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岛围攻,隋文帝杨坚梦见被小孩群殴?
寇岛围攻,隋文帝杨坚梦见被小孩群殴?
一天深夜,隋文帝忽然在沉睡中猛坐起,惊恐地抱着独孤伽罗说:”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幸好是个梦!“
独孤皇后淡然一笑,轻拍着他的后背说:有我在,到底做了什么梦,让你这圣人可汗如此惊恐!
杨坚擦去额头的汗,惊魂未定地说:前面一段忘记了,只是记起飘飘忽忽地来到一棵杨柳树下,正打算在树下休息之时,忽然树上跳下来十几个小童,不问缘由就围着他拳打脚踢,
他连忙就飞快地跑到河边,可没想到河边忽然翻起一个惊天的大浪,眼见前面近几十丈高的洪水轰然要冲了下来,身后小童忽然变化成十八个大汉,喊声震天地对他穷追不舍。
后来十八个大汉扯住了他的衣服,洪浪在眼前卷席过来的时候,幸好他惊醒了过来。独孤皇后听后笑笑说,不就是个梦吗?没啥好特别的。
可是杨坚这人比较信这个,心有余悸之余。感觉事出反常必有妖,他从来没做过这样的噩梦,他琢磨这估计是上天给自己的预兆。可这预兆到底寓意什么?是好还是坏呢?
杨坚也不敢再闭眼了,就坐下来思考了一晚,可左思右想都无法琢磨透内里的玄机。此日一早,杨坚早朝结束,就悄悄找来一位善于解梦臣子。
对着臣子,他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梦说了一遍,此事,恰好被独孤皇后知道了,她连忙赶过来,因为她也很好奇,也就一起想听一下这个梦到底寓意什么?看看是不是杨坚又有什么非分之想了。
那么这个梦代表到底预示什么呢?为何后来李浑遭了殃?
大臣听完以后,沉默了片刻,深沉地告诫杨坚说:皇上,这事有多少人知道?杨坚说,放心,知道的人就那么两三个?
大臣才松一口气说:此梦关系重大,关乎我大隋朝江山稳固!皇上要谨慎再谨慎啊!
杨坚就烦了,让他有话赶紧说,别卖关子。
大臣就说了,"杨柳树,指的就是杨家。而十八子,结合起来就是姓李,这巨浪洪水与水有关,皇上你是九五之尊,小童化身大汉抓你,洪水又要冲刷你,种种迹象表明,这是有李姓中有带水的人,将对您不利,要威胁大隋的江山?
隋文帝杨坚一听,感觉非常有理,特别相信大臣这样的分析,就下令把李浑给抓了起来,当然,还有继续查姓李还有和水有关的人,更让人到处搜罗李姓豪强的资料,打算用各种的理由给除掉。
当时朝中李姓带水的人不少,一个是李渊,一个是李浑。这两人的身份都不一般,李浑此事因牵连甚广,隋文帝的心腹都因此议论纷纷,也有建议隋文帝收回成命,可杨坚非常坚决相信梦兆,坚持以绝后患。
隋文帝没有真凭实据,为何如此相信梦兆?
