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之家打一生肖,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公仆之家打一生肖,海瑞为什么敢上疏大骂嘉靖帝?
“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这句话出自1566年,海瑞上书给嘉靖帝的《治安疏》。要想知道海瑞为什么敢这样骂大明嘉靖皇帝,还得先了解海瑞这个人。时任六品户部主事(厅局级)的海瑞
海瑞,一个富有传奇色彩地历史人物,对他呈上《治安疏》给嘉靖皇帝的行为引发过尖锐的争执,有人认为他是个靠狂骂皇帝而沽名钓誉之徒,有人认为他是解天下庶民疾苦的道德模范(在当时的明朝),有人说他生性冷漠,性格扭曲才至如此狂妄......
然而在我看来,要公正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应该把他放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看,才会拨云见雾,不至雾里看花。
一、大明1566(一)严阁老,嘉靖之幸,大明之殇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明朝著名的权臣
严嵩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考中进士,先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历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任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北京),以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后先攀附夏言,又转而害之;至此出任内阁首辅,从此擅专朝政二十年。
为固宠,严嵩想尽一切办法献媚于嘉靖帝,一方面他作为首辅全力支持嘉靖帝崇道斋醮追求长生的行为,不惜耗费浩大的国家人力、财力、物力,拼命挥霍财政资金,甚至巧立名目向百姓加税得为嘉靖帝营造斋宫秘殿。另一方面他善写青辞,更善于揣摩领会皇帝意图,嘉靖帝常要斋醮祷祀,严嵩便得以常侍帝右。
嘉靖帝朱厚熜
二十年的陪伴,让嘉靖帝离不开严嵩,甚至在心里将其视为知己,嘉靖帝好空名,往往有不好办的或是要背骂名的事便通过青辞等方式暗示严嵩去做,严嵩也每每能够体察上意,恰到好处的按照嘉靖帝的意思办理。
可以说,有严嵩这么一个有眼色、会办事的首辅,对嘉靖帝来说是一大幸事。而在严嵩看来,嘉靖是皇帝,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不应受任何制约;臣下对皇帝只能顺水推舟,唯命是从,讨得皇帝的恩宠。这样就可以有权有势,人们都要仰其鼻息行事。至于国家百姓如何,似乎都可以不问不闻。正因为如此,所以凡是嘉靖帝喜欢听的,即使是很不该说他也说;凡是嘉靖帝想要做的,即使是荒唐可笑,他也毫不犹豫地去做,决不敢有可否,面对日渐恶化的政局,他不仅没有向嘉靖帝提出任何规谏和改革方案,而且推波助澜,使局势向更乱更糟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对大明朝和黎明百姓来说,有严嵩这么一个毫无道德、尸位素餐的首辅是巨大的悲哀!(二)严阁老倒台,大明的新生乎?严嵩把持朝政期间,拼命的排除异己,打压忠良,将朝堂的政治生态弄得乌烟瘴气。严嵩当首辅,让自己的儿子严世藩当工部侍郎,专门负责为嘉靖帝建宫殿。而严世藩为首的严党等人,贪欲横流,狂妄无比,官员们正常办事都要给他们送钱,升官主要靠行贿,甚至每次选任官员,严世藩等从不看德行文章,工作实绩,只管按照官职高低大小,一律明码标价出售。严世蕃狂妄至极,曾在家中宝库内大笑说“朝廷无我富!”。当时的大明朝北有鞑靼,南有倭寇,官员贪腐,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造成以上种种的使严家父子遭天下人怨恨。
1562年,历任首辅几乎快有20年的大学士严嵩严阁老终于失宠,被嘉靖皇帝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其子严世藩被判斩首。
