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征伐,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
城市征伐,商朝一共迁都过几次?
商朝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自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亡夏后建立了商朝,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为止,商朝一共存在了554年,一共经历了17代人共计31位商王,与夏朝频繁迁都一样,商朝也是频繁迁都的,一共有次迁都的经历。
一、商(今河南商丘)
商朝王族的祖先名字叫契,他是帝喾的儿子,是尧同父异母的弟弟,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尧分封在商地,商地就是今河南省商丘市,准确地说商丘这个名字来自于契,因为契被封在商地,契的官职是火正,负责祭祀火神和管理火种,契去世后,被安葬在商地的火神台,也叫阏伯台。
商人祖先契
现在河南商丘仍然存在阏伯台的遗址,据说是东周时期的古物,是用夯土筑成,高35米,周长270米,既像土台一样,又像山丘一样,所以把契安葬的地方称为商丘,久而久之,成为当地的名字。
商丘是商族最早的祖居地与封地,商人就在这里生存繁衍,契生存的时代还是五帝时期,因为其被封在商地,所以作为诸侯存在下来,夏朝时期,商就是夏的方国,契之后经过了十四代人之后,契的后人同时也是商族首领的商汤灭亡了夏朝。
从契到汤中间有14代人,根据史书的记载,这14代人中都有过8次迁都,但由于年代久远,很难考评这些地方是今天的哪里,这个时候的都城只能算方国的都城,直到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才有了真正的国都。
商朝疆域图
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申桥乡李庄村发现了一处龙山时期的遗址,被命名为“李庄遗址”,也叫“山台寺遗址”,经过考古研究,距离为4200~4500年之间,李庄遗址占地3万平方米,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文物。
在李庄遗址其中的一个祭祀坑中出土了9头整牛和一个鹿头,这与先商的祭祀文化吻合,如此规模的祭祀说明此处的重要性,很可能是商王级别的,而且李庄遗址的时间正好是商契所生存的时期,李庄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契的都城。
二、亳(今洛阳偃师)
《史记 殷本纪》: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这话的意思是:成汤(商汤也叫成汤),从商契到商汤,曾经有过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
商汤灭夏建商
商汤的都城在亳,这个“亳”其实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多个地方,商汤时期把政治中心都叫亳,商汤还没有灭夏的时候,也是居住在商地的,也就是河南商丘,为了灭夏,商汤把都城从商(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迁至亳(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
商汤灭亡夏朝后,把都城迁到了今洛阳市偃师区,仍然把这里叫“亳”,而洛阳市偃师区还是夏朝的末代都城,当时夏人称为斟鄩。
1983年在河南偃师经过考古发掘,发现了偃师商城遗址,占地约2平方公里,偃师商城具备了现代意义上都城的规模,有完整的宫殿区、城墙、护城壕、排水设施、兵营、府库、城门、内城与外城,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偃师商城遗址也被考古界认定为商汤灭夏桀之后的都城。
偃师商城遗址复原图
亳作为商朝初期的都城,大概存在一百多年,历经了9位商朝君主,直到商王仲丁把都城迁到隞(今河南郑州),到商朝第18位君主盘庚时期,曾经短暂把都城迁回到了亳(今洛阳偃师),没多久就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
三、隞(今河南郑州)
仲丁是商朝自商汤之后的第9位商朝君主,他把都城从亳(今洛阳偃师)迁到隞(今河南郑州),隞也称为嚣。
1950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遗址,占地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此处遗址经考古发掘被认定为商朝遗址,其中的城墙周长近7000米,城墙下宽上窄,底部宽20~30米,顶部宽5米,城墙高约10米。
河南郑州商代遗址
