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三国,晋文公称霸中原前如何兼并东周一半领土的?
问鼎三国,晋文公称霸中原前如何兼并东周一半领土的?
东周本来疆域很大,迁都洛阳后,还是方圆千里的大国。地方在今天河南中部为核心的地域,面积大约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众多,仍然有很强大的实力。
当时晋、楚、秦、齐等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能励精图治,周室中兴,或也可期。可是,周王室在平桓庄惠襄时期,历时百年,变乱频发,大的政变就有三次。周王室每次都无法平息,只好借助诸侯的势力来安邦定国。
(周襄王)
诸侯勤王,自然不能白跑一趟。按照祖制,要赐予封赏。可是彼时已经非比往常了,全国没有大量的土地可以被分封,只能从王畿疆域里封赏了。 于是,今天郑国割走一块;明天楚国占走一块;最后晋国又被赏赐走一块。周王室的土地越来越少,逐渐沦落为二流国家。
《诗·大雅·召旻》对这种情况做了总结:“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
清朝初年,有学者名顾栋高者,好析春秋事。平王东迁后,王畿疆域的变化,是春秋诸事之首。他说:“东迁后。王畿疆域。尚有今河南怀庆二府之地,兼得汝州跨河南北,有虢国夫人国桃林之隘以呼吸西京,有申吕南阳之地以控扼南服,又名山大泽,不以封虎牢崤函,俱在王略。襟山带河,晋郑夹辅,光武创业之规模,不过是也。平桓庄惠,相继百年,号令不行,诸侯攘窃,王不能张皇六师,更复披析其地,以为赏功。酒泉赐虢,虎牢赐郑,至允许姓之戎,入居伊川,异类逼处,莫可谁何。晋灭虢而镐京之消息中断,楚灭申而南国之窥伺方张,至温原苏忿生之田,与郑复以赐晋,则举大河以北,委而弃之。”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经常发生“权臣凌主”的现象。公元前651年,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重耳仓皇出奔外国。在重耳出奔的两年后,周王室也发生了变乱。周襄王有一个勇猛的弟弟叫做叔带,他一直不服周襄王,发动了叛乱。周襄王先是打败了叛军,叔带于是躲到了齐国。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听从了大臣的建议,为免天下人看周王室的笑话(周王室遵循着“亲亲善恩”的宗法制度),就把叔带接回来了。
(隗后与叔带私通引发战乱)
结果,预想中的“兄友弟恭”的情况没有出现,一年之后,叔带竟然与周襄王的王后勾结,引入了戎人攻破了都城,周襄王无奈奔郑。
此时,晋文公刚刚回到晋国1年,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建立霸业,就推辞了秦穆公一起的勤王的请求,带领晋国大军扫平了叛乱,捉住了叔带,并带到洛阳,斩杀了他。然后奉迎周襄王回到洛阳,立下大功勋。
周襄王为此特地召开表彰大会,犒劳勤王大军。周襄王以甜酒来招待晋重耳,并且允许重耳向自己敬酒,这都是对重耳的礼遇。重耳以为自己功大,在席间向周襄王请求隧礼。
所谓隧礼是春秋时代墓葬上的一种礼节。我们知道,当时的人在修坟墓的时候,会修一条墓道,进入坟墓,这条墓道主要是负责运输各种陪葬物,运输棺木等等这样的。
当时天子的墓道上面会有顶,即以木板作顶,也就是说他的墓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下道,完全是一条地下的通道,这种通道被称作是隧。而诸侯的墓道没有顶,就是一个壕沟式的一直通到它的坟墓去,这种被称为羡。
周襄王很警惕,说:“隧,这是王的规格。没有能够取代王室的德行,使用王的规格,这不就是二王并存吗?这种情况也是重耳你所厌恶的呀。”
说出这种话来,重耳就不敢再提这样的要求了。可是晋国是当时的大国,周襄王也不敢马虎对待,直接赐给晋重耳阳樊、温、原、攒茅的土地,这么大一块土地送给晋国(现在的河南焦作、济源、安阳地区),晋国的领土自此越过太行山表里山河,军队来到了黄河岸边。
(晋国疆域盛极一时)
现在看来,周襄王此举真是食古不化了。王室本来领土不够,虚弱不堪,让出去个隧礼,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晋文公这么看重隧礼,再要求晋国割让几个城来支持周室不是更好吗?
