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分队配置,师和旅有什么区别?
第八分队配置,师和旅有什么区别?
师和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师和旅的辖制不同,师是正师建制,下辖若干个团,每个团下辖若干个营。旅是副师建制,旅以下没有团、直接下辖若干个营。
2、武器装备方面不同,一般的野战师在武器配备上讲究梯次配置,能够适应全方面的战斗需要,但是旅一级部队装备讲究携带方便,便于机动,能够快速抵达战区并实施精确打击。
3、师和旅的人数不同,师的人数为一般为5000-7000,而旅一般为3000-5000。
在近代军队组织中,师的数量和质量常作为衡量作战实力的标准,常规重装机械化师有3万人(在我国重装师仅仅只有十个)。轻机械化师保持2.5万(仅仅只有十二个),摩托化师保持3万(在我国现今天依然最多是摩托化师多达50多个)。
而旅由若干个营(或团)及战斗、勤务保障分队编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集团军(军)。目前在中国军队中旅为副师级,旅长和政委一般为大校军衔,资历章为四排,最上一排中间为红底单星(双星是正师级)。为战术兵团。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作战任务,亦可独立作战。
建国以前一般旅隶属于师。建国后空军中一般是以旅为单位,其他军事单位由师和旅混合编成。但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旅已经逐步取代师级单位。目前,旅为副师级,一般是由大校担任旅长。但就兵力来讲,旅比师一般要少部分团的兵力。
兵团集团军方面军纵队的区别?
这个问题极不专业,任何简单的排序都是耍流氓,原因只有一个:任何一支军队或者一个国家的军队,都有自己的一套编制体系和称谓标准,也存在一个编制名词被多支军队使用的情况,那么它的级别和规模就不尽相同。正确理解编制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放在一支特定的军队、一个特定的时期去比较,比如二战时期日寇的“军”最多可以下辖七个师团20多万人,能跟国民革命军的一个军级单位划等号吗?
那就先说我军,如题所述的四个编制名称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过三个:兵团、方面军和纵队,在红军的早期,则只使用过方面军和纵队的编制。井冈山的红四军在朱毛会师后下辖两个师五个团,期间在湘南受挫后损失较大,因此在挺进闽西时进行了缩编,在军部下面直辖三个纵队,军事主官称为“纵队长”,因为这个纵队编制其实只是“团级”,比如林彪就担任过红四军第1纵队的纵队长。
红军队伍发展壮大以后,便取消了纵队这一级编制,重新恢复到团、师、军的逐级编制级别,再以后有了军团、方面军的编制,三大苏区的部队在长征期间番号分别为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当然了,红军毕竟还很弱小,番号确有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作用。比如红一方面军出发前86000余人,红四方面军峰值时也有80000余人,而贺老总的红二方面军两个军团加一个红32军,也不过13000余人,跟二战时期苏军的方面军自不可同日而语。
因此某种意义上,“纵队”其实是一个不好界定级别时的临时性建制单位,抗战时期八路军也组建过若干纵队,比如彭雪枫的八路军第四纵队、黄克诚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等等,最初的级别相当于“旅”,兵力有数千人上下,随着部队的发展又可以壮大到上万人,已经等于或大于“师”级了,所以这会的纵队军事主官,可以称为司令员了。黄克诚纵队南下增援陈粟后,即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足足有20000多人。
到解放战争初期,各军区组建野战军时,为了迷惑敌人和避免政治上不必要的麻烦,纷纷在野战军之下组建“野战纵队”,比如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初建时就下辖四个野战纵队。各解放区由于原来的情况不同,因此有的是纵队下辖数师、有的是纵队下辖数旅,各纵兵力从10000到20000多人不等,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时,个别纵队突破了30000人。到解放战争中期,各野战军的纵队兵力普遍增加,部队发展了嘛。
