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当铺蚂蚁庄园,山西有名的古宅大院有哪些?
古代当铺蚂蚁庄园,山西有名的古宅大院有哪些?
谈到乔家大院,就会想到山西。山西是个好地方,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中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后来启、商朝、西周、春秋都在这里建立过都城,也称晋国。
在明清时期,山西出现了著名的晋商,成为了当时我国著名的三大商帮之一,他们曾经纵横中华大地多年,商号和票号甚至都开到了海外。家大业大的他们当然十分讲究住宅条件,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宅院。
山西除了著名的乔家大院,还有和他齐名的李家大院和号称“晋商三蒂莲”的三座晋商大院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三座大院中最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2006年有一部影视剧就是《乔家大院》,讲述了这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史。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境内,是在1756年开始建造的,占地面积达到4175平方米。虽然建筑面积不是三个大院中最大的,但是乔家大院的布局十分严谨细致,是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作。乔家大院的院落布局是双“喜”字形,其中有6个大院,又各套有20个小院。乔家大院的建筑艺术价值十分高,“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是很多海内外人士对它的评价。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乔家第四位当家人,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乔致庸是清朝末年山西晋商的代表商人,在家族生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弃文从商接手生意。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生意日渐兴隆,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在国弱民贫的清朝,晋商能够走向全国,实属不易[1] 。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氏家族事业日益兴盛,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其下属复字号称雄包头,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遍布中国各地商埠、码头。乔致庸本人也被称为“亮财主”。
19世纪末,由于连年战乱,清王朝逐渐走向衰落,大量白银外流。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
然后就是颇具异域特色的李家大院。李家大院是在道光年间建造的,建筑面积达到了10万多平方米,大院原有20座院落,但是现在仅存11座,实在可惜。李家大院看起来像是一座巨大的四合院,既有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又有徽派建筑的风格,而且大院主人曾经在国外留学,并娶了一位英国女子为妻,所以有部分院落还是哥特式的建筑风格。不仅是南北融合,还有中西融合,李家大院的建造布局是这三座大院中最“魔幻”的了。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最后就是王家大院。王家大院跟其他两座大院不大一样,其它两座大院是富人的大庄园,更加休闲适合生活,而王家大院的氛围就比较沉闷紧张了。王家大院的建造时间很长。陆陆续续300年才算建成,大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是这三座大院中面积最大的。王家大院的建造布局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宗法礼制的威严,长幼尊卑、男女贵贱在这里体现得清清楚楚。王家大院看起来像是一座城堡,左右对称,中间的干道呈“王”字形,院中一共有88个院落,但是各有特色,没有一处是雷同的,让人不得不叹服。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村后,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据《静升村王氏源流碑记》载,启年间,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王氏家族从十三世进入清朝。鼎盛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茔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设有义仓,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等,善举不断。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大院内再无人居住[11]
这三座大院现在都是山西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三座规模宏大的大院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当初晋商称霸中国商界的辉煌,以及没落之后的心酸。
江苏旅游卡一卡通2022包含景点?
中山陵园风景区(明孝陵、美龄宫、音乐台、灵谷景区)
牛首山风景区
拈花湾
汉文化景区
东方盐湖城
虎丘山风景区
濠河游船
狼山风景区
瘦西湖
个园
以下景点全年免费无限次畅游
王谢故居陈列馆
李香君故居陈列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
秦大士故居陈列馆
愚园
夫子庙大成殿
南京城墙南线(中华门景区)
南京城墙东线(中山J景区)
南京城墙北线(解放门]景区)
长江传奇游轮
燕子矶
无锡影都
太湖之星摩天轮
张公洞
陶祖圣境风景区
灵谷洞
玉女潭
窑湾古镇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
紫海蓝山庄园
金坛茅山金牛洞景区
嬉乐湾
宝林禅寺
中华孝道园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震泽古镇.
