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军需官,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2023-06-26 12:35:03 52阅读

北伐军军需官,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逸事者皆前史所遗,后人所记,求诸异说,为益实多。——刘知几《史通·杂述》

1

北伐军军需官,你知道哪些民国逸事?

俞樾

俞樾、俞陛云、俞平伯,俞家三代皆为大师。俞樾会试考试,试卷中有一句诗“花落春仍在”,被曾国藩赏识,得以中试。此后,俞樾就将他的书斋名为“春在堂”。“花落”,意为西学传来,国学不盛;“春仍在”,意为中学为体。 俞樾与李鸿章同为曾国藩的门生,两人所走的道路却大相径庭。李鸿章一心从政,官至宰相,位极人臣。俞樾埋头文字,“学究天人际,名垂宇宙间”。

曾国藩评价他的两位高足,曾坦率地说,他不喜欢李鸿章那样醉心于爬官,也不愿意像俞樾那样专攻学术。

但俞樾倒是自得其乐,他的著名自挽联云: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布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俞樾与曾孙俞平伯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冷泉亭,悬有一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一日,俞樾与夫人游灵隐,小坐亭上,共读此联。夫人道:“此联问得有趣,请作答语。”

俞樾应声而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夫人道:“不如改为: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言毕,夫妻相与大笑。

数日后,次女来,俞樾要她试为冷泉亭旧联作答。女儿沉思良久,笑道:”可答为: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樾惊问:”‘项’字何指?”女儿道:“不是项羽将此山拔起,安得飞来?” 2

王闿运 王闿运长期从事教育,先后执教成都尊经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和南昌江西大学堂,加上家中私授的弟子,学生达数千人,其中名弟子杨锐、刘光弟、廖平、宋育仁、杨度、齐白石等都卓有成就。 福州诗评家陈衍刻薄,曾对清末民初人物作过一番品评。钱锺书将这些评论记录下来,名为《石语》。其中,尤为陈衍所津津乐道的,是湘潭王闿运逝世后,上海某报刊出的恶作剧式挽联: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可见,王闿运的确长得难看。 王闿运做客两江总督府,曾国藩听他畅论天下大势。王闿运认为平定太平天国后,曾氏应利用此时天下重望,麾军北上,推翻满清。曾国藩闻此,一语不发,径直端茶送客。后来,收拾桌椅的下人发现,满桌都是曾大帅用手指蘸着茶水写下的“妄人”二字。 王闿运80岁,应袁世凯之邀,出任国史馆馆长。进京途经武汉,段祺瑞来访,请求指点。王说:“世上最容易的就是做官,一个人若官都做不好,那就一无是处。过去我年富力强,有许多大事要我去做,现在我老了,无用了,便只好去做官。” 3

林纾 林纾任教北大,有一门在下午两三点钟,是人一天精神最不好的时刻。某日,当看到底下学生又开始昏昏欲睡,林纾把课本一合说:“现在为大家讲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振奋,只听他说:“有个风流和尚,某日走经一座桥,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要听下去,林纾却突然不讲了,学生不干,请他继续。他说:“没什么,一个向东,一个向西,走了。”学生的睡意,也被他驱走了。 林纾翻译《茶花女》,实出偶然。1897年,林纾46岁,其夫人刘氏去世,郁郁寡欢时,适逢友人王寿昌由法归来。

王精通法语,劝之合译法国小仲马《茶花女遗事》以解愁绪。但林不识外文,遂由王寿昌口述,林笔录之。

林凭藉他深厚的古文功底,以文言意译,文笔流畅而优美。每每口述者甫毕,其译文亦竟,不加改动润色而完美如独创。此为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国小说,译书一出,洛阳纸贵。 林纾的书房里,左右放着两张桌子。右边一张普通的桌子,是写作和翻译用的。他坐着写作或翻译,累了,就到高桌子旁边站着绘画。绘画站累了,又回到矮桌边写作或译书,以此调剂精神。

