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立保通,燃烧周浩宇既然看出了许佳桐的色诱?
太平立保通,燃烧周浩宇既然看出了许佳桐的色诱?
难道许佳桐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给周浩宇发生关系是一种色诱,这未免也太疯狂了吧?不然浩宇又怎会如此明目张胆地露出"反骨"背叛她,难道他就不怕被杀人灭口?
周浩宇与许佳桐在英国激情一夜以后,早上还处于极度疲惫的状态,要不是被门铃声吵醒,他还睡意正浓呢,可是他完全没想来人是来通知他退房回国的,这还真是让浩宇大吃一惊,因为这与之前的行程安排根本不一样。
这时就不得不让他回忆起许佳桐来他房间喝酒上床的经过,从而分折起许佳桐把身子给他的目的,浩宇结合BAT项目的风险和董事长许军的辞职以及哥哥高风在他来英国之前对他的提醒等等加以判断,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这绝对是一次色诱。
因此,浩宇就开始怀凝这个BAT项目真有问题,而许佳桐的目的极有可能就是为要把资产转移到海外,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龙星集团做内保外贷的东山银行和作为行长的母亲的责任就大了,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这一分析,马上就让浩宇从温柔乡的陶醉当中清醒了过来,甚至后背后还直冒起冷汗。
那么浩宇面对心上人和自己的母亲,又该如何做选择呢?该何去何从呢?可是心上人明显的就是在用身体来麻痹自己,欺骗自己,甚至还有可能会害了自己和母亲,所以他决定一定要找到证据查明真相,因此他背叛了所谓的与许佳桐这种畸形的爱情,因为这明显就是一次色诱!
那么浩宇为什如此明目张胆的露出"反骨",难道他不怕被杀灭口吗?
首先我个人认为浩宇并不是明目胆的去露出"反骨"背判许佳桐,因为他飞去上海找黑客同学帮忙寻查BAT项目转移资产的证据,都是暗中进行的,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行踪,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和哥哥!
他这种行动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够隐秘的了,但是他面对的人偏偏不是一般人,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许佳桐早就在观察留意他了,甚至还把他的反常举动早就报告给了赵月娥!
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赵月娥早就在他的车上装上了跟踪器,所以才会让他的行动显得明目张胆,那是因为他虽然智商很高,但是他却是一个很纯洁的人,根本就没有反侦探的意识甚至也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所以说,说他不怕被杀害,那也是不可能的,不然他为什么会去暗中去调查BAT项目呢?他只不过是认为自己做得够隐秘了,他只不过认为许佳桐还没发现自己的异常,又或者说他认为许佳桐还有没坏到要杀害他的那种程度,可是他却忘记了许佳桐还有一个心狠手辣的奶奶赵月娥!
因此,此时此刻的浩宇已危在旦夕,一对对邪恶的手正慢慢向他推去,死亡之手正在向他招手,一次精心设计的车祸也正等着他撞上去!
有道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意识很重要啊!
欧阳修怎样评价苏轼苏辙王安石三人?
欧阳修够不够资格评价苏轼、苏辙、王安石?
先搞清这个问题,再来回答题主的提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从政方面,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高居名副其实的宰职高官。文学上,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后世公认的宋代文坛领袖。著名的散文家,题代表作品就有人们耳熟能详的《醉翁亭记》,他也是以散文革新方面的卓著贡献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宋代诗词大家,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均是出自他的名篇。此外,他还是一代史学家,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看过以上介绍,他评价苏轼等三人,资格不仅够,而且足够!
那么他是如何评价苏轼、苏辙、王安石三人的呢?
评苏轼。欧阳修虽然年长苏轼三十岁,他与苏轼之间纠葛最多,他们既有师门之名,又有文友之谊。欧阳修对苏轼评价最出名也是最经典的是:“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对苏东坡的激赏之情溢于言表。该评价来源于一个很有趣的传说。说是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欧阳修担任这一年的科举考试的主考官。考卷收上来后,负责点检卷子的梅尧臣发现其中一篇十分精彩,特意挑出让欧阳修看。欧阳修读后,果然眼放异彩,想排为第一,但他那时对苏轼的才学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恰好他的弟子曾巩也是这次考试的考生,于是他推测这篇文章可能是曾巩写的,于是他想,如果是曾巩写的,他又作为主考官把自己的弟子列为第一,岂不是“徇私情”嘛,因怕人闲话,为了避嫌他将此文列为第二名。谁知最后结果一揭晓,欧阳修傻了,原来这篇本该排名第一的文章是苏轼的考卷,他把人家苏轼活生生的给“坑”成了第二名!