其实这和他之前的一个梦有关,传说杨坚出生的时候,母亲吕氏曾梦苍龙盘绕,没多久就诞下了杨坚。刚出生的,据说容貌异于常人,目如星斗,掌纹连贯出一个王字。
其父杨忠,见儿子生的有点奇异,不知道是福是祸,就去求教一位老尼,没想到老尼却让杨忠留下了孩儿,她代为抚养,
有一天,她出去化缘时,把杨坚交给邻居照看,没想到邻居大婶正逗杨坚玩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他头上生出两角,身上隐约出现而来鳞片。
她吓了一跳,就把扔掉了杨坚丢在了地上,冲出门外跑了。老尼正好回来,抱起小杨坚说:“真遗憾,我儿子得江山要晚几年了。”
后来老尼去世,杨坚回到家里,此时的杨坚是一表人才,可终日无所事事。一次,杨坚闲来无事去长江泛舟,船上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左手忽然消失了,醒来的时候,心里老感觉不是滋味。
正好这时上岸,岸上有座狭小破败不堪寺庙,里面坐着一位气宇不俗的老僧,杨坚还没说,老僧好像能预知一样,让杨坚说出自己的疑惑。
杨坚就把船里做的梦告知老僧,老僧听完后,连忙起来祝贺说:“恭喜,恭喜,梦无左手,只剩一拳也,日后定能独掌天下。”
此后杨坚果然发迹,老僧说的话也就应验了,后来他为老僧重新盖了一座吉祥寺,以记其梦之吉。这事在唐代张冗典籍《独异志》有详细的记载。
能看出杨坚一生人,都和梦有联系,所以他相信这次大臣说的话,可古人有“吉人有凶梦,虽凶亦吉”说法,贵为九五之尊的杨坚,为何反倒是害怕这个梦,为杨坚心里害怕什么?
先说一下这个梦到底正不正确,其实按照后人看来,这个梦和曹操的四马分槽一样是非常正确的,只是当时人无人能参透,但是在公元614年,
洛阳街头就出现了一句民谣。这也是历史最神秘的奇准无比的谶言之一,“李氏当为天子”,当时不知为何,一夜之间谶言好像流行曲一样,满大家都知道了,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每个都听到这句话。
这确实让人很费解,随后不久又出现了一首民谣《桃李章》说:“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
当时一位叫李玄英的人,解密了《桃李章》的寓意,其中还是和“李氏当为天子”很接近,侧面证明当时人们对隋朝的态度。
隋文帝杨坚通过南征北战,结束了南北朝混乱局面,建立了隋朝后。他努力恢复生产,建立了“开皇之治”。让隋朝进入了鼎盛,可他心中依然非常担忧,他怕什么?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杨坚害怕的就是隋朝和北周一样,虽然自己英明神武,可是几代过后,隋家的江山就要拱手易主,这对于他来说的确事个牵挂。
更重要的就是隋文帝皇位,本身来路事有点问题,并不是经过自己的征战得来,而是迫着宇文阐禅让,而按辈分来来说,杨坚是从外孙手中禅让得来的皇位。
所以这就是他的心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关陇集团的势力很大,当年杨坚能被关陇集团推举坐上而来宝座,难说以后就不会换人,毕竟这些门阀家族势力是太大了。
所以他心中是非常的担忧,而这个梦有恰好和自己担忧的事情结合,反而越发让他放不下,所以他选择了先对李浑出手。
为啥选李浑呢?
历史上的李浑是隋太师李穆之子,世袭申国公和郕国公,但是他得罪宇文述,宇文述老想着扳倒他。
据说当时隋文帝找来解梦的人,就是宇文述。宇文述就趁着这个机会,暗示杨坚李浑很可能就是威胁隋朝江山的人。
宇文述不断地往李浑身上扯,杨坚觉得宇文述说的也挺对的,就让他负责去调查李浑,宇文述就把李浑抓起审了好几天,最后宇文述的运作下,杨坚把李浑宗族三十二人推出了午门,家里的老少,不分男女均发配岭外。
本来许多人在观望,李浑完了,这应该到李渊了吧!可在李渊瑟瑟发抖的时候,隋文帝反而重用了李渊,这倒是让人看不懂了!
不是说好了,李姓带着水字旁的,都要除掉吗?为何要李渊能逃过一劫?
其实李渊得以逃出生天,并且还受到重用,日子过得舒适不已,原因有三个!
