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传奇,南宋为何能独抗蒙古50年?
任丘传奇,南宋为何能独抗蒙古50年?
重文轻武,在军事上比较弱的南宋为何能独自抵抗蒙古几十年?要知道,当时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政权能抵抗蒙古大军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
其实,南宋能抵抗蒙古长达几十年,并不代表这几十年蒙古一直在攻打宋朝,宋朝是有休养生息的机会的。
其次,南宋能抗住蒙古的多次进攻,主要有4个原因:
其一:名将的诞生。说起宋朝的军事,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但是宋朝又是幸运的,因为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都诞生了抗敌名将,正是这些将领的出现,为宋朝续命。
比如,北宋灭亡后,金人多次南下继续攻打赵构建立的南宋,但是在此期间崛起的一个个名将,让金朝没能得逞。
当时最著名的莫过于岳飞的岳家军,就连敌人都给予高度评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除了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刘琦、虞允文等当世名将。
正是这些名将的坚持抗击,才为南宋在江南地区立足打下了基础。
而南宋在面临蒙古人进攻时,同样诞生了当世名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孟珙和吴玠两人,在蒙古人步步紧逼下,他们反败为胜,多次击败蒙古军队,使蒙古大军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攻宋的战争以失败告终。
如果当时没有孟珙和吴玠等名将的抗击,恐怕南宋会提前三四十年灭亡。而孟珙和吴玠建立的山城防御体系,更是后来南宋抗击蒙古最坚固的堡垒,甚至在钓鱼城直接射杀蒙古大汗蒙哥。
正是他们的抵抗,才使南宋续命。可惜的是,蒙古威胁稍微减弱,南宋重文轻武的思想就再次泛滥,孟珙和吴玠先后遭到迫害离开军事岗位,抑郁而终。与此同时,其他的很多战将,不是被罢免和遭到迫害,就是害怕自己遭到陷害投降蒙军。
其二,蒙古骑兵不谙水战。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拥有先天的优势,蒙古人更是凭借着蒙古铁骑,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消灭了一个个政权,建立了庞大的蒙古人的帝国。
但是,南宋为不同于中高纬度的草原和平原,这里河网纵横,山川密布,南宋水师也不是吃素的。对于水战,马背上的民族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蒙古骑兵的优势。
在南宋水师将领投靠蒙古人之前,蒙古军并没有好的办法对付宋朝水师。宋朝利用山川河流和一个个城堡营寨,构起了一道有效的防御线。
这也是蒙古铁骑横扫欧亚不是问题,却在南宋这里屡屡栽跟头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蒙古内部的领导层更替,几度中断攻送步伐。蒙古大军从第一次大规模攻打南宋,到南宋灭亡,期间不断更换领导人,从窝阔台到贵由,从蒙哥再到忽必烈。
由于蒙古当时对继承者的要求不同于汉人的嫡长子继承制,汗位的继承者并没有明确,需要推举,这就导致了蒙古人在更换领导人时,经常产生矛盾,甚至拔刀相向。
比如蒙哥汗去世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就展开了汗位争夺,双方发生不止一次的战争,极大的削弱了蒙古的内部力量,也延缓了蒙古攻宋的步伐。
其四:南宋军民给力。宋朝不同于其他朝代,一旦朝廷失败,就意味着国家的灭亡。
但是宋朝不一样,一方面是蒙元不是汉族政权,抵抗更加另一方面自发的抵抗蒙古人的入侵。
比如,仅在襄阳一地,宋朝军队就抵住了蒙古人长达六年的之久,这离不开军民合作。
南宋的军民有多给力?南宋皇帝投降后,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还在自发的对抗蒙元政权;南宋的军民有多给力?陆秀夫背着皇帝跳海后,川蜀地区的部分营寨的官兵还在坚守。
可见,南宋军队的战斗力,离不开军民的自发抵抗。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给个关注,后续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宋史》,
《元史》。
张郃在三国演义前半场处处被虐?
