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打一生肖,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水陆两栖打一生肖,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是什么?
谢谢邀请,地球史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甚至比“现知所有”的史前恐龙都要大。这里所谓的“大”是从综合考量。
蓝鲸属须鲸科,目前可确定有三个亚种,分别是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侏儒蓝鲸、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北蓝鲸和南极海周边的南蓝鲸,其中南蓝鲸体型最大。蓝鲸一般被认为是现存最大的(单体)动物,并且,它们还被认为可能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动物。
那我们就来看看蓝鲸有多大,即使是体型最小的侏儒蓝鲸,平均体长也达20米左右。所幸,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广袤的就是大洋,它们不需要像陆生动物那样费力地支撑起自己沉重的体重,而可以自在的在海中巡游。
迄今最大的蓝鲸记录是一头体长33.5米的雌性蓝鲸,是二十世纪初在南乔治亚岛屿附近捕获的,据估算体重将近240吨,因为不是正式科考记录,因此数据存疑。可靠性最高的最大个体记录是1938年在南极海捕获的一头雌性蓝鲸,美国国家海洋哺乳动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精确测量其身长为29.9米,重达177吨。无论是体长还是体重,蓝鲸都无愧于现存最“大”的动物。
蓝鲸身形蜿蜒优雅,雌性体型大于雄性,它们得平均体长达25米,体重近150吨,这相当于30头大象的总和。蓝鲸的心脏重达180公斤,主动脉直径超过23厘米(图片上部两根,更粗的是静脉),可以爬过一个幼儿。
蓝鲸的体型和古生物相比如何呢?
鱼龙被认为曾是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大的鱼龙是生活在晚三叠纪的西卡尼萨斯特鱼龙,根据复原化石推测其体长达20米,体重超过50吨,不过这体型和蓝鲸相去甚远。
目前已知最大的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的阿根廷龙,根据较为完整的化石推断,成年阿根廷龙体长可达35米,体重接近100吨,综合看体型和蓝鲸仍有差距。
瑞氏普尔塔龙也是比肩阿根廷龙的超大恐龙,也许体长超过蓝鲸,但体重还是没法比。至于可能是最大飞行动物的风神翼龙、可能是最大鸟类的桑氏伪齿鸟、纳玛象、非洲象、棘龙,站在蓝鲸跟前都算小个子。看看背景的波音737-900飞机,你对蓝鲸的大小可能就有些概念了。
也有人提出,易碎双腔龙比阿根廷龙更加巨大,但是仅有的化石标本(而且是仅有一块骨骼)AMNH5777,由于所在的地层为容易受到侵蚀的泥岩,因此非常不稳定。在1878年,还没有完善的化石保存和加固技术,之后不久就破碎遗失了。由于化石已经遗失,并且其有效性在学界也存在着很大的质疑(不要相信百度百科)。
即使易碎双腔龙的体长如估算的58米左右,臀高9.25米,体重也只有约120吨,只是身体比较细长罢了,和蓝鲸还是没法比。而在之后一个半世纪中,人们再也没有找到更多易碎双腔龙的化石,因此很多人质疑这种巨无霸的真实性。
陆生恐龙需要稳定的身体结构和结实的骨骼支撑身体,因为没有海水浮力的支持,受到重力的影响就更大。这大大限制了它们的体型,使得陆生生物体型极限远不如水生生物。人类只能通过化石去了解古生物,理论上有可能存在过体型接近甚至超过蓝鲸的物种,但就现有的资料看来,蓝鲸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是怎么回事?
昆仑山螳螂人事件是怎么回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昆仑山的神秘,从上古的神话传说中就已经存在,古有西王母与不周山的传闻,今有《鬼吹灯》的《昆仑神宫》,当然这些事情也并非空穴来风,上世纪六十年代,还真出过一次关于昆仑山的传闻!