第一:得益于李渊和杨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竟然存在着三层亲戚关系。
1、按辈分李渊是杨坚的外甥
杨坚的妻子是独孤伽罗,是独孤信的三女,独孤伽罗的大姐和二姐,一个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一位成了唐国公李昞的妻子,也就是李渊的亲母,所以李渊要叫杨坚一声舅舅,而通常甥舅的关系,比叔侄关系要好的多。
2、杨坚还有一个身份,是李渊外甥女婿的父亲
李渊有一个妹妹叫做同安公主,同安公主的女儿,嫁给了杨广为妃,杨广的老爸就是杨坚,李渊的外甥女嫁给了杨广,杨广成了李渊的外甥女婿,杨坚又变成了李渊的外甥女婿的父亲。反正这算是亲上加亲吧!
3、杨坚还是李渊的亲家公的老爸
杨广的女儿,后来成为了李世民的妃子,杨坚的孙女又成了李渊的儿媳妇,杨广是李世民的岳父,李渊是杨广是亲家公,杨坚是李渊的亲家公的父亲。
反正你们自己理清楚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可见当时两家人是走得非常近,和李浑是完全不同。
第二:得益于李渊的低调和朋友满天下,
唐国公李渊,在隋文帝杨坚和后来杨广面前,行为举动都是非常低调,并且一度还对大隋有功,可他从来不居功自傲,初年对大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不过李浑就不一样了,他广收门生故吏极多,为人也非常的傲气,甚至对杨坚有时候态度很一般。当时杨坚就考虑,这人如果对着自己干,振臂一呼响应的人估计会不少。威胁也最大,所以当时宇文述说李浑的可能性最大,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杨坚是非常精明的一个人,不会被轻易蒙蔽。
但是,杨坚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解梦宇文述,平时和李渊的关系非常要好,他说完李浑后,还担心杨坚要对李渊起心思,还说了帮他说了一堆好话。
并且走到半路,他左思右想怕杨坚做的比较绝,连李渊一起给除掉。就连忙去找李渊,把事情一五一地说了,建议李渊快去宫里找独孤皇后救命。
因为李渊的身份,没多久就见到了独孤皇后,李渊当时就真情流露,对着又是哭又是保证的,让独孤皇后帮忙。独孤皇后当时就觉得,老头子就依据一个梦,就做出这样的举动,已经是有点很合理,李浑她可以不管,但是李渊肯定要管管,所以承诺保下李渊。
第三:得益于独孤伽罗这个小姨的介入
别说,独孤皇后看着外甥李渊长大,非常的宠爱李渊。隋文帝因此受到妻子的影响,看李渊也是觉得极为顺眼。《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
杨坚出名的怕老婆,其实应该说是尊重独孤皇后意见,所以在独孤皇后的劝说下,杨坚本来也认为李浑以除掉,而就凭一个梦亲戚李渊这样的好小子,给除掉确实对天下人不好交代。于是杨坚就放过李渊,后来就忘记了此事,认为这件事过去了,自己隋朝的江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据说,杨坚和李渊的关系还不仅仅如此,曾经有传言,杨坚喜欢的人,是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反而不是妻子独孤伽罗,
当时因为是各种的关系,还有阴差阳错,杨坚最终无法和独孤氏结为连理。但是杨坚虽未能娶得独孤氏,却对独孤氏心有眷顾,后来独孤氏早逝,杨坚找个借口,把李渊接入宫中,并作为身边的“执御制千牛卫”,跟着身边。当然这种说法未见于历史,所以当一段传奇听听就可以了。
不过李渊后来的确是平步青云,因为他能随时追随在杨坚身边,认识的人听到的事,加上李渊有当皇后的小姨独孤伽罗撑腰,仕途简直令人羡慕,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当到谯、陇二州刺史,成了封疆大吏。可见在隋文帝身边的成长对他影响颇大,当然也对后来建立唐朝有很大帮助。
梦的应验:
公元601年,杨坚改元仁寿大赦天下,可杨坚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纵观杨坚的一生,对中国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和推动作用。
第一:他自西晋以后,再次完成了南北统一。
第二:创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义仓制对后世历史影响深远。
但是隋朝还是二世而亡,当李渊建立了唐朝,征讨了各方诸侯以后,人们想起又恍然大悟的想起杨坚当初做的梦。
才知道杨坚梦里预兆的这个人就是李渊,不是李浑。李浑非常无奈,当了盾牌掩护了李渊。杨坚也没想到,最后夺取杨家江山却是自己最喜欢的李渊。
对此,杨坚和独孤伽罗泉下有知,不是的是怎么看了?
