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相当于清朝什么官衔?
鸿胪寺最初用来做什么,相当于清朝什么官衔?
秩石制,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员级别制度,以俸禄的多寡来厘定官吏等级。曹魏时设定九品中正制,秩石制依旧不废,两种品级制度同行。这也是中国古代实行千年以上的官吏定级制度。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将原有九品中正制改为每品正、从二级,正四品以下(含正四品),每品再分上、下两阶,一共三十阶,秩石制才逐渐退出中华北方王朝。而南方诸朝则始终沿用秩石制,直到隋开皇八年(589年),隋军渡江灭陈,统一中国,在南方行九品三十阶,定官吏级别,这才彻底将秩石制移除于历史长河之中。
秩石制度,自最高级别的万石,到最低级别的斗食佐史,在西汉时大约为二十级,东汉初年十七级,此后保持稳定,再无改变。
二千石级别官吏,又可以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下面根据各级情况,详细叙述。
一、中二千石,对应官职为中央朝廷之九卿(汉官制,九卿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另|执金吾也为中二千石官职;
地方官员中,三辅,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由于夹辅京师,拱卫朝廷,地位超然,官秩也是中二千石。东汉后期,各州设立州牧,官秩也是中二千石。
二、真二千石,对应官职为各州刺史。
三、二千石,对应官职为各郡郡守(太守)。
四、比二千石,对应官职为丞相司直、护军都尉、西域都护、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郡都尉。以上汉制官职,如果对应清朝官衔的话,那么就是------------
中二千石:
清礼部尚书----对应太常、大鸿胪;清朝也有太常寺、鸿胪寺,但是职责和品级远远不及汉制下的太常、大鸿胪。所以汉太常只能对应清礼部尚书。
清领侍卫内大臣、内大臣----对应光禄勋、卫尉;清朝一样有光禄寺,但是那是管理负责后勤宴席、朝会祭祀的,与汉时的光禄勋完全不一样。汉光禄勋,即之秦郎中令,是负责守卫宫廷、卫护皇帝的重要官员,基本对应清之领侍卫内大臣。而汉卫尉,职责为率卫士巡视宫中、检查门籍,警卫皇宫,基本对应清之内大臣。
清太仆寺卿、上驷院卿----对应太仆;清朝也有太仆这个官职,设立了太仆寺,所负责的职权与汉之太仆也并无二致。但是清还另设上驷院,是负责管理宫内马匹选用事宜,对应太仆寺负责军队各衙门供应马匹。所以汉太仆在清的对应官职即太仆寺、上驷院二处。不过清之太仆卿、上驷院卿只不过为正三品,远不如汉之太仆地位高。
清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对应廷尉;廷尉主掌制定法律、汇总断狱、审理各州郡上报案件,并管理诏狱,奉皇令收捕不法大臣。其职责涵盖清之刑部、大理寺所辖权力,所以以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以对应。
清宗人府宗令----对应宗正;皇家特有官职,为皇室宗室管理机构,历朝历代都有设置,官职即权力也都大同小异,是历代皇室管理自己家族的特设职位。负责皇族的录名、入谱、赐封、及惩处、废黜等职责。
清户部尚书----对应大司农;这个官职对应明了简单,汉之大司农的职责是掌管钱粮、谷物、赋税。这和清之户部尚书职权完全一样。所以清户部山书别称也叫大司农。
清内务府大臣----(对应少府;这个也是为皇室专设的职位。负责皇家日常供奉、内帑、衣食起居、及皇庄管理。清代内务府,也是负责以清皇室的供应日常、起居出行、游猎巡幸,所以正好是对应少府。
清九门提督----对应执金吾;汉之执金吾,原名中尉,职责权限为保卫京师、巡查京师内外、查察奸盗,维持治安,与保卫皇宫的卫尉互相协助、互为表里。而清之九门提督,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职权恰恰也是负责京师内九门的警卫及内城巡逻、治安、捕盗,与汉执金吾职责高度一致。所以对应执金吾。
清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对应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是汉时京师长安左右地方之治理官职名。由于地处京畿重地,辅佐朝廷、护卫畿内,所以地位重要,官秩同朝廷九卿,为中二千石。而清之京师(北京)、奉天(沈阳),主政官员如同汉之三辅一般,地位超然,职责重大,所以称尹而不称知府。完全对应汉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三辅。
清各地总督(不含漕督、河督)----对应汉之州牧。都是地方最高长官,简单明了,职权责任相同。就不再复述了。