4

辜鸿铭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给年轻的辜鸿铭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进一步悟到:精神的洗礼,品德的修炼,思想的改造,无一不如此。他决意废旧图新,追求中国精神,并使之完美。

于是,借用“汤之盘铭”的话,给自己取字鸿铭。鸿者,大也。商汤王在盆上刻写警语,辜鸿铭将之放大,刻在心中,使之成为座右铭。 辜鸿铭以其出色的智慧和外交才华,协助张之洞创办名闻全球的汉阳铁厂和兵工厂等洋务,为湖北新政立下汗马功劳。张之洞尝与左右说:“辜先生经纶满腹,是真正的杰出之才。” 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学贯中西。林语堂曾评价他说:“辜作洋文、讲儒道,耸动一时,辜亦一怪杰矣。其旷达自喜,睥睨中外,诚近于狂。然能言顾其行,潦倒以终世,较之奴颜婢膝以事权贵者,不亦有人畜之别乎?” 凌叔华在《爱山庐梦影》中回忆,辜鸿铭晚年居于北京,常去她家做客。有天忽然对她父亲说,想刻一个图章,印上他一生的履历:“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5

康有为 康有为在《自传》中说,六岁时,家人出对子“柳成絮”相试,他应声答以“鱼化龙”。在场的客人很惊讶,赞誉此子定非池中之物,遂赏以纸笔。 康有为批评清人普遍认可的“识字—通经—达道”治学方法,称其为“磨砖作镜”、“蒸沙而欲成饭”。康氏主张先从古圣贤心志入手,读通微言大义,然后再谈具体的考据问题。 1890年春,在同学陈千秋的引荐下,年仅18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访33岁的康有为。此时,梁启超刚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八名举人,康有为则科举考试不顺,不过是一名监生。

按当时的科举习惯,梁启超中举在先,应是康有为的“前辈”,所以梁启超有些沾沾自喜。二人见面之后,聊了好几个时辰。梁启超后来追忆这段往事时说,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当头棒喝之后,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以前所学的不过是应付科举考试的敲门砖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学问,于是拜康有为为师。

6

陈黻宸

陈黼宸,是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的第一人。 在北大,他不但讲中国哲学史,还在中国历史门讲中国通史。他讲的是温州话,无人听得懂。于是他就以笔代口,先把讲稿印出来。

上课时候,他登上讲坛,一言不发,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得非常快,学生们抄都来不及。下课铃一响,他把粉笔一扔就走了。

妙在他写的跟讲义上所写的,虽然大意相同,但是各成一套,不重复,而且在下课铃响的时候,他恰好写到一个段落。最难得的是,他有一番诚挚之意,溢于颜色,学生感到,他虽然不说话,却是诚心诚意为学生讲课,真像《庄子》说的:”目击而道存矣。”说话倒成了多余的。7

蔡元培 蔡元培字写得不好,很多人都知道。在《石屋续瀋》(瀋,读作“审”)中,写过这样一件事:其入翰林也,试者得其卷大喜,评其文盛称之,而于其书法则曰:”牛鬼蛇神。“ 辜鸿铭曾对罗家伦说:”现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革命,到现在还是革命。我呢?自从跟张文襄(之洞)做了前清的官之后,到现在还是保皇。” 蔡元培说明读书方法的重要时,对学生说,吕洞宾用手指点石成金送给穷人,但这穷人不要。问他为什么不要金子,他说要吕洞宾的指头,因为可点无数金子。这种想法从道德上来说,固然要不得;但就求学而言,却是最不可少的。 蔡元培书房中挂有自己画像,上面题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亦不知老之将至。”在书桌上放有自己写的“学不厌,教不倦”数字。 8

