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队2种子,苏联拥有1300多万军队?
敢死队2种子,苏联拥有1300多万军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有至少三个大输家:沙皇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德意志第二帝国灭亡。
1917年旧的沙皇制度被推翻了,俄罗斯帝国解体。在俄罗斯帝国的尸体上,一连串国家取得了独立,作为在俄罗斯帝国最大的那部分,经过十月革命,成为了苏俄。
二战前的东欧
在十月革命成功的头几年,新生的苏俄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是脆弱的,经不起外部的进攻和内部的骚乱。当时列宁的方针是休养生息、防止外部干涉和吸收国外资金,为此他采取了富有弹性的、灵活的对外政策。在苏俄内战后的年代里,它不能,也不愿意触犯法国、日本、英国,甚至波兰。(苏波战争的失败让苏俄放弃了向西扩张的想法,详见本头条号苏波战争系列文章。)
到1923年,苏联成为一个实体,沙皇俄罗斯帝国传统的扩张政策,也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但在手法上有所选择:就是对德国复兴为军事强国,克里姆林宫极力忍气吞声,唯恐与这个大国提前发生冲突。
1939年3月,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并使斯洛伐克成为一个单独的傀儡国家。
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立陶宛迫于德国的压力,识趣地向苏联归还了它在1923年占领的边境狭长地带梅默尔。
此时的英国和法国政府觉得建立一条反对德国入侵的不可逾越的阵线,就要保证波兰与罗马尼亚的领土完整,不能再出现类似捷克斯洛伐克的情况。
丘吉尔确信,苏联是个可信任的潜在的盟国,它将在东欧为波兰而战。因此,丘吉尔劝说英国张伯伦政府把苏联纳入英国和法国、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联盟。
丘吉尔
英国政府同意英国驻苏联大使威廉·西兹与苏联外交部长李维诺夫于1939年4月15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试探性会谈。
英国想打苏联牌,几乎与此同时,苏联在打德国牌,克里姆林宫也在通过苏联驻柏林大使馆与德国外交部举行秘密会谈。
1939年5月3日,斯大林为了取得希特勒的好感,铺平通往德国(正疯狂反犹太人)的谈判道路,将外交部长李维诺夫(犹太人)免职,由莫洛托夫继任。
莫洛托夫
经过苏联驻柏林大使馆与德国初步秘密会谈,德国外交部于1939年5月30日郑重表示愿意与苏联关系正常化。英国和法国政府对德国政府的表态有些意外。
英国、法国政府政治、军事特使与苏联方面在莫斯科举行的谈判开始提速。
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苏英法三国谈判无疾而终。
莫洛托夫和斯大林
丘吉尔大怒,他把苏英法三国谈判的失败归咎于张伯伦政府对苏联人多疑;缺乏达成协议的诚意;把官职不高,权力有限,两手空空的使节派往莫斯科等等。
其实苏联与英国谈判,不管英国的代表团地位有多么高,其结果是不会有什么差别的。
这是因为英、法为苏联安排的前程是一场对德国的浴血战争。要苏联冒如此重大的风险,而英、法又什么东西都不给它,甚至连波罗的海沿岸最小的国家也不给它,苏联怎么可能会接受呢?
德国军队在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线附近
苏联对德国这个潜在敌手一直是敬畏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用一只手抵挡住英、法的进攻;而用另一只手将沙皇帝国打得屈膝投降。
英国和法国期望苏联为有世仇的波兰而战的建议,显然是缺乏政治智慧的。
当莫斯科的苏英法三国谈判谈判正在进行之际,苏联却在哈勒欣河一带与日军战斗。(详见《放牧引发的“屏障”之战:第1次诺门罕事件》)
诺门坎事件
此时的苏联已决定,无论如何不能两线作战。
如果带领今天的一个陆军连队回到古代?
现代的一个连队穿越到古代,能否征服全世界?
这问题虽说有些“脑洞大开”,但还有点意思,值得试着联想一番。
一个连队也就百来十号人,每个人能配备的枪支弹药也有限,其他能自带的药物也只能带那么多,粮食倒是可以在古代补给。
以现代的武器配备征战古时的人,光从武器上来说就肯定占优势,短期效果一定很显著。
但既然是征服全世界,那肯定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任务。这时你的劣势就逐一显现。会出现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疾病拖累: 粮食的不足,可以在古代寻得些补给,长途跋涉身体的不适,医疗不能及时到位等,也会对自身力量有些削弱。
第二,即使你征服了一些地方,后期的管理怎么办?
