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霸业,朱元璋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都一致吗?
商周霸业,朱元璋儿子的藩王王号和封地都一致吗?
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九子朱杞和二十六子朱楠早夭外其余的二十三个儿子都被封为藩王镇守一方。
这些儿子都是一字亲王,他们的王号和封地很有特色,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有的早期一致后期不一致,也有从始至终不一致的。
王号封地一致
1、秦王——西安
秦王名朱樉,是朱元璋次子,洪武三年被封秦王,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
西安就是古代长安,位于关中,这里古称三秦,是秦国的地盘,隔着渭河就是秦都咸阳,因此朱樉的秦王封号完全一致。
2、晋王——太原
晋王名朱棡,朱元璋三子。洪武三年封晋王,洪武十一年就藩。
太原所在的山西在春秋时代就是晋国的地盘,而且山西的简称也是晋,因此朱棡被封到太原,完全一致。
3、燕王——北平
燕王名朱棣,是朱元璋四子。洪武三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
北平是中国古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最早在这里建都的就是燕国。因此朱棣被封到这里和他的王号完全一致。
4、吴王——钱塘、周王——开封
吴王和周王是一个人,他名叫朱橚,是朱元璋第五子。他在洪武三年被封为吴王,封地为钱塘也就是杭州,虽然在春秋时代这里不归吴国管,但是在三国时代,这里被纳入吴国政权之中,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这里曾经建立过吴越政权,因此吴王被封在这里也算是王号封地一致。
不过吴王朱橚并没有前往钱塘,因为朱元璋认为江南地区是国家财赋来源重要地区,因此在洪武十一年将朱橚改封为周王,封地改为开封。
周作为国号在历史上赫赫有名,让人想起的就是西周和东周,不过这两个周的都城一个在关中长安附近,一个在洛阳,周王被封在开封似乎搭不上边。不过除了这两个周还有一个周很有名,就是五代十国的后周,这个后周虽然存在时间短,但是因为出了周世宗柴荣赫赫有名,它的都城就是开封,所以周王被封在开封,和王号是一致的。
5、楚王——武昌
楚王明朱桢,是朱元璋第六子,他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朱元璋攻下‘武昌,所以朱元璋当时就许诺“子长,以楚封之。”因此朱桢成了朱元璋最早确立封地的儿子。洪武三年,朱桢被封为楚王,洪武十四年就藩,封地为武昌、虽然武昌在古代并不是楚国的都城,但是武昌所在地湖北在春秋战国时代一直是楚国的地盘,楚国文化是湖北文化的根源,楚已经成为湖北的别称,因此朱桢的楚王封号和封地是一致的。
6、齐王——青州
齐王名朱榑,是朱元璋第七子。洪武三年被封为齐王,封地为青州府,洪武十五年就藩。
青州府在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归属齐国,齐国被秦国灭亡后,这里被设置为齐郡,西汉的时候这里设置青州刺史部,因此朱榑的齐王和封地一致。
7、潭王——长沙
潭王名朱梓,是朱元璋第八子。他在洪武三年封潭王,洪武十八年就藩长沙府。看上去潭王和长沙毫无关系,但是长沙在隋朝到明朝这期间长时间叫做潭州,一直到洪武五年才恢复长沙的名字,也就是说朱梓被封王的时候,就是按照地名取得,只不过他封王不久,潭州就改名了,因此朱梓的王号和封地一致。
8、鲁王——兖州
鲁王名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他出生在洪武三年,出生两个月后,就赶上了朱元璋第一次册封皇子为王,因此他被封为鲁王,封地为兖州府,洪武十八年就藩。
兖州府看上去和鲁没有关系,但是它管辖的县里有一个有名的地方就是曲阜,这个曲阜在春期时期是鲁国的都城,兖州附近都是鲁国的管辖范围,所以朱檀的鲁王王号和封地一致。
9、蜀王——成都
