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vs火星人,德国在一战战败仅21年后就发动了二战?
斯大林vs火星人,德国在一战战败仅21年后就发动了二战?
当然要认真的研究的话原因很多,我想重点只讲两点,第1点是从经济方面讲。德国人的财政部长大量的向美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借款。由于利息相对比较可观,那些财团出于赚钱的目的,把大量的钱借给了德国。有些还到德国去投资。德国人用比较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从而吸引了巨大的国际资本涌入德国。而且德国也借助于奥运会的影响力,大量的吸引目光建设基础设施,从而使各国的资金涌入德国,非常的快速,帮助德国很快的恢复了经济。
第二方面是德国人加强了军官的培养虽然虽然世界上的列强规定,德国只能拥有10万兵力。然而德国人就在这个员额上面动了脑子。他不讲数量讲质量。千方百计的加以军官的培训。结果培养了10万个连长。这些连长都很能够带兵。假如说一个连长能够很快的带出100位士兵的话。他很快就能够扩充出1,000万的军队。
德国人就是通过这两个核心的抓手,迅速的又崛起了。#2021生机大会##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策划##经济##正能量##千粉互娱#
哪个集团军群战斗力强?
总体来说,还是中央集团军群比较强一些,如果依照强弱排序依次是,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
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同时出现,是在纳粹制订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后。德军分别在列宁格勒,斯摩棱斯克和基辅三个独立的战略方向上进攻苏联。其中,列宁格勒方向是北方集团菌群,由冯·勒布指挥,下辖第16,第18集团军,由第四坦克集群和第一航空队支援,预定计划是从东普鲁士经波罗的海三国,攻占列宁格勒;
斯摩棱斯克方向上是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包克指挥,下辖第4,第9集团军,第2,第3坦克集群,共52个师,在第2航空队的支持下,由波兰境内分西,北两路发动钳形攻势,包围歼灭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轴线突击,直捣莫斯科;
基辅方向是南方集团军群,由冯·伦德斯泰特指挥,下辖第6,第12,第17集团军,第1坦克集团军群,和第四航空队,罗马尼亚的第三和第四军。另外罗马尼亚空军的1300架飞机也提供空中支援,从波兰南部的卢布林,以基辅为总方向实施进攻,歼灭第聂伯河以西的苏军。
各集团军群军力对比北方集团军群的人数约71.2万人,包括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个党卫军和3个小型的德国国防军安全师。拥有770辆AFV(装甲战车,坦克)213辆装甲车,344辆半履带式AFV,3980门重炮,735门高射炮,3408门迫击炮和122900辆机动车辆。
中央集团军群的人数约为102.2万人,包括33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5个党卫军机动师,1个骑兵师和3个小型国防军安全师。拥有2599辆AFV,829辆装甲车,541辆半履带式AFV,7764门重炮,1564门高射炮,6468门迫击炮,240800辆机动车辆。
南方集团军群的人数约为101.3万人,包括25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1个党卫军机动师,1个山地师,4个轻步兵师,3个小型国防军安全师。拥有962辆AFV,319辆装甲车,170辆半履带式AFV,5658门重炮,1277门高射炮,4965门迫击炮,17.18万辆机动车辆。
尽管三支集团军群的实力会随着苏德战争的推进而有所损耗,但是由于希特勒明确表示,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将是重中之重,因此从组建之时起,战争资源就已经向中央集团军群倾斜,而南北集团军群只是辅助进攻和牵制苏军。