遗址发现了宫殿区、手工作坊区、墓葬区、祭祀遗址区,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文物,具备都城的规模,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仲丁迁都的都城。
四、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
仅仅过了两世君主,商朝又迁都了,河亶甲是商朝的第11位君主,在位期间把都城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但是对相的具体地址还有些争议,有说河南汤阴,还有说河南安阳附近的。
五、耿(今山西河津)、邢(今河南温县)、庇(今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
河亶甲在位仅9年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祖乙继承商王,祖乙是商朝第13任君主,在位19年,先后有过三次迁都,河亶甲把相作为都城没几年,祖乙就开始迁都,他先是把都城从相迁到耿(今山西河津),然后又迁到邢(今河南温县),也有人认为邢在今河北邢台,最后又迁到了庇(今山东郓城北、范县东南),也有人认为庇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一个都城迁了三个省,不过都是黄河岸边。
商代都城示意图
六、奄(今山东曲阜)
商朝的第16任君主南庚在位期间,将都城从庇迁于奄(今山东曲阜),南庚在位仅6年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后不久,商朝又开始迁都了。
七、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第18位君主盘庚在位期间,先是将都城从奄迁到亳(今洛阳偃师),但是没过多久,又将都城从亳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
盘庚是商朝的一位中兴之君,他在位期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迁都于殷,殷不仅仅是个地方,更是代替了商朝的国号,所以也有把商朝称为殷朝的说法。
20世纪初,殷墟渐渐被开始发现,从1928年到1986年,殷墟进行了几十上百次的发掘,终于发掘出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同时认为了殷墟是商朝确定的都城,是考古与史书记载双重论证之下的都城。
殷墟遗址
殷墟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是标准的都城的配置,由数个分工明细的遗址组成,其中有宫殿区、宗庙区、王陵区、城墙区等等,出土了相当多的文物,最为著名的就是甲骨文,这是商朝的成熟的文字,强力地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及文明程度,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要知道在殷墟没有被发现前,连商朝的历史也是被一部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怀疑的。
很明显,自从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的都城开始稳定以下,并形成了都城的规模,盘庚之后的商朝不再迁都,而是一直以殷为都城,直到商朝灭亡。
从这些记载来看,商朝先后迁都有9次,这只是有记载的,实际上迁都的次数可能更多,那么问题来了,商朝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迁都呢?其中有什么不得不迁的理由呢?
遂公盨铭文记载大禹治水
1、洪水威胁
《孟子 滕文公》: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史前大洪水在世界各国的古籍中都有记载,在中国的古籍中记载更多,大约是在尧舜禹时期,华夏发生了大洪水,大禹治水的故事人尽皆知,而且在出土青铜器文物“遂公盨”的铭文上清楚记载了大禹治水的话: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其中的“浚川”就是疏导河流的意思,意指大禹治水,而商人的祖行契就是辅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之一,大禹治水的水一般被认为是黄河,几千年来黄河时不时就会发生水灾,直到现在还是如此,虽然史书记载大禹治好了水,但实际上只是临时的,后期黄河仍然会时不进泛滥。
大禹治水
夏商时期,华夏人主要生活在黄河两岸,黄河水泛滥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比如商王祖乙在位期间三次迁都都是因为洪水,祖乙即位时期的都城在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一带,内黄以黄河而得名,黄河多次改道,其中就有经过内黄县的改道。
