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双龙八字,开封这个城市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包双龙八字,开封这个城市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感谢邀请。开封是一个听名字感觉很厚重、来实地感觉小失落、呆几天又不想走的城市,感觉就如“开封”这个名字,让人矛盾。
厚重与年轻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相继在此定都。特别是北宋时期,世界第一大都会,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但随着后来战乱、黄河水患的破坏,开封保留下来的宋朝及以前的古迹并,只有古吹台、繁塔、三贤祠、铁塔、龙亭(清代)、山陕甘会馆(清末)、河南大学(清末)、包公祠(清代)、大相国寺(清代)、开封城墙(明代)。其他如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府、开封府、金明池等均为改革开放后的建筑。很多外地游客来了,老有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失落。其实,如果能了解开封背后的历史文化,徜徉其中,梦回千年,还是别有韵味。
现代和乡村
如果驱车沿郑开大道-大梁路-西门大街-曹门大街一路向东,从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龙亭区、鼓楼区、顺河回族区往里走,建筑年代5年-10年-20年-30年......会有种感觉从现代都市到了县城到乡镇再到乡村的赶脚。开封的GDP在全省靠后,经济实力不强,很多城市规划、建设不能像郑州等城市那么任性,说干就干,说建就建,说改造就改造,老城区和东区老旧建筑较多,城市发展东西区域差异明显。有网友曾说,开封火车站广场已经说重建很多年了,但因为资金等原因迟迟不见动静,有生之年见到就行。
雄心与安逸
开封市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将按照“贯穿一主线一保障、确保两稳定、打好三攻坚、抓实五突破”工作布局,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抢抓机遇、做强优势、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开封绚丽篇章。字里行间,显露了这个城市复兴的雄心壮志。但与城市相对的是很多本土居民的富足和安逸。开封城市人口流动性低,除了外迁郑州的,城市内本土人居多,城二代、城三代们很多,GDP不高,但很多个人GDP却杠杠滴,有父母辈积累帮衬、拆迁等原因,生活压力小,挣点吃点、喝点、玩点,很多人生活比较安逸。在这里有时能见到三五朋友,早上喝羊肉汤喝酒的、中午喝羊双肠汤喝酒的,过的有滋有味。与进取的城市精神又有点格格不入。
想说的很多,暂聊怎么多吧。目前,河南省委省政府已表态要举举全省之力,支持开封宋都古城建设,开封再次迎来新的机遇,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我是汴水观澜,持续更新更多开封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有什么好的五台山旅游攻略吗?
到了,东台,我来了!……当立新总代表朝山团,独自一人登顶海2996米的五台山东台顶,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心灵的召唤,让我们从三镇汇集。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感恩前行。
飞机舷窗俯瞰山西大地,重峦叠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高差悬殊。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万千。
五台山地貌中,较为特殊的是冰缘地貌。它是由于第四纪地下冰融化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
DAY1
11:20,抵达太原。太原,山西省省会,简称“并(bīng)”,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
入乡随俗,来碗山西哨子面!
旅行车穿行在晋中大地,美丽的却吉卓玛,拍摄到车窗外殊胜云彩,如神兽逐日状。也许是朝礼团诚心所至,佛菩萨派来瑞兽一路迎行吧。
感谢@我在五台山等你,专业推荐,入住依山而建的四星级友谊宾馆。
一进房间,舒适整洁。一缕冬日暖阳,温暖融融。
台怀镇位于五台山风景区中心腹地,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
北国风光
冰封大地
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厚厚的冰层,封冻不住潺潺的水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和静,都是自然之美。
沿坡直上,到达南山寺。古寺建于南北朝时的梁,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
一法师热情介绍南山寺的历史掌故,图为慈禧太后亲笔牌匾。
参观时,遇一法师打板。询问得知4:30始晚课,做八十八佛礼忏。机缘所遇,甚为难得。刚入五台,即礼拜八十八佛,功德殊胜。
DAY2
早7:30,气温零下20度。到达五台山寺庙群。朝阳升起,日照金山,白塔矗立。五台山贵为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法相庄严,叹为观止。
虔诚祈愿,开启第二日灵修之旅。
请香祈愿。
心诚则灵
第一站:五爷庙进香。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位于万佛阁内。据称为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座神庙。(在中国,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
五爷庙里殿内供奉的五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尊称,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化身,因而,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而事实上,应该说五爷其实就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它承担起了民间俗神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的愿望。
