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牧,道德经曲则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吗?
埋葬牧,道德经曲则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吗?
一位中年出家的道长,给我讲《道德经》曲则全三个字的玄妙。让我醍醐灌顶般重新认识这三个字。
有位中年出家的道长,一个人住在山里的道观中,有一次我和朋友去逛山,偶然进了这个道观,当时发现他一个人站在那神清气爽仙风道骨。
我觉得此人必有奇异之处,看着有点内涵,正好上去求教。于是过去作揖行礼,口称无量天尊,与他攀谈。
道长也非常和善,见我求教就邀我进去,坐着喝茶与我聊。
我们聊了很多,主要聊的是《道德经》的许多语句。
我说:《道德经》有一句话叫曲则全。这个曲则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吗?这个全有什么深意吗?
他说:我先跟你讲我的一段经历。
我中年的时候在一个企业当一个高层管理。当时那个老板就很重视请了我,
他希望我带给企业新的气象,因为他的企业里面的人士都非常的糟糕,行政管理非常散漫涣散。
虽然他的公司运作还算正常,但是已经出现了很多隐患和漏洞,所以他希望我能够改变新气象。
我当时非常的开心,很希望能够帮他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也实现我在管理上的一个突破,
于是我马上紧锣密鼓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实的行政管理方案。
我召集了所有人员当着老板的面开了一个会,在会议上老板表示很支持我的决定,要大家都支持我,
然后我就马上发表了一番言论,意思是要重新来过,大家都要无条件的服从,
我说完之后没有人拍掌,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天降下来的妖怪,
那一刻我感觉怪怪的,但是我知道这是必须要经历的阻力。
于是我紧接着就开始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谁出了问题我都马上进行严厉的批评,
有的人我就叫到办公室谈话,还有些顶风违反我制定的规则,我马上就操作罚款。
结果要不了多久,这些人都开始反对我,他们想偷懒用各种方法偷懒,
其实都被我发现了,于是我就严厉批评和处理,差点吵起来。
时间大概过去半个月,我发现其中有两三个刺头特别的阻挠,这几个人的职位正好在我下面一级,
但是都有可能会晋升成为我这个级别,所以我成为他们的绊脚石。
就这样我在这种矛盾紧张的对峙中,实行着我的新政策,新政策实行下来之后,怨声载道,人人都反对我,
很快老板就收到了投诉,他应该是听到很多关于我的坏话,虽然我平时做得非常好,
但是依然有人在背后使坏,让我出现了一些工作上的失误,于是老板找我谈话了。
他说我很欣赏你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我们公司确实需要你这样的精神。可是现在要把员工全部很快的调整过来,是需要一段过程。
我想送给你道德经上的三个字叫做曲则全。
你去体会体会这三个字。
老板没说多了,只说他相信我,并且要我去体会这三个字。
我回来之后研究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这三个字,什么是曲则全呢,老板的意思就是要我不要太直来直去,
不要过于粗暴的去执行这些东西,因为人是需要软性管理的。
我想了一下,确实有点过于紧张,我做了一下自我反省,发现这个老板这三个字非常有哲理,于是我开始改变。
我又召开了一个会,在会上我告诉他们我的目标是要让大家成为更好的人才,要让公司承载着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不是要针对大家。
然后我又跟他们讲了我自己的故事。让他们更加了解我,接下来我把那三个刺头
一个一个请到我办公室里聊天喝茶,跟他们敞开心扉的聊天。
并且告诉他们我不会在这个公司很长久的干下去,因为老板说到明就是让我来改变一下风气的,
而我的志向并不在此让他们放心,我不会永远霸着他们的位置,我们应该同心同德一起为这个公司为这个老板去做点事。
其中有两个刺头,对我这番话还是挺感冒的,他们也说要配合我不会再这样对峙,因为这样大家不和气事情搞不好,大家都是输家。
于是我又做了一些调整,把具体的操作惩罚奖励的操作都下放给这三个中层管理人员,
让他们直接去管理,但是要向我汇报一下工作,然后我也平时可以去下面调查一下。
就这样整个团队大概这个公司有100多人,都在我的管理下慢慢的顺畅起来了,
虽然问题有时候会出现,但是我总是想着曲则全这三个字,一般该在面上讲的就在面上讲,
该在后面用力气的就在后面用力气该私下里去解决的就私下里去解决,有很多小的办法可以去用。
最后一年过去了,公司的业绩上升了,人员的精神面貌全部都改变的完全不一样的,
老板对我非常满意,给我了一大笔奖金,然后留我继续在这里多干一年,
因为我这一年领悟到了很多。于是我就答应他再干一年,在新的一年我又进步了,我把曲折全这三个字又进行了更深的领悟。
我发现我去到哪里,我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势和风范,但是这种气势不是粗暴,不是一种硬的东西,而是一种内心的力量,
一种精神模范的力量,让员工一看到你他就有安全感,他就有归属感,这才是曲则全的内核。
所以我觉得当时我理解这三个字,这个曲是有张力,能屈能伸的意义,不是说一根筋冲到底,而是说有张有弛能够灵活变通。
但是这个曲线的两端一定要准确,就是说你不能够变得到处都是或者乱走方向,
你这个联系的两个端口一定是对的,你的方向一定要对你的张驰才能够散发出力量来。
然后这个曲线的力量,这个柔的力量,才能够凝聚其他人的力量进来,才能够把你的力量和你所要管理的力量全部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融的体系,
这个体系不是说没有遗漏,而是说它是可以互补的,它可以时常的填补和补漏。
它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体系,所以这就是全的体系。全就是周全,这个周全是一个很有哲理的东西。