评苏辙。相比而言,文学造诣方面,苏辙比他的兄弟苏轼名气小很多,苏辙政治上做官做得却远超苏轼。历史上,暂没有查到欧阳修对苏辙有过什么代表性的评价。
评王安石。王安石跟苏轼一样,是宋代文坛上的大牛人,他俩人是当时文坛上欧阳修最为欣赏的两个人,又同为欧阳修的门生。与苏轼不同的是,王安石与欧阳修似乎又多了一份“爱恨情仇”。原因是王安石身为当朝宰相倡导变法,而司马光、欧阳修反对变法,政见不同,时有争斗。但在文学上和师门之谊方面,两人又惺惺相惜。欧阳修对王安石有“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的评价,可见认同度有多高。相传,1056年的一天,欧阳修终于同王安石有了会面的机会,两个文豪相谈甚欢,惺惺相惜。而在聚会之后,欧阳修写下《赠王介甫》一诗,送给王安石。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曷留连?
欧阳修这首诗中充满了对王安石的才华赞赏之意,并将王安石引为知音,“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中还寄于了对王安石的厚望。而王安石拜读了这位文坛前辈赠诗,自然也是有所感触的,于是便写下了《回赠奉酬永叔见赠》一诗,送给欧阳修。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不过,当欧阳修读到王安石回赠的诗后,噗嗤一下笑了:“王介甫误解我用的典故了,‘吏部文章二百年’,我指的是谢朓(南朝诗人,曾任尚书吏部郎,故称谢吏部),沈约曾与之书,称赞他的诗二百年来无此作也。如果是韩愈,在时间上来说,迄今何止二百年?”
王安石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哈哈大笑道:“欧阳公读书不多啊!”。你看,文豪之间,连斗个嘴都这么高大上,我们就敬仰吧!
怎么进入太平保险奔驰号?
进入太平人寿奔驰系统立保通有以下两个步骤。
1、进入在哪里网页链接。
2、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即可。 拓展资料: 中国太平奔驰行销系统立保通是太平人寿在开通一个网上办公平台系统,也是一个可以内外交流的平台,外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业务方面的管理,可以利用平台为客户作计划书的演示,对客户的资料管理更方便、更安全,还能及时的查看到自己的工资、待遇等明细单。
传言唐玄宗曾一日杀三子?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这事其实并不是传言,而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而唐玄宗之所以会杀自己的儿子,主要是因为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陷害三位皇子,让唐玄宗误以为这三位皇子要谋反,所以才将他们全部赐死。
不过这件事的背后,其实隐藏了非常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政治原因。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李隆基本人说起。
话说当年李隆基出生的时候,唐朝正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状态当中。就在李隆基出生两年之前,他的爷爷,唐高宗李治,刚刚去世。李治去世后,李隆基的三大爷,也就是李治和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旦即位,史称唐中宗。但唐中宗即位后,还没到两个月,就被武则天发动政变废黜。
李显被废之后,武则天改立自己的四儿子,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为皇帝。当然,李旦这个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大权都掌握在武则天的手里。所以李旦即位之后,被武则天彻底软禁在皇宫里,全家都不得外出,也不得与外人接触。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隆基出生了。
孩童时代的李隆基,或许还不懂那些深层次的政治原因,但是却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长大。此后的几年里,武则天抓紧时间摄取权力,终于在五年之后,也就是公元690年,正式废黜李旦,自己登基做了一代女皇。
武则天登基之后,李旦虽然不再是皇帝,但还是受到武则天的紧密监视。而且,失去了皇帝之位以后,李旦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不但需要小心武则天的猜疑,还需要防备其他政敌的攻讦。