就算你恩威并施的收服了一些人代为治理,无非当初答应,假意一切听命于你们,实际上还不是他们自治,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也就是说你可能“白忙活”了一回。
这就很像古时的一代枭雄“成吉思汗”,不也是征服了大半个欧洲,结果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只有征服,无法统治。
【他曾经说过“我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我的牧马之地”。他不断朝着梦想前进,为此这位蒙古领袖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无一败绩。他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共灭了40多个国家,征服720个民族。他们占领了中国、印度北部、朝鲜半岛、中亚细亚全域、俄罗斯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南部,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
可最终这些当初被占领的领土,大半部分只剩当时的征服,没有得以很好的统治和巩固发展,形如抓在手里的流沙,得到过,却因无法很好的安放、管理,以至慢慢流失。
形如“一阵龙卷风”扫过,威力是非常强大,足以“震慑人心”。然而再大的龙卷风也是会过去的,不会造成长期的影响,所以终究难成气候。
第三,更有趣的设想,要是碰上那些”出神入化”的谋士会怎样?
现代人武器是很厉害,脑子跟那些谋士比起来,显然是不怎么够用的。
要是碰上形如“诸葛孔明”为代表的那些军事家、谋略家,肯定能分析出你们的优势、劣势,不会与你们正面交锋,随便设几个局,避其锋芒,迂回你们一些时日,也够拖垮你们吧!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战术。
更厉害的是,假如那些谋略人士,佯装臣服,来个古人最厉害也最擅长的“美人计”、“离间计”,让你们自我怀疑、自相残杀,不要说你们百来十号人,西施一个人就灭了吴国!
想当年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被范蠡寻得,以高级间谍的身份,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西施凭借绝色容颜深得夫差宠幸,不仅惑乱宫廷,使得夫差无心国事,还成功解救越王勾践回国,才有了后来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至后来一举灭了吴国。
想想你们有多大胜算?恐怕早已“自相残杀”或者是“乐不思蜀”了吧?那还能够、还想得到“争霸全球”啊!
看到这儿,是不是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傲视群雄”、“气吞山河”的气势瞬间萎了?!
😂所以做做梦也就行了,好歹我们也算“穿越”了一回,跟古人在“太虚时空”较量了一番,体会了一把“兴奋与失落”,也算足够“精彩”吧!
(图片来自网络,违联删)
(2020.6.2. 暖阳原创)
司马家的两兄弟司马师和司马昭?
公元255年,司马师在战争中遭遇敌方偷袭。大惊之下,突然感觉有东西从眼睛中流了出来,用手一摸,竟然是自己的眼珠!
那叫一个痛啊,可是战斗正酣,司马师不想为此影响军心,因此用被子蒙住了头,强忍着疼痛,继续指挥战斗。
不久后,司马师因为眼疾活活痛死,终年48岁。
《晋书》记载:初,帝目有瘤疾,使医割之。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露出峥嵘,晋位为大将军,掌握了曹魏政权。
而在此之前,司马昭一直是司马师背后的男人,他躲在哥哥的背后,甘心听哥哥号令,为他冲锋陷阵。
在诺大的权力面前,司马师和司马昭为什么没有上演兄弟夺权的一幕,反而相处和谐呢?
