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句,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下句,何当共剪西窗烛中烛?
蕴含的感情:对妻子的思念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问君归期未有期,表明了漂泊的生活遥遥无期,而诗人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特别是在巴山夜雨,秋池水涨的时节,更显忧伤。诗人期盼的,还是遥远的过去,两人对坐,剪烛夜话,安守平淡,白头到老。到那时候,在回想巴山夜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何当共剪洗西窗烛的意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出自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的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蜡烛象征着什么?
先说结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的蜡烛,象征着夫妻两人相思的信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夫妻两个人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他们二人在夜晚的时候都将蜡烛的减下来,这表明了夫妻二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也表明了他们之间感情的深厚,默契很深。
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的目的是什么?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烛的目的是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该句出自《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这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一说友人)的复信。此诗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全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令人百读不厌。
何当共剪西窗烛解释一下什么意思?
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同你共剪烛花。
参见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