第二参:菩萨顶。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
处处彰显皇家寺院气派。
菩萨顶俯瞰五台山寺院群。菩萨顶有108级石阶,寓意为将108种烦恼踩在脚下。
第三参:显通寺礼佛。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花园寺、大华严寺、大吉祥显通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永明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
金碧辉煌,庄严道场。
显通寺供奉的千钵文殊菩萨。千钵文殊菩萨,全称“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师利菩萨”,出自《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于中有大圣曼殊室利菩萨,现金色身,身上出千臂千手千钵,钵中显现出千释迦”。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据《华严经》),为辅助释尊教化众生,而示现菩萨,实际上三世皆为果上如来。文殊菩萨千臂千钵的形象,就是表示他的福德和智慧与释迦牟尼佛无异。
蓝天下的红墙。
第四参: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据说由于此处显过圣灯,所以名落佛寺。明代弘治年间重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又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而落佛寺也改名为“罗睺寺”。
清野史中记载,顺治耽于佛法,视帝位如敝履,并未终于帝位,而是于董鄂妃病逝后,弃政出宫,披缁云游,在五台山清凉寺依佛门。一些野史与演义中还说,日后康熙之所以多次奉孝庄太皇太后巡幸五台山,虔礼诸寺,其意在于拜谒顺治。甚至说光绪庚子年,两宫西狩,途经晋北,地方上接待中临时从五台山借来御用器具,都宛如宫廷之物,实是顺治的遗物。顺治帝是否在五台山出家,历史真假之间,由来自在人心。众说纷云,莫能辨分。
五台山的寺庙猫,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猫。
冬日暖阳,光明人间,祥瑞显现。
第五礼: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大白塔)后单独成为一座寺庙,因为寺中有大白塔,故称为塔院寺。
大白塔的全名为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内,实际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五台山的象征。此塔其规制与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基本相同,但其规模、规格要比北海的那座白塔大好几倍,北海的白塔塔高只有15米左右,而五台山的这座白塔塔高达50余米,全为实心修筑,建成实心塔是因为佛教讲究的就是诚心实意。
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灭度,其尸骨炼就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舍利),古印度阿育王用五金七宝铸成了84000座佛舍利塔,分布于大千世界中。中国有19座,五台山独得其一,称之为慈寿塔。
狮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狮子吼”,在佛法当中,狮子为百兽之王,狮子一吼,百兽脑裂。文殊菩萨的坐骑即为狮子。
第六转:塔院寺转经筒。转经筒又称“嘛呢”经筒、转经桶等,与八字真言和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关,藏传佛教认为,持颂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
乔美仁波切在《观音心咒转经筒功德》中说:
“转动转经筒之人的威力、智慧、大悲将同三部怙主。一切世间界充满七宝,以此作供养的功德可以衡量,以大发心转动一次经轮的功德却无法衡量;一切世间界大地的微尘可一一数尽,转动一次六字真言经轮的福德量却不可胜数;布施给三界每一众生性命的福德量可以衡量,为饶益众生而转动一次经轮的福德量却不可衡量;一切有缘善根的功德可以衡量,于无缘中转动一次经轮的福德量,三世诸佛也无法衡量。等同于供养恒河沙数佛陀的福德。”
由此可见,转动一次转经筒的功德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若是装有一万遍观音心咒的小转经筒,每转动一次,就可获得相当于念诵一万次观音心咒的功德。
第七站:龙泉寺过堂。龙泉寺坐落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处小车沟村九龙岗山腰。相传,昔有九龙作恶,文殊菩萨将其压在山下,清澈的水底可见九条小龙的影子,寺因此而得名。寺始建于宋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清末民国初年又重建,现存建筑多属民国初年建筑。
龙泉寺石牌楼座落于殿宇最前端,是一座纯汉白玉雕刻建筑。石牌楼下接一百零八级台阶,阶下为青砖影壁,影壁八字形,周边沿以雕刻图案为装饰,正中嵌整块汉白玉镂制的雕幅,为五台山主要寺庙写意图。影壁中间镶嵌有一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人物花卉满布四周,构图严谨,神情逼真。为罕见石雕精品。
来一张全家福。
阿含经里有一则故事,记载小小一粒米饭的力量相当于一座须弥山。
话说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住在炭窑洞里,四壁萧条,夫妻俩甚至要共穿一条衫裤--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就只好守在家里;妻子外出时,丈夫衣不蔽体,也只好待在洞里。一天,风闻佛陀率领弟子们到附近托钵乞化,夫妻俩就商量:"我们过去不知道布施种福田,才会落到今天这样穷困的地步,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来此教化,怎么可以坐失这样大好布施的机会呢?"