蜀王名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封蜀王,洪武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
成都所在的四川别称就是“蜀”在这里建立的政权大多以“蜀”为国号,或者被后世加上蜀为前缀,因此只要一提及四川,提及成都,首先想到的就是蜀,故此朱椿的蜀王封号和封地一致。
10、豫王——开封、代王——大同
豫王和代王是同一个人,名朱桂,是朱元璋第十三子。他在洪武十一年被封为豫王,在洪武二十二年周王被发配云南后,一度被派到开封,其王号“豫”是河南的简称,而开封曾经长时间是河南的行政中心,故此这个王号和封地一致。
不过朱元璋后来放弃了让周王前往云南的想法,而是让他返回开封,于是朱桂被改封为代王,封地改为了山西北部的大同。
大同在古代别名平城,曾经是北魏的都城,东魏天平二年(535)设置代郡,治所在平城,因此朱桂的代王王号和封地一致。
11、安王——平凉
安王名朱楹,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安王,封地平凉府,永乐六年就藩。
安王和平凉完全搭不上关系,但是平凉治下有一个安国镇,因此安王被封到平凉也算一致。
12、郢王——安陆郢王名朱栋,是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郢王,永乐六年就藩湖北安陆府。安陆府在元朝至元十五年改的名字,在这之前名叫郢州,也就是说朱元璋册封朱栋的时候,是用的安陆的旧称作为王号的,因此朱栋的王号和封地一致。13、伊王——洛阳伊王名朱㰘,是朱元璋第二十五子,因为第二十六子朱楠夭折,故此他是朱元璋最小的儿子。洪武二十四年,他被封为伊王,一直到永乐六年才就藩洛阳。伊王和洛阳看上去完全没有联系,但是还是还是有一点联系的。因为洛阳得名于洛河,而伊河是洛河的一条支流,并且两河交界处被称作“伊阙”,因此朱㰘被封为伊王,封地洛阳,还算得上是一致的。从王号一致到不一致
1、辽王——广宁、荆州
辽王名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洪武十一年被封为卫王,但是没有确定封地。洪武二十五年被还封为辽王,封地广宁,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广宁位于今天辽宁省,当时属于辽东都司,因此辽王被封到这里完全一致。靖难之役,朱棣和朱允炆展开夺位大战。朱植认为朱棣不会胜利,于是响应朱允炆的召唤,渡海归顺朱允炆,被改封到了荆州。朱棣取的胜利后极为不待见朱植,但是无法处理朱植,于是默认了朱植被改封到荆州,于是辽王和封地完全不一致了。2、庆王——庆阳韦州、宁夏银川庆王名朱檹,是朱元璋第十六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庆王,洪武二十六年本应就藩宁夏银川。不过因为银川残破,粮草无法周转。故此他只能临时住在韦州。而韦州属于庆阳,因此从这里看他的王号和封地完全一致。到了建文三年正式迁往银川,因此庆王和封地就不一样了。3、宁王——大宁、南昌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宁王,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大宁。因此宁王和封地大宁完全一致。不过朱棣兴起靖难之役后,朱权被朱棣算计裹挟,被迫参加靖难。朱棣夺位后,朱权被改封到了南昌,一样以来,宁王和封地完全不一致了。4、岷王——岷州、云南昆明、湖南武冈
岷王名朱楩,是朱元璋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封岷王,封地最初定为岷州。从这看,王号和封地一致。
不过洪武二十八年,因为收复云南,急需亲王镇守,因此朱楩被改封到了云南。后来几经周折,最后在明仁宗时期,被改封到了湖南武冈,因此王号和封地完全不一致。
5、谷王——宣府、长沙
谷王名朱橞,是朱元璋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封谷王,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宣府。
谷王和宣府看上去不一致,但是宣府古称上谷,因此谷王和封地一致。
靖难之役开始后,谷王投靠朱允炆,被重用看守南京金川门。