1986年在内黄县发现三杨庄遗址,这是因为黄河水泛滥淹没了汉代的村庄,在一百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西汉末期的村落成建制地被洪水淹没,洪水既然能淹没西汉时期的村落,在更为远古的商朝当然也有可能淹没,所以商王祖乙三次迁都,都是因为洪水。
即使是迁都,同样是迁到黄河不远的地方,比如祖乙从河南内黄迁到河南温县,温县仍然是黄河岸边的城镇,再从河南温县迁到山东郓城、范县一带,这里仍然是黄河沿岸,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不仅仅是饮用,而且农业灌溉也离不开水,尽管黄河经常泛滥,重要城池仍然在黄河沿岸。
被黄河洪水带来的泥沙掩埋的三杨庄遗址
2、战争原因
《竹书纪年》:商王仲丁即位,征于蓝夷。
商王仲丁时期,商朝东南方向的蓝夷强大起来,与商朝发生了战争,蓝夷起源于山东半岛,到了商朝初期,蓝夷已经向西迁到了山西屯留县的蓝水,蓝夷的势力范围其实与商朝的势力范围开始了接触,于是就发生了战争。
商王仲丁与河亶甲均与蓝夷发生过战争,仲 将都城从亳(今洛阳偃师)迁到隞(今河南郑州),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避开战争,洛阳偃师离山西屯留更近, 河亶甲把都城从隞(今河南郑州)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这里就离山西更远了。
商朝对外战争
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这里已经和山东交界了,蓝夷在西迁的过程中,势必经过商朝的势力范围,双方发生战争是肯定的,正因为如此,迁都就为了保证都城的安全,方便与外敌进行战争。
3、内部斗争
商朝的衰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政治斗争,主要有两个:一是争夺商王之位的斗争,商朝的王位继承有兄终弟及、父死子继,甚至连堂兄弟、叔侄辈也来争夺王位,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斗争与战争。
比如仲丁之后的九世之乱,仲丁在世时因为与蓝夷的战争,消耗了实力,仲丁去世后,他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王位,外壬凭借势力强大成为商王,外壬去世后,他的弟弟河亶甲继承王位,并将都城从隞(今河南郑州)迁到了相(今河南濮阳北、内黄南)。
商王世系,内部经常争权夺利
河亶甲去世后,他的儿子祖乙继位,祖乙三次因为洪水而迁都,同时又不断与外部方国发生战争,祖乙去世后,他的儿子祖辛继位,之后是祖辛的弟弟沃甲继位,沃甲去世后,他的侄子祖丁继位,祖丁之后,他的堂弟南庚即位,南庚之后,他的堂侄阳甲即位,阳甲去世后,他的弟弟盘庚继位,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政治才稍微稳定下来。
在商王的权力交接过程中,商朝内部王室成员为了争夺王位,经常自相残杀,这也是商朝衰弱的原因之一,而迁都就是为了远离政治斗争,商朝的王位从最初的兄终弟及转到后来的父死子继,就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的动乱,到了商王朝晚期,继承制度才转为嫡长子继承制,这也为后世朝代所继承。
商朝形势图
二是诸侯的叛乱。商朝时期经常有诸侯发动叛乱,比如商王外壬在位期间,姺国与邳国发动了反对商朝的叛乱,姺国是有莘氏的后裔,曾与商族是联姻部落,伊尹就是有莘氏的人,但是姺国仍然发动了叛乱。
邳国是夏朝车正奚仲的后裔,邳国的祖先也曾帮助商汤灭夏,但在此时都起兵反叛商朝,邳国在江苏一带,姺国在山东一带,而商朝初期的都城在河南商丘,正好与山东及江苏三省交界地带,而到了中后期,三方反目,不断发生战争,商朝当然要把都城从河南最东边往中西部迁移了,这是为了都城的安全,也是商朝不断迁都的原因之一。
伊朗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国和伊朗在经济,金融,人文,旅游等各行业,将会迎来新的一波利好消息,新合作计划的签署,而随着“一带一路”的贯通和越来越多的合作项目,伊朗将是中国友好伙伴之一
可是由于伊朗在过去许多年,一直和伊拉克和中东和西方国家硬扛,导致国内真正到过伊朗的人不多,同时许多见闻都是通过以下西方的媒体,或者是一些新闻得到片面的信息,所以伊朗一直给人感觉很神秘,同时也因为不了解,还出现一些对于伊朗这个国家,许多偏激的观点和歪曲的谣言,可是和我们之前对于西方不了解一样,伊朗的历史由来是如何?伊朗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伊朗的生活水平如何?伊朗人是不是可以娶几个妻子?都是大家所好奇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新的机会面前,谁先把握住机会,那么谁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知己知彼才能十拿九稳,本文将简要的说一下伊朗的一些知识和见闻,让大家或者对于去伊朗旅游合作投资,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一:伊朗的历史