昆仑山螳螂人,真的存在?1961年10月份,昆仑山西北侧的武家村猎户进山狩猎,这是一年中最后的狩猎季,准备在过冬前囤积猎物以备冬季大雪封山过冬食用,半月后有猎户陆陆续续回来,但有几个猎户一直快到10月底都没回来,而暴风雪季节即将来临。
村民找到当地公安部门准备搜救,公安和驻军以及村民组成了救援队进山搜救,几天后突然有村民组成的搜救队狼狈跑回村里报告,发现了形似螳螂人的生物攻击,搜救队使用猎枪进行了还击,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很快11月份的大雪封山季开始了,搜救队无功而返,从昆仑山深处撤回,失踪的猎户没有找到,而螳螂人也毫无踪影。
12月份,一个12人的调查小组进驻武家村,但大雪封山季只能走访调查,结果却让调查小组非常震惊,因为不只是11月份的目击记录,还有很多村民都反映有神秘事件发生,感到事态严重的调查小组报告后,1962年积雪融化后,多个国家的联合考察队开始进驻调查。
其中一个考察队在昆仑山深处某溶洞内与一种不明生物狭路相逢,这种生物很像螳螂,但又是一种站立的生物,红黑的外壳,还有锯齿状的手臂等,所幸跑得快没有伤亡。但其他几个调查队就没那么好运了,多个探险队队员失踪,只能求助于驻军。
在上次发现“螳螂人”的溶洞内交火了,在军队交叉火力之下螳螂人根本就没有生存的机会,尸体被带回了基地,据看到螳螂人的队员称,螳螂人颈部以上和人没什么区别,但整个身体却形似昆虫,几丁质的外骨骼非常强壮,特别是像大刀一样的手臂更是令人恐惧。
但和昆虫有些不一样的是,手臂和腿部仍然有类似人的肌肉,只是长出了很多侧边“盔甲”,能挡住小口径枪弹的攻击,比如手枪对它们杀伤并不大,但却无法应付重型武器的攻击,比如突击步枪和穿甲弹的射击。
由于此事太过神秘,一直保密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解密。
螳螂人,究竟是不是真的?
上文就是流传于天涯、猫扑和知乎等各个平台关于螳螂人的综合版,有一些细节差异,不过大致上有几个关键节点是一致的:
猎户进山失踪搜救队遭遇螳螂人多国考察队进山考察时遭遇螳螂人军队击毙螳螂人,然后保密至今我们先不论螳螂人是否存在,1961~1962年的多国联合考察队进驻昆仑山就非常可疑,因为当时正是中苏交恶时刻,苏联政府于1960年7月16日突然单方面决定撤回苏联专家,当时两国关系非常微妙。
而此时的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尚未走到铁哥们这个程度,中巴关系缓和要到1969年后,而真正的巴铁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才能算得上铁。而中国和印度则在1962年6月还因为印度蚕食中国领土发生了中印自卫反击战。
而且国际联合考察队,短短几个月内就组建,还是当年1961~1962年的非常时刻,基本上不可能,单纯的国内考察倒是有可能,那么真有可能存在螳螂人吗?
根据描述,这是一种外骨骼体型的类人物种,螳螂是昆虫类,属于:
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目下的物种
而人类则属于: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人亚科-人族下的物种。
两者的差异不是一般的大,都不在同一个门,想要杂交是不可能的,除非用转基因的方式将两者强行结合,理论上确实能折腾出这个物种,但转基因至少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事情,所以同样不可能是人造物种,当然到现在也不可能有如此大手笔,毕竟这已经不是属于简单的转基因,而是再造一个物种。
地球上存在这种类型的物种吗?
相信有很多朋友会怀疑会出于保密等因素而不公开这类发现,但对于一个新物种,为什么要保密?特别是这种高等生命的发现,是科学界一件无上的荣誉,对这个物种身体结构的研究,能发上千篇SCI论文,能带起N个科学团队!
另外一个关键则是,这个物种和地球上任何物种似乎都没有交集,或者说是两个最不可能的物种的交集,假如真的存在,最可能的方向是来自地外,也许和人类是完全不同环境下发展起来的物种。
相信很多朋友认为这种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一棍子打死似乎有些太武断,比如往往会有“流言往往包含真相,实话往往藏有隐瞒”来搪塞反驳者的口,但却没有任何来由和证据,可能会更武断。
真相到底是什么?
