运转而不去管理的可能,从而采用管理自己的资金,使其处于高效率的位置。有效地管理自有资金就有可能使得资金的回报大于公司的支出,从而维持公司运转。可见,公司如果失去了任由资金自行运转而不去管理可能后,不得不有效地、有为地管理自己的资金,使其获得更高效的回报。这种从无为到有为的转换,对应于人文系统就是由道向德的转换。我们在前面讲了,当系统处于道的高级蓄积形态“上德”时,系统并不呈现德的特征,而呈现道的特征。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各种状态的排序中,失去了道状态的系统依然可以选择依靠自身储蓄的德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失道而后德”。

如果自己的存储再少一些,甚至没有。那么,公司就失去了只依靠自有资金运转的可能,必须通过寻找项目,并完成它来获取公司运转所需的资金。寻找项目又分为熟悉的项目和不熟悉的项目,显而易见的是,选择熟悉的项目优先。对照人文系统,在失去了直接从自身的“德容器”中获取道的可能后,首先可以选择的是从自己所做的正确的事之中获取道。这就是“失德而后仁”。仁之后的选择是义,这很好理解,就向前面讨论的那样,当公司没有熟悉的项目可做时,选择不熟悉的项目也是可行的,只不过这样的选择更加费心一些。

只有当所有的上述选择都没有可能的情况下,系统只好选择减少消耗的方法。对于财务系统来说是减少支出,而对于人文系统来说是减少道的消耗。减少道的消耗的方法是降低系统中道的流量,而减少流量的方法是让人产生恐惧。什么东西会造成人的恐惧呢?概括来讲就是:怪、力、乱、神。在《玄德》里,我给这四项的总和命名为:“乱单元”。系统中出现“乱单元”,甚至将“乱单元”至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例如宗教中的神),是“礼旋钮”调整到“将礼绝对化”位置所呈现出的效果。简单来讲,这个旋钮调整到“将礼绝对化”的状态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系统流量下降的状态。因此,在系统失去了选择“义”的可能后,就只有选择这种将礼绝对化的状态,用以减少道的消耗,从而维持系统运行。这就是“失义而后礼”。

11,将“礼”绝对化会使得系统中道的流动管道变窄

以上通过物质的汇聚、资金的流动,类比了人文系统中“上德(道)”、“下德(德)”、“仁”、“义”、“礼”五个状态。并且以人生朝向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方向为基础,将这五个状态进行了排序。由物质和资金所做的类比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排序,以及这五个状态分别展现什么样的资金流动状态。在这五种人文状态中,将礼绝对化的“礼状态”是最不利于人文系统发展的状态。

礼是人文空间,礼是行为规范。将礼绝对化就是创造一个比大众更特殊的人文空间,就是制造一个不能讨论,必须服从的观念、必须遵守的规范,让大家执行。大到宗教中的上帝,小到生活中强迫别人接受、甚至表达他所认同的观点的人,绝对空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方方面面。通过恐吓、诅咒、暴力或是所谓的道德绑架等手段,给别人带来恐惧、强迫他人服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东西对于人文系统来说就是导致道的流量降低的,包含怪、力、乱、神的“乱单元”。因此我们说:将礼绝对化使得系统中出现了一个“乱单元”,它给系统带来的效果就是道的流量下降。由于忠、信是道在人文系统中的具体体现,因此,道的流量的下降实际上就是系统中忠、信的降低。用个形象的比喻,我们可以说,礼的绝对化使得系统中道的流动通道变窄,从而阻碍了道的人文体现——忠、信的流动。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简要地说成:礼的绝对化导致了忠、信变薄,和“乱单元”的出现,即: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图5,礼的绝对化对系统的影响

