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一体2,出现了叛逆的情况?
3位一体2,出现了叛逆的情况?
您好,我是禾果妈妈,一位90后二胎妈妈,喜欢阅读与分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两岁是孩子“天使”与“恶魔”的分水岭,曾经的天使宝宝在进入两岁前后会突然变成作天作地的小恶魔,口头禅就是“不”,一言不合就哭给你看!这是因为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进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被称为"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
宝宝进入这个阶段后,每天都游走在爸爸妈妈发火的边缘,来回试探大人的底线,经常让人感到崩溃,却又拿他没办法。接下来我将从宝宝两岁叛逆期的表现、出现叛逆的原因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应对等方面来具体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
两岁叛逆期有什么表现?爱说不宝宝进入“可怕的两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题主说到的总是说“不”。以前妈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乖宝宝,现在每天都把“不要”“不好”“不行”挂在嘴边。
爱哭闹这个阶段的宝宝情绪非常敏感,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碰,事情不能跟自己想的不一样,稍有不如意就会哇哇大哭,大声尖叫,甚至大发脾气,还有的宝宝会打自己的头,或者满地打滚。
偏要自己做,不许帮忙鞋子不会穿偏要自己穿,开关够不到也要亲自开灯,袜子不会洗也要自己洗,电梯必须自己按,总之“心比天高”,凡事都要自己做,家长着急想帮忙只会把他/她给惹毛
你说东他/她偏往西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和大人作对,不让干什么就非要干什么!越是说小点声,他/她就越要大声喊叫;越是让慢点走,就越是跑得飞快!不说他/她还好,一说就更起劲儿地跟你唱反调。
家长们在这个阶段可以说每天都在和孩子“斗智斗勇”,每天都在磨砺自己的性格,每天都要靠意念活着……
为什么会出现两岁叛逆期?自我意识萌芽,想要宣告独立宝宝的这些逆反行为其实是宝宝成长的一种表现,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认识到“我”这个个体了,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
这个时期的宝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自私的,他/她还不太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凡事都要依着自己来。另外,语言表达能力又有限,只能用哭闹、打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因为有了自我意识,宝宝就想什么都自己来,喜欢去亲自尝试,这样能让自己更有存在感和成就感,他们以此方式来向大人证明“我可以”。
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力没达到这个阶段的宝宝,在大动作和精细动作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也是宝宝敢于尝试的基础,他们想要像大人一样做事。然而,很多时候宝宝想自己做,但动作协调性还是比较差,手脑配合度还不高,所以总是容易失败,比如端不好饭碗、扣不好扣子、拉不好拉链等,这样难免会着急、沮丧,导致情绪崩溃。
除了动作能力差,宝宝的自控力和理解力也不好,看到喜欢的就想要,不被满足就大哭,哭起来就收不住,爸爸妈妈的劝解和安抚也听不明白,讲道理于他/她而言根本毫无用处。
秩序敏感期,强迫症严重这个阶段的宝宝个个都像是“处女座”的,有着极强的秩序感,比如玩具一定要摆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饭一定要按某个顺序吃,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区分很开,好像不管什么事情在他/她的心里都有特定的奇怪的秩序,一旦你打破了这个秩序,宝宝就会立刻“发飙”。
这种对于秩序的追求其实是基于宝宝的安全感较弱,凡事符合他/她心中的秩序才会让自己有安全感,让自己心安,一旦秩序遭到破坏,他们就会感到焦虑。
家长如何应对宝宝的两岁叛逆期?调整自己心态,理解和尊重孩子在看完以上内容后,首先请家长先反思一下自己,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尝试过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是否真的站在过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到底是孩子太可怕,还是我们家长太急躁?到底是孩子太矫情,还是我们家长没有耐心?
既然知道了孩子的叛逆是孩子成长的表现,是孩子的一个必经阶段,那么家长就要调整一下自己心态,不要总是以批评、责怪的方式对待孩子,而应该理解孩子的敏感、自私和秩序感,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总是强迫孩子顺着大人的意愿来。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在没有危害和危险的情况下,尽量顺从孩子的意思,避免冲突的发生。
帮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宝宝在2-3岁这个阶段能够听明白绝大多数话语,只是对道理性、抽象性的东西理解不了,在宝宝不会用语言表达的自己想法的时候,家长可以用简单的言辞帮孩子说出他/她的想法,让宝宝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
举个例子,比如宝宝搭积木总是会倒,被气哭,妈妈第一时间不应该是想怎么让孩子不哭,而应该想孩子为什么会哭,然后问宝宝“是不是积木倒了宝宝不高兴了?”“积木为什么总是倒啊?是不是宝宝没有摆好啊?”“宝宝不要着急,妈妈帮你再试一次可以吗?”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理解的,心情就容易平复些。
给予孩子有限的自主选择权利宝宝既然喜欢自己做决定,那么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做自主选择的机会,当然不是说让宝宝真的自己拿主意,而是可以给他/她一定的选择范围。
比如当你问宝宝“今天出门穿这件黄色的外套好吗?” 他/她很有可能说不,那么妈妈就应该这样问:“今天出门是穿这件黄色的外套还是这件蓝色的外套呢?”宝宝就会欣然地从中选择一件!