有兴趣的朋友去翻天涯或者猫扑帖子的话,相信应该会看到类似《民调局异闻录》的小说,开头写的是传闻,后面则是第一人称写的亲历纪录,所以昆仑山的螳螂人,都是小说中延伸出来的,比如《听雷:我在091诡案组的十年》,内容绝对要比笔者干巴巴的叙述要精彩得多!
但对于这类小说,看过也就算数,千万不要将其带入生活,要不然你会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的世界。
而且龙形象成为华夏图腾又是合理性的?
看到大家纷纷开脑洞,人邮君也来补充一个角度:谈谈“龙”的源流、古今“见”龙事件及可能的真身。
龙是一种神秘难测、谜一般的不明爬行动物。且不论一些公元前8000 年就已出现的形象夸张的岩画,已知最早的写实主义风格的龙形象来自位于现今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的仰韶文化遗迹,时间可回溯到6 000 年前。
在其中的一处墓穴中,考古学家发现有两个写实的动物形象陪葬品与墓主人埋葬在一起。它们由许多小小的蚌壳拼接组成,分列死者的两侧:一个被认为表现的是虎的形象;而另一个则是一只令人惊异的动物,它有着大蛇形的躯体、带爪的四肢、突出的口鼻、长长的尾巴,头上还有角——毫无疑问,这是一条龙。
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遗迹中的蚌龙形象有关龙的源流涉及龙的记录与报告分散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这类动物的分布范围在过去可能曾相对广泛过,下面从历史文献中摘录一些关于龙的记载加以介绍。
注:以下的“见”龙事件皆为文献记载。舜帝时期,一个叫董父的人就格外擅长饲养龙(据说地点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一带),并因此被授予一个新姓氏——豢龙,所以后世也称其为豢龙氏。
夏朝时,夏王孔甲(公元前1745—公元前1737 年在位)曾得到两条龙(据说地点在今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一带)。一个叫刘累的人因曾向豢龙氏学习过饲养龙,便被指派负责这一事务。由于表现出色,他获得了一个新姓氏——御龙。后来,其中一条龙死去,刘累将其做成了美味,进献给孔甲,贪婪的君王享用后很是满意。
龙在商朝甲骨文的象形文字中,完全是一副头上有角、张着大口的爬行动物的模样。在青铜器上也有对它们的刻画,其特征是吻口大张、双目突出、背上生棘,并有锋利的四爪。
自公元前6 世纪末期起出现了少量的龙类目击报告。
公元前523 年,人们于洪汛期间,在郑国都城城门外看到龙之间的打斗。
公元前513 年秋,龙在晋国绛都(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一带)的近郊出现,并引起大臣魏献子与蔡墨之间有关龙话题的有趣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当时龙已很稀少了,然而人们仍将其视为芸芸众生物之一,而非什么“神物”。
公元前202 年到公元604 年之间,在官修的史书中,约有108 宗关于龙的报告。
汉朝画像砖上的人、龙与鱼的形象公元219 年,人们在武阳(属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一处地点发现一条黄龙。它在那里逗留了9 天,后来这处地点被命名为黄龙溪。
公元233 年,有一条青龙在位于摩陂(属今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处井中出现。魏明帝闻讯后亲率群臣前去观看。他更命画工将龙的样子现场画下来,但尚未画完,龙便潜下去消失不见了。魏明帝将此事视为祥瑞,并将此地改名为龙陂,之后更将自己的统治年号改为“青龙”。
公元920 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拽剌山(又称夜来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亲手射杀了一条长尾短足的黑龙。之后,其遗骸被置于宫中内库收藏。1075 年,北宋著名学者、官员沈括在奉命去辽朝谈判期间,曾听闻夜来山上立有射龙庙,庙中还收藏着形状像剑的龙舌。后来,辽朝被新崛起的金征服,这件珍异的收藏又和其他众多宝物一起转入金的内库。有人曾在内库看到过它,据说其舌头的形状像菖蒲草的叶子,很是狭长。1129年,南宋礼部尚书洪皓前往金朝,被金人强行羁留达15 年之久。