以上即中二千石官员,汉制与清制之对比,而二千石前的这个“中”字,代表的是“中央朝廷”的意思,地位高于其他二千石官员。
真二千石:
这一级别所授予官职较少,秦代大上造(大良造)秩为真二千石,汉初制,州监察官员名号刺史,原官秩为六百石。东汉后期,刺史升为一州实际主官,官秩为真二千石。
二千石:
对应官职为各郡郡守(太守)。
真二千石、二千石在俸禄上有些许差别,汉制刺史、郡守也并非完全上下级关系,所以基本上可以视为同一级别官职。
清各省巡抚----(对应刺史、郡守。汉时基本为郡县制,设州刺史最初的目的是方便监察作用。后期州实际设立为地方行政区域,数目增多,基本也是前期郡的职能。所以清之各省巡抚,对应汉之刺史、郡守,恰如其份。
比二千石:
清军机处章京----对应丞相司直。汉丞相司直,为丞相府属官,负责相府文书、奏章、纠察不法。清朝没有丞相,相当于丞相的大学士也是虚职,所以只有以实际中枢机构的军机处辅佐官员-军纪章京以对应。
清前锋、护军、骁骑三营都统、锐健营都统、----对应护军校尉;汉护军校尉的职责是驻守京畿,拱卫朝廷。作战时应皇帝令集合出征。清清前期八旗前锋、护军、骁骑三营及锐健营也是负有这种职责,所以其主管对应汉护军校尉。
清定边右副将军、伊犁将军----对应西域都护;汉西域都护,负责驻守西域,检视当地、疏通交通、管理天山南北两道。而清之定边右副将军,及之后的伊犁将军,也是驻守新疆,管理当地军民庶务,卫护国土,有如汉之西域都护,所以对应。
清御前大臣----对应奉车都尉、驸马都尉;奉车都尉主掌皇帝御辇车驾,出行时随侍在侧,兼有扈从、护卫职责。而清御前大臣,也是随侍皇帝、日常侍奉左右,并兼理皇帝出行扈从事宜,正好对应汉时奉车都尉。而汉之驸马都尉,还是不是后世公主夫婿的加官,而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御驾随侍官员名称,所以也对应清之御前大臣。
清各省提督----对应汉各郡都尉;都尉,是汉各郡最高军事长官,负责郡国之兵的训练、指挥作战。而清朝各省提督也是一省军事主管,省内诸军事命令都操持于提督(当然,军令还是各省巡抚、及上级总督执掌,这与汉时各郡军令也由郡守实际操控一致)。为什么清朝总兵及水师提督不与对应,那是因为总兵以镇驻扎、水师提督以江河大海为辖区,与郡都尉职责不一致。所以各省提督才是对应汉各郡郡尉。
以上,就是汉之二千石官职,与清朝相应官职的对比,谢谢。
然后再多讲一句:秩石制下,二千石的这个“石”字,如同本题提问的念法一样,念“担”。
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家族保全,仅二子从死,或许死前还向皇宫所在的方向跪下磕几个响头,既是感谢也是告别,这大概就是年羹尧人生最后时间里的内心感受了。
年羹尧,于公于私,对于雍正来说都是“大关系”。
暂且不论亲戚渊源,年家在大清的地位就不低,当年努尔哈赤讨伐大明的时候,辽东有一名叫做“年有升”的武将投靠了大清,不说立了多大的功劳,但最起码是从龙之功,后来大清入关,年有升的儿子年仲隆又通过了大清置办的“科举”入朝为官,可以说是大清最早的一批进士。
而年仲隆,正是年遐龄的父亲,因为家族乃是“从龙功臣”的缘故,且父祖都有一定地位,年遐龄的起步就很高,康熙三十一年,年遐龄官升湖广巡抚,此时的年家跟雍正还扯不上任何亲戚关系,所以说,年家也是靠的实力的家族。
年遐龄是个大官,儿子也不赖,他最出色的儿子,正是年羹尧。
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成为进士,这一年,还有一个人物成为进士,那就是有着“大清三帝秘书”之称的三朝老臣张廷玉,不过张廷玉在前期和年羹尧比,暂时还比不上,因为自己的能力、才华,加上家庭背景的帮助,年羹尧在康熙四十九年成为“四川巡抚”,这时候的年羹尧,刚过而立之年。
三十出头当上一方封疆大吏,年羹尧不得不让官场高度重视,而年羹尧也十分感激康熙给他的机会,不过康熙确实不是因为关系让年羹尧上位的,这个年羹尧,的确是很有能力。
也是在年羹尧成为四川巡抚的一年前,雍正被康熙册封为“和硕雍亲王”,按照大清的祖规,皇子成为亲王后,有资格管理一部分“佐领”,刚好汉军镶白旗就有一部分被雍正划走,而这里面,正有年家所在的范围,就这样,年家开始隶属于雍亲王府。
或许是康熙觉得年家的人才辈出,于是安排了年家年遐龄之女和四子雍亲王的联姻,于是年羹尧的妹妹,在康熙五十年被康熙做主许配给了雍正做侧福晋,而雍正没有因为这是政治联姻排斥年氏,反而是很疼爱年氏。
虽然雍正自己在九子夺嫡的时候没有刻意经营关系,可是靠着年家的地位以及年家和雍正的关系,让年羹尧成为了雍正的“亲密战友”,在九子夺嫡的最终阶段,年羹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康熙五十七年,年羹尧以四川军政极度腐败,难以协助西北作战的清军后援为由,请求康熙给予他一个临时的“四川总督”身份,而康熙在得到了年羹尧的要求以及回报之后,立即同意,让年羹尧升为四川总督,负责西北大军的“粮饷供应”,以及肃清内部的贪腐问题。