然而,到了1566年,距严嵩倒台已有4年了,首辅换成了精明持重,素有贤名的徐阶,然而大明朝堂的政治生态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观。御宇40年的嘉靖帝任然对祈仙炼丹和寻求道家的秘方孜孜以求,以期长生不死。他一如既往的不肯上朝,一如既往的通过首辅或次辅对国家大事乾纲独断,一如既往的被自己的臣子们所蒙骗。只是为嘉靖帝写青辞的首辅换成了徐阶徐阁老,为嘉靖帝盖宫宇楼堂的工部侍郎换成了徐阶的儿子徐璠,仅此而已。
国家内忧外患的困局仍未摆脱,朝臣们依然像以前那样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官职,因为政见不同或利益之争在朝堂上互相攻歼。那些希望之前被奸臣懵逼的嘉靖帝能够睁开双眼,重振朝纲的正人君子仍遭排斥和打压,黎民百姓的生活依然穷困潦倒。
似乎,大明朝并没有因为严嵩这个奸臣的倒台而获得新生,那么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海瑞陷入了沉思。二、海瑞的野望(一)大明文官中的另类——“海笔架”海瑞是明朝是一代清官。,他以举人出身而入仕,仕途的第一站是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教谕,就在这里,他得到了“海笔架”这个后来名震天下的绰号。
儒学教谕相当于官办学校的校长,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了。但是,海瑞不在乎官职大小,只看能否一展抱负,到任后就满怀激情地干了起来。他看到学校教学状况很不理想,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尤其是制定了严苛的制度。当然,海瑞本人是第一个带头遵守的。一来二去,南平县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改观。延平府知府听说后,便带了一班人下来视察。按照古代官场的规矩,知府大人来了,作为下级是要行跪拜之礼的。所以,当知府等人出现在县学里时,所有人都呼拉拉的跪下了,只有海瑞直挺挺地站着,只是作了个揖便没下文了。
陪同知府的南平府同知,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哪来这么一个山笔架站在那里啊?”此言一出,全场人顿时哄笑一片。山笔架是写字是用来搁毛笔的,现状类似“山”字。而当时,海瑞身边的两个副校长都跪着,只有海瑞站着,看上去活像一个笔架,加上海瑞的“瑞”字中恰好也有一个“山”字,两相联系,更为形象。
海瑞不跪,是有他的理由的。因为明朝规定,官办教学场所,孔子最大,老师无论见了多大的官,都可以不跪。其他人不是不知道这个规定,而是久在官场,不知不觉骨头早已软了而已。
没过多久,朝廷巡按御史以钦差大人的名义下来检查工作,而且又到了南平县学。和上次的情形一样,在场的人纷纷下跪,只有海瑞像笔架一样矗立着。钦差大人没了面子,十分恼火,当场喝问海瑞为何不跪。海瑞等着就钦差大人的这一问,当下就义正辞严地回答了他。钦差大人没办法,人家确实有理由不跪,但心里又气不过,当下就袖子一挥,工作也不检查,走了。这一下,海瑞可闯了祸,引起同僚纷纷埋怨。海瑞却悠然自得,我就是海笔架啊,笔架就是这个样子的啊。这事被福建提学副使朱衡听说后,却对海瑞十分欣赏,想方设法把他保了下来,这才有了他四年后升迁为浙江淳安县知县的官场际遇。
海瑞(1514年-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
(二)知县中的战斗机——死怼权贵当海瑞升任淳安知县,正式成为大明官僚体系中一员的时候已经45岁了。而七品芝麻官海瑞的名声鹊起也是因为他不惧权贵,严厉巧妙的拒绝接待官员而增加地方百姓的负担。
时任闽浙总督的胡宗宪,居官雷厉风行,境内官民无不凛然畏惧。一次,他的儿子途经淳安,随带大批人员和行李,作威作福,对驿站的招待百般挑剔,并且凌辱驿丞。海瑞立即命令衙役拒捕胡公子押解至总督府衙门,并且没收了他携带的大量现银。同时在给胡宗宪的呈文中声称,这个胡公子是个西贝货,因为胡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养育出这样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银财物。
不惧权贵,不虑仕途,敢以七品官身对抗地方实权督臣者,唯海瑞耳!