各集团军群的表现北方集团军群在苏德战争就是来陪跑的,其在列宁格勒强攻不下后,转而选择以包围为主的围城战。在其对列宁格勒的872天包围战中毫无建树,只衬托出了列宁格勒军民的坚毅。而在波罗的海攻势后又陷入了库尔兰口袋被包围,直到战争结束。而希特勒之所以进攻列宁格勒,主要是其作为苏联十月革命的圣地,一旦被德军攻占,他认为苏军将会失去信仰,降低战斗力。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北方集团军群在战略地位上,就是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进攻受阻后,南方集团军群被希特勒寄予厚望,他希望通过夺取高加索油田,切断苏军的石油供应和实现以战养战的目的。希特勒同时也将矛头转向斯大林格勒,为此还将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然而在高加索的群山峻岭中无法获取进展后,斯大林格勒成为了主攻方向。当保卢斯拥有匈牙利的第二集团军,以及第六集团军,原属于中央集团军群的第四集团军时,希特勒告诉保卢斯,当你拥有这支军队时,天堂都可以攻破,但是这支军队却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不是上了天堂,就是缴械投降。
中央集团军群由于能者多劳,一直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在基辅战役中,希特勒抽调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向南旋回,以帮助南方集团军群对抗苏军。而霍特的装甲兵团则向北旋回,切断列宁格勒与莫斯科的补给线,并帮助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无法代替中央集团军群被称为红色死神的镰刀,它的覆灭,也标志着德军入侵苏联的计划彻底泡汤。苏军在1944年的1至5月实施了三次斯大林突击,取得了重大胜利。苏军在苏德战场的北南两翼,推进了200-300公里,严重削弱了德军两翼的防御力量,并且使得在白俄罗斯的中央集团军群侧翼暴露,处于不利的态势。这就为苏军收复白俄罗斯创造了有利条件。
白俄罗斯是德军在苏联最重要的立足之地,保住白俄罗斯,德军的远程航空兵还可以威胁到莫斯科,而失去白俄罗斯,不仅使华沙至柏林的方向受到苏军的威胁,而且整个战略正面被苏军封堵,往下的仗就很难打了。对于苏军而言也是如此,苏军如果解放了白俄罗斯,就获得进入波兰和东普鲁士的通道,甚至其空军也能对柏林实现空袭。德军也知道此处的重要,即使是盟军在开辟西线战场后,还不断从西线调往兵力到白俄罗斯,协助中央集团军群作战。
而当中央集团军群在巴格拉季昂行动中被苏军击溃后,已经在思考二战后格局的丘吉尔,心里不是滋味,他此时的心理非常矛盾,既希望苏军能战胜德军,又希望德军能尽可能消耗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后,已经没有任何德军部队能够阻挡苏军的进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据守白俄罗斯方向的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是德军此时能拉出来的最强主力部队。
在1944年明斯克战役后,有10万名来自中央集团军群的士兵当了俘虏。7月7日清晨,5.7万名德军战俘被押往西伯利亚战俘营时,他们在莫斯科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屈辱阅兵式,苏军士兵和市民在笑声中检阅手下败将的阵容,苏军将德军的自尊心践踏到了泥土里。最强的德军都干不过苏军,德军从此开启了对苏军不可战胜的心理暗示。这不是德军具体损失多少兵力后,在冰冷的数字下能够造成的效果。
苏联是如何吊打日本的?
苏联英雄们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而日本完全是个懦夫和小人
“我的妻子和女儿就在8公里外的镇上,而现在她们正在睡觉。”这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消防部门负责人特里亚尼特科夫,事后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后4分钟,他率领28名值班消防队员赶到事故现场。由于反应堆的盖勒计数器一并被摧毁,他们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火灾,很多人甚至连防毒面具都没有带。“现场到处散落着石墨碎块,大的两三个人也搬不动,反应堆不断冒出浓烟和喷射碎块,空气中充满类似椰子和铁锈的味道,灰尘落在嘴唇上是苦的。”
“消防车上的水用完了,迈克尔下车去给水箱加水。他倒在地上,另一辆车上的一名消防员把他抱起来,他说很热。瓦什丘克和普拉维克带人从梯子爬上反应堆顶部,我再也没有看见他们。”在第一时间进行灭火的28名消防队员中有24人在事故后72小时内牺牲,其余人员也在数年内死于癌症。莫斯科中央第一医院这样记载“通过显微镜无法正确观察他们的心脏组织。 细胞核形成簇、肌肉组织碎片。 这是电离辐射的直接影响的结果。 拯救这些病人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们的全员牺牲,阻止了火灾扩散至周边3号和5号反应堆,防止更大灾难的发生。