朱棣攻打南京,谷王打开金川门,因此被朱棣视作功臣,改封到长沙作为奖励。因此谷王和封地不一致。
6、沈王——沈阳、潞州(潞安)
沈王名朱模,是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沈王,封地初定为沈阳,因此封地和王号一致。
永乐六年就藩的时候。朱棣放弃了辽东一带的亲王防御因此下令将沈王改封到了潞州也就是潞安,于是王号和封地变得不一致。
王号和封地完全不一致的。
1、湘王——荆州
湘王名朱柏,是朱元璋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荆州府。
湘王一听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湖南,而荆州和湘并没有关系,因此属于王号和封地不一致。
2、汉王——平凉、肃王——平凉、甘州、兰州
汉王和肃王是一个人,名叫朱楧,他是朱元璋第十四子。
最开始他被封为汉王,封地平凉。这个王号和封地明显不一致。
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为肃王,二十七年就藩要是驻守平凉,肃王和平凉不一致。
洪武二十八年,就藩甘州。甘肃有肃州,但是朱元璋却让肃王就藩甘州,这样一来王号和封地不一致。
建文元年被迁到了兰州,这样王号和封地更加不一致。
3、韩王——开原、平凉。
韩王名朱松,是朱元璋第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韩王,封地开原。
韩本来是中国战国时代的的一个诸侯国,统治区域在今天河南郑州一带,而开原却在关外,因此韩王王号属于和封地不一致。
朱松没有等到就藩,他死在了南京。朱棣放弃了让亲王守边的策略,因此在永乐二十二年,让朱松的儿子去了平凉,而平凉和韩王也没有关系,因此王号和封地又一次不一致。
4、唐王——南阳
唐王名朱桱,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封王,永乐六年就藩南阳府。
唐这个名号大名鼎鼎,不过唐始终和南阳一点关系也没有,人们一想起唐,就会想到长安。因此唐王属于和封地不一致的。
是如何逆袭成齐国开山鼻祖的?
在传统说法里面姜子牙在磻溪垂钓,姬昌用卦术算出此人能助自己成就霸业,后逐出山时,姜子牙已经72岁,既"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但是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我国在商周时期的人均寿命也不过刚刚达到18岁这条现在的成人线而已。加上当时的卫生状况,马车制造的粗劣程度,甚至马鞍马蹬都没有的情况下,姜子牙72岁别说上战场了,就是路都移动不了。
也就是说姜子牙的年龄在这里肯定是造假了,但他助周灭商又是真真切切的事实。那这一切的说法到底是什么呢?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姜子牙根本不是逆袭,而本身就是姬昌的顶级幕僚。有一个很有力的事实依据就是商周时期我国百姓识字率非常低非常低,姜子牙能够知天文懂地理,就已经不可能是普通人出生了。
实际上这点也符合历史的说法。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为什么是吕氏呢?因为姜子牙祖上做过四岳之官,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吕地(河南南阳)。虽然传到姜子牙这代已经家道中落,但依旧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比的,这使得姜子牙从小就能获得很好的教育。在另外一个说法中,姜子牙实际上本身就是商纣朝的谋士。后来纣王无道,他游说诸侯,最终和西周一拍即合,成为姬昌的谋士。
实际上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应该是姜子牙比较准确的说法了。这点有些类似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苏秦,唯一区别就是苏秦赌输了,姜子牙赌赢了。不过如果真实历史是如此的话,姜子牙也的确算逆袭了,只是年纪这一块,毋庸置疑还是假的。
如果要在姜尚孙武吴起韩信卫青霍去病关羽李靖岳飞中选一人为武圣?