说着说着,妻子深深叹息:"这个家几乎一无所有,我们拿什么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说:"不管怎么样,我们宁可饿死也不能错失这个机会。我们如今唯一尚称完整的东西就只有这条衫裤,我们就拿它供养佛陀吧!"
夫妻俩于是欢欢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裤布施出来,顿时使佛陀的弟子们颇感为难。大家把这条裤子传来推去,一个个掩鼻而避,最后还是阿难尊者拎着这条裤子来到佛陀面前请示:"佛陀,这条裤子实在不能穿,还是丢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训:"诸弟子不可以这样想,穷人的布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就拿来给我穿吧!"
阿难心下惭愧,捧着裤子和目犍连一起到河边清洗,谁知道裤子刚一浸水,整条河立刻波涛汹涌,暴涨暴落。目犍连一急,就运起神通把须弥山搬来镇压。压了又压,还是无法平息波涛,两人只好赶回来禀告佛陀。这时候,佛陀正在用斋,就轻轻拈起一粒米饭对他们说:"河水翻涌,是因为龙王赞叹贫人能够极尽布施的愿心,你们把这粒米饭拿去,就可以镇住了!"
阿难觉得奇怪,就问:"佛陀,那么大的须弥山都压不住,这么小的一粒米饭怎么可能镇压住那样的狂涛巨浪呢?"
佛陀笑着回答:"你们拿去试试再说吧!"
阿难和目犍连半信半疑地将这粒米饭丢进河里,河竟然一下子就风平浪静了。两人深觉不可思议:难道一座须弥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饭吗?回来后立刻请教佛陀。佛陀开示道:"无二之性,即是实性。一粒稻穗从最初的播种起,经过灌溉、施肥、收割、制造、贩卖……累积了种种的力量与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蕴含的功德是无量的,正如同那件裤子是贫苦夫妇唯一的财物、全部的家当,它所包藏的心量也是无限的!四海龙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与裤子的功德一样大,都由虔诚一念引出,所以赶紧退让称善。由此可见,只要虔诚一念,则小小一粒米、一条衫裤的力量,都可以与千千万万座须弥山相等!"
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写成一首偈,来警示天下的冥顽众生:“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过堂是出家人一天中重要的功课。所谓过堂,是出家人吃饭的别名。因为出家人原则上过午不食,只吃早餐与午餐,所以又可以称为“二时临斋”。“斋”从广义来说,指清净身心,而慎防身心之懈怠;从狭义来说,则指八关斋戒,或特指过午不食的戒法。
过堂虽仅是吃饭,但却是佛门中一堂重要法事,前面有供佛、施食,后面有结斋,整个过程显得非常庄严、肃静。
过堂毕,到客堂休息。机缘巧合,龙泉寺当家师伽行正在客堂。法师蒙古人,13岁出家,德相庄严,轻松慈祥。法师亲自泡茶,禅茶一味,醍醐灌顶。对却吉卓玛修行予以开示,我亦就禅修疑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告诉我们,是日晚龙泉寺放瑜伽焰口,并详解北方佛教焰口仪轨与南方之异同。我等当即表达欲观礼今晚焰口,法师表示随喜即可。
伽行法师亲赠装帧精美的佛历。
第八礼:观礼镇海寺。镇海寺坐落在“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左右两侧环绕的山峰,犹如两条飞龙落下河谷,拱背弯腰,腾挪围抱;寺院建筑在两山合抱的一个石山嘴上,宛若一颗二龙嬉戏的宝珠。山豁口有苍老挺拔的大松树,走在松树林间的蹊径,再听飒飒的松风,给人一促静寞幽深的感觉。入寺四望,南侧的山峰,长满密密麻麻的杉树和杨树,北侧的山巅上,千年古松出于岩石之中。这里是五台山的一处风景区,浓荫苍翠的古松掩映山寺,在参访的五台寺庙区还是少见的。
院内有乾隆五十一年建造的十五世章嘉活佛墓塔。石塔高九米多、状如藻瓶。塔基八角,每角塑有大力士,基座八面雕有人物图,并着彩。塔腹正中雕有三尊坐佛,另外围有八尊站像。圆腹之上,立有层层内缩的尖顶。这座塔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细华美。
寺内有多幅大型唐卡。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出神圣的佛的世界。
卓玛随拍,虚空现莲华。盖菩萨慈悲吾等朝山团矣!顶礼文殊师利法王子!