从客观角度来说,年羹尧这一次“要官”,必然是真的有反贪的心思在里面的,不然的话,年羹尧不可能用这一种理由要官,也是年羹尧这一次的“动机”,让雍正觉得年羹尧也是一个有原则、清廉的官,只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尽人意。
一个汉人在不惑之年成为一个顶级的封疆大吏,总督,身份权力远远高于巡抚,更别说年羹尧这么年轻,基于这个因素,雍正和年羹尧之间的交际就不会差,而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年羹尧的作用更是“史无前例”地展现出来了。
首先,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而康熙在驾崩前,留下的遗诏是让皇四子雍亲王即位,可此时的朝堂中,十四爷党声势更大,而且十四爷胤禵还在西北担任抚远大将军,带着数十万兵马和准噶尔周旋,这朝廷内外庞大的力量若是处理不好,江山便危险。
相比朝堂十四爷党的威胁,西北大军的威胁更甚,但也是这个时候,年羹尧牢牢在四川“把控”住了胤禵的粮饷命脉,让胤禵不敢轻举妄动,而康熙安排年羹尧担任这个四川总督,让十四爷党众人觉得,是不是就有这层考虑在其中,目的就是为了牵制胤禵。
除了牵制胤禵,让胤禵只能乖乖地返京以外,西北和准噶尔的对峙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坐镇,于是当胤禵回去北京之后,年羹尧便被雍正安排为新的抚远大将军,让年羹尧代替原来的胤禵和西北对峙。
这一个岗位,可不是什么关系户能担任的,需要的能力和胆识也是要异于常人,所以年羹尧的能力毋庸置疑。
所以对于雍正来说,年羹尧是重要的,就算是于“公”而言,这种关系也是雍正需要好好维护的,所以雍正即位后,继续加大年羹尧的权柄,年羹尧也没有辜负雍正的期待,在雍正二年平定青海的“罗卜藏丹津”之乱,彻底将青海版图纳入,年羹尧也因此得封“一等公”。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年羹尧因为自己开始腾飞,他的三个儿子也同样被提拔,家人也被厚待。
于“私”而言,年羹尧的妹妹是雍正极其宠爱的一个妃子,因为在雍正元年的时候曾生下一子(早夭),所以在不久后,年氏被封为贵妃,一个汉人出身的女子能到贵妃这个位置,在清朝是不多见的,可见雍正对年氏的疼爱。
常言道爱屋及乌,年氏受宠爱,自然也受到了雍正的关注和照顾,虽然说不上让年家“横着走”、“肆意妄为”,但是雍正确实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优待了年家人,比如年妃和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他就被雍正任命为广东巡抚,而雍正岳父年遐龄,就算是退休了,都还加了一品尚书衔,雍正二年还加了太傅衔。
这些都是年妃被雍正宠爱换来的,甚至年羹尧被雍正快速提拔,未免没有年妃在其中的作用,不过年羹尧的能力也确实是强,就算是提拔,那也不算徇私枉法。
当雍正以为自己可以和年羹尧成为“亲密战友”的时候,年羹尧却变了。
雍正当皇帝后,他的主要目标便是“反贪”,之所以要反贪,正是为了拯救这个垂危的帝国,而雍正其实希望年羹尧在西北西南也帮他一把,就像是田文镜去河南反贪一样,可年羹尧不仅没帮雍正,反而还“反着来”,带着头贪腐。
年羹尧一边在自己的总督之位上贪腐,一边又对在北京的雍正“发号施令”,因为年羹尧的地位很高,西北的安定倚仗于他,所以朝中一些官员就“求官”求到了年羹尧头上,这其中无非就是钱权交易,可是年羹尧很猖狂,他把自己受到了好处的,要运作的“官员名单”直接给雍正,让雍正按照他的安排来。
这便是著名的“年选”,更可恨的是,雍正还不得不给面子他。
于是经过雍正的多次“劝解”、“训斥”,年羹尧都决定不改,甚至还隐隐有着拿西北西南的权柄来跟雍正“唱反调”的意味,于是雍正知道年羹尧不可留了,一旦让年羹尧如此下去,雍正的反贪工作根本进行不了,如果不能够大义灭亲,谈何肃清天下魑魅魍魉。
不过不满归不满,雍正却还是要“等”。
具体等什么呢?那就是等年妃去世。
其实年妃在儿子早夭后身体就不好了,雍正三年十一月,年妃病重,雍正有意“效仿”康熙当年为佟佳氏“祈福”的方法,加封年妃为“皇贵妃”,希望年妃能因此保住性命,可惜的是,年妃终究迈不过这个坎,撒手人寰,在年妃去世后,雍正也不再对年羹尧客气,直接对年羹尧“动手”:
羹尧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僣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专擅之罪六,忌刻之罪六,残忍之罪四,贪黩之罪十八,侵蚀之罪十五,凡九十二款,当大辟,亲属缘坐。
年妃在雍正三年十一月下旬去世,还没过一个月,在十二月中上旬的时候,年羹尧就被雍正的“雷霆行动”逮捕了,而且雍正逮捕年羹尧的罪名很充分,整整九十二个大罪,其中有关贪腐、卖官鬻爵的罪名就占了大半,可以说是把雍正的“逆鳞”都给拔下来了,都不是触碰那么简单了。
而雍正也说了,年羹尧的“亲属”,都要连坐。