切尔诺贝利20周年活动中,牺牲的消防员遗像虽然当时苏联僵化的体制已经接近病入膏肓,地方政府瞒报,中央反应迟钝,导致事故处理开始阶段问题频发。到瑞典拿着飘到本国国土的辐射尘检测报告,以及美国卫星侦察照片摆在面前,苏联领导层才明白发生什么样的状况。但苏联人随后的危机处理无可指责,他们承受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将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后遗症降到最低。
第一阶段是给反应堆灭火,需要用直升机在反应堆上扔6000吨硼和6000吨铅。空军指挥官安托什金少将乘机到燃烧反应堆上方200米处视察,辐射强度达到1000伦琴。制定飞行方案时,两名米里设计局的试飞员多次驾驶直升机试验不同方法,副驾驶员光荣牺牲。苏联空军给飞行员座位下方垫石墨垫,机腹钉铅板,飞行员轮流驾驶直升机上,用3000架次超低空飞行空投的方式完成。
救灾过程中坠毁的直升机,这种任务过程中要面对超低空、强辐射、高温等危险,发生事故时绝无生还可能接着是给反应堆封闭,苏联最开始用机器人,结果计划火星探索用的火星车只工作几小时就无法承受。最终是用十分壮烈的方式,工程兵和防化兵,穿着加装铅片的防辐射服以人工方式进行。苏军工程兵司令塔拉克诺夫在出发前这样动员:“同志们请稍息!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我和政委刚上去一次,没什么了不起!一切就绪,记住防护要领,每个人到上面铲两下就赶紧下来!每组十人,不要超过40秒!还是我先上,然后是政委、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其他同志跟上。假期和黑海疗养院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为了苏维埃祖国!”在他们身上,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喝完最后瓶伏特加,然后喊着乌拉冲向死亡的伟大军队身影。
在反应堆顶进行清理的苏联工程兵们最后是防止堆芯核废料进入地下水,这也是现在福岛核电站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一问题处理上,苏联跟现在的日本做法上完全是鲜明对比!为了防止核废料通过污水池渗出,需要抽干污水池的核污水,然后灌注水泥。苏联当时是三名工程师跳入辐射强度超过1000伦琴的污水池中,打开阀门,最后全部牺牲。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时,值班人员原计划打开阀门,结果盖勒计数器显示辐射强度达到50伦琴时他们就不管跑了,过了十几天从美国运来专门的防辐射机器人时,结果发现阀门已经被彻底融化变形无法打开。而苏联为了彻底防止核污水渗入地下水,在全国范围内动员组织超过20万名矿工、建筑工人和工程兵,从距离事故反应堆120米处挖通道,挖到反应堆地下后挖出一片然后灌注混凝土,等于给事故反应堆做了个混凝土防渗层。日本当初哪怕是拿出苏联万分之一的勇气,也不至于现在一样拉着全世界一起吃屎。
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储水管,因为没法做到封闭,冷却水必须要抽出,而现在日本想把这些水往大海里排放整个切尔诺贝利事故救灾清理过程中,前苏联一共动员了53万人参与,他们一共遭受了约6万希伏特的辐射伤害(约600万伦琴),截止到2005年,约有6万人死于辐射后遗症,16.5万人受辐射影响而残疾。苏联以巨大的牺牲将灾难影响控制到最低,他们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切尔诺贝利抢救人员纪念雕像,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前仆后继将灾难影响控制到最低而日本的事故处理,简直就是笑话,活脱脱的把原本4级核事故拖成了最严重的、跟切尔诺贝利同一级别的7级核事故。事故处理过程中,居然还有自卫队拒绝首相提出的派遣直升机洒水降温要求这种事情,受舆论压力以及驻日美军都出动救援情况下,才姗姗来迟。所谓福岛50死士,最后曝光是日本黑社会组织招募的“临时工”,大部分还是受高利贷逼债等走投无路的人。在核灾难面前,苏联还是在斯大林格勒血肉磨坊中搏杀的那个苏联,而日本则完全是从昭和鬼子变成平成废宅,能不被吊打吗?
为什么婉容的家人还要把她嫁给溥仪呢?