直到1948年11月,西柏坡正式发出了统一全军编制和序列番号的命令,原来的野战纵队改称为“军”,原来下辖的师或者旅统一改称为“师”,以三三制的原则再下辖团、营、连等作战单位。在此之前,东北、华北和华东我军,为遂行大兵团作战任务,已经着手把二到三个纵队整合为一个兵团,但是番号都是自拟的,也是直到西柏坡命令下达后,才开始正式排序,比如华野就整编为第7、第8、第0和第10共四个兵团,每个兵团再下辖三个军。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并未组建“集团军”编制,而是在1985年左右实施军改时,将原来的各“军”通过合成化、现代化而升格为“集团军”,但下级建制直接为旅,跟二战时期的集团军建制是有区别的。比如人民军队的首长有大军区职、正军职或者正师(旅)职,你听过“正集团军职”吗?这个原理得吃透,不细说了。
然后再说国民党军队,如题所述的四个编制名称在大陆期间全部使用过,抗战爆发之前的编制称谓和级别太乱,受篇幅所限暂不介绍。1937年8月以后,开始组建战时“集团军”编制,理论上应该下辖两个以上的军,但是在抗战爆发前后已经有了军以上的“军团”编制,所以在1937到1938年间,这两个级别差不多的编制其实是同时存在,最终各军团要么裁撤、要么都改制为集团军。
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期间,为了指挥规模庞大的参战部队,开始设置“兵团”一级,不过这一时期的“兵团”的规模是比较大的,比如武汉会战期间,长江两岸的第五、第九战区部队被编成四个兵团,分以薛岳、张发奎、孙连仲、李品仙为兵团总司令(注意是总司令),其中李品仙的第四兵团居然下辖七个集团军、三个军团共17个军的部队,由于指挥层级太过复杂,1939年以后兵团建制被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旅),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战区、集团军、军、师、团的战斗序列。
1944年底为整理西南地区的军队和接受美援,在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然后把原第四、第九战区和调入湘黔桂粤各省的军队,统一整合为四个“方面军”,以卢汉、张发奎、汤恩伯和王耀武分任方面军司令。每个方面军分辖四至六个军不等(大约相当于两个集团军)的兵力,编制级别高于集团军,但是又略低于战区,属于非常时期的特殊产物,抗战胜利后方面军编制被取消。
解放战争初期,蒋军野战部队主要使用整编军、整编师、整编旅的作战序列,由于整编军的编成数量不多,在遂行战役时经常组建临时性“兵团”建制投入战场,然后兵团直辖整编师(或军)。此时的兵团没有固定编制,只能概述为辖“两个以上的整编师(或军)”,比如豫东战役时区寿年兵团只有两个整编师,而汤恩伯在孟良崮战役时的第一兵团则下辖八个整编师。
这一期间蒋军也有“纵队”的建制,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特种兵混编的直属机械化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快速纵队”,就编制级别和兵员数量来看,相当于“装甲旅”的规模,比如豫东战役时黄百韬临时兵团就下辖一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和少数交警部队。二是如果兵团规模太大时,在作战中会临时划分为若干纵队,比如汤恩伯兵团的第一纵队,就下辖整74师、整25师,然后以黄百韬兼纵队指挥官,可惜张灵甫根本也不听他的。
到1948年7月以后,蒋军全部取消整编军、整编师(恢复为军)、整编旅(恢复为师)的番号,正式组建机动兵团,每个兵团下辖三到四个军,军辖师再辖团,编制级别相当于抗战时期的集团军和解放战争初期的整编军,此时的军事主官称为司令或者司令官(不是总司令)。在几个主要战略区中,东北组建了四个兵团、华北组建了四个兵团、华东先后组建了六个兵团、华中组建了三个兵团。
随着我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蒋军先后有多个兵团被歼,然后就把被歼的兵团番号转授或者重建,所以战争末期兵团番号是非常混乱的。比如郑洞国第一兵团在长春被歼,番号给了陈明仁重建,卢俊泉第六兵团在锦州被歼,番号给了李延年用来升格绥靖区,黄维兵团被歼,番号给了胡琏去江西重建,这需要很长的篇幅来说明了,不一一赘述。
解放战争期间蒋军没有“方面军”的编制,“集团军”编制到1946年底也全部取消,在所余的两个编制名称中,兵团肯定是要大于纵队的,并且兵团的级别和规模也经历过变化。而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蒋军早就使用过“纵队”的编制,比如薛岳追击红军时,就指挥着什么吴奇伟纵队、周浑元纵队等等,每个纵队下辖两个以上的步兵师,接近于“军”级。
