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战2帝国覆灭,纳粹德国头号战犯戈林是个什么样的人?
闪电战2帝国覆灭,纳粹德国头号战犯戈林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纳粹德国的二号人物,仅在希特勒之下,他不需要什么军衔。戈林的罪恶和简历不在这里重复,几乎人人皆知。但作为邪恶的纳粹政权的建设者和策划者,他的确也有另一面,比如讲亲情,比如并非对犹太人赶尽杀绝。
戈林的父亲曾任德国驻海地的总领事,他的教父恩潘斯丁是一个犹太人,一直仰慕他的母亲。父亲不在期间,包括戈林在内的5个孩子,被恩潘斯丁照顾得很好,这对戈林兄弟的影响很大,也形成了戈林日后对犹太人的矛盾态度。
戈林提携了不少很有才干的犹太人,为他们打过不少掩护,也救他们于危难之中。如27名德军元帅之一的米尔希,和后来成为西德总理的施密特。就正是在戈林的鼓捣下,由希特勒授予米尔希和施密特“荣誉雅利安人”称号并颁发“日耳曼血统证书”。
他有句名言:我说谁是犹太人,谁就是犹太人。当然他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这些人忠实于自己,同时也为了显示自己在德国至高无上不可撼动的权威。但当米尔希和施密特离他而去时,戈林也只是贬黜他们,并没有利用他们的犹太人身份为难甚至杀害他们。
而他对反纳粹、不遗余力地救犹太人的弟弟阿尔伯特的庇护,纳粹上下无人不知。正是在戈林的庇护下,阿尔伯特才能救下许多犹太人。
戈林和阿尔伯特这俩兄弟,长相、性格、政治态度,都截然相反。阿尔伯特从一开始就反纳粹党,反希特勒。1923年,兄弟俩因政见不合而吵翻。纳粹党掌握政权后,阿尔伯特更名换姓到奥地利隐居,声称不会再见戈林。
希特勒合并奥地利后,他更是毫不掩饰地帮助犹太人。一天,阿尔伯特在维也纳的街上,看见盖世太保押着一名老年妇女,双腿跪在地上洗鹅卵石,破旧的衣服上写着:“我是肮脏的犹太人”。他激怒地走上前,一把拉起妇女,扯下她身上的标牌。
士兵上前理论,被阿尔伯特一个耳光扇回去,称叫你们戈林来找我。事情报告给戈林,戈林一笑置之。从那时起,阿尔伯特就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想逃离德国的犹太人搞护照和签证。后来为达目的,他常常到戈林的办公室,大拍哥哥的马屁。
1939年,戈林让阿尔伯特到捷克的斯柯达汽车公司,担任出口部经理。同一年,德国入侵捷克,斯柯达公司里的许多犹太工人,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阿尔伯特索性伪造他哥哥的签名,让这些犹太人获得出国许可,顺利逃了出去。
他一直和捷克的抵抗组织合作,还以生产的名义,派出卡车去集中营要犹太劳工。汽车一开进森林,阿尔伯特就把他们放了,还给他们准备了通行证、一定数量的现金。因为这一系列行动,阿尔伯特被盖世太保逮捕过4次。
每一次,戈林都将他捞了出来。戈林对这个小自己一岁的弟弟,倒没有责骂,只是说这是最后一次,他再也不会帮忙捞人了。但下一次,同样的剧情照常上演。
1944年,尽管戈林在希特勒那里已经失宠,但当他得知阿尔伯特被判死刑后,还是去求希姆莱放弟弟一条生路,然后帮他躲了起来。戈林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后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见弟弟阿尔伯特一面。阿尔伯特答应替他照顾妻女后,戈林于当夜服毒自杀身亡。
大唐有哪些灭过国的将领?
唐朝灭掉的国家太多,不算内战就有二三十个,灭小国都上不了台面,比如中天竺,被一个七品文官,靠借来的几千人就灭了,好意思说吗?