严党骨干,左都御史鄢懋卿受命清理盐法,南北各省盐政均归其节制,对于这位严世藩的红人,权倾数省的钦差大臣,其他地方官员无不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怠慢。而鄢懋卿也是个沽名钓誉之徒,未到一地前,先期发出公文,声称自己素性简朴,不喜承应,凡饮食供帐均宜简朴为上,不得靡费里甲。这样的官样文章在当时的大明早已司空见惯,地方官员受此公文后反而无不挖空心思以期能够巴结逢迎上差,即使钦差大人鄢懋卿本人也从未想到有人会认真对待。然淳安知县海瑞对着一通令毫不含糊,当鄢懋卿的钦差节使还未到达淳安,他就已经收到了海瑞的禀帖,上书“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海谨禀”,紧接着就把通令的原文节录于后,再接着就说台下奉命南下,浙之前路探听者皆曰,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并有金花金缎在席间连续奉献,其他供帐也极为华丽,虽溺器亦以银为之云云。最后要求钦差大人摒弃奢华的排场和搜刮,并且说,如果不能拒绝地方官这样的阿谀恭维,将来势必无法做到公事公办,完成皇上委托的任务。据说,鄢懋卿接到禀帖以后,就没有敢进入淳安,而是绕道他去。
从这两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海瑞的性格刚强,敢于坚持原则,对于斗争有自己的一套,并不是和权贵的权势死板硬碰。成就他不败美名的不仅是他站在正确的道德制高点上,坚持的是正确的原则,还在于他自身对这些道德规范的始终坚守和处世原则的率先垂范。对于海瑞的清正廉洁、洁身自好、爱民如子等品质行为,不管是敬仰他的人,还是唾骂他的人都自诩无法做到。因为在当时的大明朝,官员们醉心的是和光同尘狗尾续貂,而不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清明。
(三)以死守道1566年,阳历十一月,经过反复思量和慎重考虑,海瑞向嘉靖帝呈上了著名的奏疏《治安疏》。奏疏中指出,嘉靖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疑和愚蠢的君主,全国上下但凡有官吏贪污、役重税多、宫廷浪费和匪盗滋炽,皇帝本人都应该直接负责。皇帝陛下天天和方士混在一起,专心于长生不死的迷信活动,是不可取的,然而只要皇帝肯重新振作起来,采取他海瑞奏疏中的几点建议,相信以皇帝的聪明睿智和雄才大略是一定能够重镇大明,造福百姓的。
《治安疏》的措辞虽然极端尖辣,但又谨守着人臣的本分。海瑞只想在严嵩这个权奸倒台后,皇帝能够翻然悔悟,重新振作起来,至少这样大明朝还是大有希望的。海瑞知道,他的《治安疏》这样毫不留情的指责皇帝的性格和否定他所做的一切,就等于是在说他嘉靖帝当了几十年的天子没干什么正事,完全是尸位素餐!海瑞也能完全预见,自己这个当臣子的如此极端的指责当朝皇帝,以嘉靖帝刚愎自用的性格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他认为自己必死无疑,但是死得其所。所以在递上《治安疏》之前海瑞就与家人诀别,遣散了仆人;他提前买好了棺材,上书后不逃不躲就在家里等死。
可想而知,嘉靖帝看后气的是暴跳如雷,恨不能把海瑞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但从皇帝的名声来看,因为一个素有贤名的臣子上书请求皇帝革新图强就杀之,难免会给自己留下昏聩残暴的骂名。所以嘉靖虽把海瑞关进了诏狱,但也一直没有在刑部以海瑞按照儿子诅咒父亲的罪名处以绞刑的决议上批复,就这么关着,一直没有加害于他。
海瑞,一个极端廉洁,极端诚实,又有些极端的喜欢吹毛求疵,对道德操守有着洁癖一样严格自律的人,一个敢于不畏权贵,心系黎明百姓,天下苍生的官员,他不怕死,怕的是自己内心坚持和重视的伦理道德体系在皇帝日复一日的求经为道中缓慢崩塌。
因此,海瑞才敢为天下之大不韪,希望在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中坚持履行自己臣子的职责上书嘉靖帝。他以盼《治安疏》能够将昏聩中的皇帝骂醒,从而发愤图强,他期盼以自己的死,能够使天下士林重新振奋精神,仅此而已。公司需7天内支付双倍赔偿金?
