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争霸,黎民和百姓意思一样吗?
领土争霸,黎民和百姓意思一样吗?
“黎民”和“百姓”意思一样吗?
黎民百姓是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就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
春秋争霸后先后形成了几个霸王?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齐桓公—尊王攘夷: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宋襄公—春秋大义: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卫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
晋文公—制霸中原:公元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正式成为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秦穆公—称霸西戎:生卒于公元前682年—前621年。秦穆公达成秦晋联盟后,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12个(有说20个)。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周王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楚庄王—问鼎中原: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
为什么没受到欧美国家的制裁?
因为印度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国家,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欧美国家深信不疑。
作为被葡萄牙、法国和英国轮番殖民了数百年的国家,印度可谓真正的苦大仇深。
然而,背负了国际社会深切同情的印度却并没有自怨自艾。相反,好不容易获得民族独立的印度如同“斯德哥尔摩”症晚期患者,对深受列强殖民的历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仅没有帮助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自立自强,反而以英属印度继承者自居,疯狂的欺凌周边国家,对昔日的患难兄弟大开杀戒。
而更匪夷所思的是,一向以“世界警察”和“国际宪兵”自居的帝国主义国家,对印度的野蛮行径却视而不见。尤其是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为打击英法等殖民帝国,曾一度支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民族独立,是名副其实的“正义使者”,然而对印度的侵略扩张美国也选择了作壁上观、隔岸观火。
于是,在列强的眼皮子底下,印度领土一步步扩张,开始在南亚次大陆横行无忌。
那么,印度有什么神通?为何能得到所有大国的青睐呢?要知道,欧美等国可能因印度的“民主典范”身份而与印度天然亲近,但作为西方国家的死对头,连苏联也对印度倾囊相助,这就非常令人深思了。
而在静夜史,看来,印度之所以能够“人畜无害”,根本原因在于:
1、印度太弱了
古今中外,大国选择对手的标准,从来不是意识形态和所谓的外交政策,而是体量和综合国力。
比如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一夜迈入资本主义,但30年过去,依然是欧美国家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而印度之所以不被西方国家针对,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实力实在太过抱歉,根本不具备令西方国家忌惮和打压的资格。
从1947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以来,虽然印度坐拥298万平方公里国土,拥有超过13亿人口,但印度距离真正的世界大国永远保持着十万九千里的距离。
因为没有经历惨烈的革命和深刻的社会改革,当下印度的社会环境和英国统治时期没什么两样。因为没有通过革命消灭反对派建立强大的集权制政府,印度高层始终鱼龙混杂,不得不采用多党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这让印度成为西方国家高度盛赞的“民主典范”。
而在没有强大政府的背景下,印度自然也不可能推行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改革,这意味着印度中央和地方始终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而因为印度始终无法从根本上破除种姓制度,这导致印度社会阶层空前固化,10多亿人口不仅无法产生巨大的人口红利,更无法与其他国家产生正常的经贸往来。
所以直到今天,印度人均GDP依然稳定在2000美元上下,莫迪政府高唱的“莫迪经济学”也一地鸡毛,印度就是拼命修改GDP算法也无法挽救经济的颓势,今天的印度除了软件外包和仿生药几乎再无一技之长,根本没有所谓的经济竞争力。
而因为所谓的民主制度大行其道,印度不仅行政效率低下,人均生产力产值也微乎其微,服役即退役的光辉战机,连本国陆军都深恶痛绝的阿琼坦克以及泡在水里养金鱼的国产航母无不在告诉全世界,印度的“强大”根本不存在。
而这样有钱又没威胁力的弱鸡,是西方国家最爱不释手的。
2、印度太虎了
虽然印度靠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立国,几乎和法国人一样躺着就取得了胜利,但这并不代表印度人热爱和平。事实上,印度人在闹独立时多么“人畜无害”,在独立后就有多么“性烈如火”,像极了某些男人婚前婚后的“蜕变”。
英国殖民者在“全身而退”时,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虽然按照宗教,英国将大部分区域划给了印度,但并不意味着英国对印度并容偏覆。因为巴基斯坦除占据了印度河流域和开伯尔山口,对印度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态势。还控制了恒河入海口,不仅使印度面临着借港出海的尴尬局面,还对印度咽喉西里古里走廊形成了致命威胁。
所以,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的印度开始奋起,通过三次印巴战争,尤其是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成功促使东巴基斯坦独立,从根本上扭转了印度的不利态势。
而后,印度为巩固西里古里走廊,在1975年吞并了锡金。停不下来的印度又染指尼泊尔、控制不丹、干涉斯里兰卡内政,俨然成为南亚次大陆的霸主。
而这样的霸主无疑是其他大国所需要的。
自二战结束一月成为超级大国以来,苏联和美国就成为剑拔弩张的敌人,双方争相拉拢一切可能的力量为我所用,东方大国就是苏联的重要目标。
但东方大国的体量和实力摆在那里,注定不可能甘心被苏联驱驰,所以两国反目不可避免,而这却使苏联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因为相比于美国,作为苏联邻国的东方大国无疑有更大的威胁。
所以通过印度遏制东方大国,就成为苏联的重要目标。
而相比于苏联,美国拉拢印度,除了有对抗苏联的天然需要,更有遏制东方大国崛起的战略考量。苏联解体后,东方大国作为迅速膨胀的势力,对美国的亚太布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就更需要一个大而不强的印度作为配合。
可以说,印度的尴尬实力以及定位,是它免于被西方国家制裁的根本原因,不过这似乎让印度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不被制裁,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实力不敢恭维。
而更尴尬的是,没有实力的印度却相当有钱,这让印度更像一只待宰的肥羊,事实上无论美国还是俄罗斯从来都是将印度视为摇钱树的,很多时候他们对印度的超规格礼遇,为的就是印度的慷慨解囊。
就像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一样,又不是双十二,谁会傻到去制裁自己的钱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周天子大封诸侯时并没有秦国这一号?