第九站:朝拜东台。朝台是为朝拜圣迹,表示对佛和文殊菩萨的信仰。
五台山东台,海拔2796米,远望山形,犹如一只站立的大象。居顶环视,又像一个特大的龟甲。古人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
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修行难,难于登天梯。东台气温零下二十度以上,风为六级以上。山路崎岖不平。朝山团七人,仅有立新总以军人的体魄,钢铁般的意志和对文殊菩萨的礼敬之心而登顶成功!
全副武装
体力不支,意志薄弱。修行亦如是,普贤菩萨说: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第十观:晚六时,参加龙泉寺瑜伽焰口法会。法会历时四小时半,仪轨庄严殊胜。感恩法师们大慈大悲,全程未作任何休息,救脱三恶道众生,为其说法,施食。
焰口,系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一种佛事仪式。经中说:佛在迦毗罗城尼具律那僧伽蓝,为诸比丘并诸菩萨说法。尔时阿难独居闲静处习定。至夜三更,有一饿鬼,名曰焰口。于阿难前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生饿鬼中。”阿难心大惶怖,疾至佛所,陈说此事,并启示教。时佛为说无量威德自在光明殊胜妙力陀罗尼,谓诵之即能免饿鬼苦,福寿增长。修此法时,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饭?及诸饼食等,右手按器,诵陀罗尼七遍,然后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四如来名号,取于食器,泻净地上,以作布施。若施婆罗门仙,即诵此陀罗尼二七遍,投于净流水中。若诵三七遍,奉献三宝,则成上味奉献供养。
施放焰口,能令饿鬼得度,也是对亡者追荐的佛事之一。除了施舍食物,以解除饿鬼的饥虚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授戒,令其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以祈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
DAY3
第三天,登黛螺顶。黛螺顶,是五台山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刹。黛螺顶,始名青峰,寺宇初名佛顶庵,明万历二十年到清代乾隆十五年 ,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名为黛螺顶,一直沿续至今。
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文殊菩萨在菩萨中智慧第一,大智路由此的名。
黛螺顶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是五台山东台顶延伸下来的一个小小的山峰,垂直高度400米,在山下仰望与山峰同名的古刹,相当于从1楼仰望130层楼那么高,要想登黛螺顶必走大智路,大智路青石铺成,全程共计1080个台阶。
有人一步一拜,有人三步一拜。拜去我慢,拜出虔诚。
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宋 · 释印肃)
《登黛螺顶》
登顶尽释怀,
悠然望北台。
修行如天梯,
但从汝心来。
(丁酉大寒,静心于五台山)
又是立新总!豪气冲天,恒立常新!
历时2小时,跨越1080级台阶,团队登顶!
朝山有涯,行愿无尽。归途中,司机王师傅推荐观礼正在兴建中的大宝寺。
伟哉聂总,拍到佛光!
感恩文殊菩萨一路加持!南无文殊师利法王子!
值逢盛世,大功德主慷慨布施,各处建成金碧辉煌寺院。祈愿正法久住,国泰民安,世界和平。
太原中转,立新总与35年前老战友相聚。
中国人之人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露,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伟总心遂愿成,开怀若处子。
信缘惜缘,
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
亲情友情,同修同证。
好梦由来不愿醒!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万家灯火,子夜归途。
朝礼五台,功德圆满。
以上图文为朝拜结束返程后刘居士虔心所作。
注:此次行程是我在五台山等你旅游综合预订平台根据香客的实际要求制定的。为香客提供的服务包括:酒店预订、机场接送、代买门票、佛文化导游服务、景区内租车服务、随同摄影服务等。能得到居士的认可,我们无比欣慰。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在五台山等你平台能成长成熟,为更多信众和游客提供定制化的、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份信仰与愿望保驾护航!
按风俗一般是多少人抬才正确?