章太炎

章炳麟,字枚叔,号太炎。 许寿裳先生的《章炳麟》中,认为章太炎“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而在国学大师方面,将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列于首位。许寿裳说:“章先生对于语言文字学上的贡献,洵可谓集一代的大成。”章太炎被袁世凯囚禁,不少人想去营救他。有个人转求袁世凯最亲信的张秘书,说:“袁总统手中握有精兵十万,还怕一个书生不成?干脆就把太炎先生放了吧!”张秘书听罢,瞪大眼睛说:“这可不行!太炎的文笔,可横扫千军,也是可怕的东西!” 囚禁的章太炎,在桌子上书上“袁世凯”名字,每日击打数次,以泄心中之愤。1915年,章太炎书“明年祖龙死”,而袁世凯恰恰也就是1916年死掉的。 章太炎在成都时,有一客叙述之贫,请求他向四川当局推荐。章太炎听了勃然大怒说:“你一贫已至此,若至穷时又将如何?”在座的赵熙以为是章的旧友,为打圆场,就说:“贫与穷亦有异乎?”章太炎说:“异甚,所谓贫者,以其贝(古人以贝为钱)分之于人,而己身尚不致一无所有;若穷则弃家而无有,孑然一身,藏身穴内,安能与贫并论乎?”后来,赵熙对他人说:“我读书数十年,今日方才懂得贫穷两字字义啊!” 9

梁启超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梁漱溟在《纪念梁任公先生》中说:蔡元培先生好比宋高祖,他不必要自己东征西讨,却能收合一批英雄,以图大事;梁任公无论治学和行文,正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自己冲锋陷阵,所向无情。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启迪了好几代人。梁启超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先生自认:“学问兴味、政治兴味都甚浓。两样比较,学问兴味更为浓些。”由于时势变迁,前期著述只求觉世,以政治论学,变法图强为其宗旨;后期著述意在传世,以人格修养为其归宿。

康、梁神离貌也不合时,康有为曾访周善培,问周:”我真佩服你,言必称赵先生(指赵熙)。你为什么那样服从赵先生呢?“

周知南海恨任公不服从他,就答复说:”赵先生只同我讲学问,学问的道理是方的,我无法违背他,只有服从他;你同任公变法以前也是讲学问的,变法以后,就专讲政治,政治的道理是圆的,你有你的办法,他有他的办法,自然他对你就从有违。还有一个重点:我做官是做的我的官,不是替赵先生做官。我做了六年官,赵先生从来未向我要过一个钱、荐过一个人。你对任公是否如此,请你反省一下。”康有为听了,很不满意。 10

张伯苓

南开是私立学校,经费需向社会各界募捐,有学生提出:“我们不要官僚军阀、土豪劣绅的臭钱!”张伯苓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浇出来的!” 张伯苓鼓励学生苦干,但又怕年轻人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他以炖肉为例说:“炖肉要慢火,长炖,不能性急,肉自然又烂又好吃。若心急,一会儿揭开看看,一会儿揭开看看,这锅肉是炖不好的。” 1929年,南开女中部第一届学生毕业,张伯苓的讲话既幽默又深刻。他说:“你们将来结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为公为国,不要要求丈夫升官发财。男人升官发财以后,第一个看不顺眼的就是你这个元配夫人!” 张伯苓常讲:“人可以霉运,但不可有霉相!越是倒霉,越要面净发理,衣整鞋洁,让人一看就有清新、明爽、舒服的感觉,霉运很快就可以好转。”他还编了句顺口溜:“勤梳头勤洗脸,就是倒霉也不显!” 张伯苓特别注重仪表,他信奉这样的理念:一衣不整,何以拯天下?南开有四十字镜箴:“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北魏孝文帝为何要迁都洛阳?

