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水浒晁盖,水浒传中如果晁盖不死?
qq水浒晁盖,水浒传中如果晁盖不死?
《水浒传》中晁盖是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物,他在梁山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梁山第一任寨主王伦奠定了梁山的基础,第二任寨主晁盖发展壮大了梁山,第三任寨主宋江继续壮大了梁山,并为梁山找到了归宿。
可以说第三任寨主宋江最终决定了梁山的最后结局,宋江是晁盖的副手,如果晁盖不死于攻打曾头市,宋江很难上位,梁山只能按晁盖的思路发展,这样晁盖的想法必然和宋江的想法冲突,这个冲突的结果就是宋江火拼晁盖,夺取梁山寨主之位,结局不会改变,还是招安。
晁盖并不是一个有政治眼光的人,在梁山的前期发展中凭借其在江湖中的地位,吸纳了不少英雄好汉加入梁山,包括宋江等人。宋江上梁山后一改梁山往日的松散做法,制定规章制度,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梁山开始有了新气象。宋江又经常统军讨伐,收获了不少好汉,随着宋江在梁山势力的壮大,地位越来越高,大有取代晁盖之势,此时宋江已经具备和晁盖分庭抗礼的实力,梁山只是维持了面上的团结。
攻打曾头市是晁盖和宋江矛盾公开化的标志性事件,起因是段景柱从北方盗来送给宋江的马匹照夜玉狮子被曾头市夺取,晁盖主动领兵攻打曾头市,宋江假意套路了下,就同意晁盖领兵攻打曾头市。此时晁盖已经感到自己在梁山的地位岌岌可危,段景柱盗马都不是给老大的,而是给老二宋江的,可见宋江地位之高!晁盖希望曾头市之战给自己在梁山重树威信,曾头市可是硬骨头,有名满天下的史文恭、苏定两位教师,还有曾家五虎,上万军马,且易守难攻,能打下曾头市必能巩固晁盖在梁山的地位。
晁盖失算了,他怎么会算计得了宋江!晁盖点将的时候才知道梁山大部分头领他都调不动,就连他的老哥们军师吴用都不听他的。看看陪晁盖攻打曾头市的21名头领就就明白了,这21人是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刘唐、张横、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杨雄、石秀、孙立、黄信、杜迁、宋万、燕顺、欧鹏、杨林、白胜。这支攻打曾头市的队伍中真正的战将只有林冲、呼延灼、徐宁三人,其它都是步军将领、水军将领或者武艺低劣的,白胜都算上了,就是没有军师吴用,这点力量去攻打严密防守的坚固堡垒,这注定是要失败的。
攻打曾头市被后人质疑是《水浒》最大的阴谋,此战废掉了梁山两位影响宋江成为老大的拦路虎,晁盖死于史文恭的毒箭下,林冲因保护晁盖不力而倍受指责。其实林冲是很有统军才能的头领,曾头市晁盖中箭后,林冲沉着指挥梁山军保护晁盖突出重围,然后收拢败军固守待援,此战若无林冲,梁山军可能全军覆灭,只是林冲在梁山被打压,没机会统兵。晁盖也看出林冲的才能和为人,所以临死并没有传位宋江,而是说能擒住史文恭的为梁山之主,这在当时的梁山能做到的只有林冲一人。
晁盖遗言可看出宋江和晁盖的矛盾,所以晁盖在梁山是必死之人,只是死法不同。
水浒传里面的晁盖死在那里了?
晁盖之死是在《水浒传》的第六十回,与之相关的情节是:金毛犬段景住盗得大金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意欲献给宋江以表进身之意,结果却被曾头市的曾家五虎夺了去。
曾家五虎不仅夺去了这匹能日行千里的宝马,而且还扬言要“扫荡梁山清水泊”。
曾家五虎的狂妄无礼激怒了晁盖,于是他不顾宋江的苦谏,率部前去攻打曾头市。
夜晚三更劫寨时,求胜心切的晁盖不幸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射中面颊,不久便毒发而死。
为什么水泊梁山没有晁盖的塑像?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
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怎么会事?因为水浒传里所谓的好汉只不过是现在名词在 逃人员 杀人越货的人们,少年人不提倡去学水浒传里的英雄们的事迹。晁盖在梁山时梁山对朝庭影响力还没那么大,晁盖死的早,宋江到后来与朝庭对抗才逐步定型108位好汉名次,以宋江为主。
到朝庭招安时,晁盖己死多年,108位寨主己定,朝庭封赏了108位好汉,到后来征方腊损兵折将时更固定了108个排次,所以就没晁盖的牌位了
晁盖和老水浒的区别?
老水浒王伦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嫉贤妒能。晁盖义薄云天,处事公正,善恶分明,广纳天下英雄,劫富济贫!
晁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
在 如今黄泥冈事发, 贤弟大恩难报.两句中黄泥冈事,大恩分别指什么
晁盖道:"必然有事!"
慌忙出来迎接.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
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得慌速?"
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兄弟,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着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书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话,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答案
黄泥冈 上 他们抢劫了生辰纲
大恩 是指 宋江前来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