而且,在这几年当中,有一次,武则天身边的一个婢女,诬告李旦一家,说李旦的两个妃子,诅咒武则天。之前李旦做皇帝的时候,这两个女子,一个是皇后,另一个是贵妃。而这位贵妃,就是李隆基他妈。但就是这样两个特殊身份的女子,依然没能逃过此劫。当时恰好正值年关,两位妃子入宫去给武则天拜年。入宫之后,这两名可怜的女子,便被武则天活活打死,最后连尸首都不知葬于何处。
母亲被杀的这一年,李隆基仅仅只有九岁而已。
直到公元698年,随着武则天终于下定决心,立老三李显为太子。此后,李旦被废黜了太子之位,同时也变得稍微自由了一些。直到这个时候,李隆基才终于摆脱了软禁的生活,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这一年,李隆基已经十四岁了。
十四岁的李隆基,其实已经深谙政治斗争的残酷。从小被软禁的生活,更是让他对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感触极深。但是,接下来的15年时间里,唐朝高层发生的一连串的乱象,更是让李隆基再次刷新了三观。
此后的七年时间里,李隆基逐渐成年,开始在朝中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官职。在此期间,李隆基还娶了一个王姓女子,作为自己的结发妻子。同样也是在这几年里,京城内再次发生了一系列的斗争。虽然主角由李旦变成了李显,但作为皇族宗亲的李隆基,还是能深刻感受到这其中的残酷性。
然后,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此后,宰相张柬之带兵发动政变,逼武则天还政给李显,这场政变后世史称神龙政变。神龙政变后,李显复位,同年,武则天去世。
李显即位后,京城内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因为武则天时代留下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被彻底解决。而且,李显的皇后韦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妄图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韦氏开始疯狂夺取权力。韦后先是联手武三思,迫害神龙政变的几大功臣,而后又暗中操作,逼太子李重俊发动政变,杀了武三思,自己再挟持李显,干掉李重俊。等到这一系列的事情做完之后,韦氏已经是大权独揽,在朝中说一不二。公元710年,韦后干脆毒死了李显,而后立李显的小儿子李重茂为帝,自己独掌大权,打算重演当年武则天的旧事。
不过,在这几年当中,已经成年的李隆基,却做了很多事情,在京城内结交了一批好友。甚至在羽林军中,也有很多帮手。所以,就在韦氏刚刚毒死李显后不久,李隆基就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再次发动政变,入宫诛杀了韦氏,而后拥立李旦为皇帝。
李旦登基之后,矛盾依然没有彻底结束。因为之前那位和李隆基一起发动政变的太平公主,同样野心勃勃。所以,接下来的两年里,李隆基又开始和自己的姑姑斗争。在此期间,李旦觉得这么斗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干脆直接禅位给李隆基,希望能够以此消泯姑侄二人的冲突。然而李旦的退让,却并没有解决问题。
此后,太平公主准备发动政变,废掉李隆基,李隆基则是抢先下手,先干掉了太平公主。直到这个时候,李隆基才算是大权独揽,彻底解决了这场持续三十年之久的权力游戏。
李隆基掌权之后,励精图治,先后任用名相姚崇和宋璟,帮他打理朝政,整顿吏治。经过李隆基和一众大臣们的努力之后,唐朝终于恢复了繁荣的景象,出现了历史著名的开元盛世。
故事到这儿,其实已经算是相当的完满。但问题是,李隆基的故事,还在继续。
之前的这些乱象,看似已经在李隆基的手上,彻底终结。但是,这三十年的经历,却依然留下了一些小小的尾巴。
首先,这三十年的乱象,对李隆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让李隆基潜意识里认为,皇宫并不是太过安全的地方,反倒是随时有可能发生政变。
其次,随着李隆基登基为帝,他的那位原配王氏,开始渐渐跟不上李隆基的脚步了。王氏并非出身豪阀,以她的见识能力,并不足以做一位优秀的皇后。最重要的是,王皇后本人不能生育,这就为后来的很多事情,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古代的中国人,一直将子嗣视作头等大事。既然王氏不能生育,李隆基自然要娶其他女人,让其他女人为他生孩子。公元706年,李隆基的长子李琮出生。此后的几年里,一直到李隆基独掌大权之前,李隆基又陆续生了好几个儿子,也算是多子多福了。
另外,就在李隆基独掌大权后不久,李隆基又纳了一个妃子。这个妃子,出身武家,从辈分上来说,算是武则天的堂孙女。因为她的父亲早早去世,后来被收养在宫里。所以唐玄宗少年时代,就认识这个表妹。等到唐玄宗掌权之后,武氏已经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让李隆基一见倾心,而后便纳为妃子。
矛盾就此种下。