河间张儁乂(jùn),雄才智略长。
冀北称庭柱,军中号虓(xiāo)狼。
识变惮武侯,畏蜀笑宣王。
奈何追穷寇,大魏失栋梁。
在三国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涌现出许许多多雄才大略的枭雄,神机妙算的谋士,能征善战的勇将。
我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很钦佩一个人,他没有“威震华夏”的英风,也没有“喝退百万雄兵”的气概,更没有“七进七出”的壮举,但很多朋友仍然很喜欢张郃,喜欢他有才华,有理想,他曾经努力地奋斗,屈辱地逃跑,坚执地隐忍,有过懦弱,也曾经勇敢,有过溃不成军的失败,也获得过辉煌的成功,就像我们坎坷起伏的人生。
这个人就是张郃。
若论斩将破敌的武艺,张郃远不如关羽和张飞;论匹马冲阵的勇气,张郃远不及赵云和典韦,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华,张郃也不及周瑜、张辽。但要说坚韧不屈,永不言败的毅力,还真没有几个人能胜过张郃。
在三国时代有很多人物组合,比如说有“桃园三兄弟”,吕布有“八健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袁绍有“河北四庭柱”,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有“十二虎臣”,还有什么“泰山四寇”等等。
这些组合中,只有“河北四庭柱”中的所有成员都是以军人的宿命全部战死于沙场。张郃也是其中之一。
张郃成名较早,在袁绍麾下时,他就与颜良、文丑、高览一同跻身于“河北四庭柱”之列。在这个组合中,颜良、文丑和高览皆以武勇敢战而著称,而张郃则是智勇双全,最有头脑,具备领兵打仗的帅才。
但是,在这个社会上行走,你仅仅有才能就可以建功立业吗?那肯定是不行的,混社会,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袁绍与曹操发起了官渡之战,张郃就给袁绍出了个主意,说是曹操兵少粮乏,后勤补给线漫长,我军应该组织一支轻骑部队绕到敌后,对曹方的粮道进行打击和袭扰。曹军若不应付,粮道就会被切断,不战自乱,如果曹军想保护补给线,就必须要分出一部分人马,那正面战场上的兵力就更不敷分配了。
张郃这个主意确实很妙,打到了曹军的七寸上。但张郃只是个执行层的人物,袁绍并不缺谋士,你张郃这么聪明,把田丰、沮授、许攸、审配、郭图这些人放到哪里去了?于是袁绍否决了张郃的建议。
官渡之战进行中,曹操兵少粮乏,拖不起,利在速战。曹操就计划率兵偷袭袁绍的囤粮重地――乌巢。
张郃建议袁绍立即派出主力支援乌巢,加强防御。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认为应该趁曹操兵力分散,正面空虚的机会,强攻正面,集中力量进攻曹操大营,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张郃说这纯粹是荒唐的一厢情愿。但袁绍仍然支持郭图,下令张郃立即向曹军大寨发动进攻。
所以说,不要以为你的建议更合理,就会被上面采纳。你的主意高不高明并不重要,关键是上级怎么定位你。你是执行层,左右不了决策层和谋划层的意志。
但是,当你提出合理化建议时,他们不听你的。但要按照他们的破烂计划实施进行却出了问题,作为执行层的你还要替他们背黑锅,负责任,这就可怕了。
乌巢丢了,曹军的大寨也没攻下来,郭图为了厘清自己的责任,就要甩锅给张郃。他向袁绍进谗言,说张郃诽谤主君,有贰心。袁绍勃然大怒,派人到前线,要张郃回去问话。张郃焦头烂额,左右为难,只得投降了曹操。曹操喜出望外,拜张郃为偏将军、封爵都亭侯。张郃这一投降,袁绍大军正面防线顿时门户洞开,曹军趁机杀入,直捣中军,袁绍大败,溃不成军。
选择投降必定是因为缺乏气节吗?未必。有时候你非常愿意做一个不屈的忠臣,问题是有时候会被逼得连坚持自己气节的机会都不给你。
在曹操麾下,张郃攻袁谭,围雍奴,征柳城,破乌桓,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被封为平狄将军。但就在这个位置上,张郃停滞了晋升的脚步。是张郃未立新功吗?并不是,后来张郃随军讨东莱,伐管承,讨陈兰、梅成,破马超,围安定,降杨秋,平宋建,征张鲁,收汉中。张郃在历次战斗中都屡立功勋,但始终未获升迁。
大家可以发现,其实在曹军“五子良将”中,张郃的升迁速度是最慢的,虽然他立下的功劳丝毫不比那些夏侯X或者曹X更少,但是他却远不如人家的晋升速度。