年羹尧最让雍正痛恨的罪名就是贪腐,当年年羹尧以整治四川军政的拳拳之心向康熙索要四川总督,可是当雍正将年羹尧提拔到川陕总督的位置之后,年羹尧反而以总督、抚远大将军之职进行贪污,这怎么让雍正不心痛、不心寒。
比如其中的一项“进贡罪”:
西安、甘肃、山西、四川效力人员,每员勒银四千两。
再比如其中的一项买卖官职罪:
受参革知府栾廷芳贿,奏随往陕西。
最重要的是,当年因为西南西北都有战事,所以康熙、雍正都允许年羹尧在四川自行“调用”一省或者数省的税款,目的就是为了维持战争所需要的支出,这个经济大权放到了年羹尧的手里,让年羹尧差点把这一大部分地区都给雍正制造出“独立”的假象了,雍正是又怕又怒。
所以年羹尧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雍正将他下狱,而年羹尧倒台,对朝堂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年羹尧是大官,还是雍正最爱的年妃的兄长,他的倒台释放了很多的信号,大家也翘首以待,看看年家是不是会因为年羹尧受牵连,全部倒台。
可事实上,除了年羹尧的二子以外,年家人几乎没有杀身之祸。
年羹尧在史书上有名姓记载的儿子,仅有“三个”,分别是长子年熙、次子年富、三子年斌,但年羹尧具体有几个儿子,其余的又分别叫什么名字,历史没有记载,但据说年羹尧的儿子不少,超过了双手之数。
年熙作为年羹尧和第一任夫人“纳兰氏”所生之子,地位很高,而且雍正对年熙也是非常照顾,年熙考过举人,也被雍正安排到浙江担任监察御史,后来年熙身体病重,雍正让人给年熙算命,得出来的理由是年熙和年羹尧这对父子的“命数相冲”,于是雍正便让年熙过继到隆科多的名下,避过灾难。
可惜年熙最终还是在雍正二年去世了,但雍正对年熙的照顾是不得不说的。
而年富则是没这么好运了,或许因为年富受到年羹尧的恩惠最多,甚至还参与进了一些贪腐案,所以年富在年羹尧被赐死之后,也被雍正下令斩首了。
至于年斌,雍正则是把他发配贵州充军,并没有杀掉他。
年羹尧最亲密的人除了儿子,便就是妻子和小妾了。
根据清朝的一些史料记载,年羹尧的妻妾不在少数,也超过了双手之数,其中还包括了一个蒙古小妾,而年羹尧的其他庶子,就是这些小妾生下来的,不过那些小妾和庶子倒是不值一提,或许年羹尧也根本没怎么重视他们,所以他们可能被放过了,也被史书一笔带过。
而年羹尧的第一任妻子纳兰氏早年去世,年羹尧又娶了大清的宗室女“觉罗氏”为妻,因为觉罗氏本就是旗人,加上对于年羹尧犯罪的事情涉及不深,所以下场倒是不严重,可被充入掖庭那是无可避免的了。
总的来说,雍正没有对年羹尧的妻儿赶尽杀绝,都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置他们,或许雍正是念有一份情谊在里面,也或许是雍正纯粹就是公事公办,没有重判也没有轻判,所以年羹尧在下狱之后,愿意老老实实而不是骂人闹腾。
只不过年羹尧出事,家里人多多少少都要象征性地受到一些牵连。
比如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就被摘掉了“太傅”衔,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就被革去了广东巡抚的职位。
可关于这两个人,雍正又怎么可能“公事公办”,首先抛开年羹尧和他们的关系,年遐龄和年希尧本身也是雍正的岳父和大舅哥,也就是说,雍正和他俩本就是亲戚,而且两人确实跟年羹尧贪腐没什么沾边,年遐龄退休了,年希尧人在南方的广东,八杆子打不着,于是雍正便定下基调:
“年羮尧刚愎残逆之性,朕所素知。其父兄之教,不但素不听从,向来视如草芥,年遐龄、年希尧皆忠厚安分之人,着革职免罪。”
雍正的意思是,这对父子是老实人,可说到底也是年羹尧的父兄,都说子不教父之过,而且长兄也如父,于情于理,这两位年羹尧的长辈都要被惩戒一下。
所以年遐龄被惩戒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太傅”之衔,雍正对待年遐龄还是跟以前一样,而年希尧则是在不久之后成为正二品内务府总管,相比广东巡抚的职位来说,这也不算差的,说白了,雍正对他们两人的惩戒就是“走走过场”。
只要年遐龄和年希尧不受影响,其实年家就不算倒,对于雍正的这一系列处置,年羹尧也不应该有什么怨气了,因此年羹尧最后没有闹得很难看,甚至还有可能跪谢雍正没有大肆牵连他的家人,而后自己毅然自尽。
关于年羹尧一事的处理,既能体现雍正的“大义灭亲”,也能说明雍正的“手段妥当”,其实保持好这个尺度是不简单的,而雍正还是这样去做了,他不怕失去年羹尧这个左膀右臂,更怕的是年羹尧失去控制。
总的来说,年羹尧在大清那些数不尽的抄家大官中,下场算是特别好的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在古代考中状元刚开始一般能授予多大的官职?
古人云,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是人生的四大幸事,而中状元则是金榜上的最好名次,是每个有志青年梦寐以求的事。
那么,考上状元之后,到底能被朝廷授予什么官职?