周全不是不出错误,而是出了错误能够及时反省,做出改变,做出弥补。
周全也不是严丝合缝。而是可以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找到存在的隐患。
周全也不是万事俱备人人皆齐,而是这个体系里面没有一个废人,没有一件废事,
都是互相成就互相辅助的一个角色。很多事都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
周全更不是一步登天,而是慢慢的一边探索,一边进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周全不是缺了谁就会塌方,而是养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再生能力很强的机制。
从心理上讲周全是你带给别人的安全感,你带给别人的和谐感和你带给别人的一种联系感,
你要成为一种纽带,成为别人互相联系,共同扭接在一起的那根带子。
同时你也要成为一堵墙,一根鞭子一边鞭策,一边防止一些过分的事情发生。
我说:听你说完曲则全这三个字的故事,我想我都有点羡慕这三个字了,我感觉在我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也要去用这三个字。
他说是的,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就像一个智慧的海洋,里面随便舀一瓢水出来都是法性,道性满满。
可以致用的,并不是虚高玄妙无用的东西。
比如在你的家庭当中,夫妻子女的父母之间的相处更加要这三个字,如果抛开这三个字,家庭一定是一团糟一锅粥。
家庭里面的曲则全,是你进一尺我退一尺。你烦恼痛苦的时候,我来安慰和抚慰。
我辛苦了,忙碌的时候你来支撑和陪伴。
有矛盾了好好的沟通,找到共同能够接受的方法,而不是用语言互相刺激。
发生了任何事情,首先用彼此的感情爱和责任先摆出来。把那个自我的感受先放一放。
如果你要在家庭里面也像在斗兽场里面一样把自己搞得像一个困兽一样。那你不只是伤害家人,更是伤害自己。
如果你对你的家人有很多需要改变的意见,你觉得他们需要这样做那样做。
尤其在子女教育上。一定要想想这三个字,曲则全,很多事情正面的用比较呆板的方式去教育去表达,是肯定会有问题的,
因为人性就是有这样的弱点,他不喜欢听说教,所以在教育上更加要有曲则全的智慧,
如果能够用侧面的事情让他自己领悟,这是最好的教育。
我说那曲则全三个字就相当于一个咒语。他说:你这个说法有道理,我也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当出现任何事情的时候。
你先念一句曲则全,提醒一下自己,不要过于粗暴,首先不要过于粗暴的去定义所有事情,所有人。
因为你过于简单过于粗暴的定义别人,这本来就是你自我的一种妄念。大多数时候是靠不住的。
而曲则全在告诉你,你需要通过外围的一些信息,通过更圆融的一些价值观去综合考量这件事和这个人,你才能够全面的了解这件事情和这个人。
这个曲就体现在外围多元化信息和内心的圆融。
你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一个很科学的方法论,所以老子道德经里面他提的这些道啊东西那些话,
其实很多是方法论。你可以实实际际的用在生活当中或者工作当中。
我说:可是我们人很多人天生那个秉性就非常的直,喜欢直来直去,什么东西都不喜欢,绕弯子,那这种人怎么去理解曲则全呢?因为他根本做不到啊。
他说:是的,你说的很对,很多人天生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绕弯子,
这种人很多时候很痛苦,因为如果境遇环境比较柔和还行,但是如果违缘逆缘比较多的时候,他们就很痛苦。
这个时候其实有一种办法就是先调自己的心。也就是说,你表面上做人方式上你依然还是直来直去,不要改变你的本性和性格,但是你一定要把心调好。
我说你说的这个我不明白,这个人不变化性格心调好和他痛不痛苦有什么关系呢?
他说:一个人的性格行为和外界发生关系的模式,包括他的语言模式,
包括他的思维模式,包括与人怎么共事,接触。这些东西如果你始终保持有一个距离的冷静心。
让这颗冷静心时时刻刻陪伴着你,时时刻刻提点着你。告诉你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人和事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别人对你说的话,对你的定义需要你处理的矛盾,这些东西都只不过是你当下所遇到的一个暂时的缘。
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消散,他们就会变化,你是不可能抓住的。
如果你的直来直去的性格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或者冒犯了别人,当然别人一定会来跟你对撞。这样引发了矛盾纠纷和不和谐的氛围。
但是你要懂得,即使是这种不和谐的氛围,在某方面来讲,它也是虚假的,
它并不真实存在,为什么它不真实,因为它也是在生灭当中随时变化的。
所以不要走心。
不要把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外界的联系和冲撞都往心里塞。
你要用你那颗冷静的心,默默的去看着你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心念。
只要你坚持大概两三年。你就会慢慢的清静下来,人也会变得理智下来,遇事都不会有太多的烦恼。
因为你已经看明白了,你的烦恼是怎么来的,怎么走的?你知道这个烦恼的来源是怎么回事,你就不会过于去纠结它。
你会全然的享受你直来直去性格,带给你的爽快,但是又不因为他惹出来的麻烦而去痛苦烦恼和郁闷。
即使别人冲撞你,别人反对你,你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听一听就完了。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你就会活得比较潇洒,而且也不用改变你自己的性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你的内心已经做到了曲则全。
什么是内心的曲则全呢?就是说你的内心有一种柔和的力量,有一种带着距离的冷静的力量。或者说是慈悲和清静吧!