再比如你不想让孩子玩某个吵闹的玩具,你可以把它先收起来,然后拿出另外两种玩具让宝宝选择他/她现在想玩哪一个。也许这两个玩具不是宝宝最爱的,但当他/她从中选出一个后就会有自己当家做主的成就感,对这个自己选出的玩具也就有了偏爱。
鼓励孩子自己做,提高孩子的能力孩子想自己穿衣服?自己穿袜子?自己扫地?自己擦桌子?自己洗手绢?那么为什么不满足他/她呢?家长大多数时间不同意孩子这么做是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添乱,或者是着急赶时间、嫌孩子耽误事儿。所以这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家长应该给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鼓励宝宝去学习新的技能,可以教给他/她做这件事的技巧和要领,让宝宝的能力得到提高。家长不要害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把水弄洒,与其责怪他们笨手笨脚,不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放开手让他们自己来。另外应做好出门计划,避免因为宝宝磨蹭而赶时间。
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哭是宝宝的本能,他们尚不会用别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家长应该在孩子心情平复后心平气和地告诉宝宝下次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妈妈,比如“我不喜欢玩那个玩具”,“我不开心”,“我想下楼玩”等,鼓励宝宝在不高兴时可以抱抱妈妈,找妈妈帮忙。
尝试说“反话”的激将法孩子在叛逆期爱说不,那么家长可以试试说反话,“套路”一下孩子。比如孩子不起床,妈妈可以说“那就别起来了,躺着吧,我和爸爸出门玩了!”宝宝反而就不抵触了,可能马上就爬起来了!再比如孩子不张嘴吃饭,妈妈可以说“那就不要吃了,不要张嘴,饿着吧!” 宝宝可能就会张大嘴巴吃起来。比起强硬地用命令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家长应该学会变通,多试试别的更有效的沟通技巧。
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既然秩序敏感期的宝宝注重秩序,那么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比如用完的东西应该放回原位,牛奶必须要喝完,饭菜盛出多少就要吃多少等,当孩子遵守约定时可以给孩子奖励小贴纸以示鼓励。当宝宝参与了规则的制定、明白了规则的内容,就会更加愿意遵守规则。
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消耗过剩能量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不仅有助于宝宝身体健康,还能帮助宝宝消耗体能和精力,让宝宝更容易有饥饿感从而更好地吃饭,也让宝宝更容易有疲劳感从而更好地睡觉。保证每天至少四十分钟的户外活动,或者在家做一些耗体能的运动,让宝宝过剩的能量有消耗之地,家长在吃饭睡觉这两大难题上可能会更轻松一些!
坚持底线和原则,不能一味纵容虽然我们强调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总是批评指责孩子,但是也绝不意味着家长要纵容、溺爱孩子。在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或有出格的行为时,家长要严词拒绝,让他知道有的东西无论他怎么哭闹都不可能得到,有的事情无论如何也不可以去做。
家长要提前规定好自己的底线,比如看多长时间电视,吃几块糖,多长时间内吃完饭,买几个新玩具等,不能一味地纵容孩子、孩子一哭就动摇,这样只会延长孩子的叛逆时间,加重孩子的叛逆行为。
后话在孩子的叛逆期,家长最需要做的其实是先提升自己的修为,不要让自己的暴躁去碰撞孩子的暴躁,最后只能伤了孩子的心,自己也懊悔不已。其次,家长也要“佛系”一些,毕竟是自己亲生的孩子,也怨不得别人!不要给自己提太高的要求,不然在管教孩子方面极易产生挫败感。最后,作为父母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内心,培养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安全感,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应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去尊重!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成长的过程,一路上家长陪同着孩子一起打怪升级,才能一边收获快乐一边收获成功!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交流讨论~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转发和点赞。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予禾予果”,观看萌娃look,学习育儿知识!头条新手,感谢您的支持~
你见过最毁三观无下限颠覆你认知的影视作品是什么?
我看过的最毁三观,无下限,颠覆我认知的电影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这部电视我是在电影院看的,因为当时的宣传片看起来很感人,所以我拉着我朋友在上映的第二天就去电影院看了。开始我抱着很期待的态度看片子,可是看着看着我就开始吐槽剧中的情节。
我感觉这部片子里面有很多情节不合理,和我的三观不和,颠覆了我的认知。比如男主要死了,想让自己深爱的女主有个好男人托付终生,于是就去祈求别人的未婚妻以自己要死的理由让人家离开这个男人。男人的未婚妻没有不答应,男主还特意找人偷拍男人的未婚妻和别的男人亲热的照片,以邮递的方式给给女主喜欢上的男人。
看到上面这段的时候,除了我,整个电影院都在吐槽。你要死了,为啥别人要成全你。你想让自己深爱的人有好男人托付,于是就拆散别人好几年的感情,这做法太自私了。
女主的做法我也不是很理解,开始知道男主的病情和心愿,就马上找男人。就算这个男人有未婚妻也不管,硬拆散别人。和这个男人结婚后,还要去医院找男主,最后和男主一起死了,一点都不在乎和她结婚这个男人的会有多伤心。
虽然这部片子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但电影里的音乐和后面的情节确实很感人,很多人在影片的最后都哭了。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爱而不得的人,所以我们要珍惜好生命中的每一个人。
最毁三观,无下限,颠覆我认知的电视剧就是很火爆的、孙俪主演的《安家》
究其毁灭三观的原因如下:
一、颠覆了我对亲情的认知:我无法谅解的是一个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就要把刚出生的第四个女孩扔到井里,谋杀未遂,还随意起了个名字--房四井,爸爸妈妈从未抚养过一天,小学到高中的学费全部是由年迈的爷爷一点一点攒出来的,考上了名牌大学,母亲居然故意回复校方不会报道,真是误了前途,女主被迫只身来到上海打拼,事业刚有些起色,母亲便无休止的要钱,不给钱就要在公司闹事,弟弟买房子、结婚、找工作都和女主要钱,爷爷生病了,女主给钱,被母亲扣下留给儿子,导致爷爷去世,我真的有些不能接受!