其实,当时的周王室已经衰微到连自家的内乱都需要诸侯来协助平定了,与秦、晋、楚、齐等国相比,即使不允许他们做出违背礼法的事,他们要做的话,周王也阻止不了。可是大国间势力均衡,周王室存在的基础即是宗周礼法。即使所有人都不看重,周王室也必须维持。楚庄王问鼎轻重,可是到最后也不敢僭越,就是担心其他诸侯群起而攻之。
所以,周王宁愿损失土地也要维持礼法的存在,让周王在礼法上处于超然地位,这才能保证周王室的安全。因为在那个时节,周王不管多么勤奋努力,处于四战之地的周王朝都难以有复兴的势头了。
周襄王把这四块土地送给晋国,也有自己的私心,这与划地封地秦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原来,这片土地虽然名义上是周王室的土地,却是王室大夫苏氏的封地。
这个苏氏是周王朝大夫,势力很大,他的封地在温(今温县境)、原、郗、向、樊(均在今济源境)、怀、显成(今武陟境)、攒茅(今修武北)、盟(今孟津东)、阱 (今沁阳西)、聩(今获嘉北),不服从王室管辖,形同“国中之国”。
(周室土地损失过半)
周桓王用了这十二个城邑换了郑国的四个城,把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郑国。郑国当时是“小霸”,以为做了一笔好买卖,可是拿着周桓王开的单子去要地,发现当地人根本不买周王的仗。结果就开打,打来打去,郑国只控制住了其中两个城邑。郑国也不好去找周王的麻烦,就只能将就了,把剩下的城池就还给了周王室。就这样,一直到了周桓王去世。
接下来,周王室爆发了“子颓之乱”,稍后凡有三年(公元前676年至前673年),苏氏一直支持叛乱。这场叛乱极大的削弱了周王室的实力,因此,使得周桓王以来已经式微的周王室更加贫弱不堪。可是后来支持叛乱的其他大夫都被杀,苏氏因为实力强大,周王也杀不了,逃脱了惩罚。
好不容易平定了“子颓之乱”,周惠王坐稳了王位。可是到他晚年,又犯了“嫡庶不分”的糊涂。周襄王即位后,又发生了“叔带之乱”,真是王室多故,每换一个领导人,都要闹腾一次。
这次,周襄王看着自己不算太大的版图,一挥手把苏是的土地再次转手送人,把樊、温、原、攒茅送给晋国。晋文公当然也不傻,但是晋国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消化。这样也把困扰周王室四代人的大夫苏氏的问题给解决了,可算是一箭双雕。
可见,周王室也是会做生意的,只是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没有了本钱,即使做的是土地生意,自己也只能得个虚名(周礼),而晋文公大赚特赚,不仅坐实了霸业,还把土地扩张到中原和南阳,晋国盛极一时。
古中国的原始民族到底是谁?
(中华民族同根)
对这个问题,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第一,“汉族”,是近现代的民族学概念。
第二,“汉族”之前身是“汉人”,再往前是“华夏族”。
第三,“汉族”有一个融合扩展的过程。
第四,最重要的是,“汉族”及其前身,是中华大地上的“原始民族”毫无疑义。
(摩尔根)
一“民族学”,诞生的时间并不很长。
19世纪中后期,受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美国的摩尔根、英国的泰勒和麦克伦南,以及瑞士的巴霍芬等专业民族学者,标志着“民族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和建立。
但是至今,关于“民族”的定义始终难以统一。
不过,各种摆谱的民族理论中,都包含如下基本要素——即“语言、聚居地域、生产方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等心理状态的同一性”。不摆谱的,如纳粹的“雅利安人”理论除外。
中文的“民族”,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中华民族”,是“广义”层面的民族概念;“汉族”,则是“狭义”层面的民族概念。
中国最早使用“民族”这一词汇,目前能查到的古籍,是南朝宋齐时期道士顾欢的《夷夏论》,以此区分“族别”。
实际上,早在殷商时期,从甲骨卜辞看,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族”之概念,如对“羌”等记载描述。
二“汉族”这一称谓,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
1864年11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在漳州致书美、英、法三国驻厦门领事,使用了“汉族”一词。学者称,这是文献可见较早的“汉族”用例。
1903年,清末诗人黄遵宪在《驳革命书》中说:“倡类族者,不愿汉族、鲜卑族、蒙古族之杂居共治,转不免受治于条顿民族、斯拉夫民族、拉丁民族之下也。”这是黄遵宪批评 “排满革命”之弊——认为强调汉族与满族的矛盾,将会落入西洋民族的统治之下。
学者们认为,辛亥革命前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使“民族”概念关注度陡然提升,亦使“汉族”概念趋于明确。至辛亥革命后,“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概念亦被提出,成为更为重要的“广义”民族概念。此时,“汉族”一词,则逐渐更精确地成为民族学概念,且被广泛使用。
(汉藏语系演化大致时间)
三“汉族”之前身概念是“汉人”。
清代,有“满蒙官员”和“汉官”之分;亦有“满蒙旗兵”与“汉军”之别。
明代不必多说。1367年,朱元璋于应天府即今南京,发布北伐檄文《谕中原檄》,斥责蒙元“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口号,确立“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目标,并明确“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之原则。