难道真的就单凭孟达几句话吗?
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发动了襄樊战役。在他前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由于兵力不足,屡屡向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而刘封他们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的理由拒绝了关羽的要求。最终关羽被东吴偷袭荆州,造成了覆军身死的恶果。
刘封不支援关羽,仅仅是因为孟达的那几句挑拨离间的话吗?我看不见得。因为刘封从本质上还是忠于刘备的。这也是他最后临死时说的话能够证明的。那么,刘封不支援关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关羽关系不好,不愿意增援关羽。
关羽其人,史书上评价他“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这个人目高于顶,什么人都看不到他的眼里。因此,他跟刘备阵营里的人都搞不好关系。
就拿荆州的人士来说,比如最有名气才干的潘濬。在孙权袭取荆州后,在其他人都投降的情况下,潘濬起初不降,孙权亲自去劝说才投降,后来在东吴得到重用。这样一位有才能,也有忠心的人,关羽都和他搞不好关系。剩下的士仁、糜芳等人就更别说了。以至于东吴投降,整个荆州留守的官吏全都束手投降了东吴。
到关羽死后,给他的谥号是壮缪侯。谥法名与实爽为繆,伤人蔽贤为繆。仅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想见,关羽在蜀汉阵营里面的人际关系如何了。刘封和孟达也不会跟关羽的关系好到哪里去,当然不会去支援他了。
二、与孟达关系不好,无法增援关羽。
刘封这个人的个人修养也有问题。此人年轻气盛,加上是刘备的养子,过去内定的继承人。所以年少得志,盛气凌人。可是,他面对的是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孟达,于是就吃亏了。
刘封作为上庸的最高领导,当然对孟达有指挥权。但是,我们可以想见,孟达在心里不会看得起刘封这样的人。我们可以从他写给刘封的信里看到,字里行间都是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刘封怎么不可能跟他发生冲突,在史书上说刘封连孟达的鼓吹都给夺了。欺凌孟达也成为了刘封之死的一个罪状。
在这种情况下,刘封要派兵去支援关羽,孟达肯定会百般推托,不会去的。而且孟达的兵马是他从蜀中带来的私兵,根本不会听从别人的指挥。刘封不是孟达的对手,根本指挥不动孟达,更不要说孟达的私兵了。
如果留下孟达在上庸,自己率领军队去增援关羽,那么刘封的心高气傲的性格又不允许。所以,刘封就干脆不去增援关羽了。而且如果是上庸是由其他人守卫的,关羽可能就调动了。因为关羽有“假节钺”的权力,可以先斩后奏。可是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他根本不理睬关羽的权力,所以关羽也无可奈何。
三、责任心不强,没有大局观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蜀汉阵营里面,具有主动精神的将领并不多。刘封很明显,就不具备这种精神。刘备虽然一直在培养他,但是,在有了刘禅后,就放松了对他的培养。
这一次放手让刘封独当一面,也有锻炼他的意思。可是,我们可以看到,刘封的表现是失败的。他还没有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不但没有治理好自己属地的才能,还没有大局观念。
如果刘封有大局观念,明白关羽的襄樊之战对蜀汉的意义,明白他占据上庸的用途,他就会马上全力去支援关羽,即便是冒着丢失上庸的危险也在所不惜。可惜,刘封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