二、颠覆了我对爱情的认知,男主同意和前妻假办理离婚,还要把名下财产都过给前妻,结果亲眼目睹前妻出轨小鲜肉,自己却净身出户,前妻有了孩子,硬是说成是男主的。男主居然不反抗,还要百般照顾前妻,最后得知孩子不是自己的真相,只是伤心一下,做个好男人真的太难了!
三、颠覆了我对职场的认知,安家天下所有的店员都可以对店长没大没小,还可以违抗领导命令,甚至没有业绩也可以拿工资,这都是什么逻辑!看得我也想找一个这样的公司工作!以上是我只是个人的观点!
这部剧主要讲述的是《安家》是由安建执导,孙俪、罗晋、张萌、王自健、田雷、孙佳雨、杨皓宇、张晓谦、王艺哲等主演的都市职场剧,该剧讲述了安家天下中介公司大区经理房似锦空降到静宜门店,与徐文昌形成双店长竞争的过程中,作为房产中介的他们在帮助客户安家之余,也见证了客户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故事。
从一个细节来分析一部电影的三观是否正确,单凭一个戏剧情节或人物行为、台词而给它扣上“三观不正”的帽子,这显然是不太理智也并不专业的。所谓世上有的戏里有,艺术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在电影作品中,想要表达什么都是不受限制的。一个编剧大可以在他的故事中展现任何他想要展现的情节或者人性,故事或人物。
你不能因为别人家门口有一袋垃圾就说他不讲卫生,而是应该先看看他怎么处理这袋垃圾。如果他将它扔进垃圾桶,那么你就不能说他不讲卫生,如果他将垃圾带回家用精致的礼盒装起来说要永久珍藏,你才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以上,就是我认为最毁三观,颠覆认知的电影与电视剧。有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呦!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在土木之变中由监国而继承帝位的明代宗朱祁钰已经在位七年多了,期间经历英宗南归、太子更换(英宗之子朱见濬被废、代宗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皇后更换(代宗原配皇后汪氏被废、朱见济母杭氏被立为皇后)、新太子(代宗亲子朱见济)去世等事,一件一件得事情,使得大明皇统继承越发扑朔迷离,无法明晰。
太子朱见济去世,代宗再没有其他儿子,身后无嗣的困厄,一直萦绕代宗左右。在急于生出儿子的愿望下,代宗对于后宫“操劳”不免过分了些,再加上国事的烦劳,所以自景泰七年(1456年)下半年起,代宗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积劳成疾,病势日渐沉重。
景泰八年正月十一,诸臣入大内探望代宗,并再次提出“复立皇储”之议(即复立前太子、英宗之子、原名朱见濬的沂王朱见深),代宗不置可否。正月十四,朝臣于朝会中再次提及立储,诸臣意见不一,有主张沂王复立,有主张只提建储,具体人选由代宗自己决定,还有建议迎立外藩(立宣宗同母弟襄王朱瞻墡之子),等等;而具体到给代宗的奏疏中,只写了“早择元良”四个字。
代宗接奏疏后,回复诸臣,说自己只是偶感风寒,建储一事,待正月十六早朝时,亲自上朝后再议。正月十六,代宗病体无法支撑,还是没有上朝。所以主持朝政的于谦等人决定奏请复立沂王,让大学士商辂起草奏章,准备明日早朝奏报代宗。
就在正月十六日夜,在抵抗瓦剌入侵时立下过大功的武清侯石亨,联合当年因倡言迁都而被贬黜、灰头土脸的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及内廷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发动政变,迎立太上皇朱祁镇,夺取大权。至于为何要迎立太上皇,那是因为石亨在景泰八年正月里被代宗召见,令他代行郊祀礼,而石亨见代宗病逝沉重,即将不起,所以起了谋取大功的念头。
而一旦代宗去世,迎立谁为新帝,都是文臣们得谋划之功,和石亨没有关系,为了夺得头功,他联合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河间王张玉第三子、英国公张辅之弟)、司设监太监曹吉祥,预备趁乱下手,迎立太上皇朱祁镇。这样,一旦成功,他们就是拥立功臣、飞黄腾达。
三人分工明确:曹吉祥以内臣得优势,觐见孙太后(宣宗皇后、英宗生母、代宗嫡母),取得其首肯支持,然后于宫中作为内应。而石亨、张軏则联络太常寺正卿许彬,共同举事。许彬以自己年老、不愿误事为由,举荐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代替参与。
徐有贞在石亨、张軏找上门来说明来意后,大为兴奋,与二人一拍即合,并说:““帝星见移,如果要迎立太上皇,尽快动手。 ”经过详细谋划,四人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发动。
当夜,在徐有贞策划下,先由张軏将准备拥立英宗复位得消息暗中传递到英宗软禁住所----南宫;然后曹吉祥在皇宫内做好接应准备,预备英宗一行前来,并事先准备好孙太后得谕旨,以备起事时出示;石亨、徐有贞则亲自率私兵千余人经曹吉祥事先打开的长安门,闯入皇城,并直奔南宫,打开宫门,接到早有准备得英宗,大呼“请陛下即位”,然后拥着英宗登上早准备好的御辇,直奔奉天殿。