在全然的观照着你的生命。
这个全在这里,我们理解为全然的意思。
全然就是包揽一切就是巨细无遗。
全然就是凝聚过去未来现在。
全然就是接纳所有的事情,接纳所有的因缘聚散。
全然就是把你的心和世界融为一体和万物融为一体。
全然就是平等,一切没有分别。只有高低黑白。没有发自自我的各种定义。
全然就是我们道家的无量天尊境界。
而曲则全的曲在这里,我们可以权且理解为收缩退让和距离感。
就是说你有一颗冷静的心,从你生命的张狂无知的状态里面收缩退让出来。
和这个你保持距离和这个世界保持距离。
距离会产生美,这个美是大美是智慧的美。是全然的美。我听完拍手鼓掌,我说今天听你解释这三个字让我感觉醍醐灌顶,也感觉老子的智慧实在是太深奥了。
他说:老子的智慧,其实在这三个字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从科学的角度去看,这个宇宙当中所有的东西是没有直线的。
直线必须要人为切出来。整个宇宙的构成都是曲线构成的。
我们人类无论是从灵魂角度还是从物理身体角度来看。都需要一个极其合适恰当的弯曲度。
或者说大柔克刚吧。
我们看到代表阴阳的太极图,这个太极图就是曲则全三个字的典型图示。
我们可以理解为曲则全是宇宙运作,道的运行的一个演示写照。其实曲这个字,在古代先秦时代。他还有局部的意思。
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尝试理解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从任何一个局部可以契合联系到整体。
你用这种思维去思考一下就知道,当你从某一个侧面或一个局部去入手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可能会更好的达成效果。
所以说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这三个字我是真的很推崇的。
我说:我赶紧要把这三个字写出来,挂在墙上天天看一下,这是一个无上咒语。
他说:你如果把他捧得太高,那就和老子的道德经背道而驰了,
因为道德经讲东西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道法自然。
什么东西都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去干什么。一旦刻意就形成执着,执着当然就不会得到全然的大美智慧。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关系是怎么排列的?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世系怎么排?
自从黄帝击败炎帝任炎黄联盟首领后,又击杀挑战的蚩尤,再败刑天,巩固了中原霸主的地步,在力牧、大鸿、祝融、后土等人的辅佐下,开启了黄帝一系治世的历程。
今天我继续来讲老祖宗的故事。
颛顼黄帝一统中原后,将儿子分封到各地为侯,继续治理洪水,只有造福一方的子嗣才可继承帝位。
昌意乃是黄帝次子,降封到若水。
昌意沿若水(今雅砻江)一路考察水情,进入四川,在这里邂逅了一个善良的女子昌仆。
古蜀人自发治水,但由于缺乏领导和方法,只能被动地“补漏”,即哪儿塌方便修补哪儿。
昌意到来时,正巧碰着昌仆正领导着族人忙活,一身泥泞,却掩藏不住脸上的绝世风华和眉间那一丝愁绪。
两人相望,都有些意外,但水势颇急,昌意也顾不得寒暄,快速加入了治水行列。
两人渐生情愫,结婚后不久,昌仆梦长虹入腹,渐生孕相,后生下的颛顼(zhuān xū)。
时日匆匆,颛顼已经长大,他具有父亲昌意的仁怀,也有母亲昌仆的坚毅,融汇了父母的治水经验,声名在穷桑渐起。
黄帝长子少昊继位后,便召来侄儿相助自己治水,后封颛顼为侯,封地高阳。
在颛顼的努力下,内陆洪水渐渐得到平息,为民所景仰,与炎帝的玄孙共工声望不相上下,均是新帝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
治水成效大者可称帝!