何为武圣?其实是文圣相较而言。中国文化讲求阴阳,阴阳和合是为太极。有阳必有阴,有文必有武?所以,文圣有个孔老夫子,武的必也有个相匹配的。
历史上列为武圣的有三人,分别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关羽和岳飞。这三个人中,除姜尚之外,其它二人大约是因为政治的需要而经官方加封的。所以,其被封本质上与个人的军事才能关系不大。更多的是政治需要,官方褒奖的不是军事素养,而是忠诚。故这种褒奖不但不能提升国家的尚武精神和武力水平,反而是有害的。
我绝不否认岳飞是一流将军,也是一流的军事家。但他的被封武圣,绝不是因为郾城大捷,而是因为他功高被杀,而没有奋起反抗。我也不否认,岳飞的不反抗,在当时来说,是对民族有益的。假如岳飞反抗,南宋内斗,可能会导致大宋朝提前一百多年灭亡。因此,岳飞从舍弃性命,维护国家利益这一点上来说,是当得起民族英雄这一称号的。但是,统治阶级封其为武圣,本质上是对他忠诚的褒奖。这忠诚里当然有对国家和民族的,也有对君王和朝廷的愚忠成分。统治者褒奖他,不是因为他忠于国家和民族,而是因为他忠于君王。体现了,君叫臣死臣得死的精神。
岳飞岳飞是我崇敬的英雄。他的死,反衬了昏君和奸臣的自私。所以,加封他,是为了遮盖这一事实。单从军事能力而言,我个人觉得,岳飞和明代的戚继光可以相提并论,他们都是一流军事家。但他们不是军事战略家,而是战术家。
关羽的加封,和岳飞有相似之处。褒奖的也不是军事才能,而是“忠义”二字。别的不说,仅以麦城之败,死于敌手,身首异处而论,这样的失败。不但自己一败涂地,也给蜀汉政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仅此一败,就让关羽无法列入古今名将之列。但是,他身上体现的忠义二字,对封建统治来说,是有益处的。所以,关羽在岳飞因为得罪过满清的祖宗而被取消武圣称号之后,便换了关二爷。关二爷对中华文化最大的影响,不是做为名将的影响,而是体现忠义二字的“江湖义气”。
谈完岳飞和孔子之后,我们再回到主题,谈谈所谓“武圣”的本质。我们知道,文圣是孔子。这在几千年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异义。但是,孔子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从一开始就是以“文圣”而名的吗?当然不是。开始的时候,孔子只是称为圣人,没有文武之别。孔子为什么被称为圣人,因为他的思想和行为无过与不及。是最好的。统治者要用他的思想来统治天下,号令天下,故孔子便被称为圣人了。
圣人是什么?在中华传统观念里,圣人,就是道德完善之人。内圣就可以外王。故能王天下者,必是圣人。在儒家的圣人谱系中,孔子不是唯一的圣人,与之同处圣人之列的,还有七位,这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加上孔子,就是八个。八人之中,除了孔子之外,其余七人都是天下君王。
孔子孔子是通过整理《六经》成就自身事业的。《六经》本身也代表着先王之道。故后世君主无法绕过孔子,也必然用孔子总结的先王之道统治天下。于是,孔子自身也处身于圣人之列。
汉朝初年。大乱之后,朝廷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之术。这时,道家老子被尊奉为圣人。等到汉武帝有为之世。才形成儒家一家独大之局。故形成以上面八人的圣人谱系。八人之中,七主一臣。孔子没有王天下之实,但其影响,远远超过普通君主。故称为“素王”。
开始的时候,圣人无文武之别。原因无它,德全之人,一定是文武兼资的。到后世,“内圣外王”之道被政治现实打破。现实是“外王内圣”。后世君王,继承祖业,自身并非德全之人。也称圣人。臣下称之为圣上。而圣上之智,常弱于常人。而儒家之道,也成为统治工具。孔子虽有独尊之荣,但也从以前的与七圣同尊,变为时圣的臣子。将欲抑之,必先扬之。后世君王拜孔子,拜的是死孔子。孔子设若活着,他们一定是不拜的。这时的孔子,已经从“君子不器”的圣人,变为统治之器。这是统治之术。