为何婉容家人,要将闺女嫁给已经过了气的大清皇帝?这个答案,其实看看现代人的相亲标准,就不难理解了。
当今社会,相亲标准几乎成了定式:有房、有车、还得有存款,收入一定要高点儿,如果家里再有点儿社会地位,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溥仪
那么,咱们如果对照这些择偶标准来看,以爱新觉罗.溥仪当时的自身条件,那可是妥妥地秒杀大多数人。
虽然大清气数已尽,但人家这位皇帝,却依然魅力无穷,而且含金量很高。
有房溥仪家里有房,虽然只有一套,从数量上来看确实不算多,但经不住人家那套大宅可是——故宫呐。
故宫
八千多间房子,1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加当年前朝开发商赠送的60万平方米的大院、阳台、花园,使用面积高达72万平方米。
在这里面居住,舒适度极佳,谁家闺女嫁到这里来,绝对不会感到憋屈。
有车清末时期,洋人的拍摄设备传入宫中。因此相信不少人都曾在网上见过,溥仪在故宫内骑自行车的那些照片吧。
自行车这东西,在当年,那也算得上是高大上的奢侈品了,民间一般不多见。
骑自行车摔倒的溥仪
除了自己骑的“私家车”之外,作为皇帝的溥仪还攒够了购置汽车的预算。
因此,就在他娶婉容后的第二年,第一辆现代化的皇家汽车——定制别克汽车,就开进了紫禁城内,成为了溥仪的私驾。
后人按照当年描述仿制的溥仪御车
在紫禁城内开汽车,想想都拉风呀。
存款:当年清帝逊位之时,跟共和国有过约定,大皇帝辞位之后,其皇族原有之私产,由共和国特别保护。
皇族的私产是个什么概念?以前皇宫内的私藏、古董,从顺治算起,十几代帝王的搜刮,说它是个宝库都谦虚了。
清明上河图
随便给你掏出一卷《清明上河图》,你都没法估价。
因此,溥仪家的存款,实在是个不好说的概念,反正上不封顶就对了。
收入:接下来,咱们再说说收入,按照当年民国跟清廷允诺的《清室优待条件》当中——岁用400万元。
20来岁的小伙儿,年收入400万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北洋政府
直隶、 湖北、江西、陕西、山西、山东、江苏 、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四川12省,共计解款 2178万元 , 较之本年又增一倍。
1915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财政入账也不过2178万元,400万元占了政府财政收入的近1/5,这超高的个人收入,还不扣税,实在是太彪悍了。
当然这也为后来,民国政府肉疼赖账,埋下了伏笔。
社会地位,无冕之王大清亡了,那么在共和体制下的国家里,溥仪的地位到底如何呢?
跟历代亡国之君相比,人家溥仪在刚亡国不久的那段时间里,其实活得很体面。毕竟《清室优待条例》当中,明文规定了大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不废,共和国待君主之礼永远相待。
在共和国内,以君主之礼待之,溥仪的社会地位,至少在当时,算得上是相当高。
溥仪
至于后来有人不讲武德,把溥仪强行赶出宫去,那可就是后话了。
1922年,溥仪与婉容举行婚礼,这场婚礼声势浩大,民国时期,凡是场面上的人,基本都送礼、表示了自己的意思。从时任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起,政府高官们,没有一个不随份子的,就连离得远、和政府方面不对付的张作霖都送来了大红包。
看看当年送礼的名单吧,黎元洪,吴佩孚,冯玉祥……这广泛的社交面,恐怕民国也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人家的了。
黎元洪
当年,16岁的郭布罗婉容被迎入皇宫之时,她所接受的,是一个空前盛大的婚礼,这个梦幻般的婚礼,满足了所有少女们的幸福想象。
当年,送亲队伍进宫之时,从婉容家到紫禁城门口,沿途上千军警开路护送,政府还专门派出军乐队奏乐助兴……
这场面,空前不说,后来是真没有,够气派吧。
婉容和溥仪
其实以上说的都是溥仪自身的硬条件,而在当时,他还有一个很无解的软条件,相当Bug。
那就是虽然当时国家已经是共和体制了,但不管是赞成共和的新派人物,还是前朝的遗老遗少,或是民国的高官,他们内心其实还是留有深深的君父臣子习惯。
溥仪人家毕竟先前是咱们的皇帝,老领导,就这一层,咱就自觉高攀不起。
新派人物1922年,当时的紫禁城内,装了一部电话,17岁的溥仪看着这个新鲜事物,觉得好玩,就拿起来想试试。
可打给谁呢?