他为了迁都,对群臣又哄又骗,上演了一出大戏。这出戏如果被拍成电视剧搬上屏幕,编剧可能要被骂上热搜,观众怒斥智商太低。但是这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

孝文帝通过这出大戏,成功迁都。迁都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政治方面的考虑军事方面的考虑

然而,孝文帝英年早逝,没能实现他的理想。他留下的帝国也在他去世35年之后,轰然坍塌。

我们先来看看孝文帝迁都的全过程。

对群臣又哄又骗,成功迁都

那是493年。此时依然是南北朝对峙,南朝是萧道成建立的齐国,而北朝是拓跋家的北魏。

北魏此时是孝文帝当政。孝文帝27岁,已经亲政3年了。为了他心目中的那个宏图大业,他先后做了多项改革: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并仿造汉人的制度,重新考核官员。

而在他的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把都城从荒凉而偏远的平城迁到富庶的中原核心:洛阳。但是他知道,北魏贵族们在平城扎根已久,不会同意他迁都的。

于是,孝文帝使了个小手段,对外宣布:他要御驾亲征,讨伐齐国!

群臣惊呆了:已经太平了十几年了,齐国也没惹咱们,好好地打什么仗呀?

位高权重的皇叔拓跋澄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占卜的卦象说,这次出征不吉利,陛下你不要轻举妄动!

孝文帝说不过拓跋澄,愤怒地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为何要挫败众人的斗志?

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可见孝文帝真是气昏了头。

拓跋澄却分毫不让:虽说国家是你的国家,我却是国家的臣子,不能任由你任性妄为。

气得孝文帝拂袖而去。

回宫之后,孝文帝单独召来拓跋澄,给他做思想工作。拓跋澄还没踏上台阶,孝文帝就远远地对他说:刚才我不想在朝中吵起来,阻碍我的计划。

孝文帝把自己的计划悄悄告诉了拓跋澄。

《魏书·列传第七中》:车驾还宫,便召澄。未及升阶,遥谓曰:“……任城意以为何如?”

拓跋澄一听,喜出望外,立刻就赞成了。第二次再商量御驾亲征的时候,态度180度大转弯,坚决地站在孝文帝这边。

众人一看,连之前反对最激烈的皇叔都改变态度了,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这年秋天,孝文帝带着大军,号称百余万人,踏上了南征之路。

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终于走到了孝文帝心目中的圣地——洛阳。

这是周朝的古都,也是晋朝的旧都。然而经过多年荒废,战火连绵,这里只剩下断壁残垣。孝文帝走在破旧的宫殿里,不由得潸然泪下,念起了《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伤感完了,就该开始办正事了。

大军在路上的这一个月,走得实在是太艰难了。秋风萧瑟,他们从离开平城开始,就一直阴雨绵绵,一路上人困马乏。洛阳附近的河流就轻易阻止了这些来自北方的武士的脚步,再想想他们的目的地是跨过长江,更加觉得绝望。

不知道是好不容易到了洛阳,还是孝文帝安排在军中的托儿起了作用,他们实在不愿意再往前走了。

这天,孝文帝披着盔甲,拿着马鞭,骑在马上,下令继续前进。群臣跪在孝文帝的马前,苦苦哀求孝文帝放弃南征。

孝文帝的脸色阴沉得像雷雨之前乌云翻滚的天空:一点雨水,就能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吗?

一群王爷和大臣拦在马前,痛哭流涕,试图和孝文帝讲道理。终于,孝文帝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我率领千军万马来到这里,兴师动众,却要无功而返,后人会怎么看待我?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里,就一定要办成一件大事,就把新的都城定在这里吧。

他没有给大臣们思考的机会,直接下令: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王爷拓跋休,合理怀疑是孝文帝的有一个托儿,第一时间站到了左边,同意皇帝迁都。

事已至此,很多大臣虽然不想迁都,但是更怕皇帝继续南征,只好认了,不敢提出异议。

《魏书·高祖纪下》:(帝)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稽颗于马前,请停南伐。帝乃止,仍定迁都之计。

这就是孝文帝迁都的全过程。如果编剧把这个事件搬上影视屏幕,不了解历史的观众可能会大骂编剧,迁都这么大的事,怎么会如此儿戏,如此草率?孝文帝为了迁都,把群臣骗成这样,真是有失身份。

但这确实是历史上真实的记载。

对他来说,迁都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把都城搬到洛阳,才能进一步实现他那个远大的理想。因此,他不惜放下皇帝的尊严,戏耍群臣,也要让迁都这件事成为既定事实。

那么,孝文帝这个远大的理想是什么呢?