后世评选武圣,与孔子被尊于文庙,道理上是一致的。文圣与武圣,都是君主的臣子。都是忠于君主的。都是臣子身份。这是封建社会评选武圣的本质。所以,入选的才会是关羽和岳飞。在这二人身上。本身武功的成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忠的价值,和义的需要。
圣人是不分文武的,是文武兼资的。仅以文名,单以武闻,都是器的层次,尚不能入圣之境界。故历朝历代开国之时,开国之君,大都是文武兼备的。以汉代为例,韩信是超一流军事家,二三流政治家。但是刘邦是准一流军事家,却是一流政治家。若以入圣为标准。则圣人,不论文武,人格一定是健全的。以韩信为例,他的人格上,是有很大问题的。虽然他用兵如神,但他没有人格魅力,没有拉队伍的本事。如果刘邦不给他兵,他将无用武之地。
韩信另外韩信在处事上,也是有些问题的。《史记》记载,韩信成名之前,有三个人影响过他。一个无赖让他受胯下之辱;一个好朋友曾供养他好长时间;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给了几天饭吃。从他最后对待这几个人态度上,可以看出韩信的人格并不伟大。只不过有军事特长而已。
洗衣服的老太太,他后来以千金为报。这是正常处理,受人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但是,他对辱他的恶少和供养他很长时间的朋友的回报,就有点意思了。对恶少,韩信给了他官做,这也可以理解,叫以德报怨。但是,对于供养他的朋友,只给了几个小钱羞辱他,并说他“为德不卒”。就有点不太对了。所谓的为德不卒,是说做好事应做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人家供养你好几个月的时间。最后受不了了。反而成了罪过,是不是人家要养你一辈子才对?
题目中所列的这几个人,都是中国武将中的矫矫者。在军事方面,每个人都经得起任何赞美。但在中国文化里,圣可不是随便用的。圣是德全,任何道德上的瑕疵,都将把人排除在圣者之外。比如吴起。不管军事才能有多高,仅仅“杀妻求将”一事,便可把他排除在圣者之外。再比如霍去病,仅就随意射死李敢,便是以富贵娇人。与私德而论,还是有损的。但不亏大节。
中国历史上,真正军事实力超群,又有超凡道德的人,有很多。比如汉代卫青、唐代李靖、郭子仪,明代徐达等等,都是军事才能出众,而又德全之人。一个武圣,最起码的要求应该是既能建功立业,又能保身全家。用这个标准衡量一下。就可以排除许多人。
最早被尊为武圣的是姜太公。我个人觉得,奉他为武圣,似乎更有道理一些。汉代张良得黄石公所授之书,既为《太公兵法》。可见姜太公是较早研究兵法将略,颇有成就之人。为什么后来姜太公被取代。原因大约并不复杂。魏晋之前的政治制度是三公九卿制。司马管兵,司徒管民。汉代霍光以大司马执政,这是武将掌权。朝廷之上,文武并重。唐宋之后,文官之治越来越占主流,武将地位越来越式微。文的方面越来越齐备,而武的方面,相对较弱。于是,在有文必有武的思想之下,文圣之外,也要有个武圣。
姜太公是武王的军师,在汉唐之前,文武为一。宋明之后,文武分殊,所以,到此时,姜太公军师的身份,无疑成了文官,不能做武将的代表。这也许是他被关、岳取代的原因。
我个人觉得。既然是武圣,那一定是要对中国军事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影响最大的人。而这一人物,非孙子莫属。
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军事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孙子兵法》。他的军事思想,直到今天,还在起着作用。
孙武其人,不但有军事著作,也有军事实践。他也是战国后期帮助吴国成就霸业的关键人物之一。
杀敌百万,未必为雄。不战而屈人之兵者,上之上者也。
故:中华民族若真的需要一个与孔子并列的武圣。这人一定是孙武子。他是战国百家争鸣时的百家之一。虽然与孔子相比,显得弱了一些。但以军事影响力而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超越他的。
秦末时为什么只有楚国旧部反秦最厉害?