所以你看,无论是兵团还是纵队,即便是同一支军队,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级别和兵力规模,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必须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来讨论。
高山下的花环里步兵连为何配置有炮兵排和无后坐力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中越战争的特殊配置,不是寻常配置。
早期以无坐力炮为例,它是配属于团的,团下属炮连装备无坐力炮。
那时候标准的编制是,步兵团直属1个无坐力火炮连,每个连3个排共9个班,每个班6个人配1门无坐力炮。
82无是步兵团配属火炮,其甲种步兵团的配制是:团直属一个八二无炮连,下属三个排,九个班,每个班火炮一门(另配有冲锋枪一支,手榴弹四枚),每个班六人(全连配有五辆车)。三个步兵营的炮连有一个八二无炮排,四个班,每个班火炮一门(另配有冲锋枪一支,手榴弹四枚),每个班八人,另有驭手一人并配有一匹马(骡子)。作战中每个班携带20发炮弹,也就是四个弹药手各携带5发。
60年代开始,尤其随着珍宝岛冲突,基层部队反坦克和反工事的实战压力增大,82无逐步下移到营级编制。
当时每个营配备1个无坐力炮排,每个排4个班(有的是6个班),每个班1门无坐力炮。从持续作战考虑,此时的无坐力炮班有一定扩编, 共有8个人,弹药手每个人携带5发弹药。
到了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面对越军修建的无数永久性、半永久性工事,82无破天荒的直接拆散,以炮班或者炮排的编制,直接下放到各步兵连,作为直瞄火炮使用。
当时每个突击的步兵连配属1个82无炮班,每个班原则上携带20发炮弹。一些82无炮班非常受重视,还会额外配属1匹骡马,专门携带弹药。
实战中,82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步兵连的杀手锏。
如果没有82无,步兵连就只有40火箭筒。
然而40火箭筒的射程有限,只能对付轻型工事,实战中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所以,将82无下放到连,可以说是中越战争最实际的部署。
因解放军部队突击时行军速度很快,团一级的火炮是跟不上的。
82无就成为步兵练得主要轻型火炮力量,更曾出现过神炮手连发14炮接连摧毁12个火力点的神奇战例。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119师3营9连,配备1个炮兵排,排长为靳开来。但这个炮排额外还配有小北京所在的82无坐力炮班,大大增强了火力。
实战中,小北京就摧毁了越军多个碉堡。
82无的性能是很优秀的,大大超过当时部队已经使用多年的56式75无坐力炮。虽然75五在中印战争中,有过很不错的表现,但已经过时。
82无在中越战争中的最大问题,是弹药和火炮质量不稳定。
82无主要生产时间都是在文革期间。当时兵工厂也受文革影响,厂内骨干甚至厂长都被批斗,不在重要岗位。之前的那套质量监督制度,也形同虚设。
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小北京遇到了2发臭蛋,不幸牺牲。其实以残酷的战场来说,小北京第1次遇到臭蛋能死里逃生,就属于祖先保佑。越军机枪火力反应是极快的!
我军机枪和越军机枪火力点对射,往往也要打几枪就要转移阵地,防止被对方迅速压制消灭。
另外82无的重量太大,炮兵的负担太重。82无全重30公斤,每发炮弹4.6公斤。背负82无在越南这种复杂地形长距离行军,是非常可怕的。当时普通步兵这是携带4公斤冲锋枪,也累的半死,何谈82无。很多82无的炮手,被累垮了身体。
另外,一旦开战,82无的弹药消耗很快。当时82无炮兵班有4名弹药手,每人必须携带4枚4.6公斤的炮弹,负重不轻。而为了实战中的持续作战力,其实弹药手往往会超额携带弹药。甚至,步兵连其他战友,也会奉命帮助炮班携带弹药。
《高山下的花环》中,司号员就帮助背负了额外的4发炮弹,在穿插中因劳累过度而不幸牺牲。
我军基层对于82无是非常信任的,反而对后来更先进的PF98式120火有很多质疑。
2008年汶川地震时,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就架起82无并发射4枚杀伤榴弹,摧毁了阻碍导流明渠泄洪的礁石。
大家注意,这可是2008年,PF98火箭筒在1999年就开始大量装备了。
这说明我军基层部队对于82无的信任程度。
德国一个师的火力配置是怎样的?