李隆基登基之后,自然要立太子。因为皇后没有儿子,而且貌似以后也生不出孩子,所以李隆基就只能从自己的庶子当中,挑选一个做太子。照理来说,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则,李隆基应该立自己的长子李琮为太子。不过,李琮在一次打猎的过程当中,面部受伤毁容了,做太子不太合适。所以后来,李隆基便立自己的庶次子李瑛为太子。
李瑛被立为太子之后,最开始的时候,矛盾其实还不是特别多。但是此后的二十年里,因为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最后导致了那个悲剧出现。
首先,是王皇后那条线。
王皇后因为一直没有儿子,再加上本人才能有限,所以便开始担心自己会被废黜。开元十二年,王皇后因为求子心切,便开始寻求巫蛊之法。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这事被揭发了出来,李隆基顿时大怒。因为巫蛊之术,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罪。当年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以及李治的原配皇后王氏,都是因为这事被除掉的。所以,事发之后,李隆基也没法念及多年的情分,只能废黜了王皇后。
而王皇后被废之后,一个新的问题,就瞬间出现了。既然王皇后已经被废,那么,接下来谁做皇后呢?
由谁来做皇后,这个问题在当时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旦某个妃子被封为皇后,那这个妃子的儿子,就成了嫡子。如果有嫡子存在的话,按照古代的宗法继承制,是要立嫡子为太子的。但问题是,此时的太子李瑛,又是个很贤明的太子,根本没有犯错。就因为这事废黜,似乎也不太妥当。
而从唐玄宗自身的角度来说,唐玄宗其实更想立那位武氏做皇后。不得不说,那位武氏真的继承了当年武则天的宫斗天赋,入宫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所以,王皇后被废之后,唐玄宗最想立的,就是这位武氏。
但是,当唐玄宗表现出这个意思之后,几乎满朝文武所有官员,都一致表示反对。
理由很简单,因为她姓武。
此时的唐朝,对于武氏这个姓氏,极为敏感。之前武氏只是做一个妃子,倒也无关大局。但要是做皇后的话,那大家就不能接受了。而且,一旦武氏做了皇后,这个剧本简直跟当年武则天那会儿一模一样。出于对国家的考虑,当时的满朝文武,几乎无一例外,全都表示了反对。
面对满朝文武的反对,李隆基此时也不好强行立武氏为皇后。而且,李隆基本人对这事其实也很警惕,他虽然很宠爱武氏,但也怕当年武则天的旧事重演。所以接下来,李隆基就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干脆再也不立皇后,同时封武氏为惠妃,给她皇后的所有待遇,但不给她皇后的名分。
这样一来,问题看似也就暂时解决了。武惠妃既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宠爱,同时大臣们也能接受,而且唐玄宗也不用再为太子的事情伤脑筋,似乎是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恰恰是这个和稀泥的办法,搞砸了一切。
没能当上皇后的武惠妃,对此自然耿耿于怀,不肯就此善罢甘休。但是,武惠妃想要除掉所有敌人,自己做皇后,再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似乎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当时满朝文武都站在武惠妃的对面,根本没人帮她。而且她的儿子李瑁,此时年龄也比较小,根本没有争储的能力。所以这个时候的武惠妃,只能暂时认输了。但同时,武惠妃却一直没有真的放弃,始终有更进一步的念头。
此后的几年里,武惠妃的儿子,逐渐长大。唐朝在李隆基的治理之下,也越发强盛。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八年之后,一个突发事件的出现,再次改变了这一切。
开元二十年,一代名相宋璟,因为过于年老,自己申请退休了。
宋璟是唐朝四大名相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三人并列。宋璟是一个‘魏征’式的直臣,经常会直言进谏,让李隆基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可以说,开元年间的盛况,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姚崇和宋璟这两位名相的原因。
宋璟做宰相的时候,李隆基对他十分信任,其他文官也没人能威胁宋璟的宰相之位。而且,宋璟对武惠妃这个人极为不喜,也算是反对武惠妃为后的坚定人选之一。
但是,随着宋璟退休,朝堂上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宋璟退休之后,接下来,该由谁来接班呢?