一、形势复杂,一致对外,无暇夺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他趁着少帝曹芳离开都城洛阳,带着权臣曹爽拜谒高平陵的魏明帝之墓的机会,以太后名义下令,关闭了洛阳各个城门,不顾曹芳的安危,起兵控制了都城。
当时曹爽手中有天子曹芳这张牌,他如果挟曹芳以令天下,未必没有胜算。
司马懿许以曹爽身家性命无虞,可永享富贵。于是,曹爽便扔下军刀,投降了,心想自己还可以做个逍遥富贵翁。
没想到曹爽回家后,司马懿就出尔反尔,将他软禁起来。并捏造了曹爽谋反的罪名,将曹爽以及一干亲信全部诛灭三族,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此后,司马懿在魏国的势力迅速扩大,可是还不具备威胁曹魏皇帝禅让的实力。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已经是70岁,垂垂老矣。
如果后继无人,他也不过是个位高权重的权臣,不可能颠覆曹魏政权。
司马懿有9个儿子,良莠不齐。其中最为能干的是司马师和司马昭,其他7个儿子相比起来就逊色得多。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原配夫人张春华所生,司马师比司马昭大3岁,两人是父亲的左膀右臂。
司马懿草创基业后两年就去世了,临终前把大权交给了长子司马师。
司马师主政时,魏国危机四伏,面临的情况非常棘手:
1】朝中还有大量忠于曹家的势力,曹魏政权内部不服者大有人在,淮南叛乱此起彼伏,司马家的地位并不稳固。
2】外部有吴、蜀两个强敌,虎视眈眈。魏国时刻面临强敌的进攻,东西两线同时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聪明人的司马师和司马昭,非常明白只有兄弟齐心,才能和力断金。一旦两人发生内讧,将会造成司马家族灭族的危险。
因此,维护司马家族的利益是两兄弟共同的目标。因此,司马师和司马昭必须合作,共同面对外部危机和朝廷动荡。
二、司马师太过出色,司马昭甘居下风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非常清楚自己两个儿子的能力,他特别看好司马师,一方面司马师是嫡长子,另一方面,司马师确实有司马昭无法比拟的地方,这也让司马昭面对哥哥的时候,甘拜下风。
1】胆识与谋略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前夜,将政变的有关细节告诉两个儿子后,司马师平静如常,安稳入睡,而司马昭却紧张得整晚都睡不着。
《晋书·景帝文帝本纪》中记载: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景)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景)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次日的事变,司马师本人亲自上阵,率军据守司马门,控制京都,军容严整,置阵甚整。他暗中豢养的三千死士闻令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司马懿颇为赞赏地说:“我的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政变成功后论功行赏,司马师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任卫将军。司马昭得到了增加封邑一千户的封赏。
从心理素质上来看,司马师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显然能够托付大事。而司马昭就显得略逊一筹了。
从谋略来看,司马师私下养了3000个死士,平时隐藏在民间,不为人所知。关键时刻聚集起来,能够出其不意地发挥重大作用。这份未雨绸缪的心机令人赞叹!
2】军事才能
司马师执掌魏国军政大权后,与司马昭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司马昭主外,司马师主内。
公元252年,吴国君主孙权驾崩,司马师趁此机会, 兵分三路攻打东兴,准备攻取东吴新建的堤坝。
司马师任命司马昭作为都督,率七万大军迎战吴国太傅诸葛恪。
没想到此战魏军大败,死伤惨重。
战后讨论谁该为此承担责任时,随军司马王仪称,责任在统帅(指司马昭)。司马昭大怒,竟下令斩杀了王仪。
而司马师却把战败归咎于自己,并说到:“我不听公休,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随后,司马昭因为担任都督被罚,削去爵位。其他武将都没有过重的惩罚,只是将防区对调。
从这里也能看出司马师的胸襟气度比司马昭胜出一大截,能够宽厚对待下属,驭下有术。
第二年,司马师又遇到同样的对手,吴国太傅诸葛恪出兵二十万攻打合肥新城。
当时朝臣都认为应该守住各个水路口岸,以防诸葛恪进攻。
司马师却认为诸葛恪应该是集中兵力进攻合肥,不会有空余时间和兵力去攻打其他地区。而且诸葛恪求战心切,孤军深入,很难持久。
于是司马师采用防御战,调动20万大军挖深沟、筑高墙,严防死守。
诸葛恪进攻数月也没有能够攻下新城,最终粮草不继,被迫退走。
司马师又布置的伏兵截断诸葛恪的退路,大败敌军,斩首万余人。
面对同样的敌人,司马昭大败,而司马师大胜,军事能力孰强孰弱不言而喻。3】政治手段
公元254年,魏帝曹芳不堪忍受大权旁落,因此与亲信密谋废黜司马师。
没想到计划被司马师得知,于是,他废掉曹芳,改立曹髦为帝。
虽然将曹芳的亲信屠戮殆尽,却留得曹芳一条性命,衣食上并不亏待曹芳,让他终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留有底线,也可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可是司马昭就简单粗暴得多,他后来面临的朝政局面,几乎和司马师一模一样。
公元258年,曹髦见威权日去,国家政事自己不能作主,心中不安,又常忧虑被废受辱,打算在殿上召集百官废黜司马昭。
事情同样败露了,曹髦迫于无奈,只好带兵讨伐司马昭。司马昭早已收买了曹髦的亲信成济,成济趁曹髦不备,从背后用利刃刺死曹髦。
司马昭闻讯大惊,假惺惺地伏在地上说:“天下人该怎么议论我啊!”