正是因为没有大局观,刘封才没有去支援关羽。当然,这也与刘封的责任心不强有关。只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事,根本不理睬其他的问题。只以自己的好恶为重,毫不把蜀汉的事业为重。结果断送了关羽的大好形势,断送了荆州,也断送了关羽的性命,最终断送了自己的生命。
四、关羽失败的时间太短,刘备指示援救不及。
最后一个原因,这个原因与刘备集团领导层有关。刘备只派刘封去带兵会合孟达去夺取上庸,却没有明确指示刘封下一步的行动。因此,没有大局观和责任心的刘封就呆在上庸得过且过,眼看着关羽败亡。
如果刘备在当时,把夺取上庸对荆州下一步的攻势的作用给刘封说明白。明确指示他担负起在侧翼支援关羽的责任。那么,关羽求援,刘封不动的情况就不会发生了。但是,刘备没有给刘封明确的指示,这造成了刘封推诿的借口。
再加上,关羽的失败过于迅速,从江陵失守到关羽被擒杀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而且东吴几乎是立刻控制了夷道,切断了荆州和西蜀的联系。刘备方面根本就不能及时得到关羽的信息。等到得到荆州失守的确切消息,关羽已经被杀害了。这时,就算是刘备下命令刘封去支援关羽也来不及了。
由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刘封才没有去支援关羽。虽然说刘封如果去支援关羽,也可能不会挽回败局。但是肯定要比历史中发生的情况要好得多。作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在蜀汉生死攸关的战局旁,刘封冷漠的袖手旁观,这是一件极为恶劣的事情。这也是刘备事后追究刘封的责任,诛杀他的原因之一。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围魏救赵是什么策略?
“围魏救赵”其实并不简单
“围魏救赵”是“胜战计”中的一种,也就是用来取胜的一种计策。
由于“围魏救赵”的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在运用。思考方式不外乎“避实击虚”、“调虎离山”、“以逸待劳”等方面,有喜欢军事的可能还会用个更专业点的名词“围城打援”。
可是真正要实施此计并不简单。并不是说用此计不容易取胜,而是难在如何达到取胜的目的。
实施此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群雄的实力格局,达不到此目的就不能被称之为“围魏救赵”。
《三十六计》中写道:“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可谓虚虚实实,假假真真,令人琢磨不透,则中其计。
计谋分阴阳,“暗度陈仓”就是阴谋,贵在出其不意。“围魏救赵”则是阳谋中藏着阴谋,先示之以阳,阳中含阴。
先是答应赵国的请求,给赵国以信心。然则迟迟不发兵,令两强相斗,消耗魏国赵国的实力。更妙在同时令魏国麻痹大意,全力攻打赵国,加快两国的损耗。
等到赵国只剩一口气之时,立刻发兵参战。此步实施,难在选点。这也是“围魏救赵”的关键所在。“攻敌所必救”是一般人首先思考的,但此计首先考虑的是价值交换。失去的和得到的是相等的,是“围魏救赵”成功的保障。
选择“敌所必救”的地点,一般都能引诱敌军回援。但是,如果对方不回援呢?
如果庞涓不回援,全力攻下邯郸。则孙膑田忌全力攻下大梁,齐国已经从此战中获利。同时达到了此战的目的——魏国赵国全部被削弱了!
兵困大梁,魏王急令,庞涓亦身不由己不得不回援。恰恰被齐军“以逸待劳”,来了个“围城打援”。
最终魏国实力锐减,赵国也只能苟延残喘,齐国实力威望大增。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一石三鸟,多方获利,可谓兵法中的经典。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胜利,但是没有任何收获。那只是一个为打仗而打仗的战争狂人,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孙膑此战,用最小的牺牲,获取了最大的利益。的确称得上出色的军事家这个美誉。
三藩之乱时康熙帝为什么要处死王辅臣呢?