苏德战争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时的德军编制还是老式编制,师一级编制规模较大。
比如最为普通步兵师还是3营3团制、1.72万人的大编。而这样一个师的火力是非常客观的。
首先重火力层面,德军步兵师共有大小口径火炮302门。
其中分别是下辖的炮兵团拥有36门105mm榴弹炮,4门105mm火炮,8门150mm榴弹炮;侦察营拥有3门20mm防空炮,3门50mm迫击炮,3门75mm反坦克炮,2门75mmleIG18型轻步兵炮、4门81mm迫击炮;反坦克营则拥有36门75mm反坦克炮;师辎重队拥有8门20mm防空炮;3个步兵团共计拥有81门50mm迫击炮,36门75mm反坦克炮,18门75mmleIG18型轻步兵炮,54门81mm迫击炮,6门150mmSIG33型重步兵炮。
如果以口仅分类,德军一个普通步兵师的重火力装备,分别是20mm口仅11门,50mm口径84门,75mm口径95门,81mm口径58门,105mm口径40门,150mm口径14门。
而就枪械火力而言,德军步兵师一共拥有轻重机枪共计643挺,其中轻机枪527挺,重机枪116挺。平均27个人就拥有一挺机枪。
其中师部装备轻机枪2挺;侦察营装备轻机枪25挺,重机枪8挺;通信营装备轻机枪17挺;炮兵团装备轻机枪32挺;反坦克营装备轻机枪18挺;工兵营装备轻机枪34挺;师辎重队装备轻机枪30挺;3个步兵团各装备轻机枪123挺,重机枪36挺。
此外,德军还装备有反坦克枪、火焰喷射器甚至于装甲车这样的武器。
作为对比,抗日战争前期咱们中国军队最为精锐的德械师,中央军第88师,其装备不过是12门75mm山炮,4门37mm战防炮,28门20mm机关炮,48门50mm迫击炮,72挺重机枪,336挺轻机枪,9000多支步枪。虽然人数只有1,4万余人,要少于德军,但这个装备差距无疑的是巨大的。
而日军的一个挽马制甲种师团,装备有12门120mm榴弹炮,36门75mm野炮,16门75mm山炮,16门37mm速射炮,432具50mm掷弹筒,以及轻重机枪共计428挺。
咋一看,火力差距似乎不算太大,但事实,日军的挽马制甲种师团已经相当于军一级编制,人数规模高达2.5万人,更是日本陆军重火力最为强大的存在。其火力依然不如德军一个普通步兵师。
纵观二战的火力装备配置,能够稳压德国人一头的也就后来参战的美军。1943年整编以后美军一个1.5万人规模的普通步兵师,装备有12门155mm榴弹炮,36门105mm榴弹炮,93门反坦克炮。以及大小口径迫击炮145门和663具火箭筒,此外美军还装备有一百多辆各型坦克和装甲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军一个步兵师的轻重机枪的数量则是达到了950挺,平均16个人就有一挺,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可想而知,当时美军的强大。
警察手枪通常放在腰间枪套中?
手枪别在腰间这是通用的佩戴方式,按照便于随时掏出进行射击的右手最短距离悬挂在外腰带、武装带上靠近腰中略向前的位置,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快速使用,从而高效进行对敌射击的人性化或者说便利性而来的。
这种方式即是警察、也是军队人员标准的配枪方式,但是随着新的作战环境和武器配置需求,军队里尤其是特种部队士兵的手枪佩戴方式也变得更加人性化和方便话,但警察执行任务仍旧是按照腰间佩戴为主。
警察执行打击或者追捕犯罪分子的任务,可以说危险性相对于特种部队来说还是非常小的,毕竟警察所面对的绝大多数的犯罪分子都是没有武器装备的,顶多拿着把菜刀、棍棒之类的武器。
警察的随身佩戴武器就是手枪,在更多的时候需要外露,暴露出来的手枪可以对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果,阻止其进一步的犯罪活动,说白了警察的手枪不是为了杀伤,而是为了威慑,所以必须外露,令犯罪分子一眼可以看到。
而特种兵则不同。特种兵在执行作战任务时,手枪只是作为标准配置里的附属武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或者狙击枪等武器才是特种士兵不离手的武器,随时随地都要使用,以击杀敌为第一要务。
此时特种兵的手枪更多的是作为万不得已时使用的支援武器,比如步枪没有子弹、故障或者说短兵相接、空间狭小时的补充武器,而这把手枪更要起到隐蔽、便利、突然的作用。
特种兵将手枪佩在腰间影响了其他装具的挂载,又过于明显,放在专门为手枪预留的作战服裤装上,既满足了随时使用的便利性,又方便了其他装具的携带,同时还能出其不意的进行对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