在他的遗诏中可以得到答案:

迁都嵩极,定鼎河瀍,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以仰光七庙,俯济苍生。

这是所有乱世中有作为的皇帝共同的理想:

一统南北,建立大一统王朝,做真正的华夏之主,做中国唯一的皇帝!

孝文帝所做的一切:改革,迁都,汉化,御驾亲征,都是为了完成他的这一个目标。

这一点,在孝文帝写的一首诗里,也可以看出来: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白亮的太阳照耀天地,唯独江南的一块地方照不到。

江南,就是齐国的地盘。那是他一统天下最后的障碍。

那么,为什么迁都洛阳可以帮助他实现这个目标呢?

这需要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考虑。

先说洛阳在政治方面的优势。

相比于旧都平城,洛阳主要有3个方面的优势: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城已经不适合作为帝国的首都

平城,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大同市。这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定下的首都,到孝文帝迁都之日,已经整整97年了。

这97年里,南北朝的局势天翻地覆。

定都平城之时,北魏还只是一个弱小的新兴势力,地盘也不大,连洛阳都不在北魏手上。当时中原最强大的势力,是慕容垂建立的后燕。

那个时候,平城是最适合北魏的选择。

然而,97年过去了。南朝经过好几次改朝换代,变成了萧道成建立的齐国。随着北魏历代皇帝的南征,北魏也越来越强大,疆土不断扩大,边界大幅度南移,洛阳也成了北魏的地盘。

这么一来,平城作为都城,就太偏远了,难以掌控这么大的疆域。

而作为中原核心的洛阳,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平城的人口越来越多,那片土地生产的粮食养不起平城的人口了。如果从中原运粮到平城,成本巨大。

而洛阳所在的中原,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足以养活一个大型城市。

无论从哪方面看,洛阳都是作为都城更合适的选择。

二、迁都洛阳,有利于推进汉化

孝文帝最有名的成就,就是汉化。

汉化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孝文帝喜欢汉人的生活方式,更是因为学习汉人的制度和风俗,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才能让北魏入主中原。

从北魏建国开始,就在不断地进行汉化。孝文帝是其中手段最激烈的一个,连反对汉化的长子都杀了。

而洛阳,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

中原,是汉文化的核心地区。洛阳,是中原的核心地区。

同时,洛阳也是周朝、东汉、晋朝这些历史上强盛的朝代或大一统王朝的故都,象征意义重大。

但平城的位置就尴尬了,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界处,想要彻底汉化,多少有点困难。

到洛阳去,融入汉人的文化,像汉人一样地生活,才能让孝文帝更顺利地推行汉化措施。

三、定都洛阳,可以避开平城的鲜卑旧势力,培养新势力

北魏建都平城97年,旧势力盘根错节。他们扎根已久,就连皇帝都不能轻易动摇他们。然而,他们又不喜欢孝文帝的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孝文帝留在平城,无论是进一步的改革,还是汉化,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而离开平城,搬到洛阳,就算旧势力的部分人可以跟过去,也没法全部转移,他们的影响力必然会大打折扣。

而孝文帝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培养自己的新势力,大展身手,腾出精力来,一心一意地施展自己的宏图伟业。

除了上面这3个政治上的考虑,选择洛阳,孝文帝还有军事上的考虑。

说来有点搞笑,官员和贵族们含泪同意了孝文帝迁都的要求,是为了让孝文帝不再南征。

而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平城,洛阳更方便南征。

当时北魏和齐国的分界线,大概在淮河附近,离平城实在太远了。

平城的大军光是走到洛阳,就要耗时一个多月,走到人困马乏,将士们都不愿意再走了,依然看不到前线的影子。

更别提,齐国的都城远在南京,就算军队真能打到那里,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怎么取胜?