伊朗是一个文明古国,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伊朗地区曾经建立过一个强大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并且在一段时间,波斯王朝通过征战和扩张,一度达到了鼎盛,和当时的希腊成为了对头,并且双方互相征伐了数次,有几次伊朗差点就统治了希腊,而希腊历史中著名的温泉关三百斯巴达战士,抵御数万的波斯军队的战役,见证了西方和中东碰撞历史,可以说中东地区因为地缘的关系,一直和西方是不对付,一直是出于你争我夺,明争暗斗的情况,即便到了数千年后的现代,依然如此。
后来亚历山大东征,大败了大流士三世,阿契美尼德王朝短时间内融入了希腊马其顿帝国,可是不久亚历山大去世,马其顿帝国土崩瓦解,在阿契德王朝废墟上,先后出现了,塞琉古王国,阿萨息斯王朝,萨珊王朝,从前553年--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到公元663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所灭亡,这段时间跨越了千年,
随后伊朗迎来了阿拉伯人,而这段时期,波斯文化不断地迭代和发展,可以说处于中西文化中间点的阿拉伯帝国,利用自己的特殊文化进行了扩张以外,也吸收而来中西文化的优点,继承波斯文明创作了更有形象力的阿拉伯文化,而阿拉伯数字,航海知识对于西方的影响非常大,
而在公元1220年,伊朗土地迎来了成吉思汗的西征部队,也就是强悍的蒙古人,蒙古人的到来结束了阿拉伯帝国的统治,同时在此地一直过了几百年时光,到了我们的明朝时期,还出现了强大一时的帖木儿帝国,后来明成祖朱棣让郑和下西洋,其中就曾经到访过伊朗,在哪里还记载过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都是同时存在的,并且还将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带了来到明朝,西北一带的穆斯林当时就可以用 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做祈祷和礼拜。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最后伊朗被这个帝国不断蚕食,不过幸好当时萨非王朝的不断抵抗,才保存了伊朗不被奥斯曼帝国吞噬,双方的你来我往经历的百年时光,,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因为当时奥斯曼帝国有多能打,他甚至攻下了存在多年的东罗马帝国,可是面对很倔的萨非王朝,虽然有压倒式的优势,可是一直没办法完胜,并且得到有效的统治,而萨非王朝后来和经历了工业革命英国合作,利用自己地缘的优势,开始引入更强大的火器,赶走了葡萄牙人,同时也不断蚕食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在东方更是和英国联手,攻下了莫卧儿帝国,开始在波斯地区崛起,最辉煌的时候,它的领土包括现在的伊朗、伊拉克、还有中亚地区许多国家的一部分。
但是其后,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的波斯故地,开始接连出现了阿夫沙尔王朝,萨法维帝国,卡扎尔王朝等,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西方化的波斯更名为伊朗。
二:两伊战争
在上世纪70年代到伊朗迎来了一次新的变革,当时掌管伊朗多年的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而伊朗国此时对国际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做法,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伊朗,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冷战的原因,伊朗和伊拉克开启了著名的两伊战争,而这场战争只是中多两个冷战大国之间的博弈,同时也代表了中东各方的利益和谁来做大哥的一场较量。可是最后结果,双方都没有得益,伊拉克更是欠了科威特很多账,没办法还,恼羞成怒地发动了对科威特的侵袭,最后在90年代,爆发而来著名的海湾战争。
而伊朗和伊拉克走上另外一条道路,就是不断加强自己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可是随着某些国家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占据,已经严重影响了伊朗的国家安全,此时伊朗希望外交和解做法落空,最后人们纷纷支持对西方强硬态度的内贾德,由此伊朗和西方就开启了多年的口水仗和小范围内摩擦,而到至今西方的许多国家对于伊朗确实是无从入手,因为伊朗和许多国家不同,他有自己非常特别的几个地方,让西方对他的内和外,软和硬的招数都落空,而因此西方国家对他也非常的忌惮。