所以我们只能挑有分量的战争、名头够闪亮的将领说说。
01.李靖有人经常拿李世民与李靖相比,那是笑话,李世民的军事才能顶多够给李靖当一名先锋官。
如果说大唐要评出一位最杰出的军事家,非李靖莫属,即便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李靖也足以占有一席之地。
大唐统一战争,北方是李世民的天下,南方表面上李孝恭是统帅,但事实上的军事一把手是李靖。
没办法,李孝恭是李渊的侄子,李靖是俘虏的降将,还跟李渊有宿怨,你要是李渊你会信任谁?
有“犟眼子”可能会说,南方割据势力的战斗力哪能比得上北方?客观讲,这个说法没问题,但李靖之所以一人搞定南方却名气不如李世民,其原因只有一个——再难的事在他那里都不算事。
事实上不光是李靖,您会发现,越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的仗打得越没滋味,好像不费事就赢了。反而靠肌肉腱子吃饭,把简单变复杂的杀货更容易受追捧,热血喷张嘛,好看。
闲话不多说,说说李靖的两次灭国战争(不算统一战争)。
①贞观四年(630年)灭东突厥这年正月,李靖率10万大军分六路并进讨伐颉利可汗。但李靖不会选择靠人数多,合围敌人打肉搏战的笨方法。
他亲率3000轻骑,冒着漫天大雪星夜赶路,直扑颉利可汗的驻地襄城。
颉利可汗根本没想到李靖来得这么快,再一看主帅都来了,不可能就这点人马。于是他吓得扭头就跑,逃到碛口安营扎寨。
其实他上当了,唐军的后援还远得很。接着李靖大耍离间计,策反了突厥人康苏密,并俘获隋炀帝的萧皇后和孙子杨政道。
颉利遭遇背刺一刀,只好再次撤退,岂料他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李靖的算计之内,他接连遭到柴绍、李勣的阻击,损失惨重。
颉利耀武扬威了一辈子,从来没这么窝囊过,只好请降,表示愿意给李世民当马仔。
李世民答应了,但有人不答应。李勣第一个表示反对,提出正好借颉利放松警惕的时候袭击他。李靖一拍李勣的肩膀:小伙子有远见,跟我想到一起去了,咱给他来个灭国。
这一次李靖故技重施,他派爱徒苏定方为先锋,带了200骑兵袭击了颉利的大营。颉利再次失算,仓促之间也搞不清楚唐军来了多少人,上马就逃。
随后李靖的大军赶到,歼敌万余人,被俘10余万。颉利可汗在逃亡途中被李道宗俘获,东突厥灭亡。
②贞观九年(635年)灭吐谷浑灭东突厥之后,李靖遭遇猜忌和排挤,在家休整了四五年,吐谷浑入侵凉州后,他主动请缨出战,虽然当时他已经63岁,患上了严重的足疾。
这场战斗打得比较艰苦,原因是行程太远了,一直追击到新疆且末,干了几千公里。
吐谷浑人比较识趣,跟大军交手吃了亏后,立刻放火烧了草原,然后鞋底抹油跑了。
这下唐军犯难了,当时还处于冬季,干草烧光了马就失去了草料,这仗没法打。但李靖怎么会被这点“小事”难住,他的对策还是老办法——唯快不破,抢敌人的口粮。
他分兵南北两路,侯君集、李道宗走南道,李靖率领薛万均、李大亮走北道,两路大军齐头并进。
正像预料中的那样,吐谷浑根本无心作战,也没料到唐军会玩命来追,除了南路有一场恶战外,基本上就是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唐军吃着人家的牛羊肉,住着人家的帐篷,足足追了半年。吐谷浑可汗在逃跑途中被部下干掉,他的老婆儿子率部投降,吐谷浑灭国。
02.李勣李勣就是《隋唐演义》里的牛鼻子老道徐茂公。与李靖不同,李世民对他的态度一直是着力培养,留作辅佐新君的臂膀。
李勣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他一生也率军灭了两国。
①贞观二十年(646年)灭薛延陀唐朝跟薛延陀的关系很复杂。在灭了东突厥之后,唐朝为了安抚铁勒九部,故意扶植了薛延陀部。
随着薛延陀部的不断强大,以及大唐在凉州一带军事的部署,双方的矛盾和冲突开始加剧。
贞观十五年,阿史那结社阴谋刺杀李世民失败。这个举动激怒了大唐,于是李世民立东突厥贵族阿史那思摩为新的东突厥可汗,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贞观二十年,李道宗、阿史那社尔率部进攻薛延陀,多弥可汗被杀,新继任的可汗向大唐请降。