而把都城搬到洛阳,离齐国的边境就很近了。

孝文帝从洛阳发兵,攻打齐国,要方便得多,获胜的概率也大很多。

定都洛阳之后,孝文帝3次御驾亲征,取得了很大的战果。而这,如果都城还在平城,是做不到的。

写在最后

为了实现一统南北的理想,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极力推行汉化。

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已经在倒计时了。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一切了。

499年,孝文帝在第3次御驾亲征的时候,就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是带病出征。

取胜之后,在返回洛阳的途中,孝文帝英年早逝,年仅33岁。

而他的迁都和改革,并没有如预想中一样,让北魏变得强大起来,而是埋下了北魏灭亡的伏笔。

孝文帝的改革造成了北魏的动荡,但是他的继承人又没有孝文帝的掌控力,也缺乏足够的能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最终,在孝文帝去世的35年之后,北魏在动荡中灭亡。

虽然孝文帝失败了,但是他的改革却如同在黑暗的长河中点亮一簇火花,最终会照亮历史的天空。

最后,结束西晋到南北朝200多年乱世、完成大一统的隋朝,就是从北朝孕育出来的。

银色北伐军声望崇拜能买坐骑吗?

崇拜不能买是要用徽记换的

银色北伐军有坐骑,可是要开任务

先把你自己阵营的5个军需官开了(至少需要25天)

然后才会出现下阶段任务,把那系列任务做完以后,北伐军的坐骑军需官才会卖东西给你,而且做完任务以后日常才能全开。。

而且换坐骑需要冠军徽记。。必须把日常全开了才好收集。。每天去打英雄冠军试炼可以多3个徽记。

自己阵营的军需官各卖2个地面坐骑(一个100徽记,一个400G+5徽记),夺日者或者银色盟约各卖2个坐骑(地面100徽记,飞行150徽记),还有个公共坐骑叫银色角鹰兽(150徽记),在自己阵营的军需官或者夺日者、银色盟约的军需官那买。这些军需官都在TOC外面的大帐里。

而北伐军的坐骑军需官卖一个银色战马(100徽记),一个战袍(50徽记),一个给银色仆从配的小马(150徽记)。

奥利卡塞加德位置?

银色北伐军军需官:精锐北伐军战士奥利卡·塞加德

位置:风暴峭壁右侧

坐标:(54.7,13.0)

当玩家的等级达到78级之后,即可去银色前线基地接取任务,银色北伐军的军需官为精锐北伐军战士奥利卡·塞加德,就位于风暴峭壁的右侧。

拥有十万大军为何最终失败?

石达开为何出走天京后屡战屡败,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太平天国的战神。

下面,小编便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说一说石达开在天京之变前的战绩,分析一下他为何不是太平天国的战神。

1广西时代

小编打开一本名为《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的书,书中有一部分名为《金田起义前后清政府档案史料》,包括道光三十年五月到咸丰元年十一月奏折、上谕等档案资料152件,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小编就用这本书中的内容,统计一下太平天国大佬在原始资料中的出镜率,如果一份资料出现几次的按一次算。

结果如下:

冠军

韦正:25票

亚军

洪秀全:20票

季军

冯云山:14票

第四名

胡以晃:7票

第五名

杨秀清:5票

第六名并列

萧朝贵:1票

罗大纲:1票

补充:韦元玠2票,韦逆两票未列入统计。

韦昌辉,才是太平天国广西时代当之无愧的明星,而石达开的大名根本没有记录在这些原始资料内。

那么,石达开的名字是什么时候在奏报中第一次出现的呢?

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后,清军俘获了一名自称洪大全的天地会人士,在他的供词里,第一次出现了石达开的名字,时间为咸丰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当然,石达开的大名出现在相关人员书信中的时间要早一些,我们能在江忠源咸丰元年十一月十四日的《致彭晓杭学博书》中看到他。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石达开被排在其他首义王们之后也就罢了,连秦日纲的名字,都居于石达开之前。石达开,在江忠源的信中是排在最末的。

2、进军南京的石敢当时代

石达开最出名的外号莫过于“石敢当”了!所谓:“自永安趋湖南,攻长沙,破岳州、汉阳、武昌,经安省而下金陵,与清军大小数百战,独达开所部未尝挫,清军称之曰:‘石敢当’,所至争避之。”

我们看一看“石敢当”的出处来自哪里呢?