元代疆域广阔,称域内民众为“国人”,独称“中国”域内为“汉人”,从官制、刑律上均歧视“汉人”。不过,其所称“汉人”,如元末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氏族.汉人八种”所云,将“契丹”“高丽”“女真”等,皆列入“汉人”之列。
(汉将陈汤)
“汉人”之称,始于两汉,原因在于“汉”之强大。
刘邦起事,被项羽封为“汉王”,称帝后遂以“汉”为国号。
西汉名将陈汤上书云:“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他也确实领兵在西域打出了“国威”。
其时,周边国家,即称汉朝使者为“汉使”,汉军为“汉兵”,民众为“汉人”。
《汉书》载:“近西羌保塞,与汉人交通。”
《后汉书》云:“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
魏晋南北朝以降,大量“胡人”入华,且出现多个胡人政权。但汉胡杂居,“汉人”与“胡人”并称,出现了一个胡汉融合的绵延过程。
《北史》、新旧《唐书》、《辽史》等诸多正史中,多有“汉人”称谓出现,并还以“汉子”代称“汉人”。
四前面说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檄文中,说到了“中国之人”“恢复中华”“华夏之族”等等。
“汉人”之前身,即“华夏族”。
有人说,记载周武王武功的《尚书.武成》,说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这是最早使用“华夏”一词。不过,《武成》篇,从目前来看,尚属东晋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中作伪之一。
但在西周,已出现华族、夏族之称是肯定的。
《左传.定公十年》载孔子语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可知,“华”“夏”本为“对文”,皆为族称,又指其所居之地。《六经疏义》云:“华夏谓中国也。”
刘起釪先生说,“夏”之族称,是起于渭水流域和甘陇一带姬水和姜水的炎黄族之族名。
扬雄《方言》曰:“夏,大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
“夏”与“西”密切相关。《左传.宣公十一年》载陈公子少西,字夏;而《襄公二十六年》载郑公孙夏,字西,等等。
(陶寺遗址)
“夏族”后来东进,居于山西南部汾、浍之间一带,以陶寺为中心。这里有一条出自华谷的“华水”,因此“夏族”又名“华族”。
此族壮大之后,特别是以黄帝大禹为祖先的周兴起后,称为“中央之国”,居于“华夏”四周的则被称为“蛮”“夷”“戎”“狄”等等。
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称谓。
春秋战国,开始了领地大整合,由此带来了族群大融合。至战国此时,秦、楚、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
再至秦,疆域进一步扩大,不仅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皆纳入版图,还又再向外拓展不少。
这又一次形成族群大融合。尽管秦时有“秦人”称谓,无奈时日太短,至汉代,则真正实现了“华夏族”的基本稳定,形成了后称“汉人”的同一民族。
(高庙文化图案与苗族刺绣图案对照)
五遗传学,为上面一说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对中国现代人的古DNA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近几年,世界古DNA研究的领军人物大卫.赖克,与中国学者王传超合作开展了中国现代人古DNA研究。
王传超自己的团队,随后亦持续进行了相关研究。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付巧妹研究员的团队,同时开展了独立研究。
上述三条研究路线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约从一万年前后开始,到现在的现代中国人,遗传基因是连续的、基本稳定的。就是说,现代“汉族”的祖先,在一万年前后,就已经居住于现在这片土地上了;而且,许多现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遗传基因并没有明显区别。
还要说的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辉教授,一直着力于中国现代人群的遗传学研究。
他认为,中华民族的所有族群,大约都是4万年前从云南进入中国的;3万年前分散成苗傜、侗泰的祖先人群;侗泰又分出南岛人群;万年前苗傜祖先分出汉藏祖先人群;汉藏后来又分成汉和藏缅两部分。
根据研究结果,他得出结论,“民族”不是分化形成的,而是聚合而成;分化,只是早期狩猎采集人群迁徙扩散的过程,那个时候还称不上民族。
他认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至少起源于6800年前。第一个扩张点,是湖广高庙文化;第二个扩张点,是中原仰韶文化;第三个扩张点,是红山文化。
他还从古DNA染色体的“融合”,考证了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再到齐家文化的遗传学线索,由此讨论“三皇五帝”的不同阶段。
李辉教授以“进化树”模型,讲述了中国族群演化之路。
这其中,包括了“汉族”的演化之路。
会不会自此以后就被人认为天命在汉?