图5所展示的是道的流量下降的一个方面,这是由于“乱单元”的出现所导致的恐惧而收缩了系统中道的流通管道。恐惧就像是一个冰冷的环境,把置身于其中的所有东西都收缩了。这一点很好理解,很容易被人观察到。但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却是导致系统流动性降低的另一种形式,而这种形式恰恰是由于系统中正有着非常强劲的道的流动。这个听上去很矛盾的现象,是由于反常的费恩曼历史求和所导致的。

12,道流量减小的另外一种效应

物理学家在研究光的波动性时经常使用光的双缝实验来说明问题,当人们让一束光通过一个缝隙时,缝隙后的背景屏幕上呈现光亮度中间强两边弱的正弦分布:

然而,当我们将一束光射向两个并排的缝隙时,透过双缝后的背景屏幕上并非想当然的呈现上面图像的简单双倍组合:

而是呈现物理学中所谓的干涉条纹,经典物理学将这样的现象解释为从两个缝隙钻出来的光相互干涉的结果:

然而,现代物理学的出现使得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变得玄妙起来。现代物理手段已经能够控制光线,不让它四面八方地发射,而是可以采用激光束的手段向某一个点发射光。好了,还是双缝,但是我们控制光源只向其中一个缝隙发射光,而另一个缝隙完全照不到。现在我们估计一下,缝隙后面的背景上的图案应该是正弦分布,还是干涉条纹呢?直觉告诉我们应该是前者,毕竟光只照到了一个缝隙。而另外一个缝隙尽管存在,但并没有光从其中透过,也就无法和前一个缝隙透过的光发生干涉。说的更为拟人一些,就是射向缝隙的光只通过了一个缝隙,它显然不应该知道另一个缝隙的存在。但实验的结果异常惊人,双缝后面的屏幕上出现了干涉条纹!显然,射向一个缝隙的光“知道”另一个缝隙的存在,尽管它并没有照到那个缝隙。在这个有趣的实验中,我们还可以人为地挡住那个没有光照到的缝隙。其结果是,射到背景屏幕上的图案会由于那个缝隙被档上与否而依次变换正弦分布和干涉条纹。这就像是在说,射向那个指定缝隙的光“知道”另一个缝隙究竟是关闭了,还是打开了。这样的结果另物理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终于,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站出来解释这个奇妙的现象了。他说,光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们在抵达终点(屏幕上的图案)之前,就已经以概率的方式走过了所有可能抵达终点的全部路径。显然,那个没有被照到的缝隙也是抵达终点的路径之一,光子“去过”,因此它们“知道”那个缝隙的存在。正因为那个缝隙的存在,背景屏幕就显示出双缝的干涉条纹。由此类推,可以说无论是什么现象,它所呈现的结果,是对可以抵达这个结果的所有可能路径求和而得到的。这个结论被称为:费恩曼历史求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费恩曼历史求和”不是一个猜想,而是一个获得了验证的原则。这个原则不仅仅对微观粒子有效,对宇宙万物运行中的因果关系也是有效的。

既然宇宙万物运行的因果规律都遵循费恩曼历史求和,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讲,任何与他有关的事件,在发生之前一定会经过他。无论他正好在参与这个事件(被照到的缝),或者他并没有参与、甚至对正在发生的事件一无所知(没有被照到的缝)。这样一来,就有这样的推论,人们对于和他们相关的所有事件都会有一定的预知能力,无论他知道、还是不知道这个事件正在发生与否。比如某个人生日,朋友们要给他惊喜,没有告诉他实际上正在为他的生日所进行的各种准备。但过生日这个事件是与他相关的,这个过生日的人就像是那个没有被照到的缝隙一样,他肯定是通向过生日这个事件的一条路径。无论其他人隐瞒得有多好,根据费恩曼历史求和的原则,既然他是事件路径之一,那么他一定被这个事件“拜访”过。由于这样的拜访,使得事件在发生之前在这个人的人文系统上留下了痕迹。如果他注意到了这个痕迹,他就会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拥有一定的预知能力。

