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方式因地区而异。以下是两种常见的台风命名方式:
1. 命名列表方式:根据国际惯例,全球范围内的台风通常采用命名列表方式。世界气象组织(WMO)负责管理这些命名列表。每个地区的气象部门会向WMO提交一系列准备用于台风命名的名单。名单中通常包含一组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名字,其中每个名字代表一个台风。每年台风季节开始前,依次使用下一个名字。当所有名字都用完之后,会重新开始使用相同的名字列表。
2. 地名或人名方式:某些地区使用地名或人名来命名台风。在西北太平洋地区,如中国、日本和菲律宾,当台风靠近时,会根据预定的名单选择一个地名来命名台风。而在大西洋地区,如美国,会使用一套预先确定的人名列表来命名台风,这个列表会循环使用。
通过给台风命名,可以方便气象部门、媒体和公众对于不同的台风进行辨识和交流。此外,台风的命名也有助于提高对台风的认知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台风命名并不会影响其强度或路径,只是为了方便沟通和记忆而进行的命名惯例。
利奇马或被除名?
台风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热带气旋。
2000年1月1日之前,该区域的国家/地区,对台风没有统一命名。同一个台风各国叫法不一:
我国用“二位数字年份+二位生成顺序序号”四位数字编码的方式。日本按跨越东/西经180°的顺序进行编号。而关岛的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人名对台风命名。
随着区域合作增加、抗灾合作密切,为了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年会决定,对台风进行国际统一命名。由世界气象组织亚太区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共140个,轮流使用。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14个成员分别是: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越南、韩国、泰国、美国。
提供的名字,要求简单易记,不超过9个英文字母;不能有不良含义,且不涉及商业。
目前最新的命名表如下图:
可以看到,飞禽走兽,瓜果花草,河流山川,神仙凡人,无所不包。
这个命名表,并不是一成不变。
世界气象组织同时规定,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受波及的成员国(地区)可以提请台风委员会,对这个台风的名字进行永久性除名。除了灾害方面的原因,这也可以避免之后再出现同名台风,发生混淆。
空缺出来的名称,由原名称提供国(地区)提交新名字递补,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下届年会确认。
例如去年的18号台风“温比亚”,虽然登陆强度是10级强热带风暴,并不属于强台风。但给我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今年2月广州举行的台风委员会51届会议上,我国提出了除名提议,并被接受。替代命名将在明年2020年的下一届会议上确认。
图为去年台风温比亚给山东带来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这次利奇马登陆我国的强度很强,超过了之前影响我国被除名的苏迪罗、莫兰蒂、天鸽、温比亚等台风。造成的灾害也比较大。因此下届WMO台风委员会年会上被除名的概率很大。
利奇马强度巅峰时的卫星云图:
台风的名字到底是以什么来命名的?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英文缩写: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年度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确立一张新的命名表,旨在帮助人们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张新的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1个成员国和3个地区提供,按顺序分别是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编号中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为热带风暴在该年生成的顺序。例如,0704,即2007年第4号热带风暴。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希望: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台风的名字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命名方法,台风的命名表上共有140个名字,由14个台风委员会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
由于国家和地区众多,每个地方的风格都不一样,取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
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与其他台风同名,就从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由原提供国或地区重新推荐。
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台风命名是由世界气象组织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负责的。根据国际约定,台风名称分为两个区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在亚太区命名,大西洋、东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地区在全球区命名。
在亚太区域,台风使用一套固定的名称列表,由13个国家和地区轮流提供。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美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关岛、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每个国家/地区提供的名称数量根据其经济或地理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全球区域,台风使用一套由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组成的名称列表,这些名称是依次轮流命名的。这个列表是由国际同业协作委员会审查和更新的。
台风的命名旨在方便公众和媒体对不同的台风进行区分,并且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台风的认知和注意。以名称来命名台风也比使用数字或其他编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此外,台风名称通常是与当地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相关联的,可以增加公众对台风的关注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