此后数年,李世民一直在和亲与灭国之间犹豫,双方的关系很微妙。直到贞观二十年,夷男可汗去世,薛延陀出现内乱,李世民才决定灭了薛延陀。
在李勣出场前,李道宗和阿史那社尔基本上已经将薛延陀打得半身不遂了。所以李勣接手后几乎没费什么事,一战斩杀5000余人,俘男女3万余口,将咄摩支可汗带回长安,薛延陀灭国。
②总章元年(668年)灭高句丽高句丽耗死了隋炀帝,也给李世民留下了遗憾,直到高宗李治在位期间,才彻底灭了它。
显庆五年,唐灭百济,高句丽失去了一条胳膊。同时高句丽内部盖苏文家族独擅朝政,引发内部矛盾。盖苏文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又陷入内部争斗,这给大唐灭高句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乾封二年(667年),李勣攻占新城,连陷十六座城。总章元年(668年),薛仁贵攻陷高丽重镇扶余城,两路大军合并迅速打到鸭绿江边,并包围了平壤。
一个月后,高藏王投降,高句丽灭国。
03.苏定方苏定方是李靖最得意的部将,也是李靖之后最具军事才华的将领,民间说他就是李靖的弟子。
苏定方参加灭国战争数量最多,包括东突厥、西突厥、百济、高句丽。
①显庆二年(657年)灭西突厥东突厥灭国后,西突厥开始兴起,大唐彼时正在经略西域,于是双方冲突开始多了起来。总体上,西突厥对大唐称臣,但总是不断找机会反叛。
苏定方灭西突厥的战略战术跟李靖比较相似,只是组合拳更花哨一些,尤其是在分化草原各部的工作上做得更细,效用也更大。
唐军从金山北路出发,一直追击到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活捉了沙钵罗可汗。
②显庆五年(660年)灭百济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三分天下,北部是高句丽,东南是百济,西南是新罗。当时,新罗是大唐的粉丝,百济则和高句丽结盟。
其实唐朝并不想跟百济打仗,那玩意太小了,根本不值得伸手,可这家伙偏偏不识趣,老是欺负新罗,拿大唐的警告当屁放。
先请五年,苏定方从山东渡海出发,抵达熊津江口。百济人一看江面黑压压一片,顿时腿都软了。唐军根本没费事就抢滩登陆,与陆路进攻的新罗配合,围困住百济都城泗沘城。
百济人在城下拼死抵抗,被唐军一战斩杀万人,只好举手投降。
04.侯君集侯君集也是李世民最悉心培养的后起之秀,他曾经奉命去跟李靖专门学习兵法,也算是李靖的非正式弟子。
侯君集参加的灭国战争数量也很多,最出彩的当属作为主帅灭高昌国之战。
高昌国是唐僧取经途中经过的一站,国王鞠文泰还曾经给予了他帮助。高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正好掐住咽喉要道处,是大唐经略西域的必经之路,也是重要的商道。
于是鞠文泰有了非分之想,他想靠这条生命线吃独食。李世民不开心:来长安,咱哥俩唠唠。
鞠文泰置之不理。李世民火了,侯君集终于获得了独立挂帅的机会。
不过,唐军抵达高昌的时候,估计鞠文泰惊吓过度死了。侯君集很君子,静等鞠文泰下葬以后才动手。
攻打高昌国的战斗,可谓是古代“机械化部队”的第一次展现。唐军将城外山上的木头几乎砍光了,全都用来制造攻城器械,什么投石机、撞墙车、楼车、强弩等等。
唐军往楼车上一站,城内看得清清楚楚,精准打击,一波巨石、箭矢如遇般飞入城中。这种非对称的战争根本没法打。
于是新国王举手投降,高昌国灭亡。
05.其他名将除了上述几国,唐朝还灭过突厥、中天竺、龟兹、铁勒、突骑施、大小勃律等等。
开头说的那个七品小官叫王玄策,当时作为副使出使天竺国,却在途中被不知死活的中天竺劫了。
王玄策靠刷脸,跟吐蕃借了1200人,跟尼泊尔借了7000人,三天,斩敌三千余级,俘虏1万多人,攻克580座城。最后将国王、王妃、王子等12000人抓到长安磕头。
这么大的战功,王玄策只被提升到五品的散朝大夫闲职,史书里都没他的传记。
没办法,这仗太没技术含量,大唐牛人太多,比如薛仁贵、刘仁轨、裴行俭、李晟、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李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吓死人。
乌克兰是否有机会跨越第聂伯河?