三:伊朗的国家几个特别之处。
1):伊朗和其他国家的有哪些不同之处了,首先他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而在世界那么多国家这中,除了梵蒂冈这种小国家以外,世界上政教合一的国家很少,那么什么是政教合一呢?其实说白了比较简单,就是类似于三国时期的张鲁建立的一个势力,在他建立的割据势力中,大家都信奉五斗米教,教义和国家管理不分家,张鲁是道家天师也是当地的最高管理者,而群众也因为有了信仰而安居乐业,战时全民皆兵,闲时大家搞生产工作,差不多道理就是这样,当然其中还有一些特殊,不过这个话题点到即止,大家懂就行了。
2):伊朗领土在中东是大国,我们在地图上看到伊朗好像不大,可是真正的伊朗领土有16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六分之一的中国领土,其在中东地区占据的位置,非常的重要,东边是巴铁和阿富汗,偏东北的方向是土库曼斯坦,偏西北方向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而西边接壤的就是土耳其和伊拉克。
3):伊朗信仰上和西方和中东一些地区不同,虽然是以什叶、逊尼两大教派为基础,但是它是伊朗就是什叶派国家,也是什叶派的大本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结合特别的管理方法,伊朗人是西方难以撼动的,因为他们的凝聚力很强。
4):特殊的历史原因,其实这样是伊朗和西方一直有矛盾的根源,虽然在上世纪恶60-70年代,全盘接受西方思想的伊朗在经济等各方面崛起,可是人民发现许多的社会问题相继出现,而对于这些问题,资本主义本身自己也无法解决,更不用说年轻的伊朗,因此在经济差距拉大,国家债务的不断增加,许多社会无法解决,同时观念上的巨大冲突,伊朗罕见地看上去开了一个倒车,回到了政教合一的时代,可是经过了多年过去,人民却没啥意见,也不见的大家的生活就会过的很差,而这一点一直是许多西方国家想不通。而伊朗以一种很反潮流的做法,比如调低网络速度,减少社会娱乐,对于女子和一些流行音乐的管理,让西方许多的物产和文化,都无法渗透进去,让伊朗人更坚定的和国家站在了一起,抵抗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军事的制裁和侵袭。
四:伊朗人的日常生活如何。
其实伊朗人现在的生活,并没有想象得太差,类似于我国的80年代和90年代,而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其实伊朗一度是一个较为发达国家,而且人民的教育情况不算很低,而且他虽然是政教合一,但不拒绝西方的一些文化和思想,
但是他们却很有民族自豪感,同时伊朗和中国很相似,有自己完备的工业体系,可以不依赖于外国,自己可以生存下来,并且还能够将石油进行输出,这也是他们的倔强之处。
在民俗中,它特殊的就是在女子方面,就是女子不能抛头露脸,同时更是不能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不过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婚姻制度上,并不是一夫一妻,男子如果自己有能力,允许你养更多的妻子,当然这个看个人能力了。
但是在生活物质上,因为西方的制裁,他们相对在物价上是比我们要高,同时资源也是比较缺少,不过他们相对比较乐观,同时对外国人非常的热情,也爱到各地旅游,
在就业上来看,他们和世界各国一样,读书相对好的,在就业上相对好一点,读书差一点的就会影响就业情况,并且在大城市中,这一点非常的明显。但是他们的收入并不是很低,可以说在一些大城市相对收入不会太低,
伊朗人的饮食没有国内的丰富,相对比较简单,以穆斯林的饮食为主,特别之处在于斋月,还有就是对酒有着很多的禁令,不过如果你是去旅游,想喝点小酒,应该不成问题。
不过他们现代化的建筑物比较少,不过却是个满地是古迹的地方,可以说如果想探寻古代波斯的文化,当领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倒是可以去找个地方看看,不过此地相对干旱和少雨,饮食上的不适应大家是要思考和衡量的,而这个国家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入乡随俗,旅行肯定是要尊重本地文化。
随着中国和伊朗的深度合作,未来中伊的联手,将会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带动亚洲地区经济的变化,其影响力不可小觑,而这样一来中国的求同存异中,也让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盟友,使得双方无论是经济和民生上,都能够获得自己所需和利益,再次证明世界村的年代,只有合作才会共赢,而未来真诚待友的中国将会走向富强之路。
战争中阵地前的尸体去哪了?