不要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公平。你考虑的是“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但上层的考虑的则是各个方面。晋升对你来说是目的,但对人家上层来说只是个手段。有亲疏,有远近,要论资,要排辈,要分权,要平衡。而不是说你立的功多就必定升得快,晋得高。
张郃很不容易,做为在整天在沙场上征战的武将来说,能活下来就是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做那个“万骨”还是那个“一将”,关键是你能不能活着。大家检点一下,张郃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个与“蜀汉五虎”全部都交过手的猛将:穰山之战,张郃在山隘堵住刘备后,“云长、关平、周仓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张郃”;阆中、宕渠、瓦口关与张飞三次交手;张郃在穰山、长坂坡、乌林道与赵云三次厮杀;潼关之战,张郃与马超交锋,“二十合亦败走”;葭萌关下战黄忠二十合,米仓山下再战黄忠。此外,张郃还与张辽、庞德、关兴、魏延这些猛将都有过对战。
经历过如此多的恶仗、硬仗、险仗,张郃都能够捡条命回来,他的武艺能差吗?其实张郃的武艺并不弱,在宕渠夜袭张飞大寨时,身陷重围,夜战张飞,在险境中极度求生渴望下,张郃爆发了超强的战斗力,硬撼了猛张飞
“三五十合”后还能杀开血路,夺路而逃。
要说战斗勇气,张郃比起典韦、许褚、庞德和夏侯兄弟来差得太远,甚至连张辽、乐进、曹洪都不如。其实张郃的武艺并不弱,那他为什么总是“见势不妙,拔马便走”呢?
其实张郃在骨子里是个极度自尊和骄傲的人,他在内心里坚信自己是个智勇双全,足以统率三军的帅才,他坚信自己的实力,坚信自己总会有一天得到机会,大放异彩,绽放出最瑰丽的光华。但张郃非常善于隐忍,从来不在表面上流露出自己的勃勃野心。而是珍惜自己的才能,决不肯在战场上轻易丢掉自己的性命。
刘备收取益州后,向外扩张,兵进汉中,一场旷世之战拉开了序幕。张郃率一支偏师前压,进逼巴郡、阆中,蜀军猛将张飞率军来战,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张郃屡战不利,率部退守关隘,节节抗击。定军山一战,黄忠阵斩曹魏大将夏侯渊,曹军在汉中顿时陷入群龙无首的危险境地。但就在这连续败仗的情况下,张郃居然获取了晋升,被曹操派人封为荡寇将军,还假节,负责统领部队抵抗刘备。
很有意思。你多次胜利,屡建功勋,却无法获得晋升,但当全军失利,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反而被火线提拔,委以大权重任。所以说,你能不能晋升并不在于你立了多少功劳,做了多少贡献,而在于在关键时刻你到底有多么重要!
如果仅以军事才能论高低,张郃无疑具备独当一面的帅才,“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不但刘备认为张郃之才“胜夏侯渊十倍”,诸葛亮北伐期间,也对他十分忌惮。在与蜀军的战斗中,无论形势多么危急,张郃总能与敌人打个你来我往,有攻有守。但张郃却始终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先是有夏侯渊镇着,夏侯渊死后又来了个曹真,曹真死后又来了个司马懿。张郃一直被作为副手来使用。
社会就是这样,你有相当的才能却未必有相当的机遇,有了相当的机遇,也未必给你适合发挥才能的相当的位置。关键并不在于你的能力,而在于形势需要你在什么位置上,权力上需要你当“副手”,工作上需要你打“辅助”,政治上需要你做“牵制”,你就得老老实实地承担起做为“棋子”的责任。
即使如此,张郃仍然创造了奇迹,他任着坚韧的毅力熬倒了所有比他更强悍的竞争者:吕布殒命,蜀汉五虎将凋谢,颜良、文丑、高览战死,典韦壮烈,许褚重伤,庞德就义,夏侯惇离世,曹彰荒废,孙策、太史慈、徐晃、甘宁、关平等都一个个离世了,连张辽、夏侯渊、曹洪、凌统等都纷纷远去。而张郃终于成为了“天下第一猛将”,横行沙场,所向无敌。直到木门道的那遮天蔽日的箭雨前,张郃都是毋庸置疑的天下第一。
人生就是这样,无论经历过多少次失败,对抗过多少个劲敌,遇到过多少次危境,遭遇过多少次挫折,忍受过多少次屈辱,但你永远不应该放弃,也永远不要屈服。你也会像张郃一样,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屡败屡战,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成为自己的“天下第一”。
敬重张郃,成就自己。哪怕命中注定只是一枚“卒子”,我们也要百折不回,永不放弃。
沧州出来的明星多吗?