一
从微观到宏观来说,就像要了解一个人最终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先要了解他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以及整个奋斗历程一样,要想探究秦国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原因,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秦国以前的历史。
周朝建立以后,实行的是分封制,是天下共主的性质——和现代意义上的联邦性质类似。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当时周王朝分封的对象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当初的分封并没有秦国,那时候秦国还没有产生。那么,何时才有了秦国呢?
二
嬴姓的始祖是大禹的治水助手伯益(《史记·秦本纪》司马迁),伯益被舜赐姓为嬴,这是秦国的始祖。
秦的第一代国君是非子。他住在犬丘(陕西兴平县),替周孝王养马,秦非子因为养马有功,周孝王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于他,这就是“秦”的起源。这个封地有多大呢?五十里。没错, 就是五十里!
时间定格在公元前888年——这是一个多么吉利的数字。
非子的爵位,只是一个子爵,那时虽只有屁大一点的封地,但还没有建国。
直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
秦襄公之后秦文公继位,又经过数代国君的努力,他们始终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这时的秦国,虽然在西戎这一代当老大,但依然只是个一般意义上的诸侯。当时他们的国力还很弱,一点也不强大,只能左冲右突的在关中以西的小圈圈里扑腾,无力染指中原地区,直到秦穆公的出现。
三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继位后,招贤纳士重用了两个最关键人物:由余和百里奚。在这两人的建议下,秦穆公对国体、机构都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待国力有了好转之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疆域面积扩大了好几倍。国家有了实力以后,和邻近的晋国发生了征战,经过许多回合以后最终击败晋国,然后紧接着消灭了梁国、芮国、滑国等小诸侯国,取得西部地区的绝对话语权。
在此之前,由于周室衰微,无力管理各诸侯国,诸侯开始混战,最后分裂成一百七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但是头等强国只有晋、楚、齐三个。在秦穆公时代,也成了头等强国。它是第四个头等强国。这时的天下大局是头等强国四个,二等强国四个。剩下的就是鱼腩小国了。
这时候,秦穆公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已经具有了大国地位的话语权。
到此时,我们有必要停顿一下,把这些国君的继承关系、称谓都仔细捋一下,好再进行下一步的阐述。
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秦襄公(立为诸侯)→秦文公→秦宪公(秦宁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缪公)
以上这十四位国君,有的称侯,有的称伯,有的称仲,有的称公。
史书上对他们的称谓有些乱,一会伯,一会候,一会公的,让大家看了如云里雾里的,理不清楚。
其实秦国在建国之前,所有的君王都是“子爵”爵位。秦襄公的爵位是“伯爵”,而不是“公爵”。所谓的“秦庄公、秦襄公、秦穆公”都是尊称,并不是实际的爵位。
四
秦穆公虽然奠定了春秋时期秦国的基本版图。但随后就开始沉寂了。君王更替,内乱外患不断,这样一直折腾了200年时间。因为当时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秦国虽然并不很强大,但由于地域原因,也没受到强国的侵扰,遭受灭国的危险。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继位后,秦国又开始一个突飞猛进的飞跃发展。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变法。商鞅变法鼓励人口增殖、重农抑商、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当时秦国地广人希,三晋人多地少,民众田地缺乏。因此商鞅建议秦孝公对外来移民采取优惠政策,将那里的民众招来以便开垦荒地。
公元前350年,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
卫鞅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兵役制度,鼓励建功封爵,以为国家立下战功为荣,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后来所向无敌的“秦锐士”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屡败魏军。
富国强兵的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傲视于西方。史记记载:“孝公十九年,天子致伯。”周显王册封秦君为方伯,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五
再往后数,为秦国的崛起做出重大贡献的,就数秦昭襄王了。他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
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秦昭襄王如虎添翼。这时候,他们要向中原地区展示肌肉了!