首先我们来说说状元之称的来历,状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知道,元是第一的意思。
元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它的古字形很像头部突出的侧立的人形,本义指的是人头。
而人头又在人体最高处,处于最重要位置,因此又引申表示首要、第一;比如元旦、元首、元帅。
因此,人们又在考试中取得的最佳名次中加一个元字。
比如,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多少状元?状元是科举制的产物,始于隋唐,终于清末。
一般来说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能产生一名状元,一名榜眼(第二名),一名探花(第三名)。
理论上说,所有参加殿试通过的,都叫进士;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
但是同是进士,称呼有所不同。
殿试分为三甲,考中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称为一甲,学历为“及第进士”。
考试成绩名列二流的进士,称二甲进士,资历为“进士出身”。
考试名次位列最末的进士,称为“三甲”进士,可以获得“同进士出身”的学历。
在中国古代,没有技术学校,也没有什么大生意可做,科考是男人们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而且古代是官本位,只有当官才能得到不菲的收入,只有当官才能光宗耀祖。
而绝大多数人不能世袭,只有通过科考才能当官,所以才有了那句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因此,无数男儿哪怕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经历十年寒窗,也要考取功名。
尽管如此,还有很多男人不能如愿,苦读几十年,甚至到两鬓斑白,也没能金榜题名,始终名落孙山、抱憾终身。
因为古代的科考实在是太难了,录取率低得难以想象,现在的高考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1978年高考的录取率,在6%;而明代进士录取率只有4%,而且是三年考试一次,其实只有1.3%。
而且现在高考只要模拟考试和考试,过两关就可以了。
古代的科考要过六关,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但是在乡试之前还有三级,即县试、府试和院试。
这些相当于地方级别的基础教育选拔考试,从乡试开始才算真正进入国家级的科举考试。
乡试,顾名思义是在地方进行,大多在省城,也是每三年一次,而且是秋季进行,所以也称“秋闱”。被录取的考生统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出仕的资格,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官场;所以范进中举之后被人恭敬地称为“举人老爷”。
不过举人也不能一下子就当官,需要等待机会,即我们现在说的候补。
短的等个一年半载,长的会等三年五年,运气不好的等待时间会更长。
即使补上了品级也不高,大多是八九品,在县里当教谕(教委主任),大多数人能熬到七品,只有个别运气好的能到六品、五品。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明朝的清官、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举人海瑞,做到了正二品的右都御史,死后还被追谥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
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举人洪汝奎,因为傍上了曾国藩,官至两淮盐运使。
中举之后如果想早点当官,当大官,就要继续努力,通过会试。
会试也是三年一次,时间是在乡试的次年春季,所以也称“春闱”。
被录取的考生统称“贡士”,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
殿试也叫“御试”,即由当朝最高统治者亲自主持的考核选拔,之所以叫殿试,是因为考试地点就在皇宫大殿。
只有参加殿试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天子门生”。
通过殿试场选拔就成为进士,全都具备当官资格。
进士按照成绩,分一、二、三榜,一榜三人,即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是由皇帝御笔钦定。
进士出仕的起点就是县长一级的,七品官,有的当知县,有的到中央直属机关六部工作,担任主事、御史,算是修成正果,让人羡慕不已。
但是只有进士中成绩较差的,才能当官,但是前景不广阔,大多只最能当个知府什么的;而成绩好的进士,如一榜和二、三榜的“优等生”则另有任用,前途无量,官能达到宰相。
一般来说,这些进士会被留在翰林院,授予“庶吉士”身份。
不过庶吉士可不是官职,只是个身份,或者说获得了三年后参加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朝考的资格。
朝考落榜后,也不必叹气,被淘汰后可以直接去当官。
而朝考靠过关的,也不等于达到终点,距离胜利还有一关散馆考试。
不过朝考过关后,就得到了翰林庶吉士身份,等于拿到了进入最高统治阶层的入场券,可以参加散馆考试。
这是人生最后一考,是向人生巅峰的最后冲刺。
这一次考试胜出,就达到了光辉顶点,进入国家上层。
比如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散馆考试中,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经过奋斗成为礼部侍郎。
翰林院是国家人才储备库,类似皇帝智囊团,负责为皇帝拟定诏书,参与国家决策。
明朝中期之后,非翰林不入内阁,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入阁者一百七十余人,十之八九出自翰林院,明朝名相杨士奇、徐阶、张居正都是从进士、庶吉士一路走过,再经过翰林院出人头地的。
通过进士出人头地的过程,不难看出成功之路有多么艰难。
而成为状元,则是进士中的幸运儿。
在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古代知识精英群体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据考证,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诞生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截止,1283年间,一共进行了745次科考,共产生了592名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昙花一现政权选考的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成为状元之后,根本不用参加朝考和散馆考试,直接就可以当官,分配到翰林院工作。
考取状元之后直接被授从六品,榜眼和探花则是正七品官职。
不过状元成为六品官,不用到地方上当官,而是
直接到翰林院上班,成为翰林修撰。
而榜眼和探花以翰林编修的身份入馆。
修撰是从六品,编修是正七品。
而非前三名的进士,如李鸿章,则要再奋战三年,获得庶吉士资格,通过散馆考试到翰林院上班,担任翰林院编修。
虽然说状元、榜眼和探花有时候也参加深造学习,但是他们不必参加朝考,或者说之后的学习成绩如何,不影响他们仕途。
在翰林院工作的人,即使不能像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那样成为国家重臣,但也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比如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具体职责,就是参与史书的编纂,即大家所说的“史官”。
他们有的编纂当朝史,有的则是编纂前朝历史。
比如配享太庙的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也是进士中的庶吉士,参与了明史的编写,当了16年的翰林院修撰。
由此可见,能获得编写历史这份殊荣的人寥寥无几,对整个家族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耀,足以写入家谱、刻上墓碑,永垂不朽。