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之中,起到中坚作用的是楚人。早在秦始皇还活着的时候,楚人就喊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而在秦末的反抗斗争中,最早起兵的陈胜吴广,灭秦起到关键作用的项羽,最终取代秦朝建立汉朝的刘邦,都是楚人!但实际上,推翻秦朝不仅是楚人的功劳,其他地区的百姓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了的。
这里就要说到秦始皇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他们恨不得在家里供一张秦始皇的画像,早晚焚香膜拜一番,简直如同他们的祖宗一样。他们之所以如此推崇秦始皇,就是因为所谓的“统一”。在他们看起来,“统一”是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曾经有人对我说,假如没有秦始皇,我们中国还不跟欧洲似的?呵呵,我们就来说说秦始皇的统一吧。
秦始皇画像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总告诉你,统一是大势所趋,统一是主流,统一是进步的。好吧,假如你是一个楚人,当秦军打过来的时候,你是热烈的欢呼伟大的秦军终于来了,伟大的秦王来解放我们了,还是会拿起武器反抗?当你放下武器的时候,你是心悦诚服地接受秦始皇来做你的君主,还是说心有不甘,怀着亡国之痛被迫接受了现实?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歌颂的统一,在当时的七国之中六国百姓是不支持的。也就是说,当时至少半数的百姓并不赞同“统一”。可是,“统一”为什么还实现了呢?因为战无不胜的秦军。有人或许会问,没有人民的支持,秦军会战无不胜?我就想问你一句,二战时德国的部队有百姓支持吗?他们不也是横扫欧洲?各国部队的战斗力,秦军绝对是排第一的。所以,最后由秦人来完成“统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要忘记,秦人的统一是建立在武力的基础之上的!各位要知道,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并不一定就是文明最发达的。落后就要挨打,在历史上经常被证伪。至少在中国史上,一再出现的是,有钱的打不过没钱的,文明先进的打不过文明野蛮的。秦灭六国是如此,十六国是如此,辽宋金元的历史是如此,明清的历史还是如此。
六国一个个地被秦国军事征服了。但并不意味着六国的百姓就一定会接受这样的现实。他们并不认可这个新生的大一统王朝。早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发出了许多的诅咒,“今年祖龙死”“祖龙死而地分”等等。其中,反抗最激烈的就是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始皇的一次次巡游,并不是他为了个人的游乐。他也认识到有反抗存在,他的每次出巡,都是一次武装巡游,都是向原东方各国百姓的一次武力示威。但,显然,秦始皇的武装示威并没有收到他想要的效果,在博浪沙遭到张良的惊天一击,在会稽郡项羽又轻蔑地说道:彼可取而代也!
京剧里霸王项羽的脸谱
秦始皇依靠暴力夺取了天下,他是一个暴力的崇拜者,他相信维系天下依然可以靠暴力。但在秦始皇身后,一群戍卒走到大泽乡登高一呼,秦王朝迅速崩塌,各地的反秦势力纷纷揭竿而起。过去教科书上说这是旧贵族的反扑,他们在刻意回避一个事实,各地最早起兵反秦的领袖人物都不是旧贵族。在陈胜、吴广等第一批反秦势力被秦军镇压之后,六国旧贵族才继续承担起了反秦斗争的领导责任。最终在楚人和其他五国百姓的共同努力下,不可一世的秦王朝二世而亡!
西汉疆域图
后来,刘邦在夺取天下建立汉朝之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百年,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借鉴了秦王朝失败的经验,用了好几代人的时间,逐渐完成了不同区域百姓之间的融合,最终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为什么中国古代士兵穿轻甲和皮甲较多?