汉朝历经西汉和东汉数百年的历史,到了三国时期依然还有蜀汉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有的历史学家将刘备建立的蜀汉称为“季汉”,当作汉朝的延续。诸葛亮为了实现重整汉室江山的理想,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在钦佩诸葛亮精神的同时,不禁有个疑问,那就是如果蜀汉再次统一天下,中国的历史是否会永远成为汉家天下?
一、汉朝的建立方式使得它必然灭亡。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用各种神话将自己包装起来。包括他是母亲与龙生的孩子,斩白蛇起义,是赤帝之子等等。可是这些神话虽然被历史学家记载下来,却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史记》和《汉书》中都明确的记载,刘邦并没有贵族血统,他夺取江山依靠的是武力。而且在那些史书中,充满了作者对刘邦的挖苦讽刺。不过刘邦统一江山的方式,彻底打破了从商周以来贵族控制君权的惯例。这也给后世的人们指出了一条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西汉末年,刘秀建立东汉走的也是刘邦的老路。其实那个时候刘秀的血统与皇室正统已经很疏远了。他只不过是打着汉室宗族的旗号,用武力夺取的江山。在刘秀夺取江山的过程中,他利用了老百姓对汉室残留的好感。毕竟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朝代,将国威传播到四面八方。这种好感,在刘备的奋斗史中也有所体现。刘备阵营中,就以继承汉室正统自居,以匡扶汉室为政治口号。如果蜀汉能够再次统一天下,就可能更加深老百姓心中对汉朝的信念,甚至会出现天命所归的迷之自信。不过,这种自信并不能保证汉朝能够永远地存在下去。由于封建王朝自身的缺陷,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衰败下去,最终走向灭亡。那么,中国是否会如同日本那样,天皇成为国家的象征,形成所谓的“万世一系”的情况呢?从历史上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要形成那种状态,汉朝的皇帝就要放弃君权,主动把自己当作政治上的摆设。而实际掌握政权的那个人也要心甘情愿地担任汉朝的臣子,永远侍奉汉朝君主。从中国的历史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这是因为由于汉朝的建立形成了先例,连一介平民都可以依靠武力去当皇帝。那么在朝代衰败的时期,只要有人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就会去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朝代,汉室自然也会随之灭亡。在西汉末年,王莽篡夺皇位,东汉末年,曹丕也比葫芦画瓢,逼迫汉献帝禅让。面对皇位的诱惑,是没有人能够抗拒的。正是汉朝的建立方式,确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从刘邦以一介平民,执三尺剑夺取天下后,给中国人建立了榜样。皇位在中国人的眼中失去了神秘的色彩,成为大家可以争夺的对象。因此,即便刘备重新统一了天下,只不过是让汉朝再延长一段时间。最终,汉朝还是会衰败下去,被其他朝代所代替。二、汉朝时期改朝换代的呼声奠定了舆论基础。其实即便是在汉朝时期,改朝换代的呼声一直就没有停息过。