考虑到凡事都有可能,既然赫尔松俄军前面南方集群打得那么好,最终都因为防守,估计伤亡太大,放弃了。哈尔科夫 也放弃了,红利曼也放弃了,从这些角度来看的话,乌军的进攻势头不错,俄军的基地每一个地方都是有可能被打下来的。
不过考虑到克里米亚有塞瓦斯托波尔港这个军港是整个黑海舰队基地控制着黑海一个大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可能从黑海舰队前出,到地中海甚至南下,到印度洋,是代表着俄罗斯向南进军的一个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不容克里米亚有失。
事实上俄军现在征召了31.8万士兵,其实目的也就是为了保卫好克里米亚。虽然乌军已经收复了赫尔松市区,但是赫尔松州的大部分地方,尤其是第聂伯河左岸的地区,还在俄罗斯的手里。
因此这一代的乏味可以说坚若磐石固若金汤,除非美西方在投入巨大的力量帮助乌克兰,否则他很难夺回,毕竟现在俄军又夺取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扎波罗热4个州的很多地方,抗击乌军的实力进一步增加了。#头条创作挑战赛##杭州头条#
作者为高级#策划##创业##旅游##在头条看世界##写作##分享你的今日感悟##我在头条搞创作##每天都值得被记录##家事国事天下事##俄乌冲突#
史迪威究竟有没有扯中国后腿?
美国的史迪威将军就是一个美国马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于中国的抗战没有起到一丝一毫的正面作用,反而由于他的不懂军事葬送了中国最有希望最强大的部队。
史迪威在来到中国之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根本就没有实战经验。史迪威在军界的那点名气全是靠训练部队打出来的,至于指挥作战的能力,没有人知道它的上限和下限在哪里,毕竟纸上谈兵和实战有着很大的区别。
二战之时,美军将星云集,可是马歇尔五星上将为什么就派了这么一个哥们来到中国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和史迪威将军真的是哥们儿。在战争时期,陆军参谋长马歇尔5星上将拥有很大的人事权力,而他和史迪威将军的私交非常的好,好到了什么程度呢?
众所周知,由于马歇尔夫人的原因,马歇尔夫妇并没有子女,但是马歇尔将军夫妇又是非常喜欢孩子的人,他们就认了史迪威夫妇的孩子,作为自己的教子,教女。所以史迪威将军和马歇尔将军妥妥的是铁子。马歇尔对于自己这位老铁是非常的信任,一直想给老铁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其次在美国的众多将领中,史迪威将军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那些突击72小时只会结结巴巴说你好,再见的美国将领相比,曾经长期居住在中国的史迪威将军,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就使得史迪威这个蓝眼睛高鼻子的老美在和中国的高层交流时,给人一种亲切感。
而且史迪威将军的美国军官身份,是在当时的中国内部是很吃香的,所以在华期间,史迪威将军有一定的人脉。这和那些一直蹲在华府的其他美军将领相比优势大了不止一星半点。所以马歇尔上将的这个人事安排也并不是纯粹的人情,从纸面上看,史迪威确实是一个相当好的人选。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原因,美国马谡史迪威将军衔命飞往遥远的东方,在他的头顶上有着一系列让人炫目的头衔,什么驻华美军总司令,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东南亚战区副司令。他有一个很大的权力,那就是分配盟军支援中国战区的物资,这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他手中的一件武器。
但是很快这个人事任命的缺点就开始逐渐暴露。马歇尔将军在任命史迪威来到中国就职时,只看中了史迪威的纸面实力,却没有考虑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史迪威的个性。
史迪威这个人的权力欲很强,如果他的军事能力像乔治巴顿那样,哪怕就算,不如巴顿像美国马保国麦克阿瑟那样,那么权力欲强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毕竟韩信也说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可是史迪威算得上是美国二战时期最差劲的所谓名将,纯粹就是一个无经验无能力无战绩的三无将领。部队落到这么一个人手里,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偏偏这个史迪威将军对于自己的能力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明是黑铁的水准偏要上王者,在战场上这位黑铁级别的将军,指挥着诸如戴安澜,杜聿明这样白银级别的部下,更别说还有孙立人这样的黄金级别的,有这么大一个累赘,要上分根本带不动的!