公元前256年,秦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拉开了秦问鼎中原,统一全国的战争序幕。
六
公元前246年,最后的终结者来了,他就是嬴政,也就是后来俗称的秦始皇。
等到了秦始皇时代,他继承前代君主的衣钵,在此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建立起前无古人的千秋伟业。
不可否认,秦始皇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业绩,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牛顿总结自己的成功时所说的那样,是站在巨人肩上取得的。
这就像建造一艘航天器一样,秦襄公选好了基地,秦穆公建造好主体,秦孝公选准了目标,秦昭襄王充填了燃料,就等秦始皇来点火了。秦始皇果然没有叫他的先辈们失望,他计算好时间,看准时机,顺利的点火成功。
秦始皇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主要有以下几点:
秦国从建国开始到秦始皇共经历39位君主、500余年的时间跨度。历代君王,除了极个别的特例外,基本上都是奋发图强,使得秦国日趋强大,没有出现像别的国家那样的灾难性后果。这样一直延续了五百年的时间,这很难得。
第二个幸运是秦始皇手头有人才。无论是文臣李斯、吕不韦还是武将王翦、蒙恬,都是旷世奇才。
第三个幸运是,他出生的时代,给了他更大的活动舞台,他才得以创造出这种千古的伟业。
就像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领袖们》书中评价一个政治领袖的那样:“有时,一个人假如早生或晚生几年,他也许会成为杰出的领导人。。。。。。 还有一些领袖人物,如果处于别的环境下,他们可能早已扬名史册。但由于他们是在平静的时期担负领导职责,或者领导着不太强大的国家,所以,他们的名字至今鲜为人知。”
无论是秦国的先辈非子也好,秦襄公也好,秦穆公也好,还是秦孝公、秦昭襄王,都是因为当时的国力,其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他们的舞台太小,没有施展的空间,最终成全了秦始皇。
但是他们的历史功绩不容磨灭。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网络调查表,展示如下:
这个调查表就是由大家进行投票,投出你认为对秦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谁?
由这个调查表可以看出,总体排在前三位的是商鞅、秦孝公、秦穆公;君王里头排在前三位的是秦孝公、秦穆公、秦始皇。这么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大家的认同感是惊人的一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八荒吞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 ,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在政权建立后,他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的体制来管理国家;地方上以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由中央垂直管理。这是一个制度方面的顶层设计,由此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制定这种标准的措施,如今看起来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总括来讲,代表人类文明程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伦理等要素,在秦始皇时代才算真正得到统一。除了理清内政,对外则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成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帝国。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秦始皇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秦国。他对当时那个时代政治、文明进程的推进,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甚至可以说是属于全人类的!所以,他是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历史开创者。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黎东方著 陈文豪 整理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徐俊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大秦帝国》孙皓晖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6年10月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元朝的疆域面积最大的时候达到了1372万平方公里,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朝代。
除了今新疆地区的较大变动外,元朝的疆域是稳定的:在北方,西起今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在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锡金等地,今缅甸东北部和泰国北部。
从忽必烈开始,整个青藏高原成了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与中国的其他部分结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根据吐蕃地区普遍信奉喇嘛教的实际,元朝将它划归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宣政院(至元初设置时称总制院,至元二十五年改名)管辖,并根据当地需要设分院驻理。
在境内设立吐蕃等处(脱思麻),吐蕃等路(朵甘思),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三个宣慰司,脱思麻司辖有今青海黄南州至四川阿坝州一带,朵甘思司辖有今青海果洛州、玉树州至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地区,乌思藏司辖有今西藏大部分和克什米尔之地。
宣慰司下分辖元帅府、总管府、万户府、千户府、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万户、千户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的管理军事,有的办理民事,有的兼管军民。因此尽管元朝为了更有效地统治吐蕃,充分利用了宗教因素,对吐蕃地区实行不同于汉族地区的政策,但同样建立了一整套行政和军事机构,行使着完全的主权。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吐蕃地区和今新疆东部三个直属于朝廷的单位(别失八里、哈剌火州、哈密力)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北和辽河下游以北地区。对周围的邻国,元朝都曾进行过军事征服,有的还设置过行政机构。
