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之死,你知道的死在路途中的古代诗人有谁?
刘伯温之死,你知道的死在路途中的古代诗人有谁?
茂子曰
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意义上,魂归故里的重要性想来不必多说。古代的人们更是注重“落叶归根”,在外漂泊的异乡人都期盼自己能够回到故土,这一生的轮回才称得上是圆满。
然而在交通不便的封建时期,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又加上年事已高,往往大多数人不能如愿。客死他乡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较有才华的诗人,大多会是科举中榜,入朝为官,公务在身出个差什么的也正常。还有一类人,才华横溢,又相对比较有原则,正义感的文人。往往会鄙夷朝廷里腐败分子,不愿与他们沦为一丘之貉,这类人往往会受到排挤,不是在被发配到偏僻的地方,就是在去的路上。所以死在途中的诗人更是无可厚非。
举几个客死途中的诗人的例子吧!
图:宋濂
卒于徙途之宋濂宋濂出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是个早产儿,从小体弱多病。虽然家境贫寒,好在天资聪颖,记忆力极强,在当地被人尊称位“神童”。长大后一番成就,自然被明太祖朱元璋相中,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在人的举荐下,担任教授太子五经,也就是朱元璋儿子朱标。洪武元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官,主修元史。后余生,仕途也无伤大雅升升贬贬,也算顺遂。可没想到,都已经告老还乡的宋濂,被孙子宋慎牵扯到明代四大案之一胡惟庸案,也就是胡党之狱,差点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宋濂一家遭到横祸,儿子和孙子都被处死,本来朱元璋并不打算放过宋濂,因为马皇后和太子求情担保才死里逃生。但不免被流放茂州,在去往茂州的途中,病逝于夔州。
此时的宋濂年事已高,从小身体素质也不行,车马劳顿,又加上痛失家人,一个花甲老人难免挺不过。
图:胡惟庸案
因爱国而死的诗人大家肯定想的就是屈原了,这位在周显王时期的诗人,我们每年都要纪念一次。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从小酷爱读书,虽贵为世家贵族的公子,从小受到良好家风教养,体恤民情,见不得百姓受苦受难。
小时候就关心百姓疾苦,长大后更是见不得国家受难,当时秦国尚未统一,各国纷争激烈,战国时期,全国动荡不断,又被楚怀王疏远,无法为国进谏效力,被流放汉北,曾大力劝解怀王不要轻信秦国虎狼之辞,但怀王不顾好言相劝,反听信奸逆小人谗言,最终被秦军大败楚军。
楚怀王死后,屈原被革职,放逐江南,屈原真的很委屈啊,你们不听我的,败了还要将为放逐。楚国因为战败割地赔礼,但秦国的野心勃勃,并不打算放过楚国,秦国大将军白起一举攻下郢都。
看着自己的国家陷入如此境地,屈原极其难挨,在这样极度苦闷,濒临绝望的境地中,屈原选择了以身殉国,最终在汨罗江投河自尽,终年62岁。
图:屈原投河殉国
赴任途中逝世之苏轼苏轼出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苏轼的父亲苏洵,晚来发奋,人称“苏老泉”。苏轼生性豪放,豁达,为人真诚,喜欢交友,更喜欢美食,东坡肉的创始人,情趣高雅。
进京赶考,一入京城,便得到了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青睐。一时,苏轼的才华轰动京城,名声大噪,他的新作一出,大家都会争相传抄相送。
苏轼四十三岁时,正值新党变革,被新党恶意弹劾,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这也是苏轼一生最重要转折点,好在朝野中有识之士合力上书,苏轼得到从轻发落,只是被贬黄州。《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就是苏轼登黄山而作。
东坡居士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金子在哪都能发光,因为苏轼救济百姓,疏通河道,修缮堤堰闸门等功绩。被再回朝廷,但政见不合,离开了京城。先后任颍州任知州、扬州知州、定州知州。新党执政,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兜兜转转流落到了儋州。
宋徽宗即位后,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此时的苏轼已经是位60多岁的花甲老人了。在去往赴任的途中,路经常州逝世。
图:苏轼画像
舟中长逝的杜甫杜甫晚年生活贫苦,我们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写的,过着寄人篱下和漂泊的日子。直到离开了成都,到了奉节,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照顾下,得以暂时安顿下来。稳定的生活让杜甫的创作到达了高潮,《登高》、《春夜喜雨》、《蜀香》等一系列作品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大历三年,杜甫知道大限将至,怀念故土,他迫切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他走的水路,乘舟到了江陵,路过公安,最后漂泊在了湖南岳阳,《登岳阳楼》也是由此而来。
大历五年冬天,杜甫一心想要回到故乡,不顾洪水。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终年五十九岁。
图:穷困潦倒的杜甫
@茂子曰 古人落叶归根的情怀根深蒂固,就算是如今21世纪,老一辈的人也都留有魂归故里的情结,这里面是中华传统儿女的对养育自己的故土一片深情。茂子今天只是列举一二,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客死他乡的名人呢?古代或者当代名人都可以?
@茂子曰 快点留言评论和茂子一起探讨吧!
每天三分钟,关注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涨知识的茂子吧!!!
朱棣当皇刘伯温还活吗?
刘伯温,他去世于1375年5月16日,这一年,朱棣还只有15岁,要知道,朱棣是在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燕京北平,刘伯温还在世的时候,朱棣还是生活在朱元璋身边的尚未就藩的年轻皇子。
从时间看,刘伯温自然不可能帮助朱棣修建北京紫禁城,他帮助朱棣修建燕王王府也不可能,这不是因为避免朱元璋等的猜忌,是压根儿挨不上,完全没有交集。
神机妙算刘伯温杀王庆是哪集?
第9-10集
王庆自逞是皇亲国戚,横行地方,不但敛财贪婪无度,而且草菅人命犯下累累罪案。可因其牵连官员之多、水之深,无人敢接手。
刘伯温暗中调查后深知难度巨大,层层挖掘证据后巧施妙计,欲斩王庆,先参皇上。最终苍蝇老虎一锅端,老百姓奔走相庆。
刘伯温和朱元璋差几年死的?
刘基(别称:刘青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俩人相差23年
三国哪位大臣喝老鹅汤而死?
徐达。
徐达在大明开国功臣里名列榜首,朱元璋也曾点赞他“论功当属第一”,他和朱是濠州同乡。朱元璋起兵之初,徐达就投入其麾下。朱元璋曾经被另一支红巾军的首领俘虏,徐达冒着生命危险,主动去作人质,换回了元璋。由此可见,徐达对于朱元璋是有救命之恩的。
徐达最后因背生毒疮(古人称“毒疽”)而亡。然而也有野史记载,说徐达背上长了个毒疽(肿块),经医生精心治疗已经明显好转。一天,朱元璋忽然派人赐御膳,送来一只蒸鹅(中医认为鹅肉是发物),徐达当着使者的面流泪吃下。 吃完鹅肉后,没几天他就死了。 不论怎样, 徐达作为明初第一功臣,似乎早就为朱元璋所忌。如果不是他恭谨有加, 善于韬晦,恐怕和那些死于非命的功臣一样早就被元璋扫进“录鬼簿 ” 了。