说到这里,人们一定会想,为什么我们无法预知那些关于我的事件。前面介绍双缝实验时说过,光子以概率的方式经过了事件所有的可能路径。这才是关键所在!所有与我相关的事件在发生之前的确拜访了我,但是以概率的方式,而且是低概率的方式,因此信息极其微弱。就如同那个没有被照射到的缝隙一样,尽管光子曾经以概率的方式经过它,但由于概率很低,它还是没有被照亮。这种微弱的信号淹没在人文系统日常处理的众多强信号之中,很难被发现。但是,有一种可能,这些带有预知标签的信息可以被人们察觉到。那就是这些信号被放大了,放大到足以被人们所察觉。什么状态下、什么时间段,这些信号会被放大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正是此时。行文至此,也许我们已经忘了此时是何时。从本章的一开始,我们就在讨论37岁的人正面临着外部的道离开,人文系统需要寻找新的活力源--也就是道,来为系统的发展提供推动力。可见,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系统外部的道将逐渐离开。但值得指出的是,逐渐离开的道不会在某一时、某一刻突然离去。就如同立秋是气温下降的起始点,那一天的气温还是很高的,甚至是最高的一样,现在这个年龄点是外部的道离开的起始点,但在此时,系统中道的流量还是相当大的。可以这样讲,在人生经历了黄金发展阶段,外部的道即将离去的时刻,系统中充盈流动的道放大了那些原本微弱的信号,此时的人对与自己相关的事件有着一定程度预知能力!

对未来拥有预知能力,听到这样的说法会令人兴奋。但是不要高兴得太早,至少这样的能力人人都有,只要他的人生走到了这个道充盈流动的时段。这种预知能力并非人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它是道发展到泛流阶段而创造出来繁华景象,是“道之华”。而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样的预知能力居然是在这个时段阻碍人生成长的一个因素。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上这种对未来的预知一旦被我们自身所认可,那么人们最为可能反应就是停止自身系统的活动、坐等那个被我预见的事件发生。令人意外的是,对未来的预知能力所造成的后果是使得人文系统中道的流速变慢!流体的流速变慢,可以想象成流体由于变得浓稠而流动不便。浓稠的流体失去了流体原本的灵动特性,这样的流体可以说是变得愚笨了。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未来的预知能力原本也不是我们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它是道太过充盈的产物;同时它使得我们自身系统中道的流速变慢,使得我们自身的系统开始变得不那么灵动、变得愚笨了。简单来讲,这种对没有发生的事件之预测能力是道之华;是愚之始。

13,我们的任务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回答了本章开始时所提出的问题。在外部的道逐渐离去的时候,我们自身这个人文系统中最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系统中道的流量下降。而流量下降的原因由两个方面组成。一个方面是系统中道的流通管道变窄,另一个方面是道的大流量产生了使得流速变慢的神奇效应。然而,真正了解人文系统运转的人、真正关心人生成长的人一定会关注自身系统中道的流量,因为他们知道那才是永葆人生活力的关键。他们不会选择使得自己系统中道的流通管道变窄的状态,也就是前文中讨论过的将礼绝对化的状态。同理,他们也不会对此时道所产生的神奇景象所迷惑,也就是不会流连于自己的预测能力。这叫做: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在37岁这个人生的节点处,了解自己所处的状态,根据道的流动规律,结合自身的条件,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是这个年龄主要面临的问题。经过本章的讨论,我们已经基本上理清了面临“外部的道”即将离去的人文系统所有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根据人生成长的大目标给出了选择什么样的路,以及这样选择的依据。从这一年开始,围绕在系统周围“外部的道”会用三、四年的时间逐渐离开。这种安排无疑是为我们适应人文环境如此巨大的变化所给出的缓冲,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建设自己的“德容器”,适应新的环境。争取在三年之后,当我们真正走到人生分叉路口的时候,可以从容地走上正确方向。在即将结束这一章的时候,我们还是把以上的讨论简化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全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636969052877095432/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