那些曾经做过史官的,临死之前也不忘交代后人,将这段特殊的履历刻在墓碑上。
总而言之,能在众多进士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跟现在的高考状元有得一比,确实是学子中的佼佼者,人生的最大赢家。
不过也许是考试太顺利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状元成为名人的不多,七百多位状元,政治上有建树,能青史留名的少之又少。
整个唐朝,除了武状元郭子仪,文科状元只有一个王维当过宰相,比较有名。
宋朝有名气的状元政治家也不多,似乎只有南宋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能青史留名。
明朝出了90个状元,其中政坛较有名气的,也只有一个申时行,而且还是在进士出身的张居正栽培下,当过内阁首辅。
整个清朝,政坛上有名的状元也很难找到,也只有翰林院修撰张謇小有名气,做过江苏两淮盐总理,但表现平庸。
如果他不是在民国时期反对过袁世凯跟日本人签订的21条和主张实业救国,张謇这个状元在历史上也默默无闻。
而历史上进士出身政坛明星则不胜枚举,让状元们相形见绌。
真是应了那句话,越经历坎坷,越能磨炼人;人生太顺利的话,很难成大器。
即便如此,能成为状元郎的也都是人尖,足以让我等平头百姓羡煞。
六部尚书都是几品京官?
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
六部尚书:
自魏晋起至隋唐时期发展健全,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权机构都设“吏、户、兵、刑、工”六部。官阶为正二品。
其分工为: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物;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
吏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吏部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明十三司: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清增江南司,为十四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於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
礼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
兵部 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清职掌全国绿营兵籍及武职官员的机构。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兵部下设四司:武选清吏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并管理土司;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并武科考试之事。此外,清设稽俸厅,掌稽察武职官俸;会同馆,管理京师驿传事务;捷报处,掌递送文书。
刑部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省设司,明为十三司,名称与户部诸司同。清增加直隶、奉天、江苏、安徽四司,为十七司。清刑部各司除分核本省刑名外,职掌他省及衙门的部分文书收发和某些日常政务。此外,清设督捕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事;秋审处,掌核秋审、朝审各案;减等处,掌汇核各省及现审各案之遇赦减等事;提牢厅,掌管狱卒,稽察南北所监狱的罪犯,发放囚衣、囚粮及药物等;赃罚库,掌收放现审案内赃款及没收各物件,并保管本部现银及堂印;赎罚处,掌罚罪事;律例馆,掌修订法律。
工部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尚书省分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今国务院总理),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今副总理),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今正省部级,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今副省部级),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
宰相——国务院总理
大将军——军委主席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
吏部尚书——中组部部长
礼部尚书——外交部部长
户部尚书——财政部长
工部尚书——建设部长
刑部尚书——司法部长
左都御史——监察部长
大理寺卿——司法部长
国子监祭酒——中央党校校长
鸿卢寺卿——钓鱼台国宾馆党委书记
内务府总管——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宗人府总管——国务院办公厅主任
顺天府尹——北京第一人民检查检查长
大学士——政治局常委
军机处军机——中央军委委员
上驷院总管——交通部长
督察院总管——第一法官
总督——省委书记
巡抚——省长
总兵--军区司令员
九门提督——北京市公安局长
部长级
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
吏部尚书相当于中组部部长
礼部尚书相当于外交部部长
户部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
工部尚书相当于建设部长
刑部尚书相当于司法部长
吏部尚书就是现在的中央组织部长
户部尚书就是现在的财政部长兼公安部户籍管理司司长兼国务院预算编制委员会主任兼中国人民银行国库管理者
礼部尚书就是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长兼外交部礼仪司司长兼教育部教材编制委员会主任兼中央人民出版社社长
兵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兼国家动员委员会主任兼国防科工委领导者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兼公安部部长
刑部尚书就是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兼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司法部部长兼法律解释委员会负责人兼保卫宪法委员会主任
工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建设部长兼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国家发改委主任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赤封其子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再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王安石封荆国公,司马光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封韩国公,李文忠封曹国公,刘基封诚意伯,王阳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鸿章封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太傅]参见“太师”条。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死后都被迫赠太傅。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再如《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宁”,王翱当时任都察院长官。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袁世凯为兵部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3 回复:资料:古代官职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巡抚是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即现在的省长