还能怎么处理?有条件的尚且能草草埋葬,没条件的就弃之荒野,任由野狗啃食,更惨的还被制成了“干粮”。
自从有人类文明开始,战争就随之而生,但不管战争规模大小,在结束后总会导致参战军人的死亡,而这些军人死亡之后,他们的尸体如何处理,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如果战争规模小,处理起来还不算麻烦,但如果遇到大型战争,战后那些巨量的尸体都去哪了?这些尸体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让我们以古代战争为例,来看一看在古代,战争结束后人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尸体的。
马革裹尸还是一种奢望,就地掩埋是主要处理方式在翻阅古代史料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那就是“惟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代表了古代从军之人一个朴素而又伟大的愿望
但事实上,愿望朴素不假,但真正能在战死沙场后,享受这个待遇的,要么是高级将领,要么是王侯将相,总之就是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人物才可以。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战场一般距离都较远,如果运一两具尸体问题不大,但如果运输大量的尸体,就十分困难了。
而困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在路途遥远,并且没有相应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尸体极易在运送过程发生高度腐烂,虽说古人们也掌握部分相关技术,但毕竟实际操作起来相当费事。
比如在五代十国时期,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入侵中原,并占据东京汴梁不久后,因为各地起义不断,最终不得不撤出中原,在走到栾城(河北栾城县)的杀虎林时,又气又悔的耶律德光一病不起,很快就病逝在此。
这皇帝病逝了,自然不能随随便便找个地方埋掉,因此把他的尸体带回北方,就成了当时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路途遥远,如何保证完好的将其带走,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最后,还是随军的御厨出了一个主意,将辽太宗的内脏掏空,并用大量的盐进行腌上,这样尸体就不会发生腐烂,也就是说,把辽太宗做成了“咸肉”,最终,就是靠着这个办法,顺利的将辽太宗的尸体带回北方。
类似辽太宗的,还有明成祖朱棣,他同样也是远征途中,在他死后为了将他的尸首运回去,当时的大臣费了老大劲。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御驾亲征的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当时由于大军在外,京城无主,为了稳定军心,防止因朱棣驾崩的消息泄露而发生政变,大学士杨荣与随军太监马云经过商议,决定将军中所有锡器收集在一起,并熔成棺椁,将朱棣的尸体密封在里面。
靠着这个方法,朱棣的营帐里没有散发出一丝异味,杨荣等人每日照常上膳,最终在大军走了十五天后,方才到达京城。
从上述两个记录来看,将一具尸体在不腐烂的情况下带走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至少在古代没有冷藏技术的情况下,大面积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若是军中高级将领,或是王侯将相,也就是一两个人的话倒还能做到,但若是战争结束后产生的大量尸体,要想全部“马革裹尸还”,那根本就不可能做的到。
那么,那些战死在阵前的兵卒们,他们的尸首又是如何处理的呢?一个比较通用的办法,就是集中掩埋。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国主帅赵括(就是“纸上谈兵”的那位)对阵秦国大将“杀神”白起,在白起的谋划之下,赵国大军的粮道被截断,以至于赵军断粮长达四十多天,不少士兵开始相互残杀为食。
到了最后,赵括本人也因突围失败,被乱箭射死,而赵国大军上下共计四十万人,除去240名年幼的士兵外,剩余的全部被白起下令活埋。
这就是古代战争中普通军人的下场,即便是他们投降,但对于胜利一方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因此,最终就被挖坑活埋。
当然,这是被活埋的,还有那种在战死后就地掩埋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秦朝末期,各地起义不断,其中项羽就成了当时一支很大的势力,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将秦将章邯打的连连败北,最终章邯干脆心一横,带着手下的士兵就选择投降了项羽。
但在投降之后,由于经常会受到义军的欺辱,再加上当时这些人担心日后会被秦朝清算,杀了自己的一家老小,因此就造成了人心浮动的局面。