随后,他又将所有罪名归于成济,将他斩杀。成济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破口大骂,被军士射杀。
在此之前的朝代中,皇帝位置要么是皇帝禅让,要么是反对者逐鹿天下,胜出者得。
作为皇帝的近臣,弑君以夺取权力,完全违背了有史以来正统教育中宣传的“忠君”思想。为天下之大不讳,实在是突破了当时人的底线,令人不齿。
司马昭的弑君之举让他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皇帝横尸街头,这对天下人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大的。司马昭立刻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
司马昭的政治声誉严重受损,他几乎成为心狠手辣,为了权力毫无底线的代名词。有一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为遗臭万年的见证。
三、司马师没有儿子,最终得权力者也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师掌权后,处置得当。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他将内部的反对势力一一摆平,在对外战事中也取得了傲人成绩。
魏国国力持续上升,对吴国、蜀国形成全面的压制。
司马昭看到司马师逐步掌控全局,局面越来越顺利时,他不仅没有嫉妒和觊觎政权之心,反而大为高兴。
因为司马师是在替他打工,这些权力早晚会归于司马昭一脉。
司马师从小就患有眼疾,应该是良性肿瘤一类的病症,动不动眼睛就会流脓。
随着病症越来越严重,司马师的寿命一定不会很长久。
最重要的是,司马师没有儿子,后继无人。他谋夺得再多,也是给司马昭做嫁衣裳。
司马师的第一位正妻名叫夏侯徽,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却没有生儿子。
高平陵政变前,夏侯徽发现了司马师在偷偷“阴养死士”。为了不泄露秘密,司马师狠心将夏侯徽毒死了。
后来,司马师又娶了上党太守羊衜之女羊徽瑜,羊徽瑜却未能为他生下一儿半女。
司马昭在生儿子这一点上,完胜司马师。他有9个儿子,其中正妻王元姬就生了5个儿子。
他看到哥哥司马师久未有子,就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
司马师死后,家业将由养子司马攸继承。那不还是落到司马昭一脉了吗?
所以司马昭根本不需要去跟司马师争夺权力,他只要等待就好了,早晚大权会落到他手里。而司马师越努力,司马昭将会获得越多,他当然是乐见其成了。
四、结束语司马昭虽然早年不及司马师,但是他胜在寿命长、儿子多。
司马师临终前,将自己的政治权力移交给司马昭。在随后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中,司马昭迅速成长为优秀的政治家。
在祖父、伯父、父亲奠定的基础上,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于公元266年,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
欢迎关注@福小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战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何意图?
感谢邀请@悟空问答
任何灾难发生,我们最关注的就是伤亡数字,总觉得,伤亡多,说明灾情严重,伤亡少,就说明不严重。
为什么美国会选择日本作为目标投放原子弹?美国向日本投下原子弹,是出于战略考虑的。他们要逼迫日本尽快投降,这样才能赶在苏联向日本出兵之前结束战争,争取占领日本的主导权,来遏制苏联。也就是说,原子弹现在造出来了,就非投不可。
但是,为什么这第一枚原子弹,美国又为什么偏偏投在了广岛呢?这是因为,广岛在二战时称得上是日本的“军事首都”,它是日本最重要的军事指挥和联络中心之一,当时最重要的日本军工企业三菱重工也在这里。如果日本被全面入侵,首都东京被占领,广岛就会成为日本帝国的指挥总部。
袭击广岛,相当于砍断日军的营养来源和后路。就因为这样,广岛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摧毁的城市。
我们再了解,认识一下当时的背景:1945年8月6日这天早上,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三天后,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一个叫做“小男孩”,一个叫“胖子”,听上去一点都没有攻击性,但是,却在一瞬间把广岛和长崎变成了废墟。仅仅在爆炸当天,这两个城市死亡的人数,加起来大概就有15万,受伤的人数更是多得没法计算。长崎被袭击后的第六天,也就是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可以说,日本政府投降,是这两次原子弹爆炸直接促成的。
原子弹的爆炸造成的后果:
当时根据统计学家们的数据,广岛当时的人口不到25万,原子弹爆炸后……死亡人数至少有十万……原子弹的威力太强大,在爆炸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伤亡,避难过程中也不断有人死去,广岛的救援力量比较弱,日本政府和军队在救援中是缺席的。。。。。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往往会认为平安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和平其实来之不易,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以下图片可能会引起不适,慎点为何只坚持十几年就被清朝灭掉?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南明灭亡的原因明朝中央政权被推翻后,在南方相继建立的几个南明政权,延续了近 20 年,几度出现较好的局面。但是,几个南明小朝廷最终还是一个接一个地覆亡了,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在政治上,几个南明政权实际上仍然是腐朽的明王朝的继续。
几个小朝廷的统治者, 无不过着奢侈淫逸、贪婪腐朽的生活。他们虽然以恢复中原,恢复故土相号召,但都没有采取任何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积蓄力量,长期抗战的积极政策。既不能把人民群众的抗清力量调动起来,也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更提个出能够动员和鼓舞各阶层人士团结抗清的纲领和口号。
几个南明统治集团之间,不是协同配合,互为声援,而是闹出一幕又一幕的互相排斥、互争帝统的丑剧。在其各自内部, 又是奸佞当道,派系林立,争权夺利,内讧迭起。朝廷中虽然出现过一些识大体、顾大局的将领,并在抗清斗争中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是他们往往并不掌握实权,不能掌握和控制形势。因此,南明各政权,虽有一定力量,并一度有所发展,但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第二,在军事上,既没有正确的战略决策,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军事力量。
南明各政权中,一些主战的将领曾提出过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性建议,但由于南明小朝廷的反动腐败,都没能实行。相反,一些错误的主张,因为迎合了朝廷苟安妥协、退让逃跑的思想,反而得到了皇帝的采纳。
在兵力对比上,清军自西安“转旆东征”时,兵力也不过 20 万左右,而南明的官军、义军众达五六十万,加上农民军则超过百万。但是,许多将领割地一方,拥兵自保,没有形成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这就难以取得作战的胜利,反而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
第三,南明各政权对农民军的限制、打击、分化、腐蚀的反动政策,削弱和破坏了抗清联合阵线的力量。
弘光政权以农民军为敌,对清统治者退让妥协,到头来被清军所消灭。隆武、永历政权,虽接受了农民军联合抗清的主张,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未能推进这种有利形势的深入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小朝廷出于地主阶级的本性,对农民军怀疑、防范、限制,力图捆绑住农民车的手脚,即使像何腾蛟这样抗清比较坚决的名将,也不肯信任和重用大顺军。
有的南明将领,甚至袭击和围堵大顺军,使双方无法继续合作下去。永历政权自两广向云贵转移的过程中, 大西军余部已成为抗清联合阵线的主力,但地主、官僚、大小将领不甘心长期与农民军合作,竟然分化、拉拢和腐蚀农民军领袖,利用农民军内部的裂痕,进行挑拨离间。从而使抗清联合阵线遭到削弱和破坏,导致南明的最后败亡。
二、清朝夺取天下的原因定鼎中原,完成“一统之业”,是满族贵族的既定方针。
具有远见卓识的摄政王多尔衮,从确立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和维护满汉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了联合汉族地主阶级首先镇压农民军,然后消灭南明抗清势力,进而统一全国的军事战略,并贯彻始终,这是清军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而在作战指导上,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机动和集中兵力。
正确地运用机动,不但可以出敌不意和掌握战争主动权,而且可以弥补兵力不足。清军以骑兵为主,进入中原以后,尤其利于大规模机动作战。在入关以后的十几年征战中,清军采取的作战样式基本是快速进攻和追击,很少有防御作战的例子。在实施快速机动作战中,清军作战指导上的第一个特点是集中兵力。每战都是集中兵力,打击一个目标,不冒两面作战的危险。清军在北京立足后,有两个作战对象,一是大顺军,一是南明军队。