要说沧州出来的明星还是挺多的,不过有些为了更好的发展把户口迁到了大城市,我就捡着我知道的说几个吧。
1.冯巩河间,出生于1957年12月6日,原名冯明光,冯国璋的重孙子,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相声演员,师承于相声大师马季。代表作《点子公司》《马路情歌》《还钱》《小棉袄》等。
2.米露米露,1989年7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模特。2007年,参加第八届CCTV模特大赛并获得冠军。参演过《一起来看流星雨》《我不曾放纵的青春》《落跑甜心》《武媚娘传奇》《何以笙箫默》以及在蒋家骏执导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饰演梅超风 。
3.郭金杰1983年10月23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纸房头乡山呼庄村,影视演员。代表作品《零炮楼》《生活永远沸腾》、《我不是王毛》、《灵魂的温度》,央视鸡年春晚,刘亮、白鸽、郭金杰表演小品《大城小爱》等等。
4.孙悦不是唱歌的孙悦,是著名篮球运动员孙悦,1985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后卫,曾签约于NBA球队洛杉矶湖人队和纽约尼克斯队,2008-09赛季NBA总冠军, 2013-14赛季CBA总冠军。
5.孙浩雨1988年8月6日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风化店乡望海寺村,原名孙毅淳,摇滚音乐唱作人、演员、模特。主要作品有《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像我一样爱她》等等。
6.王一鸣王一鸣,2006年10月31日出生于河北沧州任丘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代表作品《爱我你就抱抱我》、《愤怒的小孩》、《硬汉奶爸》等等。
7.张召忠1952年生于河北盐山圣佛镇西李村,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原副主任 ,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代表作品《海洋世纪的冲击》《现代海战启示录》《网络战争》《走向深蓝》《百年航母》
8.杜旭东任丘。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品《神医喜来乐》、《大宅门》、《有话好好说》等
9.孙桂田河北省东光县大单镇后孙村。话剧演员出身,中国著名演员,因为《家有儿女》而被人熟知,《家有儿女》中的姥姥一角,让她也成了很多人的“姥姥”。代表作品《老爸老妈兄弟姐妹》、《家有儿女》、《新上门女婿》等
10.任静青县大盘古。音乐作品《知心爱人》。
11.王保合有“鬼手”称号的吴桥民间表演艺术家,成长于一个杂技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在北京天桥摆摊卖艺,祖父王玉森还有一个“江湖八大怪之一”的名号。代表作品《三仙归洞》,《缩骨软功》等等。
12.张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沧县。著名电影家。早年,张金玲与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李秀明、刘晓庆一起,并称为“北影三朵金花”,红遍全国。她们主演的一系列电影作品,影响了无数中国的电影观众。其中的张金玲,是三朵金花中,成名较早的一朵,早在70年代初期,就陆续在《渡江侦察记》《从奴隶到将军》《大河奔流》等一系列电影作品中扮演主要角色,而被观众熟悉。尤其是在北影厂的著名影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一片中,扮演的三辣子一角,更是深入人心。
13.白燕升1968年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市,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香港卫视副台长。1994年,进入中央电视台。1996年,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担任的戏曲节目主持人。2001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2004年,发行个人音乐专辑《一生的太阳雨》。2007年,担纲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总导演。2008年至2012年,连续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主持人。2013年,加盟香港卫视任副台长。2014年,出版个人著作《大幕拉开》。2015年,在山西卫视戏曲节目《走进大戏台》中担任评审嘉宾。
14.邱金凯邱金凯,1946年7月出生,河北省南皮县人。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参谋长、第28集团军参谋长、贵州省军区参谋长、第27集团军军长、北京军区装备部部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等职位。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6年6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15.吴胜利1945年8月生,河北吴桥人,中共党员,1964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测绘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海军上将军衔。曾担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是除了开国元勋萧劲光外任职最长的海军司令。
16.白方礼!!!这个人为什么加这么多感叹号?因为他是沧州的骄傲!沧州的名片!大家必须记住他!他才是上述这些人中最大的明星!