史迪威在个性上还有着一种欧美人独有的迷之自信。在与东方人尤其是落后的亚洲地区的中国人交往的时候,这些高大的白人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会不自觉的把自己放在救世主的位置上,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往往是会坏事的。
同时在对待中国人和对待西方盟友的态度上也完全不同,当同为西方的英军需要帮助的时候,史迪威会丝毫不顾及中国军队的感受,与牺牲全力援助,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远征军在进入缅甸之后,连续被英军戏耍抛弃。
偷袭珍珠港之后,日军是相当的猖狂,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股进攻的狂潮。在缅甸地区10万日军精锐进攻绝大多数是缅甸人的英缅军队。
英国人自己打仗都不行,更别说是殖民地的部队了,这5万部队在我看来,战斗力还不如5万头猪,至少5万头猪在面对日军的时候,还知道四散逃跑,这5万英缅军队可能连逃跑都不会直接投降日军了事。
但是缅甸地区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条不得不保的生死线。和工业国日本相比,中国的工业能力实在太弱了,作为一个农业国,咱们连子弹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大量的进口。
可是以当时日本陆海军的实力,几乎完全封锁了中国的进口贸易线,抗日战场上急需的各种物资,只能通过一个途径进入中国那就是滇缅公路。所有的圆滑物资都得通过仰光卸货,然后沿着这条生命线源源不断的运到中国。
现在日本人对缅甸发动了全面的进攻,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很有可能被日军切断,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伟大的远征开始了。
在英国人行将失败之际,10万最精锐的中国远征军,跨越国境线来到了缅甸,这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个机械师,第200师,在当时中国统帅部手里只有两个攻击军,一个是大名鼎鼎的七十四军,还有一个就是被派往缅甸前线的杜聿明的第五军。
可以说蒋介石在远征这件事上绝对没有留后手,这10万人是国军中的精锐中的精锐,蒋介石把这支王牌部队交到了史迪威的手里,可见老蒋对于这个美国人还是很信任的。
到了缅甸之后,英国人卖队友的恶劣行径,很快就被杜聿明等中国将领看穿,杜聿明多次建议史迪威不要听从英国人的,英国人名义上和我军进行配合,实际上上了战场就保存实力,一触即溃,他们的目的就是用中国人的生命,为他们趟出一条逃往印度的道路。
对于这些很浅显的东西,史迪威充耳不闻,作为一个初掌军权的人,他的目的就一个,成为一个盖世名将,他要建功立业,他要打胜仗。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史迪威拿出副总司令的派头,要求中英军队在战场上不得后退,然而英国军队会听史迪威的吗?英国人早就打的没有了士气,只想活着逃回去,在战场上迟到早退,卖队友已经是基本操作了,要想英国人能够坚守阵地,就像中国男足明年能夺得世界杯一样。
所以在史迪威副司令的严令之下,最终演变成了中国军队独自对战日军,中国军队确实是好样的。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缅甸人民由于常年受到英国人的压迫,他们把前来支援英国军队的远征军看成了英国人的帮凶,而日本人则是来帮助他们摆脱西方人压迫的解放者。
所以远征军在缅甸,几乎得不到当地人的任何支援,他们不在明里暗里的戳轮胎就不错了。没有当地人民的支持,没有后续部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军打得非常的艰苦。