穹窿山
沙家浜
虞山.剑门景区
虞山.城墙景区
虞山.宝岩生态园景区
尚湖
寒山寺
金鸡湖游船(望湖阁码头/月光码头)
金鸡湖游船(桃花岛)
东山雕花楼
陆巷古村
雨花胜景
盘门景区
古运河夜游( 新市桥码头)
严家花园
榜眼府第
虹饮山房
古松园
万鸟园
小隆中
园博园
花田喜事
湖畔花语
花山
天池山
林屋洞
石公山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金凤凰温泉
狼山游船
华夏电影展示馆
小洋口林克斯温泉乐园
伊甸园景区
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
孔望山景区
灌云梅园
吴承恩故居
中国漕运博物馆
龙光阁
荷花荡欢乐水世界
金湖荷花荡景区
白马湖.菊花展
白马湖.向日葵的故事
沈坤状元府
淮安府署
黄海森林公园
荷兰花海
大纵湖旅游度假区
东台条子泥景区
东台西溪天仙缘
中华海棠园
-上海知青纪念馆
捺山地质公园
汉广陵王墓博物馆
唐城遗址博物馆
盂城驿
文游台
同兴当铺
龙虬庄遗址公园
凤凰岛
清水谭
茅山风景区
金山
焦山
北固山
南山
中国醋文化博物馆
凤城河游船
望海楼
古盐运河水上观光巴士
桃园
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博物馆
学政试院
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为何最终靠吃烂菜叶为生?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不信,这位曾醉心于帝制,祸国、误父、害人害己的“断腿皇太子”,因为拒绝当汉奸,誓死不为日本人服务,才导致晚年生活穷困潦倒。
01袁克定其人袁克定出生于1878年,是袁世凯的长子,并且比其他弟弟妹妹要大很多,加上嫡长子的身份,使得袁克定在袁世凯心中十分重要。
误父、害人害己的“断腿皇太子”袁克定所以袁世凯一直用心培养袁克定,而袁克定的童年以及青年时期,也一直跟在袁世凯身边,无论是袁世凯在朝鲜、还是后来小站练兵、担任山东巡抚、直隶总督时,都悉心教导袁克定。
由于袁世凯的关系,袁克定也在清朝时入朝为官,先后担任过农工商部参议、右丞等职务,可以说袁世凯是打算把他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
并且袁克定长得非常帅气,可谓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不过在1912年,袁克定因为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坏了腿,所以留下了点残疾。
“晚节不保”的大总统袁世凯自此袁克定走起路来就有点瘸,为了医治袁克定的腿,已经成为大总统的袁世凯,就决定把袁克定送到德国进行治疗。
不过,在德国期间,他的腿并没有治好,反而受到西方君主立宪制的影响非常深,于是在袁克定心中掀起了搞帝制的思想。
02痴迷于帝制的“皇太子”历史上关于袁世凯为什么倒行逆施复辟称帝,一直众说纷纭,并且袁世凯的称帝和清朝的皇帝有本质区别,因为袁世凯搞的是君主立宪制下的皇帝。
而君主立宪制下的皇帝权力,是被限制在宪法框架内的,可当时袁世凯已经是终身制的大总统了,搞不搞君主立宪制,也不影响他的权力。
民国时期各大军阀关系图据说,曾有外国人问过袁世凯,为什么要干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袁世凯的解释,是为了袁克定以及子孙后代。
毕竟当时体制下,袁世凯只能干一辈子,子孙后代理论上是不能接班的,可如果搞成了君主立宪制,那对于袁家来讲或许就是“千秋万代”的事情了。
所以说,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根本原因,就是袁克定在背后鼓动的,那我们刚才说了,袁克定因为腿伤,被送去德国治疗。
袁世凯与列强合影可以说,袁克定好的不学,坏得倒是学得挺快,当他到德国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了实现,其在远东地区扩张势力的野心,就不断的给袁克定灌输君主立宪制的好处。
袁克定也被威廉二世忽悠迷糊了,加上自己本身就有野心,于是在1914年的时候,36岁的袁克定虽然腿伤没治好,却兴奋的怀揣着“皇帝梦”回国了。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据说,袁克定回国后,立即劝说袁世凯复辟称帝,并且首先在家中,进行“德式改革”,他为自己和弟弟们都订做了德国亲王礼服,并且在家中以“太子”自居。
而袁世凯能一步步爬到大总统的位置,自然有其独特的智慧,所以最开始袁世凯是没有接受袁克定这个建议的,但袁克定却丝毫不死心,不停的劝说袁世凯。