而总督职位比巡抚,辖制巡抚,掌有兵权。
如陕西巡抚,甘肃巡抚上头有一个陕甘总督,总管两省政务,军务。
现代的市古代称作府如南京明朝时叫应天府,清朝时叫江宁府,最高长官称作知府,相当于现在的市长
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侍郎(从二品),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仍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
六部尚书:
自魏晋起至隋唐时期发展健全,封建王朝的中央政权机构都设“吏、户、兵、刑、工”六部。官阶为正二品。
其分工为: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物;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各部的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
吏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吏部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明十三司: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清增江南司,为十四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除以上各司外,清还设有掌管八旗事务的八旗俸饷处及现审处。隶於户部的机构有:掌铸钱的钱法堂及宝泉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
礼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
兵部 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清职掌全国绿营兵籍及武职官员的机构。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兵部下设四司:武选清吏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并管理土司;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并武科考试之事。此外,清设稽俸厅,掌稽察武职官俸;会同馆,管理京师驿传事务;捷报处,掌递送文书。
刑部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省设司,明为十三司,名称与户部诸司同。清增加直隶、奉天、江苏、安徽四司,为十七司。清刑部各司除分核本省刑名外,职掌他省及衙门的部分文书收发和某些日常政务。此外,清设督捕司,掌督捕旗人逃亡事;秋审处,掌核秋审、朝审各案;减等处,掌汇核各省及现审各案之遇赦减等事;提牢厅,掌管狱卒,稽察南北所监狱的罪犯,发放囚衣、囚粮及药物等;赃罚库,掌收放现审案内赃款及没收各物件,并保管本部现银及堂印;赎罚处,掌罚罪事;律例馆,掌修订法律。
工部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除四司外,清设有制造库,掌制造皇帝车驾、册箱、宝箱、仪仗、祭器等;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古代官职
明朝(中央)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地方)
县: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州,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成了13个监察区,称为州,州的长官叫刺史,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东汉后,刺史又称州牧。隋取消郡的建制,只存州、县。
宋朝州的行政长官才称知州。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
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智能ABC中叫同志)、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清朝时,直隶州(76个)散州(48个)
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长官称府尹,宋朝的府属“路”(介于中央和州之间)
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明代府按纳税粮分三等:纳粮20万以上为上府,20万以下十万以上为中府,十万以下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全国150多个府。
宋朝收回节度使兵权,节度使后来只是荣誉称号,只发奖状不给实权。元代废除。
清代官衔
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
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正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征仕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
从六品和正七品中如系吏员出身可为宣德郎,地位与正六品等,正从九品同称登佐郎。
武官中将军为从二品以上官员,都尉为正三品至从四品官,骑尉为正五品到七品官,校尉为正八品以下官员。
正 从
一品 建威将军 振威将军
二品 武显将军 武功将军
三品 武义都尉 武寅都尉
四品 昭武都尉 宣武都尉
五品 武德骑尉 武德佐骑尉
六品 武略骑尉 武略佐骑尉
七品 武络骑尉 武络佐骑尉
八品 奋武校尉 奋武佐校尉
九品 修武校尉 修武佐校尉
官员的服饰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
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这里把各品穿戴
的顶戴,蟒袍,补服列表如下:
顶戴 蟒袍 补服
一品 珊瑚 九蟒五爪 (麒麟) 仙鹤
二品 起花珊瑚 九蟒五爪 (狮子) 锦鸡
三品 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 九蟒五爪 (豹子) 孔雀
四品 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虎) 雪雁
五品 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八蟒五爪 (熊) 白鹇
六品 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八蟒五爪 (彪) 鸬鹚
七品 素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紫鸳鸯
八品 起花金顶 五蟒四爪 (犀牛) 鹌鹑
九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海马) 练雀
未入流 镂花金顶 五蟒四爪 (獬豸) 黄鹂
(御史、按察史、提法史等衣饰图案为獬豸)
明朝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临时官位。
清代,正式以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
鸦片战争前,清共有8总督16巡抚。
八督: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
16抚:江苏、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浙江、湖南、湖北、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江西。