回到南宋后,他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与见闻写成《松漠纪闻》一书。书中提到,金朝重臣完颜希尹(女真文字的创立者)的长子曾在内库亲眼见过这具龙骸,其身体、四肢、尾巴、鬣毛都保存完好,唯有双角不知道被什么人截断拿走了。
龙虽具备两栖属性,但似乎只有在被迫无奈时才会偶然来到陆地上。
1161 或1162 年,一条精疲力竭的龙在太白湖(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一带)的沙滩地上被发现,其腹部呈白色,鳞片很大,背上有棘刺,腮上有长须,头上有两只长长的角,并散发出一股强烈的鱼腥味。当地人用很多竹席来遮盖它。在一个暴雨夜之后,它消失不见了,只在地上留下一道深深的沟槽。
15 世纪80 年代后期,一条巨龙在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一处海边浅滩被发现。它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足有数十米长,腹部呈红色,据说其头足的样貌和画上的龙看起来极其相似。不幸的是,该动物被当地的渔民杀死了。
1642 年,人们在顺天府三河县(今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发现一只样貌古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像蛇的,头像牛的,还长着鳞片和双角。此动物痛苦地在沙土地上扭动着,还发出类似牛的哞叫声。当地人以水浇润其身体,它的叫声才稍微减弱一些。就这样经过3 个昼夜后,这可怜的动物最终还是死掉了。
1839 年夏,地处滦河下游的乐亭县(现属河北省唐山市)出现一条寂然不动的龙,其整个身体都被成群的蝇虫飞绕着。当地居民特别为它搭建了一个苇棚,并拿来水浇在它的身上。就这样进行了三天三夜,忽然一时天昏地暗,接着雷电交加、风雨大作,龙也趁此飞起不见了。
1871(一说1878)年,一个中国农民在某地的江边碰到一条奄奄一息的龙。他将其活捉,并运到一个港口出售。一个日本商人买下了此龙,接下来转卖给一位日本藩主。再以后,该藩主将其制成标本并安置于大阪一座寺庙内的神龛中供奉起来,从此以后它就一直在那里保存和展示。这个龙标本与所谓的河童和美人鱼的木乃伊遗存一起,被收藏于日本大阪的瑞龙寺(应是以此龙而命名或重命名)。此标本大约1 米长,全身被涂上一层金饰,用以保存并表示人们对它的尊崇。不过,它有可能属于人为伪造的标本剥制术骗局,并附加上一个撰造的背景故事。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其脚趾只有3 个爪尖,属于典型的日本传说中龙的形象,而不符合中国的“五爪金龙”的说法。
进入现代,关于龙的报告还偶尔会有,有些还格外引人注目。
在日俄战争期间,一个名叫Elder Barsanuphius 的俄国修道士曾听一些中国士兵说,1902 年他们驻守穆棱(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下县级市)附近的山中时,曾数次看到过一条龙从一个山洞中悄悄溜出。
1934 年8 月8 日,一具奇特的不明动物的巨大骸骨被人们在营口(今辽宁省营口市)的芦苇丛中发现。该遗骸属于一个体形呈拉长状的脊椎动物,经测量长度约为10 米,有28 节脊椎骨、大大的锥状(一端渐变尖细)头骨及两只明显呈直立状的角。该骸骨后被移转到一个码头,被当地的日伪警察署放置在一处码头岸肩地带的空场上,作为奇观向民众公开展示。很多富有经验的当地渔民都鉴定不出来这究竟是什么动物。一名水产职业学校的教师将它看作蛟类,而大众则广泛视其为龙。后来,《盛京时报》调查了这一事件,并刊出5 篇连续报道。再以后,这具奇骨曾一度临时性保管于当地一所师范学校之内。因为当时正处于战争期间,其下落现已无从得知。它的真实身份至今依然是个饱含争议的谜团。