在签订劳动合同前,要认真了解合同内容,特别是关于工资、福利、加班、休息等方面的规定。如果有不合理的规定,要及时提出异议,并争取修改。
如果公司存在违反劳动合同的行为,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向公司提出正当要求。如果公司不予回应或不予配合,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与公司沟通或维权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情绪化。可以选择通过书面方式,如邮件或信函等,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同时,要有证据证明公司存在不合理行为,如收集证据、保存聊天记录等。如果公司采取不当手段,如威胁、辱骂等,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或者人力资源部门反映,同时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公司的责任。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形象和声誉。要避免采取激进的行动,如辱骂、打人等,以免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总之,维护自身权益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要认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与公司沟通或维权的过程中,要保持冷静,遵循法律法规和合法程序,保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为何传宗接代的是丫鬟?
准确说,包拯一生只娶了两个老婆,即原配李氏和继室董氏,并不是三个!另外一位孙氏的身份只是妾,并不是正室,不能算老婆!在中国古代,妻和妾是泾渭分明的,地位相差之大堪称“天壤之别”!妻坐着、妾只能站着,妾必须视妻为主母。妾生子女为庶出,必须认妻为嫡母,对生母却只能以姨娘、小娘称之。而且,有嫡子存在的情况下,庶出的儿子是没有继承权的!而孙氏便是这样的地位。但是,最终成为包拯继承人的恰恰就是这位妾孙氏所生的儿子包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史载,包拯的原配李氏很早便去世了,并没有为包拯留下子嗣。在李氏去世后,包拯续弦娶了董氏为妻。后来,董氏生下了包拯的嫡长子包繶,而包繶也成了包拯彼时唯一的儿子!包繶十九岁时迎娶了“三朝元老”、宰相吕蒙正的外孙女崔氏为妻,并生下了儿子包文辅,也就是包拯的嫡长孙。只可惜,天不假年,包繶在婚后第二年便去世了。而包拯彼时已经五十四岁,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其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好在包繶还留下了一个儿子,对包拯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慰藉。
不知道是不是上天跟包拯开玩笑,在唯一的儿子去世数年之后,唯一的孙子包文辅也死了……这下包拯彻底绝嗣了!在中国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包拯虽然号称“包青天”,却也不能免俗。面对这样的情况,包拯只有两个选择:一、过继一个孙子。二、再生一个儿子。可是,彼时包拯已经年近六旬了,包夫人董氏的年龄即便比包拯小十岁,恐怕也已经五十上下了!在那个年代,想再生出孩子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于是,包拯进行了两手准备。先给儿子包繶过继了一个儿子,作为自己的嗣孙。同时,在征得正室董氏同意后纳了一房小妾,即孙氏。
要说包拯的身体那是没得说,杠杠的!就在一树梨花压海棠之后不久,孙氏便怀孕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孙氏怀孕之后,包拯居然把孙氏给打发回了娘家。打发妾回娘家不能用“休妻”二字,但和休妻也差不多了,而包拯对孙氏怀孕之事似乎也并不知情。就在这个时候,包拯的儿媳崔氏知道了庶母孙氏怀孕的事情,私下里对孙氏这位庶母多番照顾,使孙氏得以平安生下了儿子。在孙氏的这个儿子出生之后,崔氏便把这位襁褓之中的小叔子抱回了包家,亲自抚养。
不久之后,在包拯六十大寿时,崔氏趁着老公公高兴,将小叔子抱到了公公包拯与婆婆董氏面前。包拯这才知道,自己又有了一个儿子,于是给儿子取名包綖,后又取名为包绶!也正是因为与崔氏的这层关系,包绶虽然是崔氏的小叔子,却一直视长嫂如母。在包拯夫人董氏去世之后,崔氏成为了包家的女主人,包绶的婚事也是由崔氏这位长嫂一手包办的,先是娶了庐州知州的女儿张氏,张氏去世后,又由崔氏出面,让包绶迎娶了宰相文彦博的女儿文氏为继室。后来,崔氏又做主,将包绶的生母孙氏回了包家养老,算是给了这位庶母一个迟到的名分。而包绶对这位长嫂也是非常感恩的,在崔氏去世之后,包绶不仅连夜返乡奔丧,而且还违背常规,将自己置于了“儿子”的地位,亲自为长嫂披麻戴孝,一时间被传位佳话。这段故事后来被人安在了包拯身上,于是便有了戏曲《铡包勉》里的那位“嫂娘”!实际上,这位“嫂娘”并不是包拯的“嫂娘”,而是包拯的儿媳、包拯次子包绶的“嫂娘”!