在史迪威的一意孤行之下,不愿意卖力作战,一触即溃的英军成功的逃到了印度,而在战场上拼死拼活的中国军队,却被日本鬼子切断了后路。万般无奈之下,远征军的将士们走上了野人山这一条血路。
这一条路上铺满了勇敢的中国军人的尸体,这些英勇的战士,如果没有史迪威的乱指挥,他们根本不会死在这里,他们应该能够消灭更多的侵略者。
在牺牲了5万中国精锐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仅仅是保住了英军的性命,缅甸还是没有保住,滇缅公路还是丢了,各国援华物资只能经过驼峰航线,一点一滴的进入中国。
在和史迪威搭过几次脉之后,杜聿明等的中国将领已经对史迪威的军事能力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确认这位美国的太上皇就是一个典型的马谡,赵括,只会夸夸其谈,打仗根本就是不行,临战指挥甚至还不如常凯升。
面对自己的学生和心腹爱将杜聿明关于史迪威军事能力的报告,蒋介石也感到很为难,毕竟人家代表了美国,如果就此夺了他的军权,盟友那里很难交代。
蒋介石,于是指令杜聿明对史迪威的指挥来个阳奉阴违,合理的就去做,不合理的就去他娘。这个事情被史迪威知道后,史迪威极为光火,把蒋介石看成和日本人一样坏的大坏蛋。
由此可见史迪威这个人很狭隘,而且还是一个功名心极强的人,这样一个人如果久居下位,可能并不会有太大的破坏力,偏偏他手里有一项很大的权力,那就是各国援助中国的物资由其分配。
史迪威对于兵败缅甸这件事情看得极重,他的自尊心以及荣誉感要求他必须在缅甸打一个大大的翻身仗。于是乎,这个短视的美国佬毫不犹豫的利用手中分配物资的权利,把大量物资留给了远征军。
至于中国国内嗷嗷待哺的那些军队,根本就不在史迪威阁下的考量之中。天大地大,老子的面子最大,这可能是史迪威最真实的想法。
在抗战最激烈的时候,中央军也好,各地方部队也好,对于美国的军事援助可谓是是望穿秋水,可是偏偏有这么一个美国佬上头,截胡,把大量的物资调配给了远征军,肉给远征军吃了,汤汤水水也给了远征军,国内的各支部队只能分一点点泔脚,你说这让蒋介石怎么能够不愤怒!
国内的部队缺枪少炮,在迎战日军的时候只能用人命来填,如果装备能够再好一点,只要一点点,我想就会有许多中国健儿的生命能够得到拯救,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几个伤心的妈妈,流泪的妻子,找不到父亲而哭喊的孩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个美国马谡史迪威。
史迪威在练兵这方面确实很有一手驻印军的战斗力很快被提了上来,但是这种牺牲国内同袍的做法,让蒋介石及国民党的上层极为不满。偏偏这个史迪威还不以为意,在他的眼里蒋介石也好,共产党的指挥官也好,通通不如他这个美国是救世主,他甚至以物资分配为要挟,要求老蒋交出中国所有军队的指挥权。
这怎么可能?蒋介石也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罢,都不会放弃军队指挥权的,毕竟大家都知道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真的将军队交给史迪威指挥,那么我们中国不就和现在的韩国一样了吗?
史迪威对此没有任何的道德上的压力,他觉得这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没想到他的要求被中国政府断然拒绝,他怀恨在心认为就是蒋光头在作梗,一定要给蒋介石一点color see see。
所以当日本人发动1号作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豫桂湘战役时,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力,美援物资坚决不发,援华空军全部撤到四川,难不成是要用这些空军来保卫大熊猫吗?