共工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但并没根治水患,一且暴雨来袭溃堤,便会再次形成内涝。
颛顼以此为突破口,说共工治水见效甚微根本之因是“触怒上天”而致。共工因为炎帝一脉倍受打压的局面一直心怀不满,但在治水上面从未有过私心,暴怒之下怒撞不周山,以死证清白。
不周山被撞断,天翻地覆,银河自九天来,在人间形成史前大洪水,由此引出了女娲补天的故事。
共工因此犯下大错,人们忘记了他治水的功劳,怨他、恨他。
颛顼继位,成为部落联盟新首领。
颛顼帝兴祭祀,制定《颛顼历》,颁布礼仪制度,树立道德观念,兄妹不可结婚,男尊女卑。
颛顼,高阳氏,昌意之子,黄帝之孙。
帝喾颛顼为帝,感恩于少昊的知遇之恩,便让其子蟜极跟随自己学习治水之术,并在其十四岁时做主替其娶妻。
蟜极治水时发现人们趟河而过,非常危险,湿衣后又常常生病,于是砍树成“桥”,横跨两岸,让人们安然度过。
蟜极正在外治水,妻报信即将生产,于是匆匆回到高辛的家。
一声啼哭响荡在紫燕“吱吱”声中,蟜极抚摸着妻子苍白的脸,又拍拍儿子的背,眼中是一片歉意。
听着紫燕的叫声,咿呀学语的儿子叫着“夋夋”,人与鸟唱和,蟜极触景生情,就给儿子起名叫夋。
夷人部落有了新的王子, 姬夋,高辛氏。
颛顼病亡,传位于夋,是为帝喾。
帝喾(山海经中帝俊的原型)倡导诚信,推广博爱,以民为重,因此赐羿神箭游走天下,体察民情,诛恶除凶。
帝喾:赐你弓,察民情,诛恶正世风。
后羿:若王子为恶?
帝喾:同罪!
后羿,一弓,一人,从此面对天下之凶兽。
畴华之野,凶兽凿齿在此出没,袭击牲禽,猎杀治水的乡民。后羿闻信赶来,劝说无效后,张弓引箭,一箭射出。
凿齿大惊,欲躲人群之中;箭有灵性,穿脑而过,凿齿就此死亡。乡民感恩,遥拜,后羿躬身而退。
天有十日,恶浪滔天,九婴趁机作乱,游走北狄之地凶水,发婴儿之声诱人前往食之。
后羿到来,九婴不敌后潜藏于渊;后羿望渊而射箭,转身便走,此后凶水之地再无婴儿啼哭之声。
青丘,本是福地,出貌美女子,传为盛产九尾狐之地。猛禽大风以此为巢作恶,劫掳女子,后羿盛怒之下前往猎杀。
大风不敌后欲逃九天,后羿望天而引弓,箭出大风落,被救青丘女拜后羿为父,为其祈福。
修蛇大闹洞庭,后羿一箭出风平浪静。
封豨为恶桑林,后羿引弓后云开雾散。
后羿找上罪魁祸首十日,劝其退却,十日不从,仍作恶人间。后羿无奈九珠连射,九日应声而落,从此天净地朗,国泰民安。
@西游梦红楼为什么讲后羿这么多呢?因为后羿可能涉及到一段秘辛。
神话中帝俊(帝喾)中,育有子十日、女十二月,后羿射九日实则杀其九子。抛开神话,合理解释有两种。
1、帝喾曾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劳作,一改茫目播种的落后方式,而负责规划四时节令的后羿被人们铭记,改善天干地支的关系也被传成了射日神举。
2、帝喾分封十子为侯,十子不遵帝命,为祸一方,帝喾命后羿为将讨伐十子,连诛首恶九子,幼子惊惧下改过。
往轻了讲,九子无能犯过被贬,皆与负责监察的后羿有关。
帝喾大义灭亲后,为表彰后羿,许配女儿嫦娥与之为妻。嫦娥不甘生活之苦,又怨后羿杀害其哥,因此擅自逃回皇宫,划清了与后羿的关系。帝喾大怒,因此将嫦娥幽禁于月宫,这便演化出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
正是由于帝喾大义灭亲、明察善恶、以民为重的无私之心,才使秩序井然,民生安定。后迁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一是避大洪水之害,二是易于防范作乱的共工族人,当击退犬戎之后,帝喾全力发展生产,治水不歇,由此创下一段难得太平盛世!
帝喾,少昊一脉,黄帝曾孙。
唐尧帝喾传位于长子挚,挚母便是鼎鼎大名的“常仪”,子尧分封于陶,后改封于唐国(山西临汾市),辅佐帝挚,继续治水。
这时是大洪水最厉害的时间,所谓“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唐国山林多处淹没于水底,再被淤泥山石覆盖,经过千年沉淀,终于成为“黑金”——煤炭。
山林被毁,沼泽遍处,洪水居高不退,人们不得不择高地建屋而居。
唐尧非常务实,亲自带人上洪涝最厉害之处,打捞堵塞之物,让水可以流出。经过四年努力,唐国高水位落尽,只余湖泊、沼泽之水。
帝挚为兄弟的成绩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羞愧,于是决定让位于唐尧。
唐尧推辞,但被帝挚“天下为安”的理念打动,治水是迫在眉睫的事,首领之名不是荣耀,而是责任,他愿担此任。
尧治水的经验之一就是民众齐心,分工明确,最改把这经验运用到了治理国家之上,建立国家制度,按职务任命官员。
尧设“四岳”,制定历法,让民众知时,以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从而使每年的农时正确,由此使农耕文化出现了质的飞越。
四岳推举鲧治水。
面对汹涌的洪水,鲧修筑高城,提高堤坝,意图以坝堵水保一方平安。山洪泛滥,内涝不断,堤坝在水淹之下不断溃断,九年过去,鲧累弯了身躯,白了头发,洪水依旧肆虐在中原大地。
眼看治水无效,尧忧心忡忡,由于年迈精力不足,于是褝位于德望并重的舜。
后羿射日实际发生在尧时期,所以射日最大可能是前文所说的后羿行监察权,规束帝喾之后,射日便是贬斥之意。
@西游梦红楼觉得尧最厉害的是下棋哦,“尧造围棋,以教丹朱”,很可能是受治水演化出来的山盘,围城成功便是水患尽除之时,“打劫”便是“堵”!