最后顺带说一句,包绶后来为官也继承了包拯,刚正不阿的作风,成为了著名的“清官”。只可惜,包绶还没能在官场之上一展拳脚,便于一次赴任途中病逝了,享年四十七岁。包绶去世之后,人们在他的行李之中只发现了四十六枚铜钱……足见其清廉!
在乡镇当公务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乡镇公务员的感受结合自身的经历说说感受,我是在企业工作十几年,工作虽然得心应手,但平台太小,待遇一般,没有发展前景,则逐渐陷入了中年危机,开始寻求改变。一次偶然机遇,让我有了考公的想法,等报名时发现我们专业根本没有什么岗位,几乎只能硬刚三不限,并且年龄马上超过35,并且只有乡镇有岗位,只能背水一战,最终乡镇上岸。现在入职一年,说一下自身的感受。
1.岗位多、但上限低。无论是报考岗位、还是升职岗位都会多一点,可以选择长久发展,也可以选择过渡用。过渡的话,可以选择遴选、调动等到上级部门,不过有一定难度,并且还有五年的基层服务期,这种方式适合年轻人、本地人。升职的,乡镇股级职位多一点,更容易升一点,副科也有可能,但正科很困难,基本副科就是天花板。2.乡镇工作更适合本地人,外地人没有归属感。我就是外地人,难以容易本地人圈子,尤其是开会、交流都是方言,因为语言天赋差,一年多还是听不懂方言,工作开展起来吃力一点,没有归属感。本地人则对本地情况一清二楚,人脉也广,开展工作顾虑少一点,机会多一点。3.乡镇工作自由度更好一点。乡镇工作需要经常下基层,除了写材料的人外,不用天天坐办公室,办公室氛围没有上面那么压抑。不过限于平台,人脉没有在上面机关单位广。4.基层工作繁琐一点,更锻炼人。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可以说是乡镇工作的基本写照。周末有时候难以保证,各种任务都有,经常需要加班,还需要和群众打交道,不过这样也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总体来说乡镇工作更适合本地人,年轻人选择性也多,最好做好职业规划。像我这种大龄青年就老老实实待在基层吧,毕竟好好干才是正经。冷兵器时代一打仗就显出国库空虚?
你好,宋代以前,朝廷只养首都卫戍部队,其他部队都是由各番镇自己负责自己辖区内的兵源,平时没事的时候,兵器都是收在武器库里,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开始募兵,一个番镇往往能在一个月内募集几万士兵。所以平时是不用养多少部队的,只有爆发战争时才会面临大量军饷的情况。
没有战争的时候,库房的兵器是不多的,战争来临的时候才会大规模的赶制兵器。尤其是盔甲、箭矢。而单单一副盔甲都需要一千多片甲片,一片甲叶二钱多,费用不少,在宋代一副甲胄就要两贯多钱。箭矢用量更多,连弩更是吞金兽,所以也就有了孙权草船借箭了。
宋代以前基本上藏兵于民,甚至西魏宇文泰府兵制之前是军户制,花木兰家就是军户,打仗了,军户就必须出人去保家卫国。所以国家平时基本上不承担军饷,军户也没有特殊照顾,都是自谋生路只有发生战争才会得到军饷。所以也很好理解士兵们喜欢烧杀抢掠了,只有胜利了,就能发战争财。
另外,每次战争,都会有大量运送物资的民夫,征用民夫是国家行为,所以吃喝拉撒都要管。就比如北宋太宗的雍熙北伐,军队有十几万,民夫也有十几万。三十多万人的吃喝拉撒,让北宋耗尽国力,以至于连汴梁城外都出现了饿殍。宋代不敢主动找北方民族打仗,也是因为北宋实在没钱打仗,如果不是檀渊之盟,估计北宋撑不过五十年。
所以,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打仗都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汉武帝打了几次胜仗,把文景之治的财富耗尽不说,还把官都卖的差不多了,也没把匈奴彻底降伏。更别说在宋代这样并不算富裕的朝代,中国历史上真正有钱打得北方民族打得心服口服的也就只有煌煌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