项羽在得知这种情况后,召集将领开会,不少将领就建议说为了消除隐患,不如干脆将这个投降的士兵全部杀掉,最终,足足有二十万上下的降兵,被项羽的部下全部击杀,而这些士兵的尸首,就埋在了新安城南。
不管是赵国被埋的四十万,还是秦国被埋的二十万,这些士兵虽说是被埋葬了,但出于当时的情况,可想而知他们的埋葬方式是多么的潦草,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入土为安”这个概念。
即便是那些自己的战友战死,在埋葬上可能会稍微用点心,但最多也是比上述得好一点而已,基本上也是找一个地方挖个大坑,集中埋葬而已。
而这种简单而又潦草的埋葬方式,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不免会被冲刷出来,比如前文所说的长平之战,当时赵军的埋葬之地,到了唐朝时,已经被雨水冲了出来,唐玄宗李隆基某次途径此地时,还因为看到”头颅如山,骸骨成丘“的惨状,专门下诏安排人进行掩埋,并在此地建了一个骷髅庙进行祭祀。
除了就地掩埋之外,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恐怖的“京观”。“京观”又称“武军”,是指在战争结束后,将敌军的尸首用浅土覆盖,堆在道路两旁,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状的外观。
说得简单点,所谓的“京观”,就是一个巨大的死人堆,在上面密密麻麻的皆是已经战死的士兵尸首,这些尸首被人为地堆放在一起,在接受过往行人“观瞻”的同时,还忍受的风吹雨打。
“京观”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京观”的出现,并且时常被当时的人们用在战争结束之后,比如在《左传》中就记载,楚庄王在邲地(今河南武陟)战胜了晋国的军队之后,手下的大臣为纪念这次空前的胜利,就向楚庄王进言说要把晋军的士兵做成“京观”。
“楚重至于邲,遂次于衡雍。潘党曰:“君盍筑武军,而收晋尸以为京观。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左传》
由此可见,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京观“都是一种在战场上处理尸体的主要方式,包括我们在翻阅史料时,这种残暴而又恐怖的做法,随处可见。
东汉末期,左中郎将皇甫嵩在平定了黄巾军动乱后,将十万颗义军的头颅割下,筑成了当时极为庞大的“京观”;三国后期,在绵竹一战中,由于蜀军战败,战死者同样也被做成了“京观”。
类似这样的“遗迹”,在古代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由于过于残忍,到了后期逐一都被掩埋或者清除,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就曾对此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全国各地只要有“京观”的,全部拆除,并加土掩埋,不得让其暴露。
当时,李世民还特意派遣了一部分官员,前往辽东,对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时,那些战死在高丽的士兵的骸骨进行收敛,并对高丽所立的京观全部平毁。
不得不说,李世民此举,对于那些不知道何年何月战死沙场,却被迫暴尸荒野的士兵来说,也算是功德一件。
在唐朝之后,虽说京观少了,但战死沙场的士兵依然很多,没有得到掩埋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尤其是逢上天下大乱,战死者就更是数不胜数,对于这些尸体,一般的情况都是弃尸荒野,任由那野狗之类的动物啃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古代,收敛尸体是一件极耗费人物和物力的事情,除非是朝廷出面,一般人根本承担不起这种消耗。
比如在明末天启年间的西平堡之战,因为叛徒出卖,三万明军全部命丧于此,在他们死后,尸首就扔在荒野中,直到康熙年间,民间有个心月和尚,用了近十年的功夫募捐,才勉强将这三万名早已化为白骨的士兵收敛起来,建了一座坟冢,就此埋葬而已。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既然古代处理尸体这么麻烦,那干嘛不一把火烧了呢?这样既省时省力,还不会造成尸体腐败而产生大量的病菌传播,一把火下去,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之所以在古代的记载中,很少有用火来处理战死者这种方式,与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在古代,人们将火化尸体视为惩罚和羞辱,只有那些犯了大罪的人,才会有这个“待遇”,普通人对此都是避之不及,即便是在战场上,也就很少有有火化这种方式的存在。
最惨的,莫过于被制成"干粮“把死去的士兵制成“干粮’,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天方夜谭,但在古代并不罕见,前秦的第五位皇帝,也就是宣昭帝苻坚从孙苻登就干过这种事情。