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人因为天灾,上书朝廷要求汉朝皇室负责。他建议汉朝的皇帝退位,另外选择天下的贤能来接替汉朝的统治。从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汉朝在一些人心目中的真实地位。在西汉末年,王莽把持朝政。他为了篡夺汉室江山,收集了很多谶语。这些谶语大多是预言西汉灭亡,要求改朝换代的。虽然这些谶语大多出于王莽的指使,可是能够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流传,也能够体现出很多人对当时汉朝统治的不满,以及要求改朝换代的呼声。这些谶语的影响很大,比如说“代汉者当涂高”这个谶语,就流传极广,影响深远。在刘秀统一天下,建立东汉的战争中,他就对割据蜀地的公孙述说过这个谶语。他在劝降公孙述的信中说,你并不是那个“代汉者当涂高”所指的人,你的皇帝是做不长的。连刘秀都相信这个谶语,可见要求改朝换代的呼声之高。等到了东汉末年,这个谶语又流行起来。袁术就因为自己字公路,认为自己就是那个谶语中所指的人。于是他冒天下之大不韪自立为帝,遭到了曹操、刘备等人的联合攻击而灭亡。袁绍、刘表等人也都有称帝的心思,只是没有来得及实行就灭亡了。曹操为应“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坚持自己的封号为“魏”。他的部下解释说,“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两汉的延续中,时刻都有改朝换代的呼声。这种呼声在汉朝的百姓中流传,为汉朝灭亡奠定了舆论基础。我们从两汉的历史可以看到,就算是刘备的蜀汉重新统一了天下,也无法让天下人树立“天命所归”的思想。那些要求改朝换代的呼声只不过暂时被压制下去,可并不能禁止。当刘备建立的季汉政权走向衰败的时候,西汉和东汉末年的一切又将会重新上演。一旦出现那种情况,汉室也不可能永远能够出现刘邦、刘秀和刘备这样的子孙,可以把汉朝继续延续下去。那么在舆论的加持下,王莽、袁绍、袁术、曹操、孙权、曹丕这样的人也必然会出现。到那个时候,汉朝就必然会改朝换代,江山落入他人的手中。结语:如果刘备、诸葛亮的奋斗成功,蜀汉重新统一了天下,可能会给一部分百姓心里撒下刘氏天命所归的种子,但是并不能保证汉朝会永远存在下去。这是因为汉朝的建立是依靠武力建立的,刘邦以他的行动为天下人树立了榜样。那就是任何一个有能力的平民都可以提三尺剑取天下,这就彻底打碎了君权神授的神话,这让万世一系体制在中国变得不可能实现。正是汉朝建立的榜样,在乱世之中,让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把皇位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再加上民间潜在的改朝换代的呼声,为汉朝灭亡奠定了舆论基础。可以预料的是,即便是刘备、诸葛亮统一了天下,在将来朝廷衰败的时候,汉朝必然会灭亡,改朝换代也必然会出现。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问鼎里面的称号怎么才能得到?
获得称号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主线送的 1可以在完成城镇声望后在城镇商人那购买城镇的称号 2是在捡垃圾是有几率捡到称号不过几率不高 3在洛阳城的称号商人和珅处也可以购买 4每周日的百家争鸣获胜的队伍可以得到一个《霸者无双》的称号不过在下周的百家争鸣前会被收回。
为何秦王问鼎中原?