此时的唐朝高层当中,有才能的文官其实并不在少数。但像宋璟这样,众望所归,没人会质疑他宰相之位的猛人,就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所以,宋璟退休之后,很多有望当上宰相的文官,开始各自发力,都开始朝着宰相之位冲刺。
这其中,有一个人,叫李林甫。
李林甫出身皇族偏支,为了能够身居高位,早就已经搭上了武惠妃这条线。正是因为武惠妃在宫中,多次替他说好话,所以李林甫才能步步高升,逐渐接近宰相之位。后来,宋璟退休之后,武惠妃也开始加大力度吹枕头风。终于在三年之后,帮李林甫正式当上了宰相。
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自然要稳固自己的宰相之位。如此一来,帮武惠妃成为皇后,甚至帮武惠妃的儿子成为太子,这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而武惠妃这边,之前一直因为朝中没有大官帮忙,无法更进一步。如今李林甫做了宰相,朝中有了可靠的帮手,自然也就可以继续实施当年的计划了。
不久之后,一个阴毒的计策,被他们制定了出来:只要除掉太子,除掉几个优秀的皇子。接下来武惠妃的儿子李瑁,自然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被立为太子。一旦李瑁当上太子,武惠妃被立为皇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于是,武惠妃将目光投向了太子李瑛,以及另外两位最优秀的皇子,李瑶和李琚。
公元737年,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四月。这一年,武惠妃忽然派人去请这三位皇子,说皇宫里进了贼人,让他们赶紧去救驾。三位皇子也没有多想,当即带兵入宫。在这三位皇子入宫的同时,武惠妃则是马上去请唐玄宗,说这三位皇子打算谋反。
等到李隆基看到这三位皇子,穿着甲胄带着士兵,闯入皇宫的时候,这下子,三位皇子的谋反行径,就算是坐实了。
武惠妃的这个局,其实并不难解,只要稍微对峙一下就行。但问题就在于,武惠妃太了解唐玄宗了,知道早年的那些经历,对唐玄宗影响有多大。
三位皇子可以喊冤,说是武惠妃让他们来的。但只要武惠妃做事干净一些,让人找不到证据,三位皇子就百口莫辩了。因为自身地位受到威胁,皇子入宫杀皇后,这个剧本和当年李显时代,太子李重俊入宫杀韦后,几乎一模一样。所以,李隆基出于习惯,一定会往这个方向去想。
而后,李隆基自然要找大臣们来商量。而被召来的人,恰恰是李林甫。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林甫在用言语稍加引导,李隆基内心深处的猜疑之心,马上就会被激发出来。不管三位皇子如何辩驳,李隆基都不会相信。
最重要的是,武惠妃了解李隆基,算准了李隆基手段够狠。一旦他认准了三位皇子,有政变谋反的意图后,绝对会第一时间杀了三位皇子,以绝后患。一旦三位皇子被杀,那就真的是死无对证了。
果不其然,正如武惠妃所料的一样,接下来,李隆基先是招来了李林甫,询问对策。而后,李隆基直接将三位皇子,全部贬为庶人,抓了起来,最终直接下令,将三位皇子全部处死!
这就是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全部过程。
说到底,这个局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武惠妃太了解李隆基的性格,利用了李隆基性格的弱点,所以才会如此顺利。
不过,阴谋成功的武惠妃,最后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杀了三位皇子之后,李隆基大概是察觉到了一些问题,最后依然没立李瑁做太子,反倒是立老三李亨做了太子。在这件事之后,仅仅过了不到一年,武惠妃便病死了。史书记载是因为惊吓过度,因为武惠妃经常梦到三位皇子,所以才会吓死。但很多史学家们却认为,是李隆基后来察觉到了问题,所以才悄悄处理了武惠妃。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很多人说,后来李隆基为了报复武惠妃,不但没有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反倒是抢了儿子的正妻,也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杨玉环。这事到底原因如何,肯定不好说,但后来,李隆基确实是抢了自己的儿媳妇,这是肯定无疑的。
纵观整个事件经过,我们不难发现:李隆基的这个选择,说到底,其实还是前辈恩怨的一个延续。如果李隆基心里能少一些猜疑,自然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生在帝王之家,看似荣华富贵仅在咫尺,但有的时候,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美好。
明明唯才是举是选太子最好的办法?