王辅臣是畏罪自杀的,不过若是没有自杀这一出,康熙也会下令处死王辅臣,为什么呢?因为他是个叛徒。
01平生履历王辅臣,先是跟着姜瓖起兵反清,战败后又投降清朝。顺治帝非常欣赏他的勇猛,所以让他担任了御前侍卫的职务。
不久后,他又跟着洪承畴(明朝叛将)南下江南,一路攻城掠寨,几乎打遍了整个南方。在作战中,王辅臣和洪承畴建立极为深厚的友谊。被上司赏识,就意味着提拔,王辅臣随后被推荐为湖广总兵。
洪承畴老了,没干多久就退休了。这时,同样是明朝叛将的吴三桂盯上了这个“香饽饽”。吴三桂惜才,有野心,洪承畴卸任以后他就把王辅臣要了过来。
自从王辅臣来了以后,吴三桂把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赏给王辅臣,比对他儿子还亲。
王辅臣没读过多少书,但他知道什么叫做知恩图报,所以吴三桂对他越好,他干活越卖力。
后来,顺治驾崩,康熙即位。新皇帝是个英明的主,他知道若是留着藩镇,日后必成祸患,于是决定削藩。
不过在这之前呢,他得干件事——把三藩手底下的能人都撤走。而王辅臣能征善战,康熙自然得把他调走。于是,王辅臣被调任山西提督。
临走前,吴三桂还说了一堆感人肺腑的话,并给了他两万两银子做盘缠。
02效忠康熙?王辅臣上了京城面见康熙,康熙帝对他说:
爱卿能征善战,朕实在想把你留在身边,奈何陕西乃军事重镇。必须得有像你一样的人才去管理,朕才放心。这是先皇赐予我的豹尾枪,朕平日里随身携带,今日给就给爱卿你了。王辅臣被康熙的话感动的不行,就差掉眼泪了。此时正值春节,康熙也不着急让王辅臣出发,让他呆在京城享受了几天。
康熙的种种举动让王辅臣下定决心,誓死效忠这个年轻的皇帝。
03吴三桂造反,王辅臣表示:不与其同流合污康熙急于削藩,而吴三桂正享受着无上的权力,怎能轻易松手?于是乎,吴三桂造反了。
这要反就得有兵,有参谋,况且想要扳倒康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吴三桂想到了正在陕西的王辅臣,他派使者送上劝降信以及大量金银财宝去见王辅臣。
王辅臣见到使者后,也没有说话,沉默了半晌就把人押到京城去了。王辅臣刚下定决心,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04康熙的怀疑康熙不是个多疑的皇帝,但是那些明朝叛将实在是让他不放心。康熙是个聪明人,既然那些叛将不摆谱,就让他们互相盯着。
康熙给甘肃提督张勇(明朝叛将)写了封信,话里话外都在让他提防着陕西那边。
张勇不是个傻子,明白康熙是让自己盯着王辅臣。这家伙从早到晚担心康熙不信任自己,这下康熙给了他机会,怎能不珍惜?
于是,张勇开始派人在陕西打听情况,自己也在甘肃练兵。甘肃的动向,怎能逃得了王辅臣的眼睛,他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了——皇帝这又是在玩哪一出?
王辅臣给康熙上书,说自己想当面见见皇上。康熙不同意,反而又强调了一遍陕西是军事重镇,一刻也离不开他。
王辅臣知道,康熙开始不信任他了。他又想办法补救,向康熙提议,不如自己调离陕西,去湖南怎么样?康熙又不同意,派他去和莫洛一起去四川征战。
05王辅臣造反?莫洛是满洲正红旗人,他出身“高贵”,向来瞧不起这些叛将。
来到陕西之后,莫洛就开始摆架子,而且还把王辅臣手下的两千精兵都给撤走,占为己用。王辅臣也没办法,谁让他是老大呢?
莫洛一点军事才能没有,仗着自己的出身,以及几万兵马,没做啥准备就和吴三桂开干。结果很显然,莫洛连吴三桂的杂牌军都打不过,只能撤退。可又令他没想到的是,王辅臣一言不合造反了。
话说当时莫洛正着急撤退,王辅臣的手下却来莫洛营中要粮要饷,弄得莫洛一阵火大。
之后,王辅臣做得更绝,带领士兵来到莫洛营帐前将其斩杀。这下可好,四川的运粮后勤断了,“叛将”王辅臣又再次造反。
康熙在得知消息后,是满脸的不相信。为什么呢?此时他的儿子还在京城中,况且前一段时间才见过,二人也谈得来,怎么说反就反了呢?