多尔衮毫不犹豫地先进攻山西、陕西的大顺军,而只以少数兵力沿山东、河北缓慢南进,牵制南明军队,甚至以和谈麻痹南明。待大顺军基本被击溃后,立即集中兵力进攻南明,从而既避免了两面作战,又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
第二个特点是多路进攻,迂回包围。不论是进攻农民军,还是经略山东、河南、江南,进军西南、西北,均取多路进攻部署。对扬州、南昌、福州、广州、桂林、贵阳、昆明等城的攻取,都成功地运用了包围战法。
第三个特点是把握有利战机。如占领湖南、两广后,面对云贵有战斗力的几十万农民军,没有轻率冒进,而是待孙可望与李定国自相残杀,永历政权内讧,抗清联合阵线削弱后,才大举西进,将南明最后一个政权彻底消灭。
第二,用政治诱降配合军事打击。
满汉地主阶级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因此,清统治者对农民军和各地义师、广大民众,始终采取军事镇压,乃至残酷屠杀的方针。而对南明则在军事打击的同时,竭力采取政治诱降手段,笼络、招抚汉族地主官僚,以瓦解地主阶级中的抗清力量,打击南明政权。
如:弘光政权的主力刘泽清、刘良佐、左梦庚、李成栋等人所率几十万军队不战而降;隆武政权的郑芝龙,在洪承畴的招抚下,打开仙霞岭关卡,让清军顺利进入福建,自己亦率 8 万明军降清;南方各省的许多地方武装,也绝大多数投降清军,并成为清王朝镇压抗清斗争的武装力量。
第三,重用降清的汉军汉将。
清统治者为了弥补八旗兵兵力不足,将大批降清的明军编为“绿营兵”,并由明降将继续指挥,在战斗中打头阵。早年降清的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等都封为王,率军战斗在南半个中国的各个战场,一直充当镇压抗清斗争的急先锋。
洪承畴更受到清统治者特别的信任和重用,在北京期间令其主军机要务,指挥镇压大顺农民军;又先后坐镇江南、湖广、云贵,经略南方,破例授予“便宜行事”之权,在清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发挥了满族将领难以起到的作用。没有这些降清的汉军汉将,清统治者是很难打败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的反抗,统一全国的。
三、南明人才之辩
明史学者顾诚认为在南明历史上,最有可能振兴南明的有三个人,两文一武,文官有:张煌言、堵胤锡,武官有:李定国。遗憾的是两个吐血而死(堵胤锡、李定国),一个受刑而亡(张煌言)。从崇祯自缢到第一次、第二次反清浪潮,南明有无数次机会复盘。倘若能用好这三人,即便不能恢复河山,也能与清朝划江而治。
1、该用的人未重用
堵胤锡在南明史上声名不显,一直遭到何腾蛟、瞿式耜等人的打压。其实,堵胤锡是南明史上最具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政治眼光和魄力远在史可法、何腾蛟、瞿式耜之上。
南京城破时,堵胤锡正巡抚湖广。李自成的侄儿李锦败逃至澧州,拥兵三十万之众,声称要与明军会猎。满朝文武惊慌失措,堵胤锡说:“胤锡说:“国家新造,势不能剿,应当招抚。事成乃吾国家之福,不成即吾毕命之日。”于是单骑前往,与李锦会面,讲明忠孝大义,主张联合抗清,情意恳切,李锦伏地痛哭,表示愿从调遣。
事实证明,堵胤锡的策略是正确的,大西车残部、夔东十三家成为后来的抗清主力。1648年,堵胤锡率农民军收复衡州和湘潭,斩杀清兵无数。可惜,因连年征战,堵胤锡积劳成疾,望阙再拜后吐血身亡。
张煌言,是南明史上最悲情的一位英雄,同时,他也是一位难得的文武全才。弘光政权覆灭后,南明残余势力四分五裂,江淮沦陷,隆武政权在郑氏扶持下退守福建。杭州城破,二十五岁的张煌言随鲁王据守舟山,这一守就是十九年。舟山数次陷于敌手,张煌言没有放弃,只要一有机会,就指挥水师入长江作战,曾一度与郑成功水师夹攻南京,局势一片大好。
在这场战役中,张煌言表现出卓越的军政才能,他以三入长江作战的经验向郑成功建言:先占据崇明岛作为根据地,可惜郑成功并未采纳;张煌言攻入瓜州,再次建议进攻镇江,但郑成功进军缓慢,结果错失良机,导致大败,郑军损兵折将,黯然退回福建。郑军一撤,张煌言部就遭到数路清军围攻,张煌言仅率数百人突围而出,隐藏在东海海岛上准备再图大事。不久后,张煌言因叛徒出卖被俘,不屈被杀。
李定国,本是大西军首领张献忠义子。张献忠死后,李定国率余部败逃至贵州,及时调整战略,由反明变为联明。李定国以昆明为根据地,实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日夜操练兵马,制造盔甲,训练象队,一年内练就精兵三万。1652年,李定国率步骑八万和五十头战象出征,接连取得桂林、湘桂、衡州三次大捷,两蹶名王,收复故土三千里,天下为之震动,清廷甚至想要放弃西南七省,与大西军议和。
然而就在此时,爆发孙立内讧,孙可望投敌,广西、湖南再次沦陷,李定国和大西军将士取得的大好局面被破坏殆尽。孙可望投降后,向洪承畴献出西南地图,并告知大西军虚实。清军分数路进攻云南,永历帝逃至缅甸,李定国在磨盘山血战后亦退出云南。在他四十二岁生日那天,传来永历帝被绞杀的消息,李定国号呼抢地,双目血泪,数日后病逝,死前嘱咐道:“宁死荒外,勿降也!”