并且袁克定为了改变袁世凯的思想,甚至搞了一出假造《顺天时报》的闹剧,当时袁克定为了坚定袁世凯称帝的信心,专门花钱雇人假造了,刊载拥护袁世凯称帝消息的《顺天时报》。
顺天时报然后,每天都把假的《顺天时报》送给袁世凯看,虽然袁世凯并没有答应称帝,但他也喜欢别人唱赞歌,所以袁世凯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每天坚持阅读。
就这样过了好久,袁世凯也没有发现报纸是假的,直到有一天,袁克定的三妹袁静雪,无意间发现外边卖的《顺天时报》和家里的不一样,这才被袁世凯知道事情原委。
不过在1915年12月,袁世凯还是为了袁克定称帝了,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但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立即遭到全国的反对,并引发了“护国运动”。
1915年袁世凯穿龙袍在天坛祭祀在各方的逼迫下,仅仅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就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不过随后袁世凯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于1916年6月6日病死。
相传袁世凯死时,大骂袁克定“欺父误国”,随着袁世凯的病亡,袁克定的皇帝梦也彻底宣告破灭,不久袁克定就隐居起来,再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03坚决不为日本人服务可以说,随着袁世凯的死去,袁家也彻底衰败了,袁克定等人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袁家的很多财产,也陆续被没收、充公、侵占了。
而袁家之人,大多还喜欢摆谱,特别是袁克定还按照袁世凯生前时,那样铺张浪费的大把花钱,所以说到后来袁克定根本没有多少钱了。
袁克定与妻子但在华北沦陷后,袁克定却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机会”,当然了,这个机会并不怎么光彩,当时日本人不断的拉拢各种有影响力的人物,当然也包括袁克定。
当时袁克定已经彻底穷困潦倒了,日本人原以为高官厚禄的许诺,一定会逼袁克定就范,但没想到袁克定明确表示,坚决不做汉奸。
在这点上,袁克定要比很多人都要强,虽然在文韬武略上,他没有继承父亲的优点,但是在对日本人的态度上,袁克定却很坚定,甚至比他的父亲还要强。
侵华日军不过也正因为袁克定拒绝了日本人,接下来袁克定面临的情况,就更加的窘迫了,在当时得罪了日本人,受到日本人针对的他,更是无法获得经济来源。
据说,当时袁克定家里一点积蓄都没有了,身边的人也都走得走散的散,只有一个老仆人对他忠心耿耿,一直在袁克定身边伺候他。
等到穷得揭不开锅的时候,这个老仆人,就到街上捡别人扔掉的烂菜叶,给袁克定吃,虽然袁克定每天的吃食只有烂菜叶和窝窝头,但据说他仍然喜欢摆谱。
袁克定晚年生活(左一)每当老仆人把这些东西端到桌子上来时,袁克定都要按照西式餐厅的吃法,戴着餐巾,用刀叉将窝窝头切成片,就着烂菜叶以及咸菜吃得津津有味。
某种意义上来讲,或许这也是一种境界,坚决不做汉奸,却保持着内心深处的傲骄,袁克定在这方面上还是比较特别的。
后来,袁克定年龄大了,就跟表弟张伯驹一家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张伯驹还给袁克定买了个房子,这样袁克定的晚年生活也算有了保障,直到1955年去世(又说1958年去世)。
04总结可以说袁克定的一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大风大浪,他既享受过众星捧月般的荣华富贵,也曾穷困潦倒到靠吃烂菜叶维持生计。
晚年袁克定(右二)他在袁世凯复辟称帝上,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也在拒绝为日本人服务上,体现了民族气节与尊严,是非功过众说纷纭,不过最终也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什么用的?
在古代,皇上可是说一不二的天王老子。人人敬畏,得了皇上的恩典,可以说是祖坟上冒青烟,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了。影视剧中,我们时常听到这样一段话“赏黄金万两,丝绸百匹,钦此”
通常皇上的打赏的确以黄金白银为主,但金银制品也并不少见。
记得《甄嬛传》中,皇上就曾赏赐给沈眉庄一把“金瓜子”。
当时沈眉庄说要分给苏培盛一些,可苏培盛却忙说“不敢不敢。”
这金瓜子究竟是何物?为何连大红人苏培盛都不敢收下呢?