但元朝的统治能维持的时间都不长,而且这些国家仍然是独立的,所以还不属于元朝的疆域。如元朝对安南(今越南)用兵三次,一度占领了安南,并派了达鲁花赤(地方行政长官)去监督行政,但在安南的激烈反抗下,最后不得不撤出。
元朝在缅甸设置过缅中行省,存在的时间也很短。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 年)在高丽设征东行省,但该省的长官(丞相)就是高丽国王,而且对高丽国内仍称国王,所以高丽实际上只是元朝的属国。
元朝疆域具体征战过程如下:(成吉思汗——蒙哥时期)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能够统治整个中国。但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 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把中国的绝大部分统一起来,形成了疆域空前的辽阔的元帝国。
公元13 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
(1)蒙古地区 以蒙古高原为主的今大兴安岭以西,居延海、阴山山脉以北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分布着蒙古语系、突厥语系的游牧民族,内部也不统一。
(2)西辽 今新疆及其西至巴尔喀什湖、阿姆河之间地。
(3)金 淮河、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及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4)西夏 北起河套,南至陇山、河湟地区,西至河西走廊西端。
(5)南宋 淮河、秦岭以南(除云贵高原以外)地。
(6)大理 云贵高原及周围部分地区。
(7)吐蕃地区 青藏高原及周围部分地区。
当时已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政权,分散为很多部落。这七个区域中,有五个内部有统一的政权,其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区域统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就率领蒙古铁骑不间断地东征西讨。成吉思汗四年(公元1209 年)蒙古进攻西夏,围其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迫使西夏求和而去。又攻西辽属国畏兀尔,取得了今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和哈密一带。
成吉思汗六年(公元1121 年),蒙古攻取西辽另一属国哈剌鲁,将疆域扩展到今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同年秋蒙古进攻金国,不久就攻入居庸关,威胁金的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并攻陷了今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大批州县。
成吉思汗九年(公元1214 年,金贞佑二年)初,蒙古军进抵中都,金宣宗求和,成吉思汗退兵。五月,金宣宗迁都南京。蒙古军再次南下,并在次年二月破中都。
成吉思汗十三年(公元1218 年),蒙古军杀乃蛮王屈出律,原西辽的疆域全部由蒙古占领。蒙古军又先后攻下河东(今山西西南部)、河北和山东。
至成吉思汗十六年(公元1221 年,金兴定五年),金的黄河以北土地基本上已落入蒙古之手。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6 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攻西夏,夺取甘、肃等州。次年六月蒙古灭西夏,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在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行营。他的儿子窝阔台汗(元太宗)继位后,继续对金进攻,并与南宋议定南北夹击。
窝阔台汗六年(公元1234 年,金天兴三年,宋端平元年)正月,蒙、宋军破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金亡。同年窝阔台就与臣下议定攻宋,蒙古军袭败北上宋军。此后,灭宋的军事行动持续了40 多年,在长江上游的四川、中游的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和淮河中游,战争进行得尤其激烈。
蒙哥汗(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 年),命忽必烈自忒列(今四川宜宾市西)进军,至十二月攻破大理城。四年,大理国王段兴智被擒,大理国亡。
大约在此前的乃马真后三年(公元1244 年),吐蕃宗教领袖八思巴的叔父萨思迦班智达曾会见过蒙古的大将阔端,表示接受蒙古大汗的管辖,但一部分吐蕃贵族不愿服从蒙古。因此在灭大理后,蒙古军进入吐蕃,镇压了不服从的贵族,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区。
在攻占襄阳和夺取了四川大部以后,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 年,宋咸淳十年)下诏伐宋,发动全面进攻。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宋德佑二年)正月,元兵逼近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宋廷奉表投降。尽管文天祥、张世杰等在南方继续抵抗,但终于回天无力,到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 年,宋祥兴二年)厓山(今广东新会市南海上)战败,宋朝的残余势力也覆灭了。成吉思汗时,蒙古还没有固定的首都。
窝阔台汗七年(公元1235 年),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哈尔和林建都,称喀拉和林,简称和林。
蒙哥汗六年(公元1256 年)忽必烈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营建宫室城郭,忽必烈汗中统元年(公元 1260 年)在此即位,称开平府,中统四年升为上都。
至元四年(公元1267 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 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首都。蒙古先后征服了这七大区域,但并不是这七个区域都成了元朝的疆域,因为在这期间,有的地区已经成为其他汗国的领土。
从成吉思汗十五年(公元1219 年)进行第一次西征开始,蒙古帝国的疆域迅速扩张,从中亚、西亚直到欧洲。成吉思汗晚年实行分封,将今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土地都封给了三个儿子,由于大家服从成吉思汗,帝国还是统一的。
在窝阔台当大汗时,也还可以指挥其他各部,但到蒙哥(宪宗)和忽必烈(世祖)时,各部已经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的位置,蒙古帝国分裂成元帝国和四大汗国。今新疆的天山以北地区大部分已经封给了窝阔台国,因此始终不在元帝国的管辖之下。
因此元朝的版图从这时开始逐渐形成,元朝加上蒙古四大汗国领土超过4500多万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