这个问题很好玩,拜许多豪华的西方古代战争或魔幻电影所赐,我们好多人一直以为西方的战争应该是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再或者,是这样的。
然而,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既然提到欧洲中世纪,我们就先看下什么是中世纪:中世纪并非一个很严格的时代划分方法,大体是以西罗马灭亡开始至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为止的一段欧洲历史时期,大体可以认为是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吧。
上图说了公元650年至1650年之间欧洲盔甲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直到公元14世纪中叶,才出现了板链甲,即由板胸甲和链甲组合而成的全身铠甲,然后开始逐步板甲化,转变成只有关节部分为链甲,其余部分为板甲块的组合甲,直到16世纪中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板甲。
好,那我们再看题主说的,“多穿重甲”,而在图上看,所有这些铠甲,包括鳞甲、扎甲、链甲(锁甲),直至板链甲和全板甲,好吧,姑且都认为是重甲。
在高桥马鞍与马镫装备骑兵之后,大约在5-6世纪之间吧,骑兵开始在战场上担任主角,而为对抗骑兵的冲击,古典重步兵又开始复兴,即密集的长枪重步兵方阵。骑兵依靠冲击力进行破阵,步兵依靠群体与长矛进行防守反击,双方打得不亦乐乎,而为提高己方的防御力与攻击力,双方不约而同地加重装甲,这就出现了所谓重甲。人与马所能随的铠甲的重量是有极限的,于是便提升甲胄质量,由锁子甲鳞甲演变至板链甲,板甲。
其实,这样的重甲只有重骑兵或重步兵才穿戴。而欧洲战场上,并不是只有这两个兵种。
正面我们看下同时期欧洲战场上的其他兵种及其铠甲:
着长皮甲持长矛圆盾的不列颠步兵,(约5-10世纪)
持圆盾投枪与短斧的法兰克墨洛温王朝步兵,无甲或锁甲(约6世纪下半叶)
着皮甲或无甲的十字弓兵,约12世纪之后
有盔无甲的西班牙骑兵,(约11-12世纪)
着皮甲的英国长弓兵,约11-15世纪。
而从战争的记载看,欧洲战场也不总是重甲骑兵与重步兵占主要地位的。比如1214年的布汶战役中,法军约有15000兵力,其中只有约4000人为骑士和重骑兵,其余为步兵为主的步兵;联军方面军队总数约为25000人,其中骑兵占比比法军还要小。而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军主力约有8000人,其中只有1000人是骑兵和重骑兵,5000人为轻甲的长弓兵,而主场作战的法国人有20000人左右,倒是有10000人是重骑兵。
所以说,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战场上,绝对没有“重甲满地跑的”的情况,更何况板甲。
而这个所谓重甲,其实并非欧洲人独有,中国在这一时间段之内也有类似的重甲。
在中国,全甲的重装骑兵称为“具装甲骑”,其实就是人马俱披甲的骑兵。具装甲骑最初出现应该是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隋唐。骑兵甲基本为明光铠或其发展型。
隋墓出土之人马俱装俑
中唐明光铠复原图,注意胫甲
晚唐时期的明光铠,有铁战裙
明光铠应该是一种扎甲,即用小的铁片用皮革缚连在一起,与鳞甲不同,连在一起的小甲片可以分担钝器打击的力量,因此有比较好的抗击打性,同时又有很好的抗穿刺性能。
一般认为,明光铠只会装备给将校级军官,但实际情况也有意外,《旧唐书》有记载,太宗辽东高丽之战:
收靺鞨三千三百,尽坑之,余众放还平壤。获马三万疋、牛五万头、明光甲五千领,他器械称是。高丽靺鞨联军有5000领明光甲,唐军呢?
中国的步兵重甲必须要提一下宋代的步人甲。宋代为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在缺少骑兵的情况下,对重步兵有极强烈的需求,步人甲应运而生。
步人甲也是一种典型的扎甲,由身甲、兜鍪顿项、披膊和吊腿四部分组成。整装的步人甲大约有28千克的重量,非常典型的重装甲。
步人甲毫无疑问有一个相当大编制的装备,否则无法与大骑兵集团对抗。
其实呢,无论东西方,重甲都是一种很昂贵的装备,不可能出现大重甲军团满地跑的情况。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的战争战役,重甲兵都是最有效的攻击力与防御者,但并不能低估其他轻甲兵种的配合。无论东西方,都没有出现过重甲满地跑的现象,都是轻甲皮甲甚至无甲兵占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