太元十一年(前秦太安二年,公元386年),在氐族人啖青的强硬推举下,苻坚代替年老的河州刺史卫平,成为了新的雍、河二州州牧,上位后,苻坚随即率五万大军发兵攻打前秦国主苻丕。
而在他发兵不久,遇到了罕见的旱灾,各地均闹开了饥荒,军中的粮草也捉襟见肘,常常有士兵饿晕或者饿死的现象发生。
而就在这个时候,苻坚告诉士兵,咱们有“熟食”,可以解决吃不饱的问题,让士兵们放心打仗,晚上就可以吃上“熟食”。
那么,苻坚这个所谓的“熟食”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对方战死士兵的尸体,经过制作后成了士兵们的口粮。
而当时的苻坚手下的士兵,对他们所吃的东西什么也是知道的,但他们都没有反对,因此,在吃饱喝足之后,苻坚的士兵打起仗来,异常的凶猛。
“是时岁旱众饥,道殣相望,登每战杀贼,名为熟食,谓军人曰:“汝等朝战,幕便饱肉,何忧于饥!”士众从之,啖死人肉,辄饱健能斗。”---《晋书》
而与苻坚对阵的姚硕德,在得知苻坚的士兵吃自己一方战死的士兵后,害怕如果再坚持一段时间,就有可能被苻坚吃光,吓得连夜带着剩余的士兵逃走了。
像苻坚这种,是主动吃的,古代还有因为被围困太久,导致粮草短缺,最终被迫开始吃人的,在顺治年间,南明的抵抗势力还此起彼伏,当时在广州新会,由于被围困太久,城中粮草早已断绝,因此,守军们就开始吃城中的居民。
据《鹿樵纪闻》记载,曾有附近一百多人的村民想进城避难,当时的县令因担心增加粮食消耗坚决不让,结果守城的将领却把这些人放了进来,理由就是这些人可以抵“时十日粮也。”
最终,这些村民大多被吃掉,而到了多年后,这位守城的将领某天走到大街上时,突然几个人围着他叩拜,将领十分奇怪,询问之下,叩拜的村民说出的话让他哭笑不得。
“我父母妻子皆葬公腹中,并无坟墓,公之肚即吾家人之坟,今寒食近矣,得不望公一拜乎?”---《鹿樵纪闻》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死在了沙场上的军人呢?因此,能够在死后,不被野狗啃食,不被做成“干粮”,得一抔黄土掩埋尸骨,已经是幸之又幸的事情了。
小结:
在古代的战争中,作为战争一部分的士兵军人,其实他们的命运大多也极为凄惨,真正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是少数,大多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拼命,而在他们战死后,尸体的处理方式也无外乎几种,要么就地掩埋,要么弃之荒野,还有更惨的就是被做成“京观”,甚至被制成“干粮”,作为军人尚且如此,而古代那些平民百姓,在战争中的遭遇就更加凄惨了。
清末期的八旗军都到了哪里去了?
太平天国派出精锐部队组成两路大军北伐华北地区,是多隆阿率领的八旗军直接把北伐的太平军彻底全歼。八旗军乘胜追击挥师南下,与湘军一道全歼太平军,多隆阿奉命率领八旗挥师陕甘平定回乱,金顺率领八旗与左宗棠配合收复新疆和被俄罗斯霸占的新疆伊犁,清朝新政全盘学习西方军队现代化改革,八旗全部整编为新军或禁卫军,我记得新军第一师全部是由八旗军整编而来。图片为现代化改革后的清军
刘邦白登之围是怎么突围的?
白登之围,刘邦为何能全身而退?
在公元前200年的冬季,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
汉军进入太原郡后,由于连连取胜。造成刘邦轻敌‘,以至亲身犯险。
在白登山被围困了七天七夜,饥寒交迫,人困马乏,多亏了陈平,这家伙眼睛好,他看到,匈奴单于和他老婆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恩恩爱爱的。
于是,心生一计,认为从这个女人身上下手,或许可以打开缺口!
他马上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刘邦,刘邦听了直竖大拇指说:“夫人路线,我看行!”
于是,赶紧派人去找匈奴单于的老婆,给了她许多金银珠宝,还有汉朝的美女图,然后告诉她,希望她能让匈奴单于网开一面,放他们回去,否则,他们会把美女献给单于,到时候,汉朝的美女会和她在单于面前争宠的。
单于老婆一听这话,有点着急,赶紧去找单于说:“在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正在路上,前来救援,可能明天就要赶到了。汉朝和匈奴两家不要互相逼迫得太紧了,现在汉朝的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的。到时候,就算你打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不能共享安乐了。”
匈奴单于问:“那怎么办呢?”单于老婆说:“汉朝皇帝,都被围了七天,军中也没有什么慌乱,应该是有神灵在帮助他,虽然有危险但最终会平安无事的。你又何必违背天意?
”匈奴单于犹豫良久,就采纳了他老婆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弓搭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终于得以脱险
从此以后,刘邦知道了,女人可以避免很多战争!
从此以后,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采取了和亲政策,
从此以后,汉朝和匈奴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