《 盛京时报》刊登的“营口龙”照片1944 年4 月,任殿元与其他数百人看到一只黑色的不明动物,卧在扶余县(今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陈家围子(村)附近的一处沙滩上。它看起来就像一只大到不可思议的蜥蜴,体长达到约12 米,身上披覆着鳞片,有爪,也有腮须。
据说龙也能令人捉摸不透地在空中飞行。
20 世纪40 年代晚期,据闻有部队曾用高射机枪射击、打中过一条飞在空中的黑龙。
据一则存疑的报告称,几名伞兵在湖北省进行训练的时候,曾在空中遇到疑似龙的东西,时间在20 世纪60 年代后期或70 年代前期。
据说,1995 年3 月22 日下午4 时左右,超过20 名工人与干部在吉林省南部的抚松县(现隶属白山市),看到当地西山的上空有一条所谓的龙在空中飞行。这只金红色的动物后来朝东南方向飞去了。事件持续了约20 分钟。县城以东几十千米处大顶子村的参农也看到了这一奇景。
1998 年7 月,传闻一条深红色的大龙出现在天津市北辰区西提头镇西提头村的上空,并有鳞片掉下。
一份不确凿的消息出现在2000 年,据说有两条龙从空中坠落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青龙镇的黑山子村。
一个引发网络热议的事例出现在2007 年。在一段关于江苏省的高邮湖上出现水龙卷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一些网友声称,look画面中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巨大物体。这个疑似活物的奇怪东西蜿蜒如蛇般在漏斗形的云层中扭动穿行,从画面的右边运动到了左边,接着消失于视野之外。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好奇及热议,部分人愿意相信look是完全真实的,而那个不明的东西是一个真实的活物——一条(飞)龙。
龙的真身可能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1)残存的海洋蜥蜴或其经过演化的后裔。
这样的海洋蜥蜴有着长长的躯干和短小的四肢。安顺龙[Anshunsaurus,属于阿氏开普吐龙科(Askeptosauridae)]这一属生活在中三叠世的海龙目动物(Syngnathiformes)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化石遗存被发现于中国贵州省西南部的安顺市,并以此得名。此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96 年,在安顺市下辖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们还发现了一具独特罕见、同样来自三叠纪的中国龙科成员(或习称“新中国龙类”)的完整骨骼化石,其总长达到7.6 米,头骨上有两只显而易见的角——样貌和龙可谓极相似。
收藏于安顺市兴伟石博园的有角“新中国龙”化石(2)残存的始螈或其经过演化的后裔。
始螈[Eogyrinus,属于始螈科(Eogyrinidae)]是石炭纪时期最大的四足类动物(Tetrapod)之一,体长能达到4.6 米。和安顺龙类似,这种动物有着长长的躯干和小小的四肢。它们属于掠食性水栖动物,似乎极善游泳,是水中的强者。尽管是在水中捕猎,但是始螈也可能会捕食从岸边经过的陆生动物。然而问题在于,目前其化石遗存只在英国被发现过。
(3)残存的沧龙或相关的族群。
(4)残存的古鲸类动物。
古鲸亚目(Archaeoceti)是最早的鲸目动物,其下包括陆行鲸科(Ambulocetidae,又名步鲸)与巴基鲸科(Pakicetidae)等。陆行鲸有着窄而尖端渐细的头部和带趾的四肢,因此可能看起来更像爬行动物。它们属水栖性,但也可以捕食靠近水边的陆生动物。
古鲸亚目动物形象复原图( Nobu Tamura)(5)一种未知的大蛇。
公元2 世纪的大学者郑玄认为蛇、龙本为一类,蛇属于没有角的龙。20 世纪的知名学者闻一多推测,龙这一称谓最初是根据一种大蛇而撰造的。然而在历史文献中,龙与蛇是分别记述的,并未相互混淆。此外,两者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龙有四肢。
(6)一种鳄鱼。