生老病死每个人都要经历,随着城市的许多规定出台,城市对于丧葬方面保留的传统形式越来越少,倒是农村保留下来许多传统的东西,特别是丧葬方面的东西,那就是改变最少沿用传统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历史以来没有太大的改变,大多数沿用商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加上后世的少许改动。
丧葬当中有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复杂的,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懂的已经不多,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才懂得那些流程和规矩,年轻人接触这些其实比较少,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出门在外打工,村里面有老人去世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回家,只有自己的近亲去世才会回来。
留下来的都是中老年人,不知道以后这群中老年人消失了以后,还有多少人懂得这些传统的东西,丧葬方面抬棺出门也叫做出殡,是一个非常隆重的环节,正常出殡其实有分级别的,在古代等级非常的森严,民间的普通人绝大多数能享受的只是四杠八抬,寓意四平八稳的意思,通常分为两组每组八个人轮流来。
这是属于比较正常的抬棺,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一些自然环境的原因,毕竟下葬都是挑一些风水比较好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路都好走,有一些时候甚至会是山顶或者半山腰,道路陡峭崎岖,非常的不好走,就更不用说抬棺材了,对于这种情况,就会特殊处理,主抬可以增加,旁抬也会增加人数。
什么叫做旁抬,其实就是一些不好走的路段上去分担抬棺者压力的一些人,遇到不好走的路段甚至可以从八人变成16人甚至24人,抬棺人数无论如何都不能是奇数,一定要是偶数,就像穿寿衣一样,裤子和衣服加起来一定要是偶数,抬棺也一样不允许是奇数,只能是偶数。
抬棺的人必须要结婚有后代的成年男性,没有结婚和还没有后代的不可以抬,当然部分地方也许没有这个规矩,没有结婚和没有后代的是不可以抬棺的,正常来说抬棺队伍都是偶数,除了两组抬棺人之外,还有四个人的抬木凳,两人抬一张凳子,用来垫棺材半路休息用的,棺材不到地点不到时间不可以落地沾土。
抬棺的人还有一个规定,那就是要生辰八字属相符合要求,不可以跟死者的相冲,这个一般都是由风水先生去看,由专门的长者主要负责人去安排,四杠八抬是最普遍的抬法,太少棺木太重不好抬,太多人死者又受不起那个福分,四平八稳是最符合的,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用八杠十六人的方法,各地风俗不一样,只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人数前后对等偶数,一般都是8人或者16人,特殊身份的为24人,古代皇亲国戚不一样,三十六七十二这些都是有的,普通人正常在4人8人和16人这样属于最正常的。
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
我对民间故事有好感,觉得通俗易懂,没有诗词歌赋那种消化不了的感觉,最经典的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之一,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仙草,水漫金山,断桥,雷峰塔,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然而,同样体现了人类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的"梁祝",不单比"罗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内容也曲折生动得多。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据我了解,民间故事有很多种,主要有:
1.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2.传奇故事,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3.生活故事,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4.才子佳人,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就像我们现代化会追捧明星是一个道理。
5.公案故事,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
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中国民间故事浩如烟海,我看过的有《天仙配》、《九斤姑娘》、《花木兰》、《神农尝百草》、《哪咤闹海》、《钟馗驱鬼》、《夸父追日》、《赵州桥的传说》、《冰冻遂城》、《梅妻鹤子》、《铁观音的传说》、《掩耳盗铃》、《刻舟求剑》、《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白毛女》、《守株待兔》、《螳臂当车》、《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画龙点睛》、《女娲补天》、《宝莲灯》、《孔雀东南飞》、《昭君出塞》、《唐伯虎点秋香》、《后羿与嫦娥的故事》、《精卫填海》、《阿诗玛》等。
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请问如何入门?
算命方法很多。比如周易八卦、六爻,六壬,批八字……。算掛有简有繁,最筒单的是用八卦算命,其次是用六爻,小六壬,算卦,最复杂的是批八字。总体来说,虽说简单,那是相比之下。如若学起来,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那也不是三天五天就能学会的,光基础知识就夠你学几天了。要想入门,首先买一本《周易》方面知识的书籍。《周易》是深奥的科学,首先弄清关于五行知识,金、木、水、火、土属性和相互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自的属性和相互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天干与地支相配则形成了八字,更为复杂,这是后话。今天先说八卦,虽说简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成八八六十四卦。相互生克作用象宇宙一样,高深莫测,无穷无尽……里面包含的东西包罗万象,神秘难得,非常之多,暗藏天机。并非三言两语所道破,必须勤学苦练,贵在以恒。即使如此,它就是知识的海洋,不,是太空,是宇宙,谁也摸不到底!要学,虽然学不完,但是学就要学明白。否则将半途而废,被人称为“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