答:民国时期,即1923年出版的《太平天国野史》,作者为凌善清。

《太平天国野史》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对它曾经有过一段评价:“《太平天国野史》为近人凌善清所作,此人典章制度部分系抄《贼情汇纂》,列传部分系向壁虚构。自《贼情汇纂》影印出书(约在1933)年后,史学家即论该书可以废了。近年史学工作者又多引其书,殆未之考也。”

说完石敢当的出处,我们看一看一份清方资料:

田余庆、金毓两位学者主编的《太平天国史料》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份探报,其中记载了太平天国军兴时期的重要人物们,其中,有关石达开的描述如下:

石达开伪丞相右翼公面黑长颈微须,增城县人。

这封探报来自何时呢?查文中之意,当在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后不久。很显然,有关石达开的容貌、职务、乃至籍贯,统统都错了。试问,如果他真是光彩夺目的石敢当,敌人的情报怎么会错到这等程度?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看《李秀成自述》是怎么说自武昌到南京这一段路程的:

“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时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

说好的石敢当呢?我们从李秀成的说辞中,只能看见石达开是武昌到金陵水路的负责人之一。而且,细细盘点水路头头们,杨秀清、韦昌辉的地位比石达开高,而罗大纲则是海盗出身,与大湟江张钊田芳及其坡山艇都打的火热,有水战的丰富经验而更适合做先锋。

咸丰四年,北伐军在连镇被围,有本“逆书”落在徐州镇总兵百胜和徐州道王梦龄手中,内里记述了太平天国官方盖章认可的自广西至金陵的两位“敢当”,但遗憾的是,他们并不姓石,而分别姓林和李。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北伐军为何不用石达开当统帅?很显然,林凤祥和李开芳都是勇猛无敌的前锋大将,比低调的石达开更适合北伐这样锐意进取的任务。

也许有人会说了。没有记录,并不意味着影响力不大。出镜率不高也许说明此人在后面谋划。然而,考虑当时的环境,广西时期太平军的处境相当艰苦。《贼情汇纂》有云:“贼踞永安弹丸之地,重兵围攻数月,穷蹙窜逃,蓦越山险,奔走于榛莽陵谷之间,自携军火,裹粮以行,无舟车之载,安能觅轿马?洪、杨诸首逆亦自敝衣草履,徒步相从。”

在如此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即使是首义王们也不得不亲身上阵杀敌。如韦昌辉,敌人除了在奏折中频频曝光他的名姓之外,咸丰元年七月六日,当时负责剿匪的大学士,钦差大臣塞尚阿还尤其记录下韦昌辉手持白扇,率领八九百人真身出现了清军之前的画面。萧朝贵更是当仁不让,太平军占据永安后,清方有记载:“从前萧朝贵等每亲身迎斗,往来如飞……”

虽然与此同时,在清方的奏折中,杨秀清的曝光率也很低,但东王是正军师,坐镇后方,总筹全局是职责所在,而石达开一个未满二十的青年,如此低调,还真怨不得咸丰三年,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里对他的评价:“翼贼……胆最怯。”对石达开的胆量,王韬在《瓮牖余谈》里描述得更具体:“翼贼胆最怯,在贼巢踞守为多,每遇冲锋陷阵事,率以诿他贼。”

谢介鹤的话,算是对石达开定都前军事形象的一个总结了。

3、定都南京后

定都南京后,石达开有两次完美的亮相,而且都和千古圣贤兼鸡汤界的瓢把子曾国藩有关,因此被后世人称之为战神。那么,小编接下去一一道来:

(1)湖口大捷

首先,我们看一下时间:

咸丰四年十月十九日,彭玉麟水师前锋率先来到九江城下,把这个日期算作湖口大捷的开始时间好了。咸丰五年正月十二日,在大部分湘军分兵湖北和江西后,曾国藩黯然自九江赴南昌,以这个日期算作结束时间。姑且不算罗大纲十月十九日之前在江西的活动和曾国藩去南昌后的尾声,大战都进行了一半时间,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时候主角石达开才不紧不慢地来到战役的中心湖口。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空间:

湖口大捷,虽然名为湖口,开局却在九江。湘军到达九江后,首先对九江开始了攻城。然而,九江在太平军的守卫下,久攻不下。随后,湘军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湖口的梅家洲。

石达开到达湖口后,梅家洲是大战的漩涡,被湘军水陆两军合力围攻。然而,石达开驻扎之地是湖口的石钟山,在梅家洲第一线指挥的是罗大纲。

太平军分割湘军水师,被定义为湖口大捷的灵魂之笔,而湖口大捷太平天国方最高领导石达开更是被习惯性默认为想出这绝妙一招的诸葛孔明。然而,这个计策是否是石达开的专利呢?

让我们来看一下分割水师的前前后后。

咸丰四年十二月六日,木排被摧毁,太平军连夜凿沉大船拦截水面,却在在西岸留下了一道隘口,用篾缆拦住。西岸是哪里呢?自然是梅家洲一边。我们已经知道,守湖口的是石达开,而梅家洲的守将则是经验丰富的老将罗大纲。

十二月十二日,湘军水师精锐冲入鄱阳湖,便是从梅家洲,即罗大纲一边的篾缆处进入的。而当湘军船队远去后,有二十多只小划子突出卡外,围攻湘军快蟹大船,也是从罗大纲承包的梅家洲缺口驶出。之后,则是封锁湖口水面。

而这一切,都需要迅速而及时的反映。罗大纲就好比一个眼明手快的厨师,用大火,急火爆炒出了一盘分割水师的好菜。兵贵神速,他根本来不及请示石钟山上的石达开。

说实话,如果你不看湖口大捷的科普文章,而去看湖口大捷的原始资料,罗大纲那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他从湖口大捷的前传中就在江西登场,从夺江西的炮船,到偷袭湘军水师,到后来的反攻江西,简直打了个满场。

(2)经略江西

说到这里,石达开终于作为当之无愧的主帅登场了,而且,经略江西是太平天国前期占地盘最大的一次。那是怎么吹都不为过的。

然而,小编还是要分析一下,他不能称之为战神的地方。

首先,经略江西要分两大部分,一是与曾国藩无关的,二是与曾国藩有关的。

一、与曾国藩无关的。

石达开在江西的攻城掠地,基本上都与曾国藩无关。

江西以赣江中分,石达开在赣江以西占四个州府:瑞州府、临江府、袁州府、和吉安府;以西占两个州府:抚州府和建昌府。在这些州府驻守的部队基本都是非湘系的江西地方部队。

其中,除了吉安府,其它州府均是太平军没有进攻,或进攻了一下,清军就自己先跑路了。然而,吉安凭借城墙坚守,太平军和天地会军队合攻,便久攻不下。吉安共坚守65天。

二、与曾国藩有关的。

石达开与湘军在江西只打了一大仗,就是樟树镇大捷。樟树镇大捷中,湘军的水师主帅是来江西不久的彭玉麟,陆军主帅则是周凤山。

周凤山在湘军将领中,几乎是不入流的。

曾国藩起家,仰仗两员大将塔齐布和罗泽南,石达开经略江西时,塔齐布死去,罗泽南去了湖北。

最后,我要说的是,石达开取得经略江西的巨大胜利,和两大友军的帮助分不开。一是湖北的韦俊,他拖住了罗泽南。二是广东天地会,他们在此时大批大批的进入江西,给石达开带来了有生力量。

所以说,石达开不是什么战神,天京之变前,他的成功是太平天国给他的。一旦分裂远走,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离开土地安泰俄斯,失败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