2、所谓的“名臣”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
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
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
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顺治十年(1653)谈迁路过扬州,曾经专程到梅花岭寻谒史可法衣冠冢,回首往事,不胜感慨,写道:“江都地多陵阜,故名广陵,城坚濠广,四野曼延,正利步骑,雄闻晋唐,今西门摧颓,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 "于惋惜之中也指斥了史可法的无能。
总之,史可法的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孰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左良玉是崇祯朝崛起的军阀之一。他自崇祯十二年玛垴山战役之后长期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弘光登极的时候,他坐镇武昌,位处南京上流,扼据战略要地,部下实力又比较强大。朱由崧登极诏书颁发到武昌时,他开初不愿承认,在湖广巡抚何腾蛟、巡按黄澍等人的劝说下,才同意开读,表示拥戴。然而,他的跋扈自雄却比在崇祯时期更加明显了。
左良玉早已成为一个拥兵割据的军阀,勇于虐民,怯于大战。他的统兵东下主要是避免同李自成率领南下的大顺军作战,假借伪太子“密诏”赴南京“救驾”显然是一派谎言,离开武昌时就大肆屠戮,对弘光朝廷任命的巡抚、总督等方面大员任意拘留,心目中既无朝廷,也无百姓。其直接后果是导致弘光朝廷加速瓦解。
孙可望自始至终也就是个谋求利益的小人,他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加速了南明永历朝廷的覆灭。
至于郑成功,顶着民族英雄的光环,确实有些名不副实,南明封他为“国姓爷”,康熙把他说成民族英雄!基于以上两个王朝的吹捧,他也就成了民族英雄,被我们大书特书。其实去看看史书郑成功所作所为:曾与清朝谈判投降,但是由于自己开的条件过高,清朝不能接受而告吹。李定国两次邀请他夹击广东他虚予委蛇,根本原因还是想割据自雄,导致李定国收复广东的计划失败。等到清军大举入滇,永历朝廷危在旦夕的时候才入长江攻南京,目的也是要自立为王。然而南京之役也是虎头蛇尾,说到底还是私心太重。
南京战役显示了他的兵力相当强盛,当顺治十年、十一年李定国、孙可望军威大振时,郑成功如果真心拥戴永历朝廷,亲率主力会师夹攻,江南必下无疑。可是他始终按兵不动,直到清军占领贵州,永历朝廷已经很难招架的时候,他才大举进攻南京。
换句话说,郑成功的复明是以他自己为首的“明”,在西南永历朝廷明军兵势尚盛时,他决不肯出兵配合作战;他自以为最聪明的战略是西线明军败退已远,又还牵制着清军主力时大举出兵收取江南是最佳方案;相对于清廷权威集中,用兵总能着眼于全局,则是最坏的战略。
总之,郑成功的设想和举措同李定国、张煌言很不一致,以往的史学家常把郑成功同李定国、张煌言描绘成志同道合,究其实际却是志不同、道不合。
南明之未能中兴,关键正在于许多实力集团的首脑视本集团的利害高于抗清大业。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