白方礼,生于1913年农历五月十三,故于2005年9月23日,享年92岁(虚岁为93岁)。籍贯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白贾村,从1987年开始,白方礼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将近90岁。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方礼老人安详地离开。 蹬三轮近20年,35万善款,圆了三百多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2009年当选百位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感动中国特别奖。
当然,评论中大家也说了很多历史名人,这些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写的一篇答案《沧州出过哪些名人?》http://www.wukong.com/question/6457028182078914829/?from=pcshare暂时知道的就这些,其他的应该还有吧。如果还有的话或者我写的有不对的可以在评论中说出来,我会进行修改。最后,大美沧州欢迎全国各地的俊男靓女来沧州学习、游玩、工作、创业。
为什么扁鹊被移出教科书?
我们的"专家"绝顶的聪明,连“华夏文明"的始祖一一黄帝,都能用现代逻辑思维给证明、解释的成了不实的传说。一个民间的神医扁鹊,移出″教科书"又算个什么?
上下传承五千年的"中医药",不也被多少"专业专家"堂堂正正的说是"伪科学",是"玄学""迷信"吗?不但不脸红,还引以为傲呢。
专家是专业的"学者",但是"学者"出现一些"逆性思维者",把心眼用反了。他们不去研究证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传承与深奥精妙的存在。却一个劲的用狭隘仅有的知识与所谓的"证据",极积的证明"华夏文明"的不存在,甚至以推倒否定为快,引以为能事。
都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但"专家"们放着事实不给肯定,旁敲侧击有点动静,就大动真情,理直气壮的把"扁鹊"移出教科书,显得多么轻率。这到底是懂不懂得"博大精深"的意思?是前人轻率?还是前人不懂"中华文明"?扁鹊是民间神医,不是传记的历史政治人物,传颂他的是"中医的精奥医理医案",并不是非定论一个有政治地位的正史立传。所从传说扁鹊"典故",一个人也罢,一群人也罢,要的是传承其中的″医学哲理",而非这个人的历史身世传记。
说话说理,听话听音。祖宗代代相承,口口相传的是那个哲理,那个精典结晶。而不是给那个人树碑立传,搞虚伪虚荣的所谓传承。中华文明《典故》照这样"专家"的否定逻辑,还有能讲的吗?这是要毁灭?还是要传承?已经毁的不少了,连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自我承认不足三千年了。那么多五千年的东西,他不懂,也不允别人懂,干脆毁了吧。
中华传承的词语有个"数典忘祖",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还有根有据的忘祖。
这个难道还需要平民百姓给"专家"大师们上课吗?真不敢多说,一个字"服",二个字"佩服"。
河南有哪些名人?