提问者所谓的“唯才是举”乍一看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似乎这样选立皇太子完全可以避免庸君、昏君的出现。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这个所谓“才”,如何定义,其界限是十分模糊的。究竟什么样的皇子才叫有“才”?根本无从定义!皇帝觉得有才算“才”、还是群臣觉得有才算“才”,亦或是百姓觉得有才才算“才”?如此一来,理论上皇帝所有的儿子都具备成为储君的资格,非但不能选出真正的“才”,反而会加重储位争夺的血腥程度!清圣祖玄烨晚年的所有“九子夺嫡”便是最好的例证,皇太子胤礽刚刚被废,皇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究竟胤祉算才、胤禩算才还是清世宗胤禛算才?根本无法量化。到头来只能是祸起萧墙、乱成一锅粥!清圣祖的结局算好的,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儿子弑君杀父篡位者也是事实存在的!提问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见想法非常“单纯”,您能想到的,历史上那些高智商、高情商的皇帝会想不到?明太祖朱元璋还会倾尽毕生精力去完善“嫡长子继承制”?提问者比明太祖睿智还是比清圣祖聪明?
提问者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正是因为“唯才是举”无法做到合理、具体量化,而且还可能引发激烈的储位之争,甚至导致兄弟阋墙的局面,最终被历代王朝所抛弃。取而代之的便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以皇子的出身为依据,有嫡立嫡、无嫡立长、长幼有序。虽然可能会出现庸君、甚至昏君,但是因为名分早定,使得其他皇子根本没有争储的资格,从而成功避免了兄弟阋墙的出现。同时,皇帝还拥有废黜皇太子的权力,如果某位皇太子真的不行、或者不中皇帝的意,虽然会引发一些政局动荡,但是皇帝并不是不能换掉皇太子。而这,也从最低程度上避免了昏君的出现。当然,因为皇帝本身昏庸而引发的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也是事实存在的,但是总体而言,这种制度利大于弊。
为什么说利大于弊呢?中国古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需要皇帝“太有作为”!除了开国之君,历代王朝的守成之君往往以“不折腾”为最佳选择。“太有作为”的皇帝或许会让国家走向一度地强盛,但往往也是这个王朝走下坡路的开始,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上太多太多!汉武帝刘彻将文景之治的家底败了个精光;隋炀帝杨广把开皇盛世的隋王朝直接败亡了;唐玄宗李隆基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到头来又如何?唐王朝亡国的开端便是唐玄宗!清高宗弘曆就更加不用说了,即位时老爹清世宗胤禛留给他一个充盈的国库。可他给儿子清仁宗顒琰留下的是什么?所谓“乾隆盛世”之下的一副烂摊子!
小农经济经不起长期、大规模地“折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守成之君更加需要“庸”“稳”之人,而不是“太有作为”的皇帝。而明立皇太子恰恰就有这方面的作用,在皇帝老爹和一种兄弟的环伺之下,即便原本锋芒毕露的皇太子,经过长时间的等待也会变得“老成、稳重”,变得锋芒内敛,这样的人继承皇位,虽然很难有大的作为,但是却不会败光家底!清宣宗旻宁最终选择清文宗奕詝而不是恭忠亲王奕訢,实际上就有这样的考虑。锋芒毕露的奕訢或许可能开创更好的局面,但同时也很有可能败光清王朝所剩不多的家底,不是吗?话说回来,奕訢虽然后来主导了洋务运动,但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为清王朝多续了几年命而已,并没有起到什么建设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王朝时期,稳定是第一位的,并不需要皇帝有什么太大作为。所谓“唯才是举”并不是最佳选择,相反固定化、职权明确的制度更加是个小农经济。而“嫡长子继承制”更利于培养“看成、稳重”的守成之君,虽然会出现庸君、昏君,但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所谓“唯才是举”表面上看起来是“先进”的制度,但很可能会导致代代兄弟阋墙、政局动荡,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