《参悟玄机,自残求生,让秦国笑到最后的秦穆公》:
自齐桓公称霸诸侯,成为天下盟主,实际行使天子权力,达到人臣之极后。各诸侯都不在仅满足在国内称王称霸,都开始向其看齐,前赴后继向其迈进。也想和其一样成为天下盟主,尝尝称霸的滋味。
前者齐楚宋就这些紧邻齐国,见识到其风光,所以对其无限向往的国君,人就不说了。就连远处边陲新近崛起,才参与中原天下事物,与之相错十万八千里的秦穆公在听说此,见到人描绘后也是这样如此,甚至比其它人更强烈。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其才崛起,底蕴不深,又是靠养马出身,投机获利的暴发户,经常被人藐视,歧视,心里敏感,所以也就更这样了。
不过可惜他运气不好被强大之晋挡在家门口,不搬开人家其就难以向东方进军,争霸中原,将影响力扩展到整个天下,成为真正霸主,所以其要想真正称霸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此为先决条件,否则不行。
可其此时又没那个实力,强大之晋不是其之所能对抗。所以只好无奈向西发展,称霸西戎。虽此不能尽达到这个目的,但也能聊以自,慰。
或其当时就是这样想。所以才这样做的吧。不过不管如何,为何使其这样。但此确使其扩地千里,解决了今后发展的隐患,确确实实得到了好处,强大了国家。使其无论在人口,土地,还是在国力都成为了和齐楚晋并列的大国。
不过虽在此基础上其又恢复信心,觉得其与晋有一拼之力,可战而胜之,一举搬开大山,实现昔日愿望,终于仰眉吐气,不再被人小看,视为蛮夷,不入流角色。
可想想美好,现实却无比残酷。其连晋文公死,晋国国力霸业处于低谷之时都解决不了,战胜不下。反被弄的全军覆没,尸骨无存。更不要说其它时侯,人家恢复了。
这让其清醒认识自己与之差距,知道两国两若,其又远土做战,此不可能所以开始放弃。至于后来再战,屡次出兵,也不过报复,出一口气吧了。所以一旦取得胜任,赢得脸面。就马上息兵,不再想此事。
或其死前回光返照时突然昏庸,于迷离之际强令当时大臣,国家精锐人殉,致使秦一时精英尽失,百姓名士寒心离秦,国家衰弱引人垢病吧。
不过现在想想,结合秦之衰,以及当时国际大势,后来秦国对人才政策,更觉得此也有可能是个是阴谋,故意为之。
昏庸不过做假,甚至蓄谋已久,不过利用死这个机会来实现,才发做。以使消除后患。又将罪过,对自己国家不良影响全都归于自己临死前脑子不清醒,带入坟墓,不致使影响后人治国理政。将威胁降到最低,否则还不如那样。
能如此或真人死前可以突然清醒,明知一切,预见未来,所以这样?不过此太灵异了。为什么人人都不能如此,仅其能如此,并且还做成功,所以我不相信此,更认为其为阴谋。
至于陈仓得鸡,大睡三月,若不为历史学者虚朽,古时真有此事的话我想也诸如此类。或正因此后世历任秦国国君纵此事让先人蒙羞,也没有为其隐,讳,翻案吧,否则这不可能。一切只为拖饰一个对其国家稳定启关键作用的阴谋,为使国人功臣不寒心离心只好这样。而晚年,临死前脑子不清晰,以致如此,是最好借口,所以……
而其之所以能如此或因一时无意间因生活小事,自然现象突然顿悟明白诸侯青蛙狡兔争王之理故意衰败使秦蛰伏,以使最后中兴崛起,成为最后霸主胜者,赢家做准备。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毕竟西北多牛羊草原,狼群,其不是不可能发现此。而军争已三百年,其又身处胡地,屡战屡败,历经沧桑,前面有无穷例子一个霸主,一个霸主又崛起可验证知不错,再加上秦又居天下无与伦比优势地利,进可攻,退可守……
所以其才敢赌,一赌千年,求一线生机。最终胜利吧。也只有如此,其之东边强敌才可放心其,转而内斗,不怕其坐看其亡,坐收渔翁之利,所以才此,想以最小代价得东方通道将敌人耗死吧。
当然这是以后世人眼光,纵览全局有此想,这个感慨。其更有可能没想这么远,仅仅只是看到由于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分封制缘故,打仗灭国因功臣立功不得不分封。
虽说国家王室所得更多,但长期以来,日积月累。以及每次立国都那几个的缘故,其势力开始膨胀,开始尾大不掉。灭国争战无论胜利失败都对己不利,最多得虚名。
毕竟春秋五霸包括郑庄公莫不如此。不是因战托累亡于外,就是因此功臣坐大被分,被代替。不是不存在。就是名存实亡。国家主人已换,不再是自己。
或正因此,其敏锐的意识到这,所以其才蓄谋以久,在临死想借此机会,依祖制装疯卖傻,用最小代价,达到实现此,消除隐患。使人没法说,反对,只能依从,最多心怀不满,有怨言而已。
而也正因此因其大清洗,还有楚被灭过。所以其才能坚持到最后,没发生此事,不像晋吴已不存在,齐已被代替……
不过虽此,相对于此,我更想此两种原因,理由都存在。是其共同作用产生此,甚至更多理由导致这,而非一个,其至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