康熙是个宽仁之君,他不会随便杀人,叫来王继贞(王辅臣儿子)发现其并不知情,便打算放他走去继续试探王辅臣。
06摇摆不定的王辅臣王辅臣是个重感情的人,看到自己儿子安然无恙回来之后,愈加感激康熙。只不过之前康熙的举动,加上自己已然造反,若是再归顺朝廷,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
所以,他表面上表示一定会效忠康熙,暗地里却是摇摆不定。
康熙也并不是个糊涂蛋,在表示相信王辅臣的同时,急令陕西甘肃等地将领,时刻提防着王辅臣。
而此时,吴三桂和康熙打得正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辅臣偏向哪一方,就决定了战争的胜利在哪一方。
吴三桂是个老滑头,先前王辅臣不帮他,他是有点生气。不过现在好了,王辅臣这小子有点反的意思,那就得拉拢过来。
这不,吴三桂立马派人给他送了二十万两银子。王辅臣礼是手下了,但这事办不办,他还得观望一下。不管帮谁,现在都不是十拿九稳。
索性,他谁也不帮,就呆在平凉“老窝”里。
07生气的康熙王辅臣始终是摇摆不定,康熙很是生气,于是派董额去修理一下他。
董额是个软骨头,带了十几万兵屯在平凉城门口,就是不敢打。董额当年也是狂妄,不把王辅臣放在眼里,吃了几次亏之后,发现这尊大佛惹不得。避他还来不及,何谈打呢?
王辅臣也沉得住气,任凭董额在城外怎么叫嚣,他待在城里面就是不出来。
王辅臣此举是为何?他在等,等着康熙抬高价码。果不其然,康熙开价了:
若是你肯投降,不光你死不了,你杀死莫洛的士卒也可既往不咎。王辅臣是个老油条,康熙开出的条件实际上已经很诱人了。可王辅臣还是不满足,反而发牢骚:
若是我投降了,也不知道我几万兵将何去何从?康熙终于是沉不住气了,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他立马派遣大将图海代替董额,征讨王辅臣。
07走投无路,只能投降图海可是一员猛将,先前就干了许多杀人不眨眼的事,所到之处皆是横尸遍野。
不过,这次打平凉,图海收起了他的戾气,禁止将士烧杀抢掠。因为他渐渐明白,要想征服敌人,不是让他们畏惧,而是让他们尊敬,让百姓感到你的好。
虽然他一路破城,但一个平民都没乱杀。不久,图海就打到了平凉家门口,而且还把王辅臣的粮道给断了。
正当图海准备向平凉发起最后总攻时,他手底下一个人劝他放下武器,交给自己,不废一兵一卒就可拿下平凉。
图海当然是高兴,立马派此人出马,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培公。周培公的计谋很简单,就是靠着自己的关系网去说服王辅臣。
周培公有两个老乡,俩人在王辅臣那都很吃香。这俩人嘴皮子都利索,一顿煽风点火,愣是把王辅臣说动了(其实是吴三桂败北,反清势力越来越弱,王辅臣实在坚持不住了)。
康熙为了表示自己仁慈,遵守承诺,不处罚王辅臣,反而还让他继续带兵打仗。
08结局:畏罪自杀虽然康熙没杀死王辅臣,还“重赏”了他,但王辅臣始终惴惴不安。
之后王辅臣还自杀过一次,不过没死成。一天,他突然把新娶的夫人胖揍了一顿,接着把她逐出家门。
接下来几天,王辅臣一直拉着亲信喝酒唱歌,不问军政大事。
逍遥了几天后,王辅臣算是过完了整个人生的瘾,服毒自杀了。
康熙早已不是几年前的少年天子,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成熟君王。对于王辅臣这样的叛将,康熙现在不处理,未来是一定会腾出手来解决。如此看来,王辅臣自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我是小豪说历史,欢迎点赞,欢迎关注为何却错失良机放虎归山?