鳄鱼在一些方面确实与龙相类似。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又名中国短吻鳄,可能是龙的一个原型。它是世界已知仅有的两种短吻鳄之一,也是最濒危的鳄鱼之一,其现今的栖息地仅限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为安徽省),然而在历史上它们却曾遍布中国的很多地区,并且直到11 世纪都保有大批的种群。
(7)一种未知的巨蜥(Stellio salvator)。
(8)一种未被科学界承认的巨型蝾螈科动物。
比如洞螈(Proteus anguinus),这种水栖性蝾螈科动物外表有几分类似中国的龙,也许中国也存在类似的动物。
欧洲洞螈(Gaston Bonnier作于1907 年)(9)一种恐龙孑遗。
(10)错误识别。
不同寻常的犹如龙外形的云、光晕或水龙卷等,可能能作为对一些报告的解释。
(11)人类伪造的。
采用标本剥制术可以人为鼓捣出“龙”的标本来(不管看起来惟妙惟肖还是拙劣不堪);照片与look经过技术处理,也可以“造出”龙(的效果)来。
(12)神话、传奇、民间传说与传闻。
龙可能仅仅是一种人类想象出来的动物——综合了来自各种不同动物(像是蛇)的特征,再被赋予夸张的能力,比如飞行。同时,一些史前动物的化石遗存(比如它们的奇特骨骼)可能也会激发人们编出关于龙的故事来。编出关于龙的故事来。
神秘动物当然不止于“龙”,更多神奇动物在哪里?参见《中国神秘动物全鉴》——
作者:许超国际神秘动物学综合资讯网站“2018年度神秘动物学图书”中文升级修订版。6个大类、100种以上中国神秘动物悉数收录;探究神秘动物的前世今生;不夸张,不玄幻,真实还原,深度解析。
三言两字打一动物?
答案是:猴。
理由:
1、猴有三头与六臂——孙悟空。
2、“一四一五比短长”——猴排行第九。
3、猴的地支对应为“申”——“申”字含有说话的意思,“三言二语”。
4、三言两语一般是形容人言简意赅,十二生肖中唯一会说话的生肖就是生肖猴。
生肖猴的人聪明机智,动作灵巧,有着缜密的思维能力,杰出的领导能力,是一个深受同龄人和长辈赏识的人。
如果把地球上的蛇都消灭?
这个问题有意思,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怕蛇且不喜欢蛇,特别是毒蛇想到一双冷森森的毒牙都让人不由自主的打寒战;话说回来地球上的蛇都消灭了,会有什么后果?
首先了解一下蛇:
图为猪鼻蛇
是变温动物,分为3亚目11科全世界共3000多种蛇类,蛇主要以食鼠、食蛙类、鸟类等小型动物为食,最小长100毫米,最大如南美的水蟒长达10米以上,在野外环境中,蛇扮演重要的角色,下面说说蛇类消失产生的影响。
蛇所在食物链剧烈波动在漫长的进化中,每种动物在食物链上都有自己的位置,每种动物都是一个或者多个食物链重要的支撑点,最常见的比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所以蛇也有自己的位置,假如没有蛇了老鼠大肆繁殖,鼠的大量繁殖,首先是对农作物,植物的破坏,致使其它因为老鼠大量繁殖,因而食物迅速减少而灭亡的物种,比如假如没有蛇,蛙类大肆繁殖,导致蜘蛛等昆虫数量减少,鸟类就有可能因为没有足够食物而死亡,种群数量迅速减少。
而那些以蛇为食的动物,因为蛇数量的减少,本来就稀有的种群即将面对灭绝的危险,或许这个过程是缓慢的,但是在整个食物链的关联中对整个食物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关联就像蝴蝶效应使整个食物链中的动物进行大洗牌,有些物种濒临灭绝,有些物种却永远的消失在地球上。
对人类的影响上面也说到了如果蛇类消失,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比如老鼠繁殖破坏人类的农作物,传递病菌等等这些对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蛇类的却是造成以昆虫为食的青蛙等动物泛滥,接下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致使这些动物将大量的对人类有益昆虫捕杀,致使有害昆虫大肆破坏人类的农作物,让人们的劳作成果颗粒无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