当时有电话的人比较少,谁的电话是多少,都在电话簿上记着。溥仪随便翻看着电话簿,最终选择了打给胡适,让他抽空到宫中来,陪朕聊聊。
即便是留过学、思想开明的博士,胡适接到溥仪的电话之后,也是激动万分,他去之前还专门打听皇上要不要我磕头,见面该怎么行礼。
胡适
最后两人见面之后,胡适还是没敢以公民平等身份相称,还是老老实实地称对方为皇上,事后还写了一首诗专门纪念、感慨此事。
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就这首诗,后来被一些文人狂批,哎呀,你胡适也有跪舔封建帝王的时候。
遗老忠臣对于那些遗老忠臣们,那就更不用说了。溥仪这个皇帝,虽然退位了,但忠臣不事二主,皇帝落难,也还是自己此生,忠贞不二的效忠之主。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强行赶出紫禁城,落魄潦倒,不久逃到了天津昔日湖北提督——张彪的家中。
冯玉祥
而这位张大人对待溥仪这个不速之客,那可是毕恭毕敬,小心周到,每天早上自己拿个扫把,就在溥仪房门口轻轻扫地,据说是执古代臣子侍奉天子之礼。
大清都亡了,但满清还是留下了不少遗老遗少,对他们来说,溥仪就是当年的那片天,他在,天就还在,大清就还有希望。
民国的官儿还有那些民国政府里的官员,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思想里的辫子,始终没有剪除。
比如说出身正白旗的荫昌,他当年从清廷的陆军大臣最后成了北洋的上将。作为民国政府的高层,溥仪成亲之时,他代表民国政府前去祝贺溥仪的婚礼。
荫昌
当荫昌站着念完贺词之后,他立马扑通一声,对着溥仪,跪倒在地,三叩九拜,嘴里说着:
刚才是代表民国站着,现在奴才代表自己,给皇上万岁爷行礼……
从这些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上面,就能看出当时人们、社会对溥仪这个没落皇帝的看法,虽然过气了,但依然贵不可言。
因此,当年婉容家人将女儿嫁给溥仪,虽然大清气数已尽,社会进入共和,但人家毕竟是皇帝,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得多。
改造后的溥仪
婉容家这边,肯定还有攀上高枝的喜悦和庆幸,绝没有半点嫌弃之理,毕竟在当时,抢着要给皇帝攀亲的人,多得是。
1959年溥仪被特赦,当时已经53岁的他,条件有多差?坐过牢有前科、二婚男、没房没车没工作,就这条件,很多清朝遗老们还赶着要把自己的孙女嫁给皇上。
婉容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年婉容家为啥要把女儿嫁入紫禁城了。只是谁都没有料到,两年后,高富帅的不动产就突然被查封了,而且面前的这位皇帝,从身体条件来看,也确实不是一个结婚的好对象,婉容的家人本以为为女儿找了个好人家,却没想到,自己亲手将闺女推进了火坑当中。
请问牛顿家族是个什么性质的团体?
谢邀请!
最近,网上有“牛顿家族“或“牛顿军团“的词组出现。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牛顿似的科学家聚集在一个群体。这个团体的性质就是在自然科学研究有杰出成就和贡献。用“牛顿家族“这个褒称赞扬这一群在科学界有伟大贡献的美称。其实在牛顿的家族人群中并没有很多科学家。这里出现两个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牛顿有哪些伟大成就?
艾萨克.牛顿(1643一一1727),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科学家。
他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物体运动定律奠定了物理学观点,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理论,认为物体与天体运动都存在相同的运动规律,为太阳中心说作了有力佐证,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光学上通过三楼镜反映发现日光的七色光波组成理论,依据波长的不同作用运用于红外线摄像和紫外线杀菌,同时发明了反射远程望远镜。他首先描述了冷却定律,人们制出了冷藏器。他还研究了音速。在数学领域他研究发现了微积分学,证明了广义的二项式定理,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了金本位数理论。
牛顿研究的科学领城之广在众多学料的成果都达到一巅峰,这在普通的任何一个其他地球人都是达不到的,于是人们称牛顿为“火星异种“。
第二,牛顿式全才的产生理论。
人们在苦苦思索:为什么会出牛顿式的通才科学家?
首先,人们去研究牛顿的家庭和他的出生。他在1642年出生在英国北方一个叫林肯郡的农民之家,刚生下时体重不足三磅,接生婆都说怕养不活。不满三岁父亲肺痨去世,母亲改嫁,被外祖母收养并送他上学最后毕业于剑桥大学。有人说牛顿的祖父一代人起就进行了人体能力和大脑的改造,才出了牛顿这个全才,但无从考查。
于是有人提出是父母近亲结婚,根据遗传和变异理论,其后代智商的巨差性作用才可能出牛顿式的人物。根据是人类出现的非凡人物其父母很多是近亲即表哥表妹结婚的后代。列出的名单有马克思,苏轼,爱迪生,斯大林,爱因斯坦,李白,罗斯福总统,贝多芬,凡高,还有希特勒等父母都是近亲结婚。
人类学家认为:近亲结婚,特别是堂兄妹婚配会出现遗传变异有退化可能,如子女多出现智力低下的白痴或肢体残缺,但如果表兄妹的近亲结婚也有极少后代的智商特别高,产生智商差比一般人群更大。这种智差越大更可能出现天才。
于是人们推测牛顿的父母一定是近亲结婚的假说,但也无从考察。
人们考察发现,由于中国古代本族血统不外婚的习俗,如皇亲国戚只在皇亲国戚中婚配不外配,又如满族人忌与外族通婚,这就造成了近亲婚配,多为表兄妹相配,但其子女白痴并不多而知商高的文武才子才女很多。
于是有人提出了近亲婚配的子女由于智差巨大有可能产生非凡人物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