此时,正逢月圆之夜,皓月当空、月光郎朗,英宗借着月光,看清楚了为首的几人,并询问:“卿等何人”,石亨、徐有贞、张軏激动万分,大声报出自己的官职姓名。英宗面露微笑,颔首示意。
队伍至东华门,守门士卒看见不明人等前来,出声喝止,英宗亲自大声回应:“朕太上皇也!”于是士卒不敢阻挡,众人簇拥着英宗入东华门,至奉天殿。而曹吉祥早已在宫中准备好接应,率內官等拜伏于殿前,山呼万岁,并让安排好的宫廷乐队奏乐,一时间钟鼓齐鸣,英宗踏步登上奉天殿,重回分别了七年多的皇位。
此时诸臣已经在朝房等待上朝,听见钟鼓齐鸣、各门大开,以为是代宗已经登殿,于是鱼贯而入,徐有贞已经站立殿前,高声呼喝道:“太上皇已经复位,诸臣前来觐见!”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何事,而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带头入殿,稍微迟疑后,朝臣们还是一齐到奉天殿,朝觐英宗。
英宗亲自向大家宣布自己已复位,朝臣们于是跪下,三拜呼万岁,英宗重登大位,至此功成。当日,英宗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当年改元,在大明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成祖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而在后宫中的代宗,已经病势沉疴、即将不久于人世,在病榻上得报英宗已经复位后,只说了:“好,好!”两个字,便不再开口说话。英宗重登皇位后,立即派人控制住代宗,断绝后患。此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建议下,将保卫京师的功臣于谦等代宗重臣一一杀害,并于二月十九暗害了已被废为郕王的代宗。
对于拥立自己复位的“大功臣”,英宗大肆封赏,石亨被晋爵“忠国公”、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徐有贞以文臣封爵“武功伯”、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軏晋爵“太平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曹吉祥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协理京营,子侄辈曹钦、曹铉、曹铎等也被封伯爵、都督、锦衣卫世袭官职,确实实现了“飞黄腾达”。之后,成为首辅的徐有贞自恃英宗倚重,开始逐渐疏远石亨、曹吉祥等当年“战友”,因争夺朝政权力,几人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徐有贞以辅臣身份,常常弹劾石亨、曹吉祥不法事,使得石曹二人怨恨非常,也开始日夜图谋,准备构陷徐有贞。
英宗宠信徐有贞,大朝会后常常单独接见他,密谈商议。曹吉祥于是以亲信太监利用随驾时机,偷听谈话,然后故意告诉英宗,说是徐有贞亲口告诉外人,从而得知。久而久之,英宗逐渐厌恶徐有贞,怀疑他走漏消息,从此逐渐疏远。
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在石亨、曹吉祥得构陷下,英宗对于徐有贞厌恶至极,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逮捕了他,后来念及他拥立之功,贬到广东任参政。石亨暗中以匿名书对英宗“夺门之变”事加以指责,嫁祸于徐有贞。英宗大怒,把徐有贞抓回北京,关进诏狱。
但经过审讯,诽谤皇帝一事查无实据。不久,承天门失火,英宗大赦天下。石亨怕英宗放过徐有贞,又上奏:“徐有贞封爵,自撰诰文,有‘缵禹成功’之句,又自择武功县为封邑。武功县是大禹曾受禅称帝处,又曾是曹操封邑。徐有贞是以大禹、曹操自比,有非份之望。”最终,英宗将徐有贞削去所有官爵,贬为庶民,并流放金齿卫(在今云南保山怒江、独龙江流域)。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获罪,死在狱中。英宗想起当年石亨构陷徐有贞,心里有些不忍,对辅臣对李贤、王翱说:“徐有贞有何罪,都是石亨等人陷害,现在石亨已死,可以赦免其罪,让他返回乡里。”
徐有贞在当了四年野人后,得以被赦免,回到家乡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不过被流放的四年,也让徐有贞幸运地躲过了之后发生在京师的数次血雨腥风,得以保全自己。
成化元年(1465年),英宗驾崩,宪宗登基后,徐有贞更是获准“冠带闲住”,即恢复官身,但仍不得参与政务,只能赋闲。
徐有贞自身确实比较有才,但是因蛊惑英宗杀害于谦一事,使得时人仇视他,所以始终未能起复。 他自负文武全才,又善于观察天象,见吴地有将星出现,自负地认为就是应在自己身上,平日里时常执铁鞭起舞,以图重整旗鼓。
成化二年(1466年),吴县长洲人韩雍平定两广大藤峡叛乱,受封左副都御史,并提督两广军务,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广总督(在我的回答文章:《两广总督是多大的官》一文中有细述),消息传回吴县,徐有贞得知后,顿时灰心丧气,颓丧地扔掉铁鞭,叹息:“原来天象将星现于吴,是应在这小子身上!”