尧,少昊一脉,黄帝玄孙。
虞舜舜并非少昊之后,而是昌意一脉,自穷蝉后,昌意后人已经成了平民。
舜生于姚墟(今河南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以地为姓,有虞氏,故称虞舜。
舜出生时,眼有双瞳,父亲瞽叟非常不喜欢,认为他是不祥之人,并将妻子匆匆病故也归罪于舜,轻则斥骂,重则怒打。
后母不待见他,弟弟子象更是与他处处作对。
舜受尽委屈,依然孝敬父亲、后母,呵护弟弟,从小自食其力,打鱼为生,被乡人赞为至孝之人。
日子悄悄流走,舜走出了家乡,忙活的乡人望着他的背影,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历山(山东省鄄城县),迎来了成年的舜,当时此地民风彪悍,常因田界互相争斗,人们便让这个外来人评理。
舜不偏不倚,修正田坎后,不声不响去开垦新地,乡人笑他徒作无用功,黄河之水漫上来这地便没了。
舜播种后直至收成,黄河之水都没漫上堤岸,乡人这才明白舜是个有本事的人。许多人慕名而来投靠,渐渐形成了一个小部落。部落在舜的影响下养成礼貌谦让之风,在联盟中小有名气。
年迈的唐尧,其子商均才能不佳,便开始寻求接班人,水患不除,天下难安。
四岳推举舜,唐尧召见舜后,配以九人以随观其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九人回报舜乃是有为实干之人,至孝、友爱他人、谦逊有礼。
唐尧闻之大喜,以女儿娥皇、女英许之为妻,并逐步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是预政,也是考验。
舜选贤择能,处事公正,奖罚有度,政事拿捏得恰到好处,又善于体谅下人,因此得到了众人拥护。唐尧于是安心禅位于舜。
舜继承帝位,举贤不避亲,任用高辛氏伯奋、仲堪等“八元”,又任用高阳氏苍舒、数等“八恺”,唯才是举。
鲧治水失败,但鲧筑高城、固河堤的治水主张的确也有成效,舜不顾大臣反对,仍将治水重任交给了鲧之子禹。最终禹不负重望,以“疏”代“堵”,引水入黄河,放归大海,大洪水一去不复返。
虞舜首定官员三年一考察制度,能者上,庸者下,放到如今,也是先进得不得了的制度。
“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因此虞舜被称为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
虞舜,昌意一脉,黄帝八世孙。
夏禹禹,小时日子并不好过,父亲鲧勤恳治水却背了一身骂名,禹在旁人冷漠的眼光中默默长大,而禹小时最好的玩伴就是河堤上的泥土。
鲧被免职,禹被舜力排众议任命司空,继续治水。
禹在青丘(今山东菏泽)治水时邂逅了美丽的妻子涂山氏女娇。女娇心目中的英雄是后羿,当看着一身泥的禹从家门中经过,两人的身影重合,于是她端上一碗清水,红着脸递了上去。
山东汉子豪爽,打趣着哄笑,禹憨笑两声,一饮而尽,在女娇的目光中走得有些狼狈。
当彼此熟悉了彼此,禹与女娇成婚了。
女娇怀孕了,禹很开心,眼中是深深的歉意,女娇牵着禹的手贴在自己肚上,然后依偎在禹的肩头,享受三人片刻的幸福。
她不想成为第二个嫦蛾,她只想让禹成为完整的后羿,属于她的英雄。
女娇生产,禹经过门口犹豫了下,很快随着众人的脚步远去了,眼中有泪花。
孩子学会了走路,女娇抱着他,指着匆匆行过的禹,说这是你爸爸。孩子拼命招手,直到看到禹的挥手才破啼而笑,笑声中,是禹远去的步子。
孩子十岁了,治水也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禹看着孩子跑过来,想拉他去屋里坐会儿,那神情有些欣喜还有些胆怯。禹顿了顿脚步,摸了摸孩子的头,对着女娇笑了笑,有些酸涩;女娇也笑了笑,眼角微起的皱纹有些好看。
夕阳中,母子目送禹离开,耳边传来乡人对禹的微怨声。
治水十三年,大禹借用父亲鲧和先辈的经验,疏为主导,终将内陆之水引入黄河,让其浩浩荡荡涌入大海,自此中原安矣。
为感谢妻子的付出和支持,禹将第一次诸侯会盟大会安排在涂山,有妻涂山氏,夫复何求!