战争打的一团糟,蒋介石就想让手里的王牌驻印军进入贵州地区参战。可是史迪威再一次拒绝了蒋介石要求,甚至连补充弹药的请求都被他毫无情面地驳回了。你说老蒋会不会气炸了?豫桂湘战役大败,一方面是国军抗战不力,但是在日军的军功章里也有史迪威的一份。
面对国军大败,史迪威非常得意,他连忙给罗斯福去信,让蒋介石将权,把部队的指挥权全都交出来。
而此时此刻的蒋介石也忍无可忍了,和国军的许多高级军官一致表明,不可能将军权交给美国人。
在权衡再三之后,史迪威在中国的任命被撤销,这位被称为三星级连长的庸将就此回到了美国,再也不能祸害中国人了。继任者是魏德迈,这个美国将军向来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却发挥了N倍于史迪威的作用。
这个低调的将军上台之后,立即调整前任的做法,大量的援助物资进入了国内国民党部队,被迅速武装了起来。很快同样在1号作战中被打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这批人,在拿到了美国援助的武器之后,非但能够守住阵地,还能够转手为攻扩大战果,连续消灭了3万日本鬼子。
应该说1945年的夏天就算美国没有投掷原子弹,中国也已经做好了全面反攻的计划,包括汤恩伯等抗日将领的军队都已经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执行代号为阴人行动的中国战区大反攻!
我想如果没有史迪威这个美国马谡,一开始美国来的就是魏德迈将军这样一个高情商的军人,我想我们中国军人的损失一定会比历史上小上不少。
希特勒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队在欧洲战场势入破竹。但是战争后期希特勒却火速走向战败定局。纳粹德国的战败有多重因素,其中以下原因是最为致命的。1. 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指挥不当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撤退行动。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3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英法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敦刻尔克港口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因此形势万分危急。如果德国陆军与空军及装甲部队互相协助攻击,英法联军30万军队就会很快被消灭。然而,希特勒却命令陆军不准前进,反而仅仅让空军去消灭英法联军。由于天气不佳以及空军不如陆军包围得严密,打击的缝隙太大,1940年5月25日,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且撤退成功。而在这30万人中,其中的英国士兵久经沙场,是英军反攻欧洲大陆至关重要的力量。这样的力量若消失了,二战结果多了一丝悬念。希特勒为何不让陆军来歼灭英法联军至今是个谜。2. 巴巴罗萨计划推迟几个星期1941年德国准备进攻苏联,巴巴罗萨计划是德国进攻苏联的代号。德国部队调到苏联边境并做好了进攻准备时,与德国友好的国家南斯拉夫发生了政变。为了不使后院起火,希特勒先让墨索里尼派意大利的军队去平叛,但意军迟迟未能平叛成功。希特勒不得不派部分德军挥师平叛。平叛成功后他再将这些军队调入苏德边界,这花费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南斯拉夫的政变而使巴巴罗萨计划推迟数周。由于苏联8、9月份是雨季,接着就是寒冷的冬季。德军装甲被冻住,人员冻伤极多。在进攻苏联后,德军最终进到距莫斯科20公里处戛然而止。而德国的弗雷德里希-保罗斯元帅在纽伦堡法庭上证明,德国也就这需要那几个星期来灭亡苏联。3. 战争间谍情报信息不准确希特勒在进攻苏联前,情报部门提供的数据是苏军兵力约200师左右。但德军在进攻苏联不久就俘虏了苏军几十万部队。据了解,被俘部队的番号及正在其它战场上作战的部队番号就已经超过了200个师,而且苏军的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这是因为苏联进行了全国总动员,甚至将监狱中的犯人都充斥到前线所至。这也是德军不能快速消灭苏联的重要原因之一。4.进攻目标有误、组织失当德军进攻苏联时共分三个集团军,分别是:北方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南方集团军。北方集团军目标:由东普鲁士出发,经德文斯克、奥斯特洛夫,穿越苏联中西部(今白俄罗斯)地区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目标:由华沙以东出发,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进攻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目标: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在卢布林至多瑙河口地区攻下基辅,再向顿巴斯进攻。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
在战争的关健时刻,希特勒没有听从其它将领将南方或北方集团军的部分部队充实到中央集团军,以实现快速占领莫斯科的目标。他反而是将中央集团军的部分部队调到南方集团军,抢占乌克兰的粮仓和石油重地,致使苏联的象征首都莫斯科迟迟没被攻下。使苏联人民仍有不败的精神依托与德军进行顽强的抵抗。这也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败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