河南省的历史名人很多,我来说两个困守孤城,几乎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这两位一个叫王坚、一个叫铁弦,一个折蒙哥上帝之鞭、一个摧朱棣兵峰于正锐,都几乎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最有意思的是,这二位还是老乡,都是河南邓州人。
宋理宗宝祐六年二月(1258年),蒙哥吸取了之前攻南宋多次失败的教训,采取了迂回长江上游的侧击与正面进攻相结合的战略,分兵四路南下。
其中,忽必烈领一支蒙军围攻鄂州,塔察儿、李璮领兵南下两淮,兀良合台自云南经广西进攻湖南。
在此三路之外,蒙哥汗自领主力蒙军4万人(号称10万)进攻四川,准备夺蜀地后,沿顺江东下出夔门,与其他三路大军会师荆湖,直捣宋朝行在(即临时首都)临安(今杭州)。
十二月,蒙哥大军一路所向披靡,逐渐逼近合州钓鱼城,驻守钓鱼城的便是王坚。王坚早年,曾在南宋名将余玠账下与蒙军在四川兴元、文州等地血战,深知四川地形军备特点。
当他于宝祐二年(1254年),升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时,心知蒙军必然再次进攻四川。
便以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为核心,构建钓鱼城防御体系。他征集所辖五县军民数万人,加筑从城上至南北江边码头的一字城墙,屯田练兵,还在城中开掘大小池塘、水井数十处,以备长期固守。
在他的调动下,“秦蜀之人,望风响应”,很快便形成了上可控扼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下可屏蔽重庆(今重庆市)的江防要塞。
次年二月(1259年),当蒙哥大军到达时,仰望着三面环水,山形突耸,落差高达300余米的钓鱼城要塞,蒙哥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心高气傲的蒙哥,没有听从手下绕过钓鱼城,迂回夔州东下的建议,而是派降将晋国宝入钓鱼城招降,结果他收获只是从钓鱼城城头扔下的晋国宝的脑袋。
感到遭受侮辱的蒙哥暴跳如雷,发誓城破后以屠城血洗耻辱,钓鱼城攻防战随即爆发。
为了孤立钓鱼城,蒙哥命人分兵进攻礼仪城(今四川渠县东北)、平梁城(今四川巴中西)、合州旧城(今重庆合川),又在涪州蔺市(今重庆市涪陵区西)造浮桥、重庆铜锣峡夹江建造要塞,阻滞南宋的援军。
随后,蒙军对钓鱼城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钓鱼城的东新门、奇胜门、镇西门、护国门都成了双方激烈肉搏的战场。而城北出奇门至嘉陵江一侧的一字城,更是双反反复易手的砺血之地。
但凭借着地形的优势,虽然蒙古军队攻城器具齐全,但巍峨的钓鱼城城墙却始终是蒙古军人的噩梦。
围城数月之余,四川潮热多雨的气候让蒙古人痛苦不堪,疫病逐渐在军中蔓延,虽然强悍的蒙军依旧有能力多次打退宋军的援救,但仰望坚城却让他们心悸不已。
就在此时,王坚还玩起了心理战。一日,城外的蒙军忽然发现宋军从城头扔下几个箱子,当他们拿回营中打开一看才发现,里面装的是两条15公斤的活鱼和一百多张面饼。除了食物外,还有一封写给蒙哥汗的信,信上写着:“城里有的是存粮,就算再围个十年八年也有吃的。”
看到书信后,蒙哥无比愤怒命人在东新门外堆土建台,窥视城中虚实,王坚发觉后,以城中投石机相应对,阴差阳错间蒙哥为飞石所伤,蒙古军遂撤围北还。
关于蒙哥去世的原因,历来存在多种说法,一说是督军攻城受伤所致(《合州志》);另说是身染痢疫而亡(《元史》、《史集》);还有说返程被宋军凿沉了坐船淹死的;金庸先生也有自己的说法,他认为扔石头砸死蒙哥汗的是神雕大侠杨过,不过金庸先生的考证似乎有偏差,因为他认为蒙哥死在襄阳城下,哈哈!
蒙哥猝然而亡,对当时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首先,蒙哥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大汗之位兄弟阋墙,展开了血腥战端。而他另一个弟弟旭烈兀正在西征途中,当他得知蒙哥去世的消息后,匆匆忙忙带兵东归,只留下部将怯的不花领二万蒙军固守叙利亚。
随后在阿音扎鲁特战役中,埃及苏丹率领的马木鲁克骑兵联军大败蒙军,让蒙古人未能染指埃及,蒙古帝国西征的狂潮就此落下帷幕。
“钓鱼城之战”本身的规模并不算大,在蒙古帝国波澜壮阔的征伐史上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它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它不但延续了南宋二十年的国祚,还打断了蒙古铁骑向非洲的扩张,难怪后世有人称之为“上帝折鞭之处!”