禹划定九州,铸九鼎以镇之,夏朝开启。
夏禹,昌意一脉,黄帝玄孙。
从颛顼开始、帝喾、尧、舜、禹先后接过了治水、保国土安宁的重任,国君在少昊与昌意一脉中来回更替。治水之艰,出乎想象,私利在国难面前微不足道,因此出现了著名的禅让制、以及大羿射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等亦真亦幻的故事。一场史前大洪水,虽带来了无数灾难,却从此树立了民族的不屈之魂,传承出文化的精神之魄,造就了华夏的挺直之骨,幸矣!(图片均来自网络)
孔子的父母是谁?
孔子母亲叫颜徵在,父亲叫叔梁纥。 孔子的父母是老夫少妻配。据说孔子出生时,他父亲有六十多岁,而他母亲才十七岁,此事不大符合当时的礼义,不为世俗所容。不仅他们的相爱、结合被冠以“野合”一词载入史册,母亲颜徵在甚至一生都没有将埋葬丈夫的地方告诉孔子。 父亲叔梁纥在孔子3岁时去世,母亲颜徵在二十岁便成了寡妇。叔梁纥原有一妻一妾及九个女儿、一个儿子,他在世的时候,颜徵在母子还能够受到保护和照顾。叔梁纥去世后,大老婆大权在握,小妾施氏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备受歧视。这时候,颜徵在站了出来,她毅然带着孔子和孟皮离开了孔家,她明白必须离开这个复杂的大家庭,才能让自己的孩子有尊严地活着。孤儿寡母从陬邑来到了鲁国国都曲阜,从此开始独立谋生,过着贫贱而清苦的生活。从乡下搬到鲁国的都城,这显然是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最伟大的功绩――因为,正是这里,奠定了孔子日后走向成功的坚实基础;也正是这里,孔子迈出了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这时的鲁国国都曲阜,不仅是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整个东周除了京师洛邑之外另一个文化重镇,保存有大量的典籍资料,素有“礼乐之邦”之称。不仅如此,鲁国人还普遍好学,学礼学乐,蔚然成风。这样一种发达的礼乐文化环境和浓郁的好学氛围,对孔子的成长要远远好过那个复杂、落后、冷漠的大家族,孔子的母亲堪称史上最有远见的母亲。 迁到了鲁国都城后,颜徵在靠给人家洗衣服来维持生计。母亲的勤俭自立,给了小孔子一个好的榜样。孔子17岁时,母亲去世。此后,孔子开始独闯天涯。
杀死典韦的胡车儿结局如何?
《三国演义》中第十六回,一代战神、忠义的化身、“古之恶来”典韦,被“北地枪王”张绣手下偏将胡车儿偷走双戟后,为掩护曹操逃走,力战而亡。那么偷走典韦双戟的胡车儿结局如何?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通过分析胡车儿人生履历,得出两个结局。
胡车儿人生履历胡车儿,字不详,从名字可知他是一个胡人,本来是张济的偏将。董卓死后,张济曾经和好朋友李傕、郭汜、樊稠攻进长安,控制汉献帝,加官进爵。后来,张济攻打荆州穰城时,中流矢而亡,他的侄儿张绣接管了军队,驻扎在宛城。
曹操大军讨伐时,张绣听从大谋士贾诩意见,投降曹操。曹操亲自接见张济部将胡车儿,并赞赏他的勇猛,赐给胡车儿许多黄金赐。《三国志·魏书·张绣传》的注引《傅子》记载如下:
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骁健,手以金与之。演义中,胡车儿是“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还给主公张绣出谋划策道“曹操最得力的保镖就是典韦,典韦最趁手的武器是双戟,如果将他的双戟偷盗而走,此人不足为虑。”胡车儿不但勇猛过人,还足智多谋,最重要的是,他还会“鼓上蚤”时迁的绝活—偷盗。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当下献计于绣曰:“典韦之可畏者,双铁戟耳。主公明日可请他来吃酒,使尽醉而归,那时某便混入他跟来军士数内。偷入帐房,先盗其戟,此人不足畏矣。”胡车儿第一个结局:在曹操创业阶段马革裹尸众所周知,曹操以爱才闻名于世,他曾倒履相迎慕名而来的许攸,曾不计前嫌,宽容对待杀害长子及爱将的张绣,曾发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言。这些都是建立在曹操霸业未成的基础上,他需要大将、需要谋士、需要树立爱惜人才的模范,所以,他在创业阶段,对待谋臣大将,是非常宽容的。
张绣第一次投降曹操时,指使胡车儿偷盗出典韦的双戟,再围攻曹操营寨。典韦没有趁手的武器,仍然拼死把守前门,为曹操争取时间,安然逃走,他自己却永久地倒下了。这场战争中,曹操被张绣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不但损失了大将兼保镖典韦,还失去了长子曹昂及侄子曹安民。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祭典韦毕,方祭侄曹安民及长子曹昂,并祭阵亡军士,连那匹射死的大宛马也都致祭。在张绣第二次投降时,曹操为了天下,接纳了张绣,原谅了张绣。而胡车儿是张绣的部将,在宛城之战中只是一个执行者,自然也被曹操原谅了。因此,在创业阶段,曹操对待张绣及其部将非常友善,嘘寒问暖,生怕他们有什么误会。如宛城之战的策划者,大谋士贾诩,他跟随主公张绣投降曹操后,成功转变角色,转投新老板曹操,还受到了曹操重用。