金瓜子的制作工艺虽然是金瓜子,可它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纯金部件这么简单。
金瓜子,顾名思义,即金子做的瓜子。
可是金瓜子的制作并没有固定的模具,也没有固定的重量,制作随缘。
也正因如此,金瓜子的造型憨厚可爱,浑然天成,世间难寻完全相同的两枚金瓜子。
由于形状如冶炼方式一样随意稀少,加之在清朝“金瓜子”已经成了皇上的私有御用之物。所以得了金瓜子的赏赐,无异于光耀门楣。
如果说起金瓜子你觉得陌生,想必“黄马褂”你应该比较熟悉吧。
记得有一部《神医喜来乐》的电视剧。剧中的喜来乐因为治好了珍妃,得了皇上赏赐一件黄马褂。
这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他的徒弟德福偷偷穿上,上街炫耀。
到剃头匠那里剃了头说“你这椅子可是黄马褂坐过的”。
剃头匠连忙收起椅子好生供着。于是这德福穿着它招摇过市,好不得意。这金瓜子的地位与黄马褂不相上下。同样是皇上御赐给有功之人及心腹的稀有之物。
以前在古代的流通货币主要是金银,后来有了纸币银票流通。
明初的时候,皇上下令,民间不可以流通金银,于是金瓜子成了王公贵族的专属。
到了清朝,更是成了皇上一个人货币玩物。
不过,虽然金瓜子是金银,却并不被作为货币使用。要知道得了这个赏赐可是莫大的荣耀。皇上的打赏并不像影视剧里几罐几盒那般阔绰
通常情况下,一次打赏几颗,最多也不会超过十几颗。
这样一来,金瓜子就显得尤为珍贵。
一方面它可是实打实的纯金,一颗金瓜子大约二十克。无论古今,都是一笔巨款。
另一方面,在皇权至上的社会,它有着非凡的意义,象征着皇上的恩宠,标志着功劳成就。
别说花出去,送人更是舍不得。就算一不小心弄丢了,搞不好都是要掉脑袋的死罪啊。
金瓜子到底有多值钱呢?要知道,金子的密度是很大的,金瓜子看着虽小,却也大约重20~30克。
古时金银锭的标准是一两左右。按照当时的兑换标准一比十来算的话,也就是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这样一来,两颗金瓜子大约一两重,也就是一万文铜钱了。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也不过才45两白银,所以手拿金瓜子,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了。金瓜子在古代值钱,在当代更值钱。今天我们的金价大约是285.9元/克。
如果一颗金瓜子按25克来算,就是7147.5元。这一把金瓜子可就是不到20万了。
被雍正称为“大臣第一宣力者”的张廷玉,历事三朝,官拜爵相。
对他最高的一次赏赐也不过白银两万两,若是换成金瓜子也就一把足矣。
所以影视剧中动不动就是一罐金瓜子的实在是伪造历史了。皇上若是这般挥霍,国库再有钱也架不住这么得瑟啊。
这要是多几个受宠的妃子,有功的大臣,皇上真的没事就赏几罐,怕是大清轮不到慈禧和侵略,早就亡了。
一瓶奇恰酒出自哪本书?
出自《一瓶奇恰酒》
〔秘鲁〕胡里奥·拉蒙·里贝罗文
有一次,我需要一笔为数不多的钱,但苦于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弄到,于是决计到我家的贮藏室去搜罗一番,但愿能找到可以变卖或典当的东西。我在一堆旧家什堆里倒腾了半天,终于在一个大垫子上找到一瓶陈年奇恰酒,这瓶酒在垫子上好像一个娃娃躺在摇篮里一般。
这瓶酒是十五年前我家从北方一所庄园里买的,我父母郑重其事地准备在家里有什么大事时才动用它。父亲曾对我说过,我何时获得学士学位,何时就打开这酒;母亲许下诺言,等姐姐新婚那天方可开启这瓶酒。但是,我姐姐尚未出嫁,我呢,也还没有选定去学何种专业,于是,这瓶奇恰酒便原封不动地躺在那里安安稳稳地做着美梦,身价日高,因为酒是以陈为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