说完了南宋的王坚,我们来说他的老乡铁弦。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感觉侄子身边没啥好人,便在北平起兵“靖难”。
建文帝派自己最信任的官二代李景隆为将,率五十万大军北上平叛。说真的,管李景隆叫“草包”都是在夸他,他简直就是个卧底。
这兄弟先是在郑村坝(今北京大兴东二十里)被朱棣打的丢盔弃甲,第二年又带着六十万人来送礼,把全部辎重交在朱棣手里。
跟坚持不懈坑爹的李景隆相比,真正让朱棣难受的反倒是个文官,他就是时任山东参政的铁弦。
铁弦(1366年—1402年),字鼎石,河南邓州人,元朝色目人后裔。明洪武时期因断案果决,深受朱元璋器重,特意赐予表字“鼎石”。
李景隆领兵北伐期间,铁弦作为山东本地官吏,负责大军粮草辎重的供应。只可惜,李景隆实在太坑,将铁弦四处奔走筹集的物资,连续不断的送给了朱棣。
李景隆败退后,山东重镇济南便暴露在燕军的刀锋之下。当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指挥的少量军队,正在人心惶惶之时,负责押送粮草的铁铉火速赶到济南。
他先是与盛庸歃血盟誓相约死守城池,又四处张贴告示痛陈朱棣为逆贼,鼓舞周边壮士应征入伍共同守城。
朱棣围困济南城后,曾一度考虑以劝降的方式收服铁弦,但回应他劝降书的,是一封铁铉亲笔所写的《周公辅成王论》。
铁铉很明显是想告诉朱棣,“皇帝大位,您就甭惦记了,还是学学“还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位”的周公吧!”
朱棣也是聪明人,一看软的不灵,那就来硬的吧!结果攻城三月,济南依旧岿然不动。建文二年(1400年)五月,朱棣命人掘开河堤,准备放黄河水灌城。铁铉眼看济南城即将不守,便想出一条诱杀之计,干脆给朱棣来个“斩首行动”。
他先派城中士绅首领来到燕军大营,跪在朱棣面前嚎啕大哭,请求不要放水灌城以保全城中百姓的性命。
然后又忽悠朱棣说:“朝中却有奸佞,我等皆知之,愿举城而降,请千岁入城检视。”
燕军见济南这块沟通南北的硬骨头啃下来了,全军欢呼雀跃,朱棣也有点飘飘然了。次日,朱棣带着少数亲卫走向济南西门(泺源门),城上城下的士卒见到朱棣后,齐声高呼“千岁!千岁!”
这把朱棣乐得,可他没想到,士卒的喊声就是一个信号,在济南城西门的城门里,铁弦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朱棣刚进城门,城头的千斤闸突然落下,可惜时间稍微早了一点,只把朱棣的马头切了下来。
这是士卒们的喊声,从千岁变成了杀朱棣。所幸,护城河上吊桥一时半会儿升不起来,朱棣换了卫士的战马逃出生天。
惊魂未定的朱棣回到大营气的暴跳如雷,发誓要拿铁弦的人头祭旗,但这时建文帝的南军已经威胁到燕军的后路,朱棣只能咬牙切齿的撤军回到北平。
建文四年(1402年),再次南征的朱棣学乖了,他也知道济南是块硬骨头,因此他带兵绕过济南直插沛县、徐州,突破了淮河防线后,兵围南京。要说南京的城防比济南还壁垒森严,关键时刻又是李景隆建功。他打开了金川门,燕军一拥而入,宫中火起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成了新皇帝。
朱棣夺取帝位后,回兵北上复攻济南,铁铉据城死守,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陷落。铁铉被俘后,怒火难平的朱棣将他凌迟处决。
铁弦虽被朱棣孽杀,但他的忠义依旧成为美谈,即便是朱棣在日后提及铁弦时,也咋咋赞叹。
万历初年,明神宗下诏“祀建文朝尽节诸臣与乡”,特意修建了包括铁弦在内的七位建文忠臣之庙。南明弘光帝时,追赠铁铉为太保,谥“忠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