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六十六岁的徐有贞病逝于吴县,一生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但是他其中一个外孙,日后却是大大地有名,即《唐伯虎点秋香》中鼎鼎大名的祝允明,或者我们更熟悉的:祝枝山!
石亨,在夺门之变后,晋爵忠国公,世袭铁劵,英宗认为他是拥立首功,所以十分恩宠眷顾,信任有加。令其执掌京营卫所。而石亨也因此骄横跋扈,权欲膨胀。石氏弟、侄、家人等因冒功进官者不下五十余人,而部下亲戚朋友等攀亲骗官者更多达四千余人。
京师朝臣,如果与其作对,一定要将他们逐出朝廷,才能罢休(徐有贞就是例子)。石亨一时间势焰熏天,从而愈发利令智昏,大肆豢养别有用心者,一些趋炎附势、企图升官的都拜在石亨门下,以至民间流传“朱三千,龙八百”的童谣。
石亨武将出身,所以得势后将朝廷所设置的文职巡抚全部撤换,以心腹武将充任,大权独揽,干预朝政,为所欲为。觐见英宗,也敷衍了事,并大言惭惭,信口开河。即使不召见,也借故入宫,有时候英宗居然都不知道石亨进宫,一不留神猛然撞见,让曾经在北地当过俘虏的英宗也惊吓不轻。
久而久之,英宗不厌其烦,以此事问于辅臣李贤。李贤回答:“朝内大事,惟陛下一人做主。”英宗深以为然,敕告左顺门:“非宣召,武官不得进宫。”石亨此后才进宫次数减少。
石亨修建忠国公府,富丽堂皇,逾制之极。英宗不经意登皇宫凤楼,看见后也惊问“此何家府第?”恭顺侯吴瑾(蒙古归附鞑官)随侍在旁,心直口快,故意直接回答说:“此必王府!”英宗说:“不是的”,心里逐渐明白吴瑾的意思。吴瑾又接着说:“不是王府,谁敢僭逾至此?”英宗于是不答,但是会心地点头,心里知道了该怎么办。
石亨的侄子石彪,勇冠三军,被封定远侯、大同总兵官,骄横不法,与石亨无二。更借助石氏权势,故意藐视藩地大同的亲藩代王,居然以劳军名义,令代王向其下跪致意,引得天下人侧目。
石氏叔侄,拥数万材官精锐,内外武将,半数出于石家,已经危及社稷,而石氏叔侄赳赳武夫,浅薄不懂谦逊,结局早已注定。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石彪欲图永镇大同,让属下千户杨斌等奏保,英宗对于石氏跋扈已经忍无可忍,于是顺水推舟,以所请其中有诈为由,逮捕杨并等人,拷问后获得“石彪欲图联合石亨谋反”得口供。于是英宗立即遣锦衣卫直驰大同,于军中逮捕石彪,押赴京师关入诏狱,在审讯石彪时获得石彪私有绣蟒龙衣、拥有逾制寝床、欺凌亲藩等违反国法之事,谋反之罪坐实,英宗下令抄没石彪家。
而石亨,受其侄谋反和凌辱亲王罪,被株连,英宗为稳住石亨,只是停止他上朝参见资格,削去官职,暂时没有动石亨。但是石亨朋党,尽数被罢黜,石家顷刻间树倒猢狲散。
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石亨居心叵测、跋扈不法、私收贿赂、阴蓄私兵、招纳术士制造谣言等,图谋不轨(极有可能是英宗授意的),英宗令朝臣共议此时,商议处置方法。诸臣因石亨平时骄横跋扈、肆意打击不顺从石家之人,早就对石亨切齿痛恨,朝议中纷纷上奏,皆言绝不可轻饶。
于是英宗下诏,将早就是死老虎的石亨下狱,令三法司依律论罪。最终石亨以谋反罪论诛,抄没全家,秋后处斩。二月,石亨没等到秋后,就“瘐死”狱中,而石彪、石后等人,皆于天顺四年(1460年)秋后处斩,石氏满门被诛灭。曹吉祥,夺门之后,被论功行赏,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他又少通文墨,引荐文武官员时,常只看贿赂多少,而不管是否胜任。由此对于朝政损害极大。长久以往,英宗也多少看出端倪,但因曹吉祥“复位有功”,故并不好接斥责他,只密令朝臣对司礼监稍加压抑,由此内阁与司礼监的矛盾,转化为辅臣与曹吉祥的矛盾,使得曹吉祥对辅臣们十分不满。
在构陷夺门之变时的同党徐有贞之事中,曹吉祥联合石亨,最终将徐有贞贬为庶民,远逐云南。之后又放肆迫害诬告不顺从于己的诸臣,打击正直官员,培植势力,从而攫取大权。肆无忌惮得的行动,连英宗都有所觉悟。