优势当然是有,不然也不能够将刘邦等人围困数月之久,但当时的匈奴其实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彻底战胜汉朝,而且即便是战胜了,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
冒顿单于如果真的有足够的把握,当然是不可能放过刘邦放过汉朝的。
白登之围最终被解,唯一的解释就是,匈奴忌惮汉朝的实力,并且再三权衡,觉得贸然进攻的话并不能稳赢,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这才让刘邦等得以脱困。
先秦时代,北方的匈奴其实并不足为惧,中原诸侯当中战斗力相当差劲的燕国,都把北方的游牧族群给揍得到处窜,直到秦汉之后,匈奴突然崛起,对中原形成威胁。
经过秦朝与楚汉争霸,汉朝初期实力孱弱,但刘邦还是想着将匈奴给灭了。
那时候的匈奴一统北方,并且占据了河套平原与陕北一带,直接威胁中原,对于这样的匈奴汉朝自然不敢忽视,尤其是后来韩王信被匈奴打败归顺匈奴,惹得刘邦大怒。
汉高祖七年,刘邦亲自带兵攻打匈奴,前几次战役都以汉朝的胜利告终,但是后面就发生了著名的白登之围,汉朝的大军被围困在了白登山,产生了汉初最大的危机。
不过匈奴围困汉朝大军,也没得到什么便宜,几次进攻都没能拿下汉军,反而损兵折将。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谁也没得到啥好处,也就是这么僵持许久以后,匈奴意外主动让出了一条路让汉军撤退,白登之围也就此结束,汉朝也算是转危为安。
通常对于解决白登之围的方法,主要就是说陈平讨好了单于的阏氏,称要送大量的美女给冒顿单于,阏氏拿了汉朝的珠宝,又忌惮汉朝来的美女,所以不断吹枕边风。
于是在阏氏的影响之下,单于放过了汉朝,主动撤掉了围困白登山的大军。
不过这样的说法不足为信,这个说法直到两汉之交才出现,而且冒顿单于这样的人,断然不可能因为阏氏的话,就随便放弃能够夺取整个中原的大好机会。
其实冒顿单于放过了刘邦,一方面是因为双方总是僵持着,匈奴实在是没有把握,另一方面当时的冒顿单于也觉得自己落入了陷阱,觉得自己被出卖了。
原本匈奴准备与韩王信的属下联军会师,一起攻击汉军,但后者却意外放鸽子。
冒顿单于害怕自己落入圈套,再僵持下去实在危险,再三考虑,觉得还是撤退最好,而且匈奴的实力原本就没有那么强大,无法进行持久战,围困不是长久之计。
此外,刘邦回朝之后,主动与匈奴和亲,甚至想着将吕后所生的鲁元公主送去,而且主动下诏书说,双方以长城为界,以北都是匈奴单于说了算。
并且汉朝每年都给匈奴送去大量的粮食、美女、美酒、物资等等。
可以说当时的刘邦肯定是开出了令匈奴动心的条件,这才换来了匈奴单于的放松,如此一来看着到手的具体利益,冒顿单于当然会选择网开一面,这才是最明智的。
汉朝与匈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水平,汉朝是农耕文明,人口众多,匈奴属于是游牧族群,人口非常稀少,匈奴的战斗力虽然强,但是并不持久。
先秦时代的犬戎也曾攻破丰镐,但是根本守不住,很快就离开了。
汉朝这么巨大,匈奴当时即便是侥幸解决了刘邦,也根本无法撼动汉朝的根基,刘邦在外可他有继承人,还有吕后与一帮人,匈奴强攻只能结仇找麻烦,没有任何好处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