曹操连宛城之战的策划者贾诩都原谅了,他还会为难一个执行者胡车儿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曹操会重用胡车儿,为其征战天下。直到曹操完成统一大业前,胡车儿是安全的,不会被曹操秋后算账的。胡车儿作为一个降将,想在新老板面前多表现自己,奋勇杀敌,很有可能冲得太猛,命丧沙场,马革裹尸。
胡车儿第二个结局:可能卷入219年的魏讽谋反事件被杀。公元207年,张绣跟随曹操远征乌桓途中,病逝,谥号为定侯。《魏略》中记载为,曹操世子曹丕怨恨张绣杀了他的兄长曹昂,逼死了张绣。这种说法不足为信。而公元219年,张绣之子张泉,卷入魏讽谋反事件,被连坐杀害。《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张绣)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如果此时胡车儿还活着,可能继续在张泉手下当差,也就可能跟随张泉谋反。他们配合关羽北伐,在魏国都城邺城的反叛失败了,大量富二代被杀。如王璨的两个儿子、张绣之子张泉、宋忠之子等人。如果胡车儿还跟随着小主人张泉,也可能被牵连在魏讽谋反事件中身亡。
总结:由于史料缺乏,胡车儿在张绣归顺曹操后,结局如何,历史没有记载。依据相关史料分析,他最可能的结局就是以上两个结局,即公元219年前马革裹尸和公元219年卷入魏讽谋反事件被诛。
你是如何看待胡车儿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古人有什么奇葩的类似追星的事件?
古代人追星比现代人更疯狂,从初始的精神崇拜,到奉若神明,年年供奉,甚至冲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禁忌,可谓花样百出。
苻坚“护佑”社稷前秦昭宣帝符坚,是五胡时期,最贤明的君王之一,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开凿泾水渠,重用王猛、邓羌、苻雅、杨安、朱肜、苻融等人,实行汉化改革,得以集权中央,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促进文教发展与民族融合,对汉文化的延续有重大贡献。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使饱受战乱的华北再度恢复生机,攻占东晋的川蜀、襄阳等地,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又遣吕光征服西域诸国,开拓五胡疆域最辽阔时期。
淝水之战后,前秦大乱,疆土开始分崩离析,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姚苌在渭北叛秦,384年,自称“万年秦王”,史称后秦,都北地(今陕西省耀县),次年擒杀苻坚。其子哀平帝符丕也在一年后兵败被杀,残存的前秦宗室都来到陇右地区的河州,投奔符坚的族孙符登。
苻登恭谨忠厚,颇有豪气。386年,出任使持节、抚军大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雍河二州牧、封略阳公。
苻登得知苻丕的死讯,为苻丕发丧穿孝服守孝,三军都穿白色丧服。苻登请立符懿为主,众人都说:“渤海王虽然是先帝之子,但是年纪太小,不堪承担多难之事,国乱应该立年长之君。于是苻登即皇帝位,在境内大赦,改年号为太初。
符登从小就崇拜符坚,将他奉若神明,一心要为苻坚报仇,中兴前秦。苻登在军中立苻坚的牌位,载在有屏盖的车中,用鸟羽连缀的青盖作车盖,车上竖黄旗,用武贲勇士三百人护卫,将要作战必定告请,凡是想做什么,启奏之后再施行。修缮兵甲,将率军向东,就禀告苻坚的牌位说:“曾孙皇帝臣苻登,凭着太皇帝之灵恭敬地登上宝位。从前五将的灾难,贼羌肆害圣身,实在是苻登的罪过。现在集合义军,有五万余众,精甲劲兵,足以建功,年成丰登,足以供给军用。即日如流星闪电,直扑贼庭,奋不顾身,抱定必死的决心,因失职失败的时候怎能上报皇帝的大冤,下雪臣子的大耻。请皇帝的神灵,降临监督忠诚之志。”因而抽泣流泪。前秦将士无不悲痛恸哭,都在长矛镗甲上刻上“死休”字样,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每次作战用长矛钩刃列成方圆大阵,知道阵势的厚薄,从中分配布置将士,所以人自为战,所向无敌。
符登靠着这种虔诚和自身的武勇,东征姚苌屡次大胜,收复了不少城池,又将前秦社稷维持了九年,符登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宗。