英宗曾向首辅李贤询问对“夺门”一事的看法。李贤说:“如果说迎接驾,那是没问题的。但‘夺门’二字,何以服众,作为后世榜样?天子之位,本来就是皇帝所有的,‘夺’字岂不是说当时陛下根本没有皇帝名义,而是硬抢来的。而且当时千钧一发,如果失败,诸人死则死耳,而陛下将置于何地?何况当时郕戾王(即代宗)已病重将薨,他去世后,群臣自然会请您复位,何必多事去‘夺’?鼓动此事的人,不过是以陛下为奇货,借此获得大功,得以富贵,哪里是为了江山社稷?”英宗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开始疏远曹吉祥,不再重用,并下令,今后奏章不准用“夺门”二字,同时,裁革以“夺门”之功而得以冒官封赏的四千多人。不过当时英宗主要是处置石亨一党,而曹吉祥又是内臣,比较容易控制,所以英宗没有进一步处置他,暂时稳住曹家。
天顺四年(1460年),石氏全族被诛,而这也使得曹氏十分惊恐,准备铤而走险。曹吉祥侄子曹钦豢养了大批蒙古归附骑兵,日夜操练,为谋反做准备。
曹钦并曾向门客冯益深有含义地问:“自古以来,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其意不言而明。冯益投其所好地回答说:“怎么没有?您的本家魏武帝(即曹操)就是!”曹钦听后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天顺五年(1461年)六月十五,经过长期准备,曹吉祥、曹钦与其党羽、都督伯颜也先(蒙古降将)等数十人密谋次日天明起事,选曹氏私兵五百人,于天明朝门大开时,由曹吉祥为内应,接应曹钦拥兵入内,废黜英宗,并诛杀朝廷重臣,然后挟持太后,皇后,诸王,逼迫英宗禅位。
曹氏部将、蒙古降将都指挥完者秃亮(马亮),原本参与了密谋,但是在十六凌晨,偷偷离开曹家,紧急赶到外朝房,报告准备于第二天率军出征甘凉的勋臣怀宁伯孙镗、恭顺侯吴瑾。孙、吴二人得报大惊,急赴皇宫长安右门报变。但夜已深,无法入内,所以只能递急报告变。
孙镗、吴瑾都是武臣,不大识字,所以危急中只写:"曹钦反、曹钦反!"六个大字,将急报投进宫中。守门卫士迅速转送英宗。而英宗深夜闻变,稳住心神后,立即命人逮捕正在宫中等待为钦内应的曹吉祥及其同党,同时诏令皇城诸门及京师九门,紧闭各门不许开启。而此时准备作乱的曹钦,对于电石火光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一无所知。
十六日晨,曹钦按照事先计划,与曹铉、曹䥧、曹铎等曹氏子弟及伯颜也先率领精锐骑兵来到长安左门,但是平日天亮时便开启的皇城门户紧闭,如临大敌,戒备森严。曹钦知道事情泄露,又不愿就此束手就擒,于是率领部属,转道赴自己所痛恨的锦衣卫指挥使逯杲私宅,杀死逯杲。又在朝房杀死都御史寇深,挟持李贤。
之后叛军数次攻打长安左右门,并纵火烧门。守卫长安门的禁军拆御河河岸砖,垒实长安门,以抵御叛军。而此时孙镗统领京营禁卫军也赶来平乱,激战中乱军抵挡不住,曹䥧被杀,曹钦中箭,负伤奔逃。但是路遇吴瑾带领几个骑兵赶来平叛,曹钦困兽犹斗,直冲而过,吴瑾等人寡不敌众全部阵亡。
曹钦继续带伤率残兵,与禁军对抗,并数次击溃禁军的进攻,直至夕阳西下。孙镗督战,禁军再次发动攻击,孙镗子孙辄于激战中砍中曹钦肩,但马上被曹钦卫士砍死。孙镗顾不上悲伤,继续指挥围攻曹钦。见大势已去,立曹钦试图破朝阳门逃往城外,但没有成功;奔走其余安定门、东直门、齐化门,诸门均紧闭。
此时夜已深,而大雨倾盆,曹钦无处可逃,只得乘夜窜归曹府。孙镗统禁军,联合兵部尚书马昂、会昌侯孙继宗的援军,督军连夜环攻,滂沱大雨之下,杀敌震天。曹府被禁军四面围困,禁军士蜂拥而入,见人就杀。最后山穷水尽的曹钦投井自尽,曹铉、曹铎、伯颜也先激战中死在禁卫军刀下,曹家不分男女老幼,满门全被杀光。 曹氏叛乱被平定。
平曹氏叛乱后,英宗亲临午门,宣布曹吉祥谋反,下狱详细审问,第二天,将曹吉祥凌迟处死。曹氏党羽及亲属也全部诛杀,女眷及幼儿被流放岭]南。首告有功得马亮被授予都督官职。
这就是“夺门之变”中,三个主要策划、参与者的最终结局。而还有一个重要参与者::都督张軏,事后被晋爵“太平侯”。但是他很有造化,在天顺二年(1458年)就去世了,躲过了日后得清算,儿子张瑾袭封太平侯,但在宪宗时革爵,被授予指挥使,日后也传承至明末,算是结局最好得一个了,因为不涉及本题,所以不再加以详述。
手自一体变速箱只有一二挡没有三四挡怎么回事?