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督抚直到公元1906年才设。直隶、四川只设总督,不设巡抚,甘肃巡抚于1754年撤去,由陕甘总督兼任。公元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驻乌鲁木齐。1885年,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驻台北(台湾建省)福建巡抚有闽浙总督兼任
为什么他能听懂本地语言?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我们绝大多数人可能是通过《西游记》了解玄奘法师的。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近似于迂腐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这部旷世巨作记载了西域两百多个国家、城邦、民族的风土民俗。
至今《大唐西域记》仍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丝绸之路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印度尽管号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然而历史上雅利安人、阿拉伯人、突厥-蒙古人、英国人先后征服过印度次大陆。长期以来印度人对记录自己的历史并不重视。尽管印度有很多文明古迹,可时过境迁之后没人知道这些古迹都是什么东西。
印度人探索自己的古代史在相当程度上需要依赖中国的法显、玄奘等求法高僧留下的记录。古印度历史上著名的迦毗罗卫国位于何处就曾是一大历史谜团,直到上世纪70年代印度考古工作者以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为线索才在比普拉瓦找到了“迦毗罗卫国”的遗址。今天阿富汗境内的吐火罗古国的地理位置、巴基斯坦境内“”健驮罗”文明的风姿等问题也同样是因为《大唐西域记》才得以弄清的。
由此不难看出《大唐西域记》对研究中亚、南亚等地的历史有着何其重要的意义。说到这儿可能会令人产生一种疑惑:玄奘法师一路上途经这么多国家是怎么与当地人交流的?他为什么能听懂当地的语言?我们现代人懂外语没什么值得稀奇的,可玄奘所处的年代中外交流远没我们今天这么频繁和便利,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中国就没人会外语。最迟在周朝就已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人员。
古籍《册府元龟》中有记载:“周公居摄三年越裳以三象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这段记载用大白话说就是:周公摄政的第三年越裳国派了三个口译员(象胥)来朝贡。译员向周天子献上白雉并解释称:“路途遥远,山川阻隔,所以派了三个翻译官来朝见”。这三个翻译官各自生活的地方距离周王朝有远有近,而住得相对近一些的那位平时与周人的交流自然会更多。
因此与周王朝领地越近的人越有可能听懂周人的语言。三个翻译官就这样一个传一个地翻译才最终翻译出了周公能听懂的语言。《册府元龟》中记载的这个越裳国其实是生活在岭南地区的一支越人部族。如今的越南人也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分支之一,因此越南人认为历史上的这个越裳国就是指的他们。当然是与不是已无法考证了,毕竟古百越人中也有很多如今已融入中华民族。
秦汉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比起过去相对更为密切。汉朝曾接待过来自扶南、安息、罗马、天竺等国的使节。显然这样的外交活动也需要借助翻译来完成。当时的朝廷专门设有“九译令”、“译令官”等专职翻译。此后历朝历代都会招募培养专职的翻译人员。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后就曾设置四夷馆专职负责翻译各国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玄奘所处的唐代正是中国历史上开放包容万国来朝的时代。那时的中国与新罗、倭国、天竺、波斯、拜占庭等国均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贸易文化交流和使节往来。当时的长安、洛阳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能见到各种各样的外来人士:黄皮肤的新罗人、日本人、东南亚人;白皮肤的东罗马人、阿拉伯人;黑皮肤的昆仑奴......光是贞观四年东突厥颉利可汗战败后唐太宗就一次性在京城安顿了1万户突厥人。
生活在这种社会氛围中的玄奘日常接触到一些外语实在太正常不过,加之玄奘作为僧人的身份就使学习梵文成为了必修课。如今佛教在中国早已成为高度本土化的宗教,可当佛教刚开始向中国传播时却面临着语言上的障碍。佛教传入中国时用来记录经文的语言文字是北印度地区婆罗门种姓所使用的梵语。这并不是当时古印度人的日常通用语言,而是仅限于婆罗门和佛教高僧使用的密语。
大约在两汉之交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经由西域传入中原。中原人最早接触到的佛教僧侣大多并非来自于西域(包括如今中国新疆以及邻近的中亚地区)。西域高僧来到中原与负责接待外宾的鸿胪寺专员只能做到日常交流,但如何使用汉语精准翻译佛教术语却成了一个难题。这要求译经人既要精通古印度各种方言又要精通汉语。佛教要实现在中国的传播就必须解决语言上的困难。
因此早期的佛教传播者都积极学习汉语,而皈依佛教的汉族信徒也会主动学习梵语。久而久之僧人学习梵语也就成为了一种必修课。玄奘作为精通佛法的得道高僧自然是系统学习过梵语的。玄奘在西行求法之前就曾拜访过多名来自西域、天竺(古印度)等地的高僧。那时玄奘就已能毫无障碍地阅读用梵文书写的原版佛经了。事实上玄奘之所以萌发西行求法的念头有一个原因就是感觉佛经在翻译过程中错漏百出。
因此玄奘才下决心一定要去天竺取回原版真经。设想一个不懂英文的人能发现英文书中的错误吗?同样一个不懂梵文的人能发现梵文书中的错误吗?玄奘能发现佛教翻译过程中的错漏就证明他是懂梵语的。问题是玄奘西行路上所经过的地方都是说梵语的吗?玄奘西行的路线如果放在今天的地图上会经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
今天这些国家各自的语言并不一样,那么当年玄奘所途经的两百多个国家、城邦、民族难道是使用的同样的语言吗?如今光是印度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而当年的古印度各地同样是方言各异。玄奘所学习的梵语本就是仅限于婆罗门和佛教高僧使用的密语,而普通民众日常对话并不使用这种语言。那么玄奘为什么能与途经国家的人对话交流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玄奘所途经的多是信奉佛教的国家。
玄奘所途经的地方的确存在各种各样复杂的语言,但各国僧人普遍都会学习梵语。中世纪的天主教神职人员几乎都会学习拉丁语,而当年佛教僧人学习梵语也同样是必修课。各国僧人平时日常对话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但在佛事活动中都能熟练使用梵语。因此各国僧侣都能借助共通的梵语作为交流沟通工具。玄奘甚至可以通过当地僧侣的翻译与不会说梵语的普通民众实现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玄奘自己很可能也会学习一些日常交流对话用语。这就像我们今天一样不懂外语的人在国外游玩时也可能会临时学一些当地的日常交流用语。尤其是当玄奘抵达印度后身处最原始最正宗的梵语环境中学习起来就会更为便利。要知道玄奘西行求法历时17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完全足够让玄奘学会当地的语言了。因此玄奘回国后为中原佛教翻译了大量梵文佛教经典。这对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玄奘除了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佛学家之外其实还有史学家、文学家、翻译家等多重身份。有意思的是“印度”这个词就是由玄奘翻译确定下来的。《史记》、《汉书》中将古印度翻译为“身毒”,《后汉书》、《三国志》、《宋书》、《梁书》等典籍中则将古印度翻译为“天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