郭子仪“天官赐福”要说将相当中,让人奉若神明顶礼膜拜的就要当大唐中兴名臣郭子仪了,765年,郭子仪在泾阳单骑退回纥,田承嗣割据魏州时,骄横无礼。但郭子仪遣使至魏州,却向西跪拜,并指着膝盖对使者道:“这个膝盖很久没向人下拜了,今天拜一拜郭令公。”李灵耀占据汴州,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汴州,一律扣押。而郭子仪的财物经过他的辖区时,李灵耀非但不敢扣留,还命人护送过境。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里有三灵官的说法:天官赐福、地官释厄、水官解运。而这个天官的形象就是郭子仪。
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终始人伦之盛无缺焉”。此人肚量宽宏,一生共有八子七婿,儿孙满堂,终年85岁。这与他为人大度、与人为善、品德淳厚是分不开的。由于其人生轨迹完全符合中国古代所言的“五福”特征,因此被称为“五福俱全”的人物。据《尚书·洪范》记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桓谭《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可见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健康、安乐、善终、子孙众多等含义。郭子仪享年85岁,就是在现在看来也算是长寿了,他一生荣华富贵,善始善终,八子七婿,可谓儿孙满堂。这在古人眼里就是完美人生的一种体现。人们崇敬他,也希望具有和他一样幸福美满的人生,于是称其为“天官”,并绘图加以供奉。
唐朝诗人:最早的“顶级流量”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这一年李白和杜甫高适三人共同游览山川,登上了那祭祀夏禹的吹古台。更是引得所有仰慕李白的人争先恐后前往。在无数诗仙粉丝中最为瞩目的是那魏万。
那魏万知晓偶像李白到过那王屋山,便一路风尘仆仆赶往而去,可是后脚刚到的人怎么可能赶得上前脚已经离开的人呢?可是为了一睹诗仙的面容,魏万持之以恒地一直追随李白每到过的一个地方,但每次总是赶不上李白的步伐。半年的时间,三千多公里,终于在广陵赶上了诗仙。
魏万找人引荐,在等候的期间忐忑不安。仙人不见我怎么办?仙人见我又怎么办?此刻的魏万俨然是一个单纯可爱的小粉丝。李白在知晓竟有人为了他而在身后追随半年有余,大为感动,连忙高喊快快有请。
魏万在见到那位让他千山万水而来的李白后,眼眶一热,泪已两行。双膝跪地,双手捧上了花了一年而作的《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如此诚心的人,李白大概也是第一次见之,当时也是热泪盈眶,感动魏万的一片赤子之心,便回赠了《送王屋人魏万还王屋并序》。【诗仙本命】
李白的好友杜甫有一位可爱又无知的粉丝,让他在众多粉丝中脱颖而出。这粉丝是那宋代韩愈的名徒张籍。张籍最爱杜甫的诗,还曾恨过两人生于不同时代。张籍羡慕杜甫的才华,亦渴望自己能如杜甫一般,所以常常做出一些可爱的事情。
古人云,伤筋动骨一百天,须吃食猪骨,方才以形补形。于是可爱的张籍便相信了。他把杜甫的每一首诗都抄写在纸上,进而将所有纸张烧成余烬,然后再将余烬收集起来加之蜜糖。一日三餐,必定饮用。为此张籍喜滋滋,他认为喝下杜甫的诗歌,他便能脱胎换骨。【这有点儿痴迷过度了 这个有点儿像 电视上卖的那种 高效学习法和高效滋补药 】
大唐诗人贾岛亦是个可怜人儿,生前郁郁不得志,生活也是过得艰辛潦倒,吃了上顿便要挨下一顿的饥饿。因此贾岛生前所做的诗皆如尝遍了苦涩的药,也不喜欢与人亲近来往,终日只沉浸在诗词了。可叹的是,贾岛最终死在了上任前,死后才名传天下。
贾岛死后,他的诗词终于得到了世人赏识,其中最为痴迷的便是诗人李洞。李洞收集了所有贾岛生前用过的物品,也摘抄了所有贾岛写下的诗歌,甚至连头上佩戴的铜片上也刻有着贾岛的画像。【这不就是私生饭吗?】他最兴奋的便是遇见同样喜爱贾岛的人,然后亲手摘抄贾岛的诗歌,再亲手赠送给对方。
当时最为狂热的,还得是白居易的粉丝葛清,
葛清当时在荆州,是一个打扫街道的,他从小就很是有胆识,当有人拿针刺他的皮肤,他也不为所动,绝对不用手挠一下。他从脖子以下都满是白居易的诗词刺青,他不仅仅是刺在身上,还能够给别人解说,当人们谈及到他背后的诗意图的时候,他还可以清楚地指给别人看。当有人谈及“不是此花偏爱菊”的时候,他就指着身上一处刻有一个人拿着本子站在菊花丛中的刺青;当有人说起“黄夹寒有叶”的时候,他就指着自己身上的另一处图案,上面画的是有一颗树,树上飘着丝带,就连丝带上的花纹都看着栩栩如生,看上去很是细腻,在他的身上一共刻有白居易的诗词有30多首。
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做戏,是真的喜欢白居易,他还经常光着膀子在街上行走,就像一本流动的白居易诗词文集,在当时陈至就称他为“白舍人行诗图”,他真的算是一个狂热粉丝了,更值得人们称赞的是,他身上的刺青可谓是图文并茂。【白居易后援会会长 】
唐代文化包容开放,纹身流行。但像葛清这种行为也是十分大胆,由此可以看出古代“追星族”狂热脑残程度不输今天,只是和今天形式有所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