你说一窜一窜应该是变速箱在挂档前进和Neutral之间变换产生的,原因是变速箱油冷的时候时而可以挂进时而进不了。
我怀疑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你的车变速箱微微有点漏油,油位高度低了,且变速箱油脏了,建议先换变速箱油并加强stablizer看看,去过解决了问题那就放心了,去过没有解决问题,看看是不是相關電子件比如線圈,傳感器出現了故障。去过都不是,那变速箱要大修了。90%的可能只是变速箱油的问题。
传世奇书素书说的是什么道理?
《素书》,又名《玉钤经》,是一本流传了很久的神秘智典.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共一千三百六十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素书》中国谋略第一书,作品介绍素书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道家代表人物,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黄石公据传是秦末汉初“五大隐士”之一。
《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
北宋时期的大学者张商英曾经如是评价:“即便是尧、舜、禹、周文王、傅说、周公旦、孔子、老子这些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也没有超出这本书的范围,功成名遂的张良也不过用了书中道理的十之一二,就如诸葛亮、王猛、房玄龄、裴度这样的名臣贤相,对此书的大道也未必足以领会清楚。”后世人称这本书是“以道家为宗,集儒、法、兵诸家思想于一体的智慧圣典,修身处世、统军治国的神策奇书,中国谋略第一书”。
《素书》整体上是总分的:
第一部分是总。总讲道德仁义礼五维治国体系,这个体系适用于修身、治家、理业、治国。
第二至第六部分是分。第二到第六部分,分别对应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面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部分讲道,我们治国理业治家修身的三层管理体系,豪士、杰士、俊士,对应到国家是君、臣、民;对应到企业是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对应到家庭是丈夫、妻子、孩子,对应到身体是心、五脏六腑、四肢骨骼肌肉。
当然可以对应任何层面的问题,譬如对应天地造化系统,太阳是君主是领导层,五大行星是大臣是管理层,地球上的万物相当于是执行层;整个宇宙,北极星是君主,北斗七星和三垣是臣,二十八星宿和全天的其他星星是民。
第三部分讲德,君子六守:守正、守慎、守位、守任、守权、守功。守正,说的君子要做大事,要经世济民,就要保持精神充足,正气充体;守慎,是有了正的条件,保持方向的正确,时刻纠正自己,小心翼翼,未雨绸缪;
守位,巩固秩序,防微杜渐,变得更优秀;守任,打造合理的人才机制,上线流动,杜绝腐化;守权,有了团队以后制定战略和战术,制定精确的计划,把握变化;守功,总结经验,拥抱变化,让组织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讲仁,七步成功,八步失败。走哪七步成功:长、安、先、乐、神、明、吉;走哪八步失败:苦、悲、病、短、幽、孤、危、败。
第五部分讲义,分为三节,立公法、立公行、立军功。
第六部分讲礼,通过二十四步来建立组织伦理,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一本建立汉朝历史的奇书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大家或许听说过;有位老先生趁张良走过来时,故意把鞋子弄到桥下几次,张良前后都很毕恭毕敬的为这老人再三的拾鞋穿鞋。后来老人又几次约张良见面,前后也考验了他几次,张良最终通过了考验。于是老先生后来就把自己的一本书,传授给了张良,这部书的名字叫《素书》。
得一此书后,张良认真熟读此书几年,后来用书中哲理来帮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刘邦在张良的协助下,最终建立了汉朝王国。汉朝建立后,张良应当年和老人的约定,回到桥头见面。但老人一直没出现,只有一颗大黄石立在桥头,所以就以那黄石为代称,名为黄石公。这是历史上此名的由来。但不知什么原因,张良后来却没有把这部书传给后人,而是将书带进了自己的坟墓陪葬,此书从此消失在人间。
张良死后大约五百年,一个盗墓人在张良棺墓的玉枕下,发现了这本书。书上当时写着秘诫:“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奇秧,得其人而不传者,亦受秧”。可见这书当时在张良的眼里是何等之分量!自此之后,才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段故事记载于宋朝人张商英在《素书》里写的序得知。张良用了这部书里的哲理知识,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或许可以这么说,汉朝的开始,始于《素书》也不为过。黄石公、张良、《素书》、汉武帝,加上当初的历史政局,在各种因缘的配合下,建立了汉朝天下。
得知有这么一个传奇的历史奇书,当时真好奇《素书》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何以张良能用以帮刘邦平定天下,建立中华历史上的汉朝江山。读了《素书》的内容后才发现,里边所谈的竟离不开如何提高个人修为和修身养性,包括为人处事、趋吉避凶,也谈对机对时与对事之世理。内文解析世事人心的道理观察入微,精辟深刻,句句到位字字扣人心弦,读后真是受益良多。整篇《素书》内容深刻,文字结构优美,章句简约朴实,章节义理完整。从精湛的文字结构和深刻的哲理来看,此人的修为,应该属道家老子级别的人物了。
后来《神仙传》里也记载了黄石公此人,是谣传还是实人就不得而知了。黄石公这人在历史上始终是个谜,感觉上接近神话,是个“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人物。其来如风,去也如空,让后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看来此公真非一般人也!细细品味其原文内涵,你会不由自主的说?真美!
《史记·留侯世家》也有记载,称黄石公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
传说张良用了《素书》中十分之一二的道理,就辅佐刘邦搞定了天下。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传世奇书,洞穿人性,直指人心!《素书》讲的是为人处世有五件大事缺一不可:道、德、仁、义、礼。它探讨的是为人处世,建功立业需要遵从的道理,从个人功业到家国。
下面精选书中精妙之言,加以注解,一窥智慧天机。
1、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译文:道、德、仁、义、礼,这五者是一脉相承、不可分离的。
做人,需要顺道、依德、怀仁、具义、遵礼,这才是古人所称的“贤人君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就是说,道、德、仁、义、礼,按照递减的顺序,不仅是五种做人的高度,也衡量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2、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译文:克尽职守,而无所废弛;恪守信义,而不稍加改变;受到嫌疑,而能居义而不反顾;利字当头,懂得不悖理苟得。这样的人,可以称为人中之杰。
人在其位,必谋其政。爱岗敬业这话不仅仅是口号而已,每个人都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不论职务大小、权责轻重,在位一天,就要忠于职守。在生活中,则要有自己所坚守的原则,即使面对利益生死的冲突,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即使被人误解、猜疑,身处是非之地,仍然不会因为害怕被猜忌而推脱自己的责任。面对美色、功利等诱惑,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做出冷静、正确的抉择。具备上述品德的,必成大事。
3、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 译文:杜绝不良的嗜好,禁止非分的欲望,这样可以免除各种牵累;抑制不合理的行为,减少邪恶的行径,这样可以避免过失。
古人历来强调戒除欲望的重要性。孔子说:“无欲则刚”,去除多余的欲望,才能刚正不阿。但这些道理说来容易,做起来比啥都难,比如“嗜好”、“欲望”都是很难一时更改的,若真施行起来,需要深刻理解后,依靠强大的意志来执行,方可更改。
4、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
译文: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
人能志心笃行,乃立身成名之本。立志的重要性无需多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自古以来,胸有大志的人总是孤独的,黄石公谓之曰:“心独行”。要立大志,行大事,离不开安心养德,勇于忍辱,精心谋划。就像《大学》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5、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译文:善于谋划的人没有险恶的事发生;没有深谋远虑的人,眼前必将出现忧患。
一个善于谋划的人必定是心思缜密的,善于谋划使自己处于主动,遇事也可化险为夷。
俗语说:“放长线钓大鱼。”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人不能被眼前的成败得失遮住眼睛,要有耐心,做长远的谋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否则只能因小失大。
为什么成功者只有少数,是因为他们目光长远,做任何事情都善于谋划。一个懂得适当放弃眼前利益的人才能收获更大的利益。懂得取舍之人必定收获更大的利益。
6、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译文:见到已发生的事情,应警惕还将发生类似的事情;预见险恶的人事,应事先回避。害怕危险,常能得安全;害怕灭亡,反而能生存。
《周易·坤》中说:“履霜,坚冰至。”见到霜就要预见到将有坚冰紧随而来。这就是“见几而作”,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知道惧怕危险的人,就能适当约束自己,时时保持警惕,确保自己不履险地。同理,知道畏惧死亡的人,就能活得更长久。人只有居安思危,见几而作,才能永保平安而不败。
一点感悟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所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交沟通和为人处事能力,不仅决定一个人所能抵达的层次和格局,还决定一个人能否幸福地度过一生。
《素书》中不但有正面经验,同时亦有反面训诫,无论是从政还是为商,《素书》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为一部蕴含丰富博弈智慧的经典,《素书》一开始就向我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即本书是为贤人君子而作的,《素书》所论的博弈之道,既非阴谋诡计,亦非旁门左道,而是堂堂正道。兴衰有规律,成败有定数,去留也有一定的道理,要想把握这些规律、定数和道理,就得明道、通数、审势、达理,这是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素质。所谓明道,即“明于盛衰之道”,能看清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所谓通数,即“通乎成败之数”,通晓事业成功和失败的规律;所谓审势,即“审乎治乱之势”,清楚社会有序和混乱的趋势;所谓达理,即“达乎去就之理”,知道什么时候该留下,什么时候该离开。
今天也以学习和欣赏的眼光来看这部书,用来提升我们个人的修养,提高我们建设团队的质量,加强我